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礼仪 提升口才價值 讓言語更金貴:金口玉言   》 第73節:刻意吹噓自己要不得      成鋼 Cheng Gang

  刻意吹噓自己要不得
  俗話說:"木秀於林,風必摧之"、"槍打出頭鳥",這說明,一個人衹有時刻保持謙虛的態度,他的路才能走得更遠。
  身在職場,處於優位時,自然是可喜可賀的事。但如果別人一奉承,或者不等別人奉承,自己就得意揚揚,鋒芒四射,事事爭着搶先,以顯示自己的能力高,勝人一籌,這無形中就會引起別人的嫉妒。這種積極的表現也會招致他人的蔑視,讓自己在無意中樹敵。所以,我們應學會收斂,特別是在同事面前,更應謙虛一些,不要刻意吹噓。
  法國哲學家羅西法古說過:"如果你要得到仇人,就要表現得比你的朋友優越;如果你要得到朋友,就要讓你的朋友表現得比你優越。"當我們讓朋友表現得比我們優越時,他們就會有一種得到肯定的感覺;但當我們表現得比他們優越時,他們就會産生一種自卑感,甚至對我們産生敵視情緒。因為誰都會在自覺不自覺地強烈維護着自己的形象與尊嚴。如果有人對他過分顯示高人一等的優越感,那麽無形中就是對他自尊的一種挑戰,排斥心理乃至敵意便會應運而生。
  工作中我們不難發現這類同事,他們雖然思路敏捷,口若懸河,但剛說幾句話就讓人感到狂妄。這類人多數都因自己太愛表現,總想讓別人知道自己很有本事,處處都想顯示自己的優越感,以為這樣才能獲得他人的敬佩和認可。然而結果衹會在同事中失掉威信。
  老子曾說:"良賈深藏若虛,君子盛德貌若愚。"就是說:商人總是隱藏其寶物,君子品德高尚,而外貌卻顯得愚笨。這句話告訴我們,在職場中要斂其鋒芒,收其銳氣,不要不分場合地將自己的才能讓人一覽無餘。如果你的長處和短處被同事看透,就很容易被他們所支配。
  其實,表現自己並沒有錯。在如今這樣競爭激烈的社會,充分發揮自己,充分表現出自己的才能和優勢,是適應時代挑戰的必然選擇。但是,表現自己必須分場合、形式;若表現過分,讓人看上去矯揉造作,不自然,好像是做樣子給別人看似的,那就要另當別論了。
  在職場中,如果你真的明顯比同事強時,那麽你在心理上一定要多貼近他們,不能與他們拉開距離,這樣同事也就不會嫉妒你了,同時也會在心中承認你的"優位"是靠自己努力換來的。同時,你還要適當突出自己的劣勢,減輕嫉妒者的心理壓力,從而淡化危機。
  小李是剛從大學畢業的新教師,對最新的教育理論深有研究,講課也頗受學生歡迎,以致引起一些任教多年卻缺乏這方面研究的老教師的嫉妒。為了改變自己的處境,小李故意在辦公室同事面前大談自己的劣勢,說自己缺乏教學經驗,對學校和學生情況不瞭解等,並非常誠懇地嚮老教師們強調:"希望老教師們多多給我指教。"
  就這樣,小李自暴劣勢後,終於有效淡化了自己的優位,襯出了其他老師的優位,減輕和弱化了他們對自己的敵視。
  工作中,許多人往往都不善於掌握熱忱與刻意表現之間的區別,總把一腔熱忱的行為搞得像故意裝出來的。也就是說,這些人學會了表現自己,卻不知道什麽是真正的熱忱。熱忱絶不等於刻意表現,熱忱是在應當拼搏時拼上一場,在需要關心時關心他人。
  其實,自我表現是人類的天性。但刻意地自我表現就會使人感到做作、虛偽,最終效果與表現人的意圖也相差甚遠。
  許多人在談話中不論是不是以自己為主題,總想顯示自己,表現自我。這種人可能被人誤認為具有辯纔,但也可能被認為是口無遮攔,最終總會暴露出他的自我顯示欲而使別人産生排斥感和不快情緒。
  而善於自我表現的,常常既表現了自己,又不露聲色。他們在與同事交流時,喜歡用"我們"而少用"我",因為"我"給人以距離感而"我們"則使人倍感親切;還會在不知不覺中將意見相左的人劃為同一立場,並按照自己的意圖影響他人。
  總之,不要在同事之中過於出風頭。即使你想展示自己的能力,也不要太暴露,要持謙虛的態度。衹有這樣,你才能既出色地完成工作,又能贏得他人的贊賞。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萬卷出版公司
第1節:真誠:用語言打動人心的第一步第2節:用真誠換取真誠第3節:多為對方着想
第4節:寥寥數語動人心第5節:贊美≠拍馬屁第6節:贊美也要註意對策
第7節:間接贊美更顯誠意第8節:贊美之詞要有"閃光點"第9節:贊美之中無小事
第10節:用幽默增添魅力第11節:無意幽默,但卻幽默自現第12節:如何幽默最得體
第13節:用幽默來化解僵局第14節:巧用幽默六法第15節:委婉含蓄勝過口若懸河
第16節:話說在明處,意藏在暗處第17節:正話也可反說第18節:用含蓄的方法表達愛意
第19節:言不在多,達意則靈第20節:一言即可得人心第21節:用鼓勵代替批評
第22節:鎖定對方的強烈欲望第23節:信任是最好的激勵第24節:婉拒:輕鬆說"不",輕鬆做人
第   [I]   [II]   III   [I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