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传记 朱元璋   》 第十八章(2)      張笑天 Zhang Xiaotian

  朱元璋的攻取方案穩妥又大膽。他說這次取和陽,衹能勝不能敗,他準備智齲停了一下,他從案上拿起兩枚號牌,上面有“廬州路義兵”五個字。朱元璋令郭興馬上找工匠,照這個號牌打造三千枚,選擇勇士,由繆大亨、陸仲亨率領,全部穿青衣,扮成民軍,去犒勞和陽元軍。另一路由湯和、花雲率領,穿紅衣,兩路分先後,趁和陽守敵麻痹,可一鼓而破城。
  衆將領命。
  朱元璋分析道,我們攻和陽,元軍必來奪滁陽,以斷我後路,令我恐慌,故滁陽也免不了一場大戰,應當在滁陽城下消滅敵人,因而也在滁陽城外布了重兵。
  李善長又叮囑大傢不可大意,元軍幾十萬就在這一帶,要打,就痛痛快快,不可久拖。
  二
  這一天,郭子興病勢稍輕,坐於榻上,郭天敘陪侍。張氏和小女兒郭惠進來,張氏用方盤托了一個碧玉盞,是剛熬的燕窩湯,讓他用一點。
  郭惠此時已有十歲左右,長相秀麗,她用調羹喂郭子興喝了幾口。郭子興問:“和陽方面有消息嗎?”
  郭天敘皺了皺眉頭說,好像並不順手,有探子報,倒把大股元軍引到滁陽來了。
  “是嗎?”郭子興心裏立刻像壓了塊巨石,這正是他擔憂的,這真是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他吩咐馬上去叫朱元璋來,燕窩湯也喝不下一口了,不住地唉聲嘆氣,郭惠怎麽撒嬌哄他,也沒見笑臉。
  朱元璋此時也在生氣,是因為繆大亨誤了戰機。
  朱元璋、李善長、徐達幾個人正在議事,郭寧蓮引着個探馬進來,探子道:“啓稟總兵大人,湯將軍有信報來。”
  朱元璋看了信,氣得把信摔了:“這個繆大亨!如此之笨。”李善長拾起信看着。
  郭寧蓮問:“怎麽了?”
  原來繆大亨、陸仲亨本是帶青衣兵先行的,他們過陡陽關時,和陽哨兵得知消息,報告說廬州路義兵來支援和陽了,和陽父老備酒肉出城迎接。由於他們在路上吃了一頓飯,把時間耽擱了。
  這真叫人啼笑皆非。
  幸好湯和、花雲領的紅衣兵倒是老老實實按規定路綫抵達和陽城下,元朝守軍出城迎戰,但單兵深入,又衹有三千人抵什麽,吃了敗仗,後退二十裏,纔碰上青衣兵酒足飯飽地上來。後來合兵一路,好歹打敗了元將,到底占了和陽。
  徐達說,這就好。這叫有驚無險。
  這時又有探馬來報,元軍在平章帖木兒率領下來協助攻打滁陽了,圍得水泄不通。
  朱元璋說:“來得好快呀!走,我們上城看看去。”
  他們剛出屋,郭天敘來了,說:“父帥請姐夫過去呢。”
  朱元璋衹得讓徐達他們先去看敵陣,自己與李善長一起來見主帥。
  郭子興掙紮着從床上起來,帶病坐在帥座上,問剛剛進來的朱元璋:“你說怎麽辦吧?都是打和陽惹下的禍,現在元軍幾十萬兵臨城下,已經派使者來勸降了。”他手裏抖着帖木兒的勸降信一籌莫展。
  朱元璋盡量用自己的鎮定和胸有成竹來影響他,指出我們已如期占了和陽,這就不怕了。我們可關閉三座城門,把兵力集中到南門把守,堅守待援,等和陽兵返回來,裏外夾擊,敵人必退。
  張天佑主張把元軍使者殺掉,把人頭挂在城門旗竿上以示拒降。想叫我們投降,帖木兒想得太美了。
  朱元璋堅决反對殺掉使者,殺了他,帖木兒會以為我們膽怯了,纔殺使者,衹能加速敵人增兵。
  李善長也說:“朱總兵的話很對,可用城中固守的陣勢嚇唬他,使他們不敢攻城。”既然他們這樣有把握,郭子興也就不再說什麽了,他也沒精力過問更多了。
  大戰就在滁陽城下展開,郭子興整天提心吊膽。
  戰鼓聲、喊殺聲陣陣傳來,郭子興已在彌留之際,不時驚厥。當又一陣廝殺聲透入重帷時,郭子興神經質地坐起來,兩手嚮空中抓着:“元璋,元璋救我……”
  張氏扶他躺下,安慰他說:“你放心吧,朱元璋已經打退了元軍,保住了滁陽不說,又占了和陽。”
  郭子興安靜下來。他慢慢睜開眼,看看周圍,除了妻子兒女,沒有別人。郭子興喃喃地說:“去叫朱元璋,我有話說。”
  馬秀英說:“他在城外作戰,我叫人去找他。”
  滁陽城外,雙方在廝殺,天昏地暗,屍體堆得過多,常常把戰馬絆倒。
  朱元璋騎馬立於帥旗下,郭寧蓮執雙刀立於側,另一側是郭英。
  衹見徐達揮舞長槍在元軍中衝殺,如入無人之境。朱元璋說:“徐達是一員猛將埃”
  忽然亂箭飛蝗一樣嚮朱元璋射來,頭上的羅散旗幟紛紛中箭,被射得七零八落。郭寧蓮舉雙刀快速揮舞,擋着箭矢射嚮朱元璋,箭矢紛紛墜地,不一會兒,她腳下的箭矢堆成了小山。郭英則率部下放箭回擊。
  又一股元軍騎兵衝過來,有人高喊:“抓穿緑袍的,那是朱大耳朵1
  朱元璋一回頭,為首的頭上戴貂絨的蒙古將領已挺槍刺來,朱元璋舞劍去擋,還是中了一槍,幾乎栽下馬去,郭寧蓮死命衝過來救護,拼死與元將交鋒,她雖越戰越勇,但敵騎太衆,一時難以製勝。郭英環顧四周大叫:“快來救主1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一章(1)第一章(2)第一章(3)第一章(4)第一章(5)第二章(1)
第二章(2)第二章(3)第三章(1)第三章(2)第三章(3)第三章(4)
第四章(1)第四章(2)第四章(3)第四章(4)第五章(1)第五章(2)
第五章(3)第五章(4)第六章(1)第六章(2)第六章(3)第六章(4)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