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名胜 萬裏長城縱橫談   》 第六編 名勝古跡(9)      董耀會 Dong Yaohui

  長城知多少?
  歷代的寧夏邊防,不僅西據賀蘭之雄,東據黃河之險,再加上一道道長城,更能發揮其防禦作用,形成了堅強屏障,對保障中央政權的穩定,起過十分積極的作用。各時期的長城遺跡散布於寧夏南北,其地理位置大體如下:
  戰國秦長城:由甘肅靜寧縣入境,進入寧夏西吉縣,沿葫蘆河東岸北行,經西吉縣將臺鄉的東坡、保林、明榮村後,於將臺鄉的東南側折而嚮東,進入馬蓮鄉;又沿馬蓮川河東北上,經紅莊鄉,穿滴滴溝,至孫傢莊南;折嚮東,過海子峽於吳莊北,繞固原縣城西北5公裏的長城梁、明莊、郭莊、到達清水河西岸。在此,長城分為內外兩道:一道由海堡開始,繞喬窪,過清水河,至鄭傢磨,又沿河岸南下到陳傢沙窩,與前道長城合併;爾後進入固原東山,經城陽、孟源等城進入甘肅省鎮原縣境。
  秦長城:秦國在戰國長城的基礎上,又對固原地區的長城進行了修繕,並且嚮北、嚮西利用黃河天塹,沿河建城設障,屯兵駐守。
  漢長城:漢初,繼續利用秦昭王修築的長城抵禦匈奴。到漢武帝時,國力漸興,新修築的長城已遠在寧夏境之北,漢代城址遺跡遍布寧夏山川。
  隋長城:為減輕突厥與契丹南下襲擾的威脅,隋文帝於開國當年就開始在全國範圍內修築長城。在寧夏境內修築了一條新長城,“使司農少卿崔仲芳,發丁三萬於朔方、靈武築長城。西距河,東至綏德,綿延七百裏,以遏鬍寇”。
  明長城:最初在北方建置有遼東、宣府、大同、榆林四鎮,以後又增設寧夏、甘肅、薊州三鎮,加上固原(陝西鎮)和山西的偏關,均派重兵把守,統稱“九邊”。明代的寧夏鎮“犄角榆林,屏蔽固原”。寧夏鎮總兵駐地在甘肅寧夏縣(今銀川市)管轄的長城東起大????池,西至蘭靖與甘肅鎮相接,全長470公裏。
  山岩畫在什麽地方?
  賀蘭山在寧夏西北部綿亙250公裏,較大的關口有37個,其中的賀蘭口踞賀蘭山中部,這裏山峰突兀高聳,關口三面皆被山巒環繞,唯嚮東可通銀川平原。賀蘭山岩畫就鑿刻在關口溝𠔌兩側綿延600多米的山岩石壁上。岩畫總共有400餘幅,分佈面積0.38平方公裏,據考證,鑿刻於我國青銅器時代,距今已有3000餘年的歷史。岩畫題材,以人面形居多,或插羽、或留發髻、或長犄角、或着頭巾。有的高鼻大耳滿臉毛須,有的口銜骨頭,多數人形有眉無眼。關於動物的岩畫中,有奔鹿、岩羊、狗、駿馬,還有猛獸、飛鳥等圖案。有的岩畫還刻有西夏文字或題記。畫境古樸渾厚,真實記錄了寧夏古代少數民族生活習俗和社會活動的情景,堪稱是一處古代少數民族珍貴的藝術寶庫。
  長城綫上的沙坡頭是怎麽名揚天下的?
  沙坡頭位於寧夏中衛縣明長城綫上,原來本是騰格裏沙漠南緣一個不為世人所知的小地方,新中國誕生之後,我國治沙工作者,在這裏的金色的沙海之隅創造出一片緑洲,成為世界治沙史上一個成功的範例,使沙坡頭名揚天下,並逐漸成為一處著名的旅遊勝地。中國三大鳴沙地之一的金沙鳴鐘,在沙坡頭頂。沙山百米高,遊人滑沙時,沙坡下發出萬鼓齊鳴似的隆隆聲。沙山腳下,緑樹叢中,是稱為沙海明珠的一片果園。滿園果樹茂盛,緑草如茵,有蘋果、紅棗、長把梨、水蜜桃、葡萄等,還有西紅柿、玉米、高粱和土豆等作物。果園以南便是波濤洶涌的黃河,在這裏不僅能觀賞到蜿蜒於黃河南岸的“香山”上的長城雄姿,還可在黃河山峽出口不遠處,看到這裏所特有的古老的水車景觀。
  李廣墓在哪裏?
  李廣,漢代名將,隴西成紀(今甘肅天水市和秦安縣之間)人。天水市西關的李傢巷,巷口原立有牌坊,匾額題“漢飛將軍李廣故裏”幾個字,此地遂得名“飛將巷”,相傳為李廣故裏。李廣精於騎射,屢立戰功,後歷任隴西、北地、雁門、雲中太守,李廣以善戰而聞名,有“漢飛將軍”之稱。後人為紀念他,在河南岸石馬坪築墓。墓碑鎸有“漢將軍李廣之墓”7字。墓創建於何時不詳,現李廣墓為清乾隆年間重修,後因年久頽圮,近代又重新修葺。
  古代蘭州為什麽是西北地區的要衝?
  古代的蘭州,由於所處地理位置的重要,可謂是西北地區的要衝。秦始皇統一中國後,蘭州之地屬榆中,曾在此“因河為塞”修築長城。漢朝控製了河西走廊,通西域之後,為加強對這一帶的控製,設置了金城縣、金城郡。到隋朝時因附近有臯蘭山而始名蘭州。蘭州城雖狹小,但由於南面雄偉的臯蘭山成拱狀護衛着蘭州城,北面又臨滔滔的黃河水,東面是“雖盛夏冰雪不消”的馬衡山,西南通有名的榆𠔌,形勢十分險要。加上“地據南北之中,為東西咽喉扼塞之處”,自古便是東西軍事的咽喉重地。蘭州西面是著名的河西走廊,東面是廣袤的關中平原。因此,它的得失,對於不斷爭權奪利的各族統治者來說都事關重要。無論漢時羌族、唐時吐蕃族,宋時党項族和漢族人民都犧牲了不少無辜的生命,有不少地方割據勢力也曾經在這裏稱王稱霸。而千百年來,為了反抗統治者的殘酷壓迫,蘭州城更是各族人民起義的重要據點之一。東漢末年羌族起義,明末李自成起義,清朝回族蘇四十三起義……都在臯蘭山下留下了悲壯的史跡。蘭州還是絲路重鎮之一,漢將霍去病出徵西域,唐僧玄奘西去印度,都從此經過。蘭州市區的臯蘭山北麓五泉山,是蘭州著名勝景。山上的千佛閣、三教洞、泰和鐵鐘以及銅接引佛,都是重要的文物古跡。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人民教育出版社
第一編 歷史沿革(1)第一編 歷史沿革(2)第一編 歷史沿革(3)第一編 歷史沿革(4)
第一編 歷史沿革(5)第一編 歷史沿革(6)第一編 歷史沿革(7)第一編 歷史沿革(8)
第一編 歷史沿革(9)第一編 歷史沿革(10)第一編 歷史沿革(11)第一編 歷史沿革(12)
第一編 歷史沿革(13)第二編 建築遺存(1)第二編 建築遺存(2)第二編 建築遺存(3)
第二編 建築遺存(4)第二編 建築遺存(5)第二編 建築遺存(6)第二編 建築遺存(7)
第二編 建築遺存(8)第二編 建築遺存(9)第二編 建築遺存(10)第二編 建築遺存(11)
第   [I]   [II]   III   [I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