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 古典名畫的深婉麯意:知君用心如日月   》 第73節:恰對妝臺(1)      楊紫陌 Yang Zibai

  恰對妝臺
  樹裏聞歌,枝中見舞,恰對妝臺,軒窗並開,遙看已識,試喚便來。
  一種人世間的不期然的淺淺的緣分叫"恰對妝臺",是人生大信之外的一種巧緣,一種不早不晚的天機。正好伊人的妝臺就恰巧對着你,你站在樹影參差的樓上,另一個軒窗中望着,真是巧了,兩扇窗就同時地打開了,像是在小時候的哪一年的哪一天裏的一個約,開在窗前的樹陰裏,伊人在妝鏡中望見你的人,心花一綻,雙眸頓如秋水。那份端然親切,"試喚便來",猶如故人,喚一聲,應一聲,笑笑地相對而坐下,名姓都是多餘的。
  遙看已識,仿佛有太多的幽麗的怨,一句使喚便來,使人微笑。我知道這裏沒有太沉重的故事,遙看已識,男人站在那裏是花來衫裏一樣的輕慢。相對佳人,洽洽款談,已是可以相互愉悅,不用瑞腦亦不用沉香來點綴光景,窗外面青氣漫漫,一波一波,何時已染緑了妝臺?面前有一幾,溫潤闊厚,細滑如窗外密實的流光,幾是有歲月的。兩人相對而坐,這幾便是山樹雲水,隔開了紛繁,晤對也是遙對,這一幾的距離讓人覺得對面之人有如此的人生大美。清宵語罷,起身而去之時,一樣的清悅,不牽連,留着那點閑閑的笑意,再相見。
  嬌癡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懷。最是分攜時候,歸來懶傍妝臺。
  這是宋時女子朱淑真的詞。寫這首詞時,她還待字閨中,曾與情郎在西湖邊上的幽花深處約會,這是她俏麗嬌嗲的少女情懷,像泉水一樣澄澈。在宋代道學家瞪大了的眼光裏,她斜睨着他們,手裏握着剛采來的蓮,從長滿藕花的湖上小路走過去,身着秋色的寬暢的水褲,軟鍛面的綉花鞋子上帶着湖邊濕氣,一步一搖地回傢了。
  為了情竇初開的戀,她拋了一切,心中坦坦蕩蕩全是昭昭的愛,如十六的滿月般充盈飽滿。這份大膽,是她明白告訴世人她擁有的這份情使她多麽得快樂,多麽稱願。有了牽衣連襟,身心的交匯,便再不能忘。可是她卻躲不過人世的捉弄,他的情郎得了他的資助進京取仕,一去卻再無蹤影,她小女子再有綺麗的夢,奈何命裏沒有蟾宮折桂人,她巴巴地望穿秋水等枯了心。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前言 衹恐夜深花睡去(1)第2節:前言 衹恐夜深花睡去(2)第3節:知君用心如日月(1)第4節:知君用心如日月(2)
第5節:知君用心如日月(3)第6節:知君用心如日月(4)第7節:爭如我解語花(1)第8節:爭如我解語花(2)
第9節:爭如我解語花(3)第10節:爭如我解語花(4)第11節:會嚮瑤臺月下逢(1)第12節:會嚮瑤臺月下逢(2)
第13節:會嚮瑤臺月下逢(3)第14節:繁華事散逐香塵(1)第15節:繁華事散逐香塵(2)第16節:繁華事散逐香塵(3)
第17節:繁華事散逐香塵(4)第18節:紅拂夜奔(1)第19節:紅拂夜奔(2)第20節:紅拂夜奔(3)
第21節:紅拂夜奔(4)第22節:紅拂夜奔(5)第23節:嚦嚦鶯聲花外囀(1)第24節:嚦嚦鶯聲花外囀(2)
第   [I]   [II]   III   [I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