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评论 草根红学杂俎   》 关于《红楼梦》时代背景的若干问题(11)      邓遂夫 Deng Suifu

  臣同李煦已造江船及内河船只,预备年内竣工。34
  这里所说的“造江船”,既与“内河船只”相区别,显然是指监造运行于长江下游宽阔江面的一种大型船舶,也即赵嬷嬷按俗称所说的“监造海舫”。(按:“海”者,谓其大也;不必实指作航海用的船。“海塘”之“海”,亦如是。若一定要实指,则姑苏、扬州一带何来“海塘”?又何需“海舫”?)此外,在曹家最后一次接驾的那一年(即康熙四十六年
  )夏天,曹寅又在另一奏折中称:
  臣于六月初十日已至仪真(按:清代属扬州府)掣盐。但因六月内场河浅涸,盐船艰于运行,秤掣无多,目下堵坝蓄水,兼之连日有雨,船只陆续抵所,商民胥悦,江南太平无事。35
  看!赵嬷嬷所说的“修理海塘”,不也可从这类“堵坝蓄水”的工程中找到着落么!
  以上事例的分析,可以说明:《红楼梦》中许多关键性的细节描写,与曹家史实相契合的情况,绝不是孤立的、偶然的。特别是这种契合,无不与书中宝玉和其他重要人物的年龄相关联,便更可说明:《红楼梦》声称的所谓“假语存”、“真事隐”,只不过是一种“托假言以谈真事”的手段而已,实际上仍然是自始至终贯穿着曹家史实的真实脉络,其中也就包括着作者自身生活经历的确切线索。
  因此,我们绝不应该忽视书中有关贾宝玉和其他重要人物的年龄方面的描写。过去有的研究者曾在这上面下过许多功夫。如果在此基础上,能结合书中具有关键性意义的细节描写去对照查考一下有关史实,则很可能成为我们打开红学这座迷宫的一把钥匙。
  九、小结·如何看待书中的“真”与“假”
  本文着重通过对《红楼梦》所写贾府的家庭境况、地理位置,以及主要人物之间的年龄、辈分关系等等的辨析,去对照和比较曹家的有关历史状况,从而推论出如下几点:
  (一)曹雪芹的童年和青少年时代,是在曹家于雍正六年迁返北京之后度过的。
  (二)曹雪芹写作《红楼梦》,主要取材于他的自身经历。即以他自己童年和青少年时代的思想言行,作为贾宝玉形象的模特儿;以他在童年和青少年时代生活于其中的北京曹家,作为贾府的原型。
  (三)《红楼梦》故事的时代背景,应该是雍、乾时期。更确切地说,是雍、乾交替前后的历史阶段。其具体年代,约为雍正七年(1729)至乾隆七年(1742)之间。
  需要稍加说明的是,关于《红楼梦》时代背景具体年代的起迄,我主要是参照书中宝玉的年龄来划定的。即从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所说“宝玉……如今长了七八岁”开始算起,直至宝玉二十岁左右(家族彻底溃败之后一二年)为止。但现存前八十回原作,仅写至宝玉十六岁左右即告中止,大约相当于乾隆三年左右。
  最后,略谈一谈我对如何看待《红楼梦》中“真”与“假”的关系问题的一点浅见。
  曹雪芹自称这部书是“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他的亲密助手脂砚斋,则时时强调:“是作者具菩萨之心,秉刀斧之笔,撰成此书,一字不可更,一语不可少”,“一字一千斤重”。他们的话:一是自谦,一是推崇,而且都不免有些夸张,却同样道出了作者写作此书的良苦用心。
  我们绝不否认,作为一部文学作品,《红楼梦》毫不例外地存在着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既有联系而又不完全等同的问题。这正是书中反复声明的“真”与“假”的辩证关系之一。书中的贾府,肯定不会是北京曹家府第的自然主义模拟,很可能综合了其他某些贵族府第的规模在内。书中的贾宝玉,也肯定不会是曹雪芹童年和青少年形象的机械照搬,很可能溶入了作者成年以后的思想(包括理想),以及同类青少年的影子。脂砚斋批书,之所以在十分肯定地说宝玉“非作者为谁”的同时,又接着来个“余又曰:亦非作者,乃石头耳”,其用意也许正为了表明:宝玉既是作者,又不完全是作者;他是经过了一番“幻化”并高出于生活原型的一个空前的艺术形象。
  过去,有人为了证明贾宝玉这个形象并无确定的生活原型,曾举出庚辰本第十回的一条双夹批为例:
  按此书中写一宝玉,其宝玉之为人,是我辈于书中见而知有此人,实未目曾亲睹者。……
  难道真的可以将这句话理解为是批书人在说现实生活中并无宝玉其人么?如果真是这样,在同一个庚辰本第二十六回的另一条旁批,又该作何解释呢?
  ……玉兄若见此批,必云:“老货!他处处不放松,可恨可恨!”回思将余比作钗颦等乃一知己,余何幸也。一笑!
  这难道不可以证明,批书人不仅“目曾亲睹”过这位“玉兄”,而且还发生过“玉兄”将其比作薛宝钗、林黛玉一类“知己”的事情么!由此亦可反证:前面那条批语所说的“实未目曾亲睹者”,并非就宝玉其人的原型而言,主要还是指书中描写的那些极富理想色彩的“宝玉之为人”——即如该批语所针对的那种“至痴至呆”的举动。
  应该说,书中主人公既是作者,又不完全是作者,这正是《红楼梦》不同于所谓“曹雪芹自叙”(胡适语)或“作者自传”(俞平伯语)的根本区别之所在。正如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不同于“狄更斯自传”,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不同于“高尔基自传”一样。但是,这与我们认定贾宝玉的模特儿是作者曹雪芹,认定大卫·科波菲尔的模特儿是狄更斯,认定阿列克塞的模特儿是高尔基,并无丝毫的矛盾。人们老爱援引鲁迅先生的一段话,去批判胡适的“自叙说”,却没留意鲁迅先生在这段话里首先就十分肯定地说过:“《红楼梦》里贾宝玉的模特儿是作者自己曹霑”36。而且,当我们联系着曹雪芹在思想、素养、经历,以及所处的时代、所继承的文化传统等诸方面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再来对他的作品进行分析,便不能不承认:《红楼梦》中虽有不少远比《大卫·科波菲尔》和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还要“假”得厉害的内容(例如什么“太虚幻境”,“顽石通灵”之类),但在其体现作者真实生活的蕴含方面,却毋庸置疑地并不亚于甚至大大越过后者。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选集】红楼一春梦
自序:不妨树一面旗帜(1)自序:不妨树一面旗帜(2)
曹雪芹赋 并序如椽巨笔耀千秋
曹雪芹续妻考(1)曹雪芹续妻考(2)
曹雪芹续妻考(3)曹雪芹续妻考(4)
曹雪芹续妻考(5)曹雪芹续妻考(6)
曹雪芹续妻考(7)曹雪芹续妻考(8)
曹雪芹续妻考(9)曹雪芹续妻考(10)
曹雪芹续妻考(11)曹雪芹续妻考补遗(1)
曹雪芹续妻考补遗(2)曹雪芹续妻考补遗(3)
曹雪芹续妻考补遗(4)曹雪芹续妻考补遗(5)
曹雪芹续妻考补遗(6)曹雪芹箱箧镌刻字画新探(1)
曹雪芹箱箧镌刻字画新探(2)曹雪芹箱箧镌刻字画新探(3)
第   [I]   [II]   III   [IV]   [V]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