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类 孟子他說   》 73、前知五百年,後知五百年,為什麽不是八百年?      熊逸 Xiong Yi

  孟子在這一節的結尾處一連為我們創造了兩個重要成語,一個是"解民於倒懸",一個是"事半功倍",我們現在說話、寫文章都還常用這兩個成語呢。
  孟子這一番話,聽上去滿是那麽回事。至於仁政可行與否,我在"梁惠王篇"中已經講了很多,不再贅述。這裏很值得註意的是孟子關於"時機"的說法。
  "時機"這個東西,從遠古一直被人們感慨到現在。"梁惠王篇"篇裏我詳細介紹過梁武帝,毛澤東曾經用兩句詩來評價梁武帝說:"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這兩句詩原本是唐朝詩人羅隱評價諸葛亮的。這是英雄式的對"時機"的感慨--時機一到的時候,天地萬物全在幫你,絆一跤都能撿個錢包,可如果運氣一過,吃豆腐都能把牙崩了。其實,寫這兩句詩的羅隱雖然是寫諸葛亮,其實很可能是自傷自憐--他自己就一直是"運去英雄不自由"。
  羅隱也算個有名的才子,可科舉考試總也考不上,落魄得很。說件他的趣事,有次他路過鐘陵,見到了十幾年前的一位老相識,一位名叫雲英的妓女。久別重逢,雲英一看,這不是十幾年前的大牛人羅隱麽!雲英這叫哪壺不開提哪壺,問了一句:"十多年不見,怎麽你還是白丁啊?"羅隱心裏這個氣啊,好啊,你寒磣我,那我也寒磣寒磣你,當下作詩一首:"鐘陵醉別十餘春,重見雲英掌上身。我未成名卿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這就是臭文人的陰損,意思是:我考試確實考了十幾年都沒考中,丟死人了,可你做妓女也做了十幾年了,怎麽也還沒從良啊?噢,咱倆可能都是一路貨,誰也別說誰!
  拋開陰損不談,羅隱確實詩寫得好,才氣也足,腦筋也快,可就是走黴運,考試考了半輩子,就是考不上。所以他一詠嘆諸葛亮,自然羨慕人傢當年"時來天地皆同力",跟着也由人傢後來的遭遇感懷到自己,於是乎"運去英雄不自由"。
  羅隱的"時來"和"運去"還僅僅停留在人生感懷的層面上,"時"與"運"的意義可遠遠不止於此。其實呢,時也好,運也好,好日子什麽時候來,掐掐指頭是能算出來的。
  怎麽算呢?
  李敖誇自己的白話文是"五百年來前三名";我們看評書中的智囊型高人,比如諸葛亮、劉伯溫、徐茂公,都是"前知五百年,後知五百年";你在聚會上認識了一個人,和你同姓,你們會套近乎說"五百年前是一傢"。有誰想過沒有,為什麽都是"五百年",為什麽不是八百年或者一千年?
  --後來人是說"五百年"說順嘴了,其實這個"五百年"還真是有出處的,"五百年"代表着一個歷史周期,這個話頭兒在《孟子》裏就能找到,《孟子》後文會詳細來說,但現在便已經出現苗頭了:講什麽時機已到,講什麽一統天下的人很久都不出現了所以不正常之類的話,等我們看到後文孟子來講"五百年"規律的時候,就會明白這可不是隨便一說的,這是孟子思想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他認為歷史的發展是有周期的,並且是五百年一個周期。
  "歷史發展周期說"可是一個對中國歷史影響深遠的說法,這又涉及到講"梁惠王篇"時一再強調的問題--流變。歷史周期的說法越來越復雜,被羼雜進去的東西越來越多,五行、八卦什麽的,最後神秘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
  一般人的心態是,越是神秘的東西就越是容易相信,就像看醫生開的處方,如果醫生的字你全都認識,醫生寫的話你全能看懂,那你就會對這個醫生的水平産生懷疑了。孟子講歷史周期,講歷史的時來運轉,僅僅是一種樸素的歷史感悟,而後人把這一思想發展起來那就了不得了,無限神秘。
  歷史既然存在周期,那相應的,也就一定可以由這個周期來預測未來。像《三國演義》裏說的"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既闡釋了規律,也可以作為預測,這倒是有相當的可信度的,孟子這時候感慨的其實也正是"分久必合",可他在發愁這個""的人怎麽還不出現啊?
  問題就在這裏,這種預測是沒有任何量化標準的,到底什麽時候"",一百年也是它,三百年也是它,而且還不是百分之百就一定得"",衹能說""的可能性似乎稍微比"不合"多些。中國人容易相信諸如循環、周期、預測這些概念,不像基督教文化那樣認為歷史是綫性的,是一條道走到底的。與孟子同時代的鄒衍已經把歷史周期的理論給係統化了,這可給了儒傢後學不少的藉鑒,沒譜兒的說法越來越多,餘緒流入民間,又大大發展了各種算命理論。而算命先生們往前給自己找祖師爺,竟然也會找到了大儒身上,這是個很有意思的現象。
  算命先生找到的這位大儒祖師爺,就是宋代理學大師邵雍邵康節,是理學的五位祖師爺之一,曾經從祀過孔子的。邵康節很好學,研究歷史發展規律,用一種看上去比較神秘的體係寫了一部《皇極經世》。對這個書名,很多人可能都會有些印象。--有一本被很多人推崇,也流傳很廣的書叫《了凡四訓》,是明朝一個叫袁了凡的人以自己的切身經歷來教人積德行善的。袁了凡說自己年輕時遇見過一位高人孔先生,斷命如神,把自己的命運詳細批了一遍,詳細到以後考試會考什麽成績,做官做多大,工資多高,反正是把種種細枝末節的事都推算得非常具體,後來呢,真是驚人,居然沒有一個預測是錯誤的。讀過《了凡四訓》的人應該都對這一段印象很深,這位孔先生之所以這麽神,就因為他"得邵子皇極數正傳"。通行的權威講本說,這個"邵子"就是邵康節,這個"皇極數"就是邵康節的《皇極經世》。
  這個解釋應該說是不錯的,而且,邵康節在大衆心中也確實是一位算命大師的形象,他精通《易經》,是很多算命先生的祖師爺,他那部《皇極經世》是一部集算命學之大成的天書。
  其實滿不是這麽回事。邵康節要是知道自己被當成算命大師了,非得氣死不可,人傢是儒傢大師,是宋朝理學的五位宗師之一,讀書人到廟裏拜孔子的時候都得順便拜拜他,人傢可不是在北京天橋混的。邵康節精通《易經》,這不假,可儒傢手裏的《易經》並不是算命書,朱熹也很精通《易經》,也很精通邵康節研究的易學,也很推崇邵康節,但朱熹就沒被人當成過算命大師。《皇極經世》也根本就不是一本算命書,甚至完全跟算命沒關係,大體來說,那是邵康節用自己一套特殊係統編纂的歷史年表,現代歷史專傢們搞"夏商周斷代工程"來確定古史紀年的時候,有時也要參考一下這本書。邵康節確實用八卦輔助推演過歷史周期,想理出一個歷史發展體係出來,但他這些東西既沒能準確說明過去,也更加無法準確預測未來。所以,民間傳說中的邵康節和真實的邵康節之間的差異就類似於《三國演義》裏的諸葛亮和真實的諸葛亮之間的差異,民間傳說中的《皇極經世》和真實的《皇極經世》之間的差異也就類似於《諸葛神算》和諸葛亮真實著作之間的差異。--餘緒流傳不止於此,風水裏面有所謂的"三元九運"一派,也是從這裏派生出來的。
  多說一句,這個《皇極經世》從書名就能大體知道它不是個算命的玩意兒,而且,我們正好順便復習一下孟子剛纔提到的商朝賢人中非常重要的一位--箕子。
  書名中的"皇極"是個什麽東西?讀書如果不求甚解就容易被蒙過去了,這個"皇極"出自孟子經常引經據典的那兩本經典中的《尚書》。當年,商紂王暴虐無道,用人分不清好壞,把孟子剛剛稱贊過的這位箕子給關起來了。後來武王伐紂,滅了商朝,知道箕子是個賢人,就從牢裏把他放了出來。過了兩年,周武王來看箕子,問了一個很使箕子難堪的問題:"商朝為什麽滅亡?"箕子心說:"你這不是得了便宜賣乖麽!"到底是自傢醜事,箕子不願意說,周武王也不好逼問,就轉而問他上天安民之道。"上天安民之道嘛,"箕子說,"一共有九大原則。"
  周武王趕緊把史官叫進來:"箕子老師要發表重要講話,快給我好好記下來。"
  史官趕緊做記錄,而這"九大原則"用文言的說法就是"洪範九疇",後來成為中國政治思想的經典(至於這些話到底是不是真是箕子說的,這倒真不一定)。
  箕子說:"當年鯀治水的時候亂搞一氣,上天生氣了,不把九大原則(洪範九疇)授給他,天下就亂成一鍋粥。後來鯀完蛋了,他的兒子禹接着治水,幹得很成功,後來又管理萬民,也很勤奮,上天一高興,就把九大原則授給了他,從此治國有了方法,天下便安定了。"
  上天安民這九大原則我就不一一細說了,衹告訴各位,這當中的第五項原則叫做"建用皇極",看到了吧,邵康節《皇極經世書》的"皇極"就是出自這裏。那麽,什麽是"皇極"呢?很簡單,就是君王的行事法則。箕子對此有具體解釋,諸如君王要以身作則,給大臣們做出好表率,大臣們不能結黨營私,大傢都要走正路,不要走斜路,等等,對這些法則呢,要廣泛宣傳,要在全國大力掀起學習皇極思想的熱潮,讓大臣們都以皇極思想指導工作,乃至屠宰場也要宣稱自己以皇極的重要思想指導屠宰工作等等等等。這就是皇極,是箕子所講的執政原則。
  箕子的這個"洪範九疇"裏邊還真有一疇是關於算命的,是第七條"明用稽疑",是說有了疑難問題怎麽辦呢?大傢猜都能猜到,箕子是商朝人,商朝最流行用龜甲占卜,甲骨文不就是那時候的麽?所以呢,遇到疑難問題,自然就去占卜,箕子又接着講如何占卜等等等等。那麽,如果邵康節寫的真是算命書,怎麽也該叫《稽疑經世》而不是《皇極經世》。
  說一個從"皇極"衍生來的詞,誰都知道--新皇帝上臺叫做"登極",電視劇裏不是經常有"皇帝登極"這種話麽,皇帝登的這個"極"就是"皇極",代表着皇帝是接受了上天所授的治國方略的,是受命於天的。
  皇帝都願意接受這種"受命於天"的說辭,這能給自己的身份披一件合法性的外衣,同理,開國君主們最願意接受歷史發展周期論,因為這意味着前一朝的周期結束,該自己這一朝新周期開始了,說到底還是給自己的身份合法化。他們是拿這東西忽悠老百姓,可老百姓有不少人還真就相信這個。
  這一類從歷史循環、人事循環中找規律的想法,就如同現在炒股的人用K綫圖去做所謂的技術分析,其準確性就和扔硬幣看正反面的概率一樣。兩千多年前的孟子以對歷史的樸素認知犯了一個值得原諒的樸素的錯誤,可直到現代社會,這類錯誤還有不少人一再在犯,這就讓人覺得有點兒不可理解了。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1、自序梁惠王章句上 2、"禮儀之邦"其實是別的意思
3、河南人惹誰了?4、世界上最偉大的推銷員
5、中國人也篡改過教科書6、封建社會是個好社會
7、拉大旗,做虎皮,打着紅旗反紅旗8、聖水、清水和髒水
9、人民是可以自由遷徙的10、別把政府失職說成自然災害
11、兩千年前的中國人妖12、孟大俠天下無敵
13、孟子要搞和平演變14、姓陳的沒一個好東西
15、自由主義在齊國16、詠春拳訣
17、孟子的生活作風問題·說實話騙人才是真功夫18、胸有成竹說錯話
19、人人成佛,人人成聖20、草民們的瞎激動
21、書生好談兵22、賣國、亡國全有理
23、親娘、後娘、別人的娘,有奶就是娘24、有奶就是娘,有槍也是娘,有奶有槍更是娘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