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类 讀論語心得全集   》 第73節:論語心得(73)      劉廣宇 Liu Anyu

  對人的判斷失誤,導致良機喪失,甚至喪身辱國的事情,在歷史上比比皆是。如關羽因為低估了東吳的呂蒙,終緻城亡兵敗。而楚漢相爭之時,項羽勇猛無敵,威名天下,卻因為前來投奔的韓信曾受過胯下之辱而不用之,使得韓信改投市井小人一般的劉邦,讓不可一世的楚霸王落入十面埋伏之中,落得個霸王別姬,烏江自刎的凄慘結局。不誇張地說,一部中華5000年的歷史,就是一部5000年的識人寶鑒。
  一個人是否應該被看重,重要的當然是看他內在的道德品質和學識修養,至於外在的容貌、裝飾以及言談舉止等,其實都是次要的。無論是選纔用人還是結親交友,有見識者當然要以此為標準。當然,能夠“質”與“文”俱佳更好,但是,切記不可因“文”而廢“質”。否則,一旦被外表迷惑,得到一個華而不實的廢物,甚至是一個僅僅外面光的“驢糞蛋”,就會不但無益,反而有害。
  第九章 心靈之道
  用音樂洗滌心靈
  人類擁有古老而悠久的歷史,伴之而來的還有不息的音樂。音樂與人類相伴,音樂與人生相伴。在中國,將自然界的聲音稱之為天籟。而音樂,就是心靈之天簌,因為任何一種好的音樂都來源於人的心底。在國外,一麯《命運》,一麯《國際歌》,讓人有了另一種感悟與感動。《命運》反映了一個剛強不屈的人在嚮命運抗爭,“我要扼住命運的喉嚨”!貝多芬一生多舛,但他不低頭、不屈服,他要做一個強者!是音樂支持了他,也是音樂成就了他。他的人生充滿光輝!而《國際歌》則讓音樂與世界連在了一起,改變了無數人的人生。在那個年代,革命的激情在憤怒的火焰中燃燒,熱血在信念的鼓舞下沸騰!而如今,我們的生活如花園中的鮮花般幸福,我們已經遠離那血雨腥風的年代,但我們仍然不能缺少音樂,因為音樂可以淨化心靈,平靜心緒,如柳宗元般“心凝形釋,與萬化冥合”的愜意,有白居易“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的神秘與美妙。
  俞伯牙、鐘子期的一麯《高山流水》,經久流傳,孔子當年聽一麯“韶樂”,竟是三月不知肉味,可見音樂之魅力。而孔子的母親,是很早就懂得了音樂對於智慧的開啓有着不可輕視的作用,所以對孔子采取了音樂教子的方法,一直被傳為佳話。
  孔子在母親的教育下,很小就學會了吹、拉、彈、唱,懂得了禮儀規矩,懂得了音與音之間存在的節拍,符與符之間存在一定的規律。孔子從音律的協調關係得到了啓示:音律調節好,才能演奏出悅耳的音樂;人際關係調整好,才能安寧本分,剋己復禮。正是這種思想認識使他逐漸形成了以“仁”為核心,以調整社會關係和人際關係為主體的儒傢思想,進而創造了儒傢學說,使他成為儒傢學說的創始人。應該說,孔子的成纔和成功與他的母親顔徵的培養教育,有着很大的關係。
  顔徵,是我國春秋末期傑出的思想傢、政治傢、教育傢孔子的母親。由於她教子有方,培養出了千古流芳的孔聖人,所以世人稱顔徵為“聖母”。
  早在孔丘還不懂事的時候,顔徵就買來了很多的樂器,有時自己為兒子吹彈,有時請人為兒子演奏,有時讓兒子自己擺弄。鄰里鄉人不解其意,顔徵對人們說,孩子現在還不懂事,但天長日久,他就會喜歡這些禮器。做人要講根基,辦事要按規矩,無規矩不成方圓,禮器最講禮儀與規矩,無章法演奏不出動聽的樂麯。讓孩子早一點懂得禮儀、音律、等級,對他日後的成長是至關重要的。
  在母親的引導和教育下,孔丘對音樂有了濃厚的興趣,鄰里有了婚喪等紅白喜事,他挾着樂器跑去奏樂。孔丘長大後,對音樂的愛好有增無減,簡直到了勝過吃肉吃飯的地步。他在齊國聽了《韶樂》,一連學了3個月,吃飯連肉味都覺不出了。他說:“真沒想到學音樂會使人達到這個境界!”。
  從此,孔子對音樂鑽研得更深了,在音樂方面有了很深的造詣,他從音樂中能悟出許多深刻的道理。在各種樂器的奏鳴聲中,孔子懂得了音和音之間存在着節拍,符和符之間有着一定的規律,音律協調好了,才能演奏出悅耳的音樂。於是,他告訴魯國太師音樂演奏的道理,說:“音樂是可以懂得的,開始起來的時候,就是協調的,接着,五音是精粹的,節奏是明朗的,持續着繚繞不絶,終於就完成了。”孔子在音樂方面的造詣是精深的,整理了出“六經”之一的《樂經》。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論語心得(1)第2節:論語心得(2)第3節:論語心得(3)第4節:論語心得(4)
第5節:論語心得(5)第6節:論語心得(6)第7節:論語心得(7)第8節:論語心得(8)
第9節:論語心得(9)第10節:論語心得(10)第11節:論語心得(11)第12節:論語心得(12)
第13節:論語心得(13)第14節:論語心得(14)第15節:論語心得(15)第16節:論語心得(16)
第17節:論語心得(17)第18節:論語心得(18)第19節:論語心得(19)第20節:論語心得(20)
第21節:論語心得(21)第22節:論語心得(22)第23節:論語心得(23)第24節:論語心得(24)
第   [I]   [II]   III   [I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