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我本人来说,《人生的亲戚》也是一部特别的小说。某大报那位谁都知道的大牌记者曾说过一番涉及我人格的话语--话虽如此,与其倒是没有个人交往--从没有读过这家伙的小说,之所以这么说,是由于在前面的话引子里"粗口恶言骂詈谗谤"绵长不绝。有一段时期,我曾因此而第一次出现忧郁症似的状态,这种状态最近叫做耗尽②,以往的老话则叫做忧郁症③。当时,为了进行自我治疗,我决定试着用不同手法来写与此前的小说世界完全不同的内容。由于每天早晨起床时最为沉郁,便一睁开眼睛就马上起床并立即写那部小说。下午,或阅读平日里一直在看着的书籍,或写一些随笔。总之,早晨的时间被集中用来写那部小说,所以只用了大约三个月便完成了。原本我就憧憬英雄豪气且诙谐幽默,却深陷悲剧之中的那种女性。可实际上并不存在这种原型,便以此前看到的那些素描之积累构成了细部。写完这部小说后,在那之前的忧郁症一下子就烟消云散了。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那会儿,刚才说到的那位大牌记者还出了一本题为《大江健三郎的人生》那本鲜红封皮的书。不久之后,我告诉亦为精神科医生的作家加贺乙彦,说是自己借助那种做法已经超越了忧郁症。于是他就诊断说:那么一大早起床工作,不就是狂躁病吗(笑)?
"人生的亲戚"这句话,是我在墨西哥请同僚为我讲解西班牙语小说时发现的。Parientes de la vida,说是叫做"悲伤"……某一种悲伤,让人非常为难,却无法将其从自己身上割去,这就有点儿像麻烦的亲戚,那样一种悲伤纠缠着人生--那就是这部小说的主题。我想写的就是伴随巨大的悲伤一同生活、生气勃勃地吸引着人们关注的那种女性的生活方式。
小说的主人公麻里惠有两个身患残疾的孩子,这两个孩子经过合谋,从一处海岸的断崖上,智障却是身体壮实的哥哥推着坐在轮椅上的弟弟,两人一同跳进海里。作品里发生的这起事件,是能够想象出的最为悲惨的变故,我设定的就是这样一起悲剧。遭遇了如此之大的悲伤后,身为母亲的主人公将如何独自活下去?只要她还活着,那悲伤就难以克服,但是唯有如此,才能被"人生的亲戚"那个悲伤所纠缠,同时坚强地生活下去。当时我所想象的,就是这么一个尝试。后来她参加了带有宗教性质的团体,为了在海外从事工作而去了海外。她在墨西哥的农场劳动期间却患了癌症,但是直至最后也没有屈服。在墨西哥,她还为自己拍摄了滑稽的性爱照片,送给了一直甘为自己服务的三个青年,显示了这令人不可思议的幽默之后,她死去了。
--玛利惠还对"我"提出了极为大胆的提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