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 》 清華狀元傢長大講堂:狀元製造法則 》
第73節:Part6(6)
佚名 Yi Ming
早上媽媽起得特別早,準備一傢人的早餐,重複着昨天晚上的傢務工作。奶奶臥床15年,媽媽十幾年如一日地照顧着她,從來沒有說過一句怨言。有時,奶奶心煩,衝媽媽大發脾氣,還把碗摔在地上,每當這時,媽媽總是笑着撿起碎片,對奶奶說:“媽,我再給你做碗你愛吃的小米粥吧。醫生說過,你的食物盡量要搭配得適當,這樣纔有營養。”
有一次,大概是我上初三吧,那段時間因忙於中考,媽媽不讓我再插手傢務,於是,她既要工作又要顧傢,那些天,我看到媽媽明顯地瘦了。可她仍然精神很好地笑着和奶奶說話,講些開心的笑話逗奶奶樂。
我上高一時,奶奶去世,媽媽哭得淚人一般。她對我說:“你奶奶中年時你爺爺去世,她一個人把你姑姑和你爸爸拉扯大,不容易啊,一輩子沒享過福,衹要她高興,我寧可天天陪着她,衹要她心安,我寧可天天讓她駡……”聽了媽媽的話,我的眼淚嘩地流了下來。
十年來,媽媽因為工作兢業,人品好,她不但得到學校的奬勵,居委會還給我們發了“五好家庭”的奬杯。
這就是我的媽媽,一個孝順老人的知識女性。我常常想,我一定要學媽媽那樣,做一個具有美德和愛心的人。我愛我的媽媽!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同時也是個體成長的重要環境之一。父母對老人的養育態度,往往都存在於父母自身的素養、家庭關係與父母對待孩子的行為態度上。所以說孩子的行為和對待事物的態度,和父母養育老人的態度有着很大的關聯。
梁浩然的中學老師在提到自己的得意弟子時說:梁浩然是一個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孩子。她不但成績好,人品也極佳,比如平時總是熱心地幫助成績差的學生補習功課;在為災區孩子捐款時,她捐得最多,而這些錢,有的是她得的奬學金,有的是她的稿費,有的是父母給的零用錢,她平時都捨不得花,很少像其他同學那樣買零食吃。但是,在捐款時,她卻表現得很大方。同學們稱她是“小慈善傢”。在校園裏,她要是看到有高年級的同學欺負低年級的同學時,她都要出面解勸;在班裏,梁浩然是一個男女生都喜歡的人,老師每次排座次,班裏的同學都爭着與她同桌,不僅僅是因為她成績好希望她能教他們,更多的同學願意受她影響和感染,好讓自己也具備她身上的好習慣。除此之外,梁浩然還是各科老師的助手,有很多難題,同學都是先問她,她實在解答不了的題,再去問老師的。
對於一個不到20歲的女孩來說,梁浩然身上具備了太多的優點,真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品學兼優的女生。而這些美德,都是她從父母身上學來的。梁浩然的父親是一位成功的創業者,同時也是一位成功的父親。在談到父親對自己的教育時,梁浩然說:
我爸爸曾被評為市標兵、“優秀企業傢”等等稱號,有許多人,都知道爸爸的名字。親戚朋友們說我爸爸很有錢,但我眼裏的爸爸,卻是穿着普通、和藹可親、極具同情心的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
記得有一次,爸爸帶我參加他朋友公司的開業典禮,席間有個客人叫着我爸的名字問我,“你知道哪一位是他嗎?”我指着與人談笑的爸爸對他說了。他不相信似的說:“你有沒有搞錯,一個公司老總,一個在市裏有名的企業傢,穿這樣的衣服?”說完不再理我。我不知道那個人是否找到了我爸爸,那一天我感到非常快樂,為我有一位樸素的企業傢爸爸而感到驕傲。
更讓我佩服的是爸爸高尚的人品,他們公司每年都要嚮慈善機構捐數目很大的款子,爸爸還資助着貧睏山區的兩位孩子……爸爸讓我保證,不要嚮熟人朋友提起他資助山區孩子的事情。當然,爸爸做的好事還不止這些,在這裏,我就不一一細說了。爸爸喜歡做無名英雄。
多年來,爸爸一直用他高尚的人品影響着我,激勵着我,我為有這樣的爸爸而感到由衷的高興。
難怪梁浩然有着那麽好的性格,原來是在這種氛圍中熏陶出來的。在家庭中父母的自身行為,父母對待孩子的態度和行為等方面,衹要孩子感興趣的事情,便會像“錄像機”那樣,將一言一行完全拷貝下來,存檔處理,並在適當時機表達出來。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武漢大學出版社 |
|
|
第1節:序 | 第2節:Part1(1) | 第3節:Part1(2) | 第4節:Part1(3) | 第5節:Part1(4) | 第6節:Part1(5) | 第7節:Part1(6) | 第8節:Part1(7) | 第9節:Part1(8) | 第10節:Part1(9) | 第11節:Part1(10) | 第12節:Part1(11) | 第13節:Part1(12) | 第14節:Part2(1) | 第15節:Part2(2) | 第16節:Part2(3) | 第17節:Part2(4) | 第18節:Part2(5) | 第19節:Part2(6) | 第20節:Part2(7) | 第21節:Part2(8) | 第22節:Part2(9) | 第23節:Part2(10) | 第24節:Part2(11) | |
| 第 [I] [II] III [I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