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物传记 》 歷史上太監禍國殃民的巔峰時代:明朝宦官 》
九、劉瑾(2)
王春瑜 Wang Chunyu
杜婉言 Du Wanyan
劉瑾自進入司禮監後,窺測時機,總是乘皇帝尋歡作樂時纔上奏本,惹得武宗厭煩地攆他走,說:“我用你幹什麽,這樣來纏我。”於是劉瑾便以遵旨行事為名,利用武宗的寵信和手中的權力,自作主張,左右朝政日甚一日。他藉故撤了韓文的職;杖責請求留用劉艦謝遷的給事中呂、劉和南京給事中戴銑等六人,御史薄彥徽等十五人;把負責守衛南京,曾經幫助呂、劉遞奏疏的武靖伯趙承慶的俸祿削減一半;迫應天府府尹陸珩、南京兵部尚書林瀚退職還鄉。對敢於營救戴銑等人的大臣,如南京副都御史陳壽、御史陳琳、王良,主事王守仁等,亦分別給予降職、杖責的處分。
劉瑾的勢力越來越大,他吹毛求疵地指責官員們微小的過失,派出特務到處偵察,使人防不勝防,不敢談及他的問題。為了進一步獨攬大權,他派遣自己的黨羽宦官分別鎮守各邊防要地,以官職收買人心。武宗即位時,韃靼小王子部入侵宣府,武宗命保國公朱暉和監軍太監苗逵、右都御史史琳率兵前往。小王子部轉掠大同,被參將陳雄在順聖川擊斬八十餘人,奪還被掠去的兩千七百多人。朱暉等以此奏捷,列有功將士達兩萬餘人,其中大量是虛報的,但因為苗逵的原故,武宗全部都給予奬賞。劉瑾掌權後,朱暉又再次請賞,兵部力爭,無效,於是朱暉被加太保,一千五百六十三個官校得到提升,從此邊賞日濫。劉瑾又傳旨把錦衣衛的官職授給數百人。但李東陽等在孝宗時奉旨編纂的《歷代通鑒纂要》編成時,劉瑾卻誣陷各翰林纂修官抄,寫得不恭謹,統統給予譴責,而命令在文華殿負責書寫的張駿等重新抄寫,然後越級提升他們。張駿由光祿卿提升為禮部尚書,其他幾人如周惠疇、高岱等等,均被任命為京城的大官。連裝潢這本書的工匠竇瑁等七人,也都升了文思院副使。
劉瑾對官吏施以戴枷的刑罰,給事中吉時,御史王時中,郎中劉繹、張緯,尚寶卿顧璇,副使姚祥,參議吳廷舉等,分別因曾上疏揭發劉瑾、兩廣總鎮太監潘忠,或其他一些小過失,被枷得奄奄一息,纔發放去充軍。其餘被枷死及被逮捕的人無數。
劉瑾恨錦衣僉事牟斌對在獄的戴銑、劉寬大,所寫的獄詞中直寫“權奄”二字,且不肯塗改,便假傳聖旨廷杖他,然後關到獄裏。順天府丞周璽以及五官監候楊源,亦被廷杖致死。為了對付稱病不出的官員,劉瑾通告:凡生病缺勤三年者,免官為民,逼迫這些人出來為他效力。御史薛鳳捕盜無功,徒善騎射,被降為徐州射手[41]。
正德二年(1507)三月,劉瑾召集群臣跪在金水橋南面,聽他宣讀“姦黨”的姓名,其中包括在言行中反對過他或其他宦官的官員,如大學士劉艦謝遷,尚書韓文、楊守隨等,各部司官李夢陽、王守仁等一共五十多人,這些官員都是以正直、忠心知名的,這時都被革職或勒令辭職回鄉。他又下令吏、戶、禮、兵、刑、工六科的官員大清早便要上班,很晚纔準回傢,使他們得不到休息,以事折磨。又限製給文官封誥,狠狠整飭文官小吏。對空出來的職位,則迅速安插上自己的黨羽。
寧王朱宸濠陰謀篡奪帝位,請求恢復在先朝被革職的護衛,遭到兵部反對。後來朱宸濠以重金賄賂劉瑾,便得以達到目的。有了這武裝力量為基礎,朱宸濠大肆活動,篡位的陰謀遂得以變成行動。
武宗上朝時,劉瑾站在他的右方。群臣拜完君王,都得嚮東北作一揖,故人均稱武宗為“坐的皇帝”,劉瑾為“立的皇帝”[42]。隨着權力的日漸膨脹,劉瑾把武宗視為傀儡,公然把奏章帶回傢中。他本身不通文墨,每次批示奏疏都先和妹夫、禮部司務孫聰,鬆江縣秀纔出身的棍徒張文冕商議、起草,然後交給焦芳潤色。對這樣炮製出來的批示,李東陽衹能點頭贊同,不敢有任何非議。遇有重大問題要處理而劉瑾又剛巧不在時,李東陽還得派人把奏疏送到河下劉瑾住處,徵求劉瑾意見,纔敢下筆批答[43]。於是劉瑾更加恣意作威作福:有個罪人溺水死了,他硬判定這是御史匡翼之的過失;對學士吳儼索賄不遂,又聽信都御史劉宇的讒言,憎恨御史楊南金,便在考核地方官吏時藉故罷了這兩人的官;任命播州土司楊斌為四川按察使;任命傢奴的女婿閭潔督察山東學政。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一、宦官一瞥(1) | 一、宦官一瞥(2) | 二、明朝宦官的發展(1) | 二、明朝宦官的發展(2) | 二、明朝宦官的發展(3) | 二、明朝宦官的發展(4) | 三、明朝宦官的歷史影響(1) | 三、明朝宦官的歷史影響(2) | 四、明朝宦官專權的原因(1) | 四、明朝宦官專權的原因(2) | 四、明朝宦官專權的原因(3) | 一、明朝宦官與政治(1) | 一、明朝宦官與政治(2) | 一、明朝宦官與政治(3) | 一、明朝宦官與政治(4) | 一、明朝宦官與政治(5) | 二、明朝宦官與經濟(1) | 二、明朝宦官與經濟(2) | 二、明朝宦官與經濟(3) | 二、明朝宦官與經濟(4) | 二、明朝宦官與經濟(5) | 二、明朝宦官與經濟(6) | 二、明朝宦官與經濟(7) | 二、明朝宦官與經濟(8) | |
| 第 [I] [II] III [IV] [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