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家评传 》 駡最多的人和最多人駡的人--李敖 Most people curse curse most people - Li Ao 》
八、情人與助手
陳纔生 Chen Caisheng
早在1984年,李敖於《千秋評論叢書》之外,又加出《萬歲評論叢書》,與黨外雜志展開了大串連。其中,關係最深、持續最久的是臺灣人鄭南榕的《自由時代》係列。鄭南榕打着李敖的旗號(以李敖挂名總監),真正做到了100%的自由,其中最大的突破,是對蔣傢三代的總清算。 經李敖授意,鄭南榕在《自由時代》係列連載了江南的《蔣經國傳》,引起社會的強烈轟動,其中有一位署名王小屯的讀者來信說,如果把《自由時代》係列和《千秋評論》、《萬歲評論》聯繫起來看,你會發現臺灣歷史中那種獨一無二的悲情。 看到鄭南榕的大動作,李敖十分高興,電話約鄭南榕到仁愛路上的一個茶館談話,但左等右等不見人來,衹好獨自回傢。 就在茶館門口,李敖被一個姑娘吸引住了。她長頭髮,高個頭,婷婷玉立,下穿一條白短褲,把大腿襯得修長而靈巧,這是李敖最欣賞的美女造像。那女子一路朝東走去,李敖情不自禁跟了上去,直到她轉彎上了光復路時,李敖纔意識到自己的車還停在茶館的門口。當他準備回頭取車時,忽發現前面那女子優雅地回了一下頭,他看到了一個美麗恬靜的臉龐,李敖羨慕地望着她,女子先是一愣,然後微微一笑,復又朝前走去。 這真是一個充滿魅力的女子。李敖折回頭去開車,復又沿仁愛路嚮光復路尋去,北到南京路,南到信義路,那女子早無蹤影。 李敖回傢後,接到了鄭南榕的電話,原來《蔣經國傳》的連載受到官方的註意,他被“約談”了,並說文化大學請他和李敖去跟大學生見面,他去已不便,請李敖代表。 文化大學是一所綜合性的大學,學術氣氛比較濃厚,學生對臺灣的文化現狀十分關心。李敖到學校後,即被同學們圍住,紛紛拿出李敖的作品請他簽名,其中有一位在他簽名時說:“能為我寫兩句話嗎?”李敖擡頭一看,站在眼前的不是別人,正是那天在仁愛路碰到的那個難忘的女子。她朝李敖微微一笑,似乎也想起了那天的情景,她說:“原來,你就是李敖!”李敖在她送的書上寫道:“我喜歡匿跡,卻厭惡銷聲。”就這樣,他們認識了。 這年夏天的一天,小屯身穿短褲,一如往常地在臺北市仁愛路的公共站牌前等公共汽車,就在公共汽車快來臨前的那一刻,一位中年男子從她背後衝了上來,拍了拍她的肩膀,她扭頭一看,眼睛一亮,原來是李敖。李敖笑着問她:“能把你的電話告訴我嗎?”她對李敖本來就無惡感,想到反正也沒什麽,於是很大方地告訴了他。她沒想到李敖電話攻勢驚人,沒多久兩人的關係就非同一般了。 王小屯又名王志慧,當時19歲,傢住南港,聰慧善良,不喜奢華,是李敖所喜愛的那種女人。她雖然在文化大學讀植物係,但酷愛文學藝術,在中學時便是李敖的崇拜者。自從兩人結識以後,王小屯常到李敖傢裏去,幫助李敖整理文件、修改來稿,成為李敖的一個得力助手。 1984年10月15日,李敖正在傢中與小屯整理稿件,鄭南榕急匆匆推門進來,告知李敖一個驚人的消息:江南在美國自己的寓所遭暗殺身亡。李敖氣得一掌把寫字檯上的茶缸擊得粉碎,小屯見狀趕忙去抓李敖的手,發現他的手已經破了。 次年2月,李敖的《萬歲評論叢書》第14期出版,該期的書名為《江南·江南·哀江南》,在書中收錄了李敖文兩篇:《“中華民國”“總統”怎樣暗殺政敵?》和《說他媽的誰幹的》。其實,就在這一期的封面折頁上,李敖有詩張目:“海外放黑槍,欲蓋卻彌彰。誰是真兇手?直指黨中央。” 刊物發行後不久,刺殺江南的兇手之一“小董”(董桂森)托人送密件給李敖,再一次證實了李敖的判斷。① 李敖在與王小屯相戀的第七年,他們的戀情終於被小屯的父母知道。當小屯跟父母說及她將要結婚的對象是李敖時,全家立刻陷入一片愁雲慘霧之中。她媽媽當場就哭了,堅决反對,並對她說:“你完全可以嫁給更好的人,為什麽偏要選擇李敖?他比你大不說,還那麽不保險。這門親我不同意。” 李敖得知這一消息後,趕忙請小屯的哥哥從中說合,加上小屯又撂出狠話:“如果不嫁給李敖,我就一輩子不嫁!”兩位傢長纔終於點了頭。 1992年3月8日,李敖與小屯正式决定結婚。此時,李敖57歲。 在結婚的當天,李敖西裝革履,風度翩翩。他開玩笑地對小屯說:“你該不是想騙婚吧?”小屯機智地回答:“你那麽姦詐,誰騙得了你!”兩人高高興興地按約定驅車赴南港去見嶽父嶽母,隨行者有他的好友陳兆基、陳衣榘、陸嘯釗、陳彥增,這也是他們的證婚人。 王小屯的父母都是河北省人,生活節儉,不慕榮利,比較開通。由於李敖的年齡比丈母娘還大,在見面時,李敖遇到了有史以來第一次局促,他不知如何稱呼他們。但他還是嘴裏念念有詞,彬彬有禮地嚮他們鞠躬行禮,在四個證婚人七嘴八舌的掩護下,稱呼便含含糊糊地混了過去,嶽父嶽母也沒追究,一傢人又高高興興地回臺北舉行儀式。 直到儀式開始前,李敖和小屯纔想起沒有結婚證,沒有結婚證就不能嚮戶籍機關陳報,於是李敖又買了街上出售的“結婚證書”,上面“中華民國”都是印好的。證婚時,由於李敖反對新娘戴戒指的俗套,故小屯亦未戴戒指。李敖拿起一個易拉罐的拉環開玩笑地說“要戴戒指,就用這個拉環代替吧!”在一片笑聲中,證婚完畢。李敖在結婚證書中寫下了四句話: 證人從老, 證書從俗, 正朔從偽, 三從出爐。 李敖想,小屯若生古代,一定是三從型女人,她思想忠貞保守,對不熟的人常常一言不發,看來架子很大,被鄭南榕的太太葉菊蘭、林世煜的太太鬍慧玲戲稱為“王大牌”。其實,真正能瞭解自己、幫助自己的,還是小屯。 1993年春,小屯生下一個男嬰,李敖給他取名戡戡。 1995年鼕,小屯又生下一個女嬰,李敖為之取名諶諶。 李敖對自己與小屯的這樁婚姻怡然自得,三年後,他有文記之: 太太小屯,兒子戡戡,別人下海,我們上山; 太太小屯,女兒諶諶,上山以後,旁若無人。 不亦快哉! 自從與小屯結婚後,社會上再也未見有關於李敖情事的花邊新聞了。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新華出版社 |
|
|
一、他嚮往“偉大驚人”(1) | 一、他嚮往“偉大驚人”(2) | 二、行為“古典” | 三、神交梁啓超 | 四、師從嚴僑(1) | 四、師從嚴僑(2) | 五、暗戀羅君若 | 六、失戀:“性的信仰的轉變”(1) | 六、失戀:“性的信仰的轉變”(2) | 六、失戀:“性的信仰的轉變”(3) | 七、姚本師,“不拒麯木” | 八、鬍適:(1) | 八、鬍適:(2) | 九、“偏要驚人過一生!”(1) | 九、“偏要驚人過一生!”(2) | 十、《一個預備軍官的日記》(1) | 十、《一個預備軍官的日記》(2) | 十、《一個預備軍官的日記》(3) | 一、他嚮往“偉大驚人”(1) | 一、他嚮往“偉大驚人”(2) | 二、行為“古典” | 三、神交梁啓超 | 四、師從嚴僑(1) | 四、師從嚴僑(2) | |
| 第 [I] [II] III [I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