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文化 老滋味   》 第73节:天义成更名天义顺(1)      周简段 Zhou Jianduan

  天义成更名天义顺
  近闻北京的酱园,恢复营业者有六必居、天源和天义顺三家。其突早年是有七家著名酱园的。除此三家外,尚有天章、东天源、天义、宝瑞。
  天义顺原名叫天义成,创始于清咸丰年间,至今已有180年伍史。据说西太后慈禧最喜吃天又成制造的桂花甜熟疙瘩,因之天义成这面招牌不胫而走,誉满京都。
  后来天义成怎么又交成了天义顺呢?约在1930年前后,天义成由于经菅不善,生意衰落。经管事说和,出倒给东来顺财东丁子清。
  原来天义成和东来顺都在王府井大街的金色胡同西口,是对门邻居。很长时间内,东来顺所用副食调料均由天义成供应。东来顺经理丁子清对天义成窥伺多年。听到天义成经营失利,有意出倒的消息后,他立即抓住时机,把管事请到东来顺楼上,一同用饭,进行密谈,并许愿说:"天义成若真弄到手,我必有重谢。"经管事儿中卖力斡旋,天义成很快就到了丁子清手中。于是丁子清借东来顺的"顺"字,把天义成改成天义顺了。
  丁子清踌躇满志,雄心勃勃,天义顺一到手,就立即扩大建筑,装修门面。原来旧北京东郊颇多封建贵族墓地,墓地中有不少优质汉白玉的断碑残碣;他从看坟人手中廉价买来,又雇能工巧匠精雕细琢,打磨成天义顺大门脸。门脸侧镶有雪白磁砖,上面乌黑漆字,工工整整地写着"山珍海味","口蘑杏仁","燕窝银耳","海参鱼翅"等醒目广告。上方正中,是由名书法家书写砖刻的"天义顺老酱园"六个大字,庄重巍峨,极有气势。东西两个配房,东配房为青菜部,西配房为粮食部。过厅北去是三间高大门面,门额上方有一块"天义顺"金漆匾额,出自清翰林江凤鸣手笔。后院有北楼房三大间,楼上为存放杂货之库房,楼下是加工车间和工人宿舍。院内西端有瓦房三间,是桨醅子发酵室。院中间地上有大开平缸百余口,用来晒酱腌莱;另有制造黄酱的全套设备。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第1节:乾隆赐匾"都一处"(1)第2节:乾隆赐匾"都一处"(2)第3节:便宜坊和全聚德
第4节:仿膳话当年第5节:龙袍、活鱼宴、听鹂馆第6节:历史悠久致美斋
第7节:誉满京华泰丰楼第8节:萃华楼的鸡汤菜第9节:悠久美味话水饺
第10节:"八大楼"外又一楼第11节:"八大堂"中惠丰堂第12节:柳泉居与砂锅居(1)
第13节:柳泉居与砂锅居(2)第14节:谭家菜名重京华第15节:阮元与"满汉全席"
第16节:恭王府畔"厉家菜"第17节:"教席"之首两益轩第18节:东来顺如何发迹?(1)
第19节:东来顺如何发迹?(2)第20节:银锭桥畔"烤肉季"第21节:"清真烤肉宛"沧桑
第22节:誉满京华"爆肚王"第23节:津门"天下第一坊"第24节:难忘的中立园饭馆(1)
第   [I]   [II]   III   [IV]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