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类 论语疏证   》 第73节:子罕篇第九(4)      杨树达 Yang Shuda

  又《鲁语下》曰:吴伐越,堕会稽,获骨焉,节专车。吴子使来好聘,且问之仲尼,曰:“无以吾命。”宾发币于大夫,及仲尼,仲尼爵之。既彻俎而宴,客执骨而问曰:“敢问骨何为大?”仲尼曰:“丘闻之,昔禹致群神于会稽之山,防风氏后至,禹杀而戮之,其骨节专车,此为大矣。”客曰:“敢问谁守为神?”仲尼曰:“山川之灵足以纪纲天下者,其守为神,社稷之守者为公侯,皆属于王者。”客曰:“防风何守也?”仲尼曰:“汪芒氏之君也,守封之山者也,为漆姓,在虞、夏、商为汪芒氏,于周为长狄,今为大人。”客曰:“人长之极几何?”仲尼曰:“僬侥氏长三尺,短之至也;长者不过十,数之极也。”(《史记?孔子世家》文同上,末曰:吴客曰:“善哉圣人。”)
  又《鲁语下》曰:仲尼在陈,有隼集于陈侯之庭而死,矢贯之,石,其长尺有咫。陈惠公使人以隼如仲尼之馆问之。仲尼曰:“隼之来也,此肃慎氏之矢也。昔武王克商,通道于九夷百蛮;使各以其方贿来贡,使无忘职业。于是肃慎氏贡矢,石,其长尺有咫。先王欲昭其令德之致远也,以示后人,使永监焉。故铭其栝曰:‘肃慎氏之贡矢。’以分大姬,配虞胡公而封诸陈。古者分同姓以珍玉,展亲也;分异姓远方之职贡,使无忘服也。故分陈以肃慎氏之贡。君若使有司求诸故府,其可得也。”使求,得之金椟,如之。
  《说苑?辨物篇》曰:楚昭王渡江,有物大如斗,直触王舟,止于舟中。昭王大怪之,使聘问孔子。孔子曰:“此名萍实,令而食之,惟霸者能获之,此吉祥也。”其后齐有飞鸟一足,来下,止于殿前,舒翅而跳。齐侯大怪之,又使聘问孔子。孔子曰:“此名商羊。急告民!趣治沟渠,天将大雨。”于是如之。天果大雨,诸国皆水,独齐以安。孔子归,弟子请问。孔子曰:“异哉,小儿谣曰:‘楚王渡江,得萍实;大如拳,赤如日;而食之,美如蜜。’此楚王之应也。儿又有两两相牵屈一足而跳曰:‘天将大雨,商羊起舞。’今齐获之,亦其应也。”夫谣之后未尝不有应随者也,故圣人非独守道而已也,睹物记也,即其应矣。
  《论衡?明虚篇》曰:孔子出,使子路赍雨具。有顷,天果大雨。子路问其故,孔子曰:“昨暮月离于毕。”后日,月复离毕。孔子出,子路请赍雨具,孔子不听。出,果无雨。子路问其故,孔子曰:“昔日月离其阴,故雨;昨暮月离其阳,故不雨。”
  《淮南子?主术篇》曰:孔子之通,智过苌弘,勇服于孟贲,足蹑郊,力招城关,能亦多矣。
  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
  《论衡?实知篇》曰:将者,且也,不言已圣,言且圣者,以为孔子圣未就也。孔子从知天命至耳顺,学就知明,成圣之验也。未五十、六十之时,未能知天命至耳顺也,则谓之且矣。当子贡答太宰时,殆三十、四十之时也。
  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牢曰:“子云:‘吾不试,故艺。’”
  ○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
  《韩诗外传?卷八》曰:天下有道,得凤象之一,则凤过之;得凤象之二,则凤翔之;得凤象之三,则凤集之;得凤象之四,则凤春秋下之;得凤象之五,则凤没身居之。
  《白虎通?封禅篇》曰:凤凰者,禽之长也,上有明王,太平,乃来居广都之野。
  《周易?乾坤凿度》曰:仲尼,鲁人偶筮其命,得旅,请益于商瞿氏。曰:“子有圣智而无位。”孔子泣而曰:“天也!命也!凤鸟不来,河无图至,天命之也。”
  《拾遗记?卷二》曰:孔子相鲁之时,有神凤游集,至哀公之末,不复来翔。故云:凤鸟不至,可为悲也。
  《史记?孔子世家》曰:鲁哀公十四年春,狩大野,叔孙氏车子商获兽,以为不祥。仲尼视之,曰:“麟也,取之。”曰:河不出图,雒不出书,吾已矣夫!”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资料来源】江西人民出版社
第1节:前 言第2节:陈寅恪序第3节:自 序第4节:学而篇第一(1)
第5节:学而篇第一(2)第6节:学而篇第一(3)第7节:学而篇第一(4)第8节:学而篇第一(5)
第9节:学而篇第一(6)第10节:学而篇第一(7)第11节:学而篇第一(8)第12节:学而篇第一(9)
第13节:学而篇第一(10)第14节:为政篇第二(1)第15节:为政篇第二(2)第16节:为政篇第二(3)
第17节:为政篇第二(4)第18节:为政篇第二(5)第19节:为政篇第二(6)第20节:为政篇第二(7)
第21节:为政篇第二(8)第22节:八佾篇第三(1)第23节:八佾篇第三(2)第24节:八佾篇第三(3)
第   [I]   [II]   III   [IV]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