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义说部 英烈傳   》 第七十三回 獲細作將機就計 地開泉脈救明兵      郭勳 Guo Xun    徐渭 Xu Wei

  午坐焚香索簡編,香煙縹緲悟神仙。
  竜拿雲霧非傷猛,蜃氣樓臺那解玄。
  直上亭亭山寨立,到處煙塵生霹靂。
  此際絶景難比鄰,殊是神兵天外集。
  長堤高柳帶平沙,無處春來不酒傢。
  最苦血戰疆場者,更無滴水煮新茶。
  長歌短築淚徒流,爍火銷金莫自繇。
  忽有靈駒驟新沼,天教絶寨壯皇猷。
  祇今沙漠有靈泉,潤色都將春草妍。
  還憶菁時塵土上,幾多血汗酒青煙。
  卻說元太子知我軍山下搦戰,因與衆將商議。丞相沙不丁上前奏曰:“殿下且勿憂愁,這駱駝山勢若長城,險過華嶽,臣請率兵下山迎敵,勝則乘勢追殺,敗則列陣固守。大明兵將如或登山,祇須將炮石打下,必不能擋。況糧草積有六七年之資,軍兵尚有三十萬之衆,彼南人不禁水草之苦朔漠之寒,以臣計之,當保得勝。”太子道:“丞相雖然如此,勿視等閑。”沙不丁遂領兵一萬來戰。兩陣方交,元兵終是氣怯奔潰而走。文忠便令薛顯率領鐵甲五百乘勢上山攻殺。那山上矢石如雨飛來,朱軍傷死者七十餘人,薛顯祇得收軍回陣。次日,李文忠會集傅友德、朱亮祖、廖永忠、薛顯等八將,細議曰:“你們八人可分兵四支,各帶馬兵三千四下沿山,遠哨山中虛實,並回來做個計較。”各將分頭去訖。恰好軍前報曰:“軍師劉基到來。”文忠慌忙迎入,具言駱駝山難剋一事,劉基也沒個理會。將及半晌,四路哨軍回來都說山勢甚是綿延險阻,元兵營寨密密的駐紮。軍馬、錢糧想都周實;況他祇是堅壁不動,看來不易攻取。自此相持了二十餘日。忽一日,報有巡邏的捉得細作在帳外,聽元帥發落。劉基便附李文忠耳朵曰:“如此,如此,何如?”文忠一邊同劉基升帳,一面點頭曰:“甚好!甚好!”祇見那細作跪在面前,劉基看了反佯問他曰:“你是本營小卒,前者差你去上駱駝山打聽,何故而今纔回?”那人見劉基錯認,也便姦詐,回曰:“小人奉命打探元兵,他山上把守極嚴,未可一時攻打。”劉基曰:“正是如此,奈何,奈何!”那人未見發落尚跪在帳前,忽有一個官兒口稱軍政司來說,軍糧已盡,祇可應今日支用。劉基便假意對李文忠並合帳將校曰:“糧儲大事,你這官所掌何事,且到沒了方來報知,推出轅門斬訖報來。”那官兒十分哀告求生。劉基便吩咐着令轅門官捆打八十,就令三軍今夜密密地拔寨而行,回到開平,待秋深再議攻取,切不可把元兵知覺,恐其乘勢追趕。因復發落那人曰:“你可仍到元營細探下落。我在開平駐營,倘若他們把守稍懈,即來報知。”且叫軍中取三兩重的銀牌一面賞他,以酬勞苦,待回來之日再行奏請升職。那人領賞暗喜,徑回駱駝山見了太子,備言前事,且曰:“賞我銀牌,如此僥幸。”太子聽了大喜,便令陳安禮領兵三萬為左哨,朵兒衹八喇領兵三萬為右哨,即同沙不丁領兵五萬為中隊,連夜下山追擊。沙不丁曰:“殿下且莫輕動,待臣同朵兒衹八喇各領兵三萬,分左右追趕,殿下還宜同陳安禮把守老營。”太子曰:“這也有理,依卿所奏。”元將整備夜來追殺,不題。
  且說劉基把細作發付出營,便令哨子暗地隨他打探,回報今夜果來追襲。因密授傅友德、朱亮祖領兵四萬,分伏駱駝山左右,祇聽本營的連珠炮響,便上山如此而行;趙庸、黃彬各領兵一萬分左右接應;鬍美、吳復各率本部兵馬五千在營中乘暗迤邐而行,嚮開平原路走動,誘元兵追殺;廖永忠、薛顯各領兵三萬在營兩邊深林裏埋伏,待元兵來劫營,以賽月明在空中放起為號,便兩脅夾攻而入;李文忠自同軍師劉基領着大隊人馬,俱飽食帶甲而睡,營中並不許張點燈燭,祇待元兵到來,一聲炮響,四下裏齊燃庭燎殺出。分撥已定。約莫二更時分,是夜月色膝隴,煙霧四起,果有兩員大將領着兵馬,分左右趕殺出來,正到營前,不見文忠動靜。沙不丁傳令三軍趁早上前追趕。未及說完,忽聽暗地營中一聲炮響,四下火光衝天,大隊人馬,東西南北處處殺將出來,早有賽月明不住的放到半空中明亮。沙不丁大叫中了劉基的計了,可即取路而回。卻好廖永忠、薛顯兩邊發動伏兵,奮力夾攻過來。那沙不了被廖永忠一鎗刺中咽喉而死。朵兒衹八喇捨命而回,將到駱駝山把眼一望,但見山上星羅的營寨俱各火焰烘天,金鼓震地,滿山都是大明的旗幟。正欲沿山逃走,被接應的左哨趙庸一錘飛來,把腦蓋擊得粉碎。原來傅友德、朱亮祖聽得老營炮響,明知元兵與我軍大戰,因乘機裝做元兵殺輸逃竄模樣,把馬直奔山上。那元兵黑夜中祇道是自傢軍馬回來,也不提防,竟被朱兵殺入營寨。元太子慌忙上馬,僅有殘兵六七百騎相隨,連夜走應昌去了。元將陳安禮被敵軍中砍做數十段。真個殺得鬥轉星移、屍山血海。天已大明,李文忠把大隊人馬徑抵應昌城外安營。這正是劉軍師施的調虎離山之計。通紀上記着李文忠率副將傳友德、朱亮祖應昌大戰,夜取駱駝山。正是這個故事。
  且說元太子領了殘兵不上一千,逃入應昌城中來見元帝。元帝聞說大驚,嚮染痢疾,愈加沉重,四月二十八日,身入黃泉。太子便埋葬在城中玄隱山下。後來,太祖因他順天而逃,謚為順帝,這也不必多贅。李文忠知元帝已死,傳令衆將圍攻應昌。約定三日之間决然要下。諸將四圍攻打,卻有元平章不花,看這勢頭破在旦夕,便對太子曰:“何不棄此北去?”太子含淚吩咐部將百傢奴、鬍天雄、楊鐵刀、花主帖木兒等,率領所有兵馬三千,開了北門殺條血路而走。誰想東西兩彪人馬,煙塵陡亂殺起來,截住去路。哨馬探看,卻是湯和帶了俞通源等八將,統兵十萬出雁門,一路蕩除未降元兵;鄧愈帶領吳良等八將統兵十萬,從遼東一路蕩除未降元兵。恰好東西合着混殺。元兵死者過半。百傢奴等保着太子愛猷識裏達臘,不上萬騎落荒拚命逃去。李文忠率師入了應昌城,撫安黎庶。獲有元太孫買入裏八喇並後妃、宮嬪、王子裏的罕、國公答失帖木兒,及宋元所傳玉璽、玉册、玉圭、玉斝、玉斧、玉圖書等物。元臣達魯花赤因也歸順。李文忠一概納降。當日三處統兵元帥都會齊在應昌,開筵慶敘。劉基曰:“元太子北走,誠為後患。湯、鄧兩位元帥可領本部屯紮此城。李元帥還當剿捕餘黨。”即日,劉基、李文忠等進兵北追,在路三日到麻歌嶺地面。時天氣暑熱,三軍一路煩渴,更無滴水可濟,沙塵噎人,死者竟至數十。李文忠便令三軍駐紮。自己下馬拜告天神,曰:“如大明聖主有福北徵,諸將不致滅亡,願天降甘霖,地開泉脈,以濟三軍之渴!”衆將虔誠一齊下拜。恰有文忠所乘青驄捕影的竜駒,嚮天長鳴,把身子周圍在軍前雙足跑了三遍,嚮前跑在一個去處,爬開沙土有五尺餘深,忽見甘泉涌流,涓涓不竭。軍士真如得波羅蜜一般,個個死中復生。文忠便殺烏牛、白馬祭答天地。至今麻歌嶺有馬跑泉勝跡。又行了四日,祇見哨馬報曰:“前是紅羅山,元太子在此屯紮。過此山後,但見茫茫白水,渺渺煙波,也沒有橋梁,也沒有舟楫,一望無際,更不知什麽結局,特此報知。”劉基聽了哨報,沉吟一會,嘆息道:“可見定數,再莫能逃。”李文忠便問道:“軍師何出此言,想來必有原故,末將願聞其詳。”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本節完)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一回 元順帝荒淫失政 地裂山崩倒太華第二回 開瀎河毀拆民房 童謠石人一隻眼
第三回 專朝政群姦緻亂 脫脫計害芝麻李第四回 真明主應濠梁 皇覺寺太祖投生
第五回 牧牛童成群聚會 拜長老雲曇為師第六回 伽藍殿暗卜行藏 投母舅太祖安身
第七回 販烏梅風留竜駕 太祖比試逞英雄第八回 郭光卿起義滁陽 永豐縣英雄聚會
第九回 訪徐達禮賢下士 攻三江破張傢堡第十回 定滁和神武威揚 收鐵冠計取和州
第十一回 興隆會吳禎保駕 滁陽王得病歸天第十二回 孫德崖計敗身亡 巢湖軍收俞通海
第十三回 牛渚渡元兵大敗 太祖睏天降大雨第十四回 常遇春采石擒王 陶安紫炁星降生
第十五回 陳也先投降行刺 取元兵設計得勝第十六回 定金陵黎庶安康 福壽自刎死盡忠
第十七回 古佛寺周顛指示 伯溫曰猿獻天書第十八回 劉伯溫法遣猿還 孫炎領命訪宋濂
第十九回 應徵聘任人虛己 葉公竜泉救月狐第二十回 棟梁材同佐賢良 趙忠投降殺鄧清
第二十一回 王參軍生擒士德 元兵掘深坑喪命第二十二回 徐元帥被睏牛塘 馮國用救回徐達
第二十三回 郭先鋒活捉吳將 雲竜攻取廣德州第二十四回 趙打虎險受災殃 二王毒酒害太祖
第   [I]   [II]   III   [I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