散文集 浮光掠影看平生   》 第73節:對書法專業師生的談話(1)      啓功 Qi Gong

  對書法專業師生的談話(一)
  我今天看了咱們這些位同學的作品,真好,我心裏感覺到實在是興奮。
  現在有一種風氣,字寫得跟印版似的。明朝傅山傅青主先生,他說寫字與其寫得柔媚,取悅於人,不如幹脆寫得拙,寫得醜,寫得笨。他這個話是有感慨的,那個柔媚、秀氣、好看的字指的是什麽?就是寫白折子、大捲子那種字,寫得規規矩矩的。到了清朝就有四個字:黑、大、光、圓。墨要黑,字要大,要有亮光,要圓潤,那就叫做"館閣體",就是寫得跟印刷體一樣的字。據說,有人請功夫深的人寫個名片,寫完了他不滿意,再寫一個,一個人把他前後寫的兩個摞起來一照,一個樣,可見,他那手已經成了印刷機了。這種字就談不上什麽性格、風采了。事實上,這個傅青主先生是說,寧可寫得醜惡,也比寫他那個像印刷體一樣的字強得多,是這個意思,並不是讓人都有意寫得醜惡。
  現在還有一派,說字要寫得塗塗改改。有人學習顔真卿《爭座位帖》、《祭侄文稿》,都是塗塗改改的,這個《祭侄文稿》的墨跡咱們現在還有,他那個塗改不是有意的,是個底稿,他覺得這個字不好,換一個字,所以就塗改了。這個字從唐朝到現在一千多年了,大傢還看他的用筆。那麽,有人就寫一張字,故意給塗了、改了就挂起來。我們要是給人寫一封信,塗塗改改,讓人傢不認得,對人傢是不敬,人傢會說,你讓我看,又塗成那個樣子,我看不明白那是什麽意思,所以,這還有一個讓人能接受的問題,讓人覺得心裏踏實,人傢看得起我。
  我恭恭敬敬地寫,並不一定表明寫得跟印版一樣,所以傅青主說,寧醜不要太媚,這個是由於有感慨纔說的。我今天看諸位的字很滿意,為什麽?頭一點我都認得寫的是什麽,這一點非常重要。文字代表一個民族的語言,民族的文化,我們得寫得正規,寫得讓人傢看見都能認得,這才能溝通我們的文化,溝通我們的思想。我寫得了,你不認得,那就不是中國的文字,這個事情我覺得很重要。所以我今天看到咱們學校的風氣,我覺得非常好。
  現在還有人說,我們要創新。現在一天一天地在過去,就說現在十點鐘吧,待一會兒就不是今天的十點鐘了,那麽,待一會的那個時間就是新的二十三號的時間。那麽就是說,你要不前進、不創新,那不可能。我就在這兒坐着,一個鐘頭以後就不是一個鐘頭以前的我了,這個誰也扭轉不了。有人說,我們要創新,他們那樣寫,我偏不那麽寫:這個紙我得橫着寫,這一個窄條的字,我都寫出圈去……其實,你不那麽寫,它也在變。今天二十三號,到了晚上十二點以後,假定我還沒有睡覺,那會兒已經不是二十三號了。萬事萬物都在變,今天的老百姓跟"文革"時的老百姓生活大不一樣了,我們的時代,我們的環境,我們的領導,都在變。我這字寫出來人傢都不認得,我就新了?那更糟糕,我這話說得有點不像話:寫那種字,你們都不認得,就是我認得,那這個人比誰都糟糕!
  我小時侯學寫字,老師、同學都說魏碑最好、最高,筆畫都是刀斬斧切。有個說法叫做"始艮終乾","始艮",打這兒起,再"終乾",到那兒止,這筆這麽樣一來,往上一提,這麽一抹,再到這部位,幹什麽?把筆畫寫方了,據說古人的字筆畫都是方的。我怎麽寫,人瞧都笑,說你這不是寫字,是描字。所以說,這樣寫出來的字並不好看。後來,纔明白這種筆畫都是有意做成方的。就拿我們現在的報紙來說,也都是這樣,橫畫末端有一個三角,怎麽回事?這筆一頓,它出一個大疙瘩,刻的時候就自然出一個三角了。竪畫上頭這麽一個斜坡,也是這麽回事,他那個方也是不得已切出來的。那麽,我寫不方,老師同學們都說,你這種寫法不對,都得方。怎麽寫才能方?我就使勁揉這個筆,可怎麽也寫不方,筆是圓的,它怎麽能寫得方呢?所以我就寫過一首詩,開玩笑,我說:"救貧力不能,下策始賣字。碑刻臨習勤,莫會刀鋒意。及見古墨跡,略識書之秘。筆圓結體嚴,觀者嗤以鼻。" "救貧力不能",窮,沒錢,得想法子。"下策始賣字",賣字可以救點窮,畫個扇面,寫個小條兒,鑽到幾幅,賣出去,拿着兩塊錢,就鑽到對面書店去買本書回來。"碑刻臨習勤,莫會刀鋒意",我臨那碑都是方筆的,臨得越多,就越不知道這方的筆畫是怎麽寫出來的,其實,刀刻和筆寫本來就是兩回事。"及見古墨跡,略識書之秘",看見古代的那個墨跡這纔明白,古人寫字並不那麽方,於是纔知道古人那個筆的意思。"筆圓結體嚴",毛錐它本來是圓的,我們沒用那扁片的筆寫字,用扁片的筆寫天然就是方的,而這圓錐形的筆它怎麽也方不了。至於結體是怎麽回事,下面我們再說。"觀者嗤以鼻",這叫什麽?這筆都是方的,你為什麽寫成圓的?"哼"的一下子嗤之以鼻。我不跟他擡杠,你就老方着去,我不管。但我這種說法也有人相信,在座的各位也許覺得還有點道理。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代序 笑對風雨人生(1)第2節:代序 笑對風雨人生(2)
第3節:代序 笑對風雨人生(3)第4節:我心目中的鄭板橋(1)
第5節:我心目中的鄭板橋(2)第6節:記齊白石先生軼事(1)
第7節:記齊白石先生軼事(2)第8節:記齊白石先生軼事(3)
第9節:記我的幾位恩師第10節:夫子循循然善誘人(1)
第11節:夫子循循然善誘人(2)第12節:夫子循循然善誘人(3)
第13節:夫子循循然善誘人(4)第14節:夫子循循然善誘人(5)
第15節:夫子循循然善誘人(6)第16節:夫子循循然善誘人(7)
第17節:溥心畬先生南渡前的藝術生涯(1)第18節:溥心畬先生南渡前的藝術生涯(2)
第19節:溥心畬先生南渡前的藝術生涯(3)第20節:溥心畬先生南渡前的藝術生涯(4)
第21節:溥心畬先生南渡前的藝術生涯(5)第22節:溥心畬先生南渡前的藝術生涯(6)
第23節:溥心畬先生南渡前的藝術生涯(7)第24節:溥心畬先生南渡前的藝術生涯(8)
第   [I]   [II]   III   [I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