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饮食文化 》 老滋味 》
第72節:醬菜老店六必居
周簡段 Zhou Jianduan
名店特産3
醬菜老店六必居
北京有一類專門經營油、????、醬、醋的店鋪,稱為醬園,俗稱油????店。醬園亦有不同風味,分別來自河北保定府、北京本地和江南一帶的技師及其製作的風味為準.分為三類:老醬園、京醬園和南醬園。在北京老醬園居多,其聲譽昭著者凡七傢--前門外糧食店六必居醬園,天章醬園,西單天源醬園,東四天源醬園東號,西四天義醬園,地安門大街寶瑞醬園,以及開業最晚的王府井天義成醬園。其中歷史久長、品種優良、名高譽重的是開設在前門外糧食店街的六必居醬菜園。
傳說有人站在日本的海島上能看到北京的"六必居"三個大字。此說當然不實,卻反映了六必居聲譽之大。一九三六年,六必居醬菜園曾參加過在青島舉辦的一次博覽會,當時會發表聲明稱:"本園開業在前明中季,迄今已五百們餘年,有嚴嵩未攬權以先,法書匾額為證,足資可考。'"
六必居的前身是一傢小酒店,係山西省臨汾一個姓趙的掌櫃開設的。明朝嘉靖九年(153O年)開始經營醬菜園。嚴嵩(1840-1567年)是一個專橫跋扈,臭名昭著的姦臣,在他未發跡之前,卻是一個好酒文人,在小酒店喝酒題字也是常事,後來書法傢曾對照嚴嵩在朝的墨跡考究過六必居的匾額,斷定確實是嚴嵩的筆體,如今原匾仍高懸於店門之上。
關於"六必居"的含意也衆說不一,有說它原叫"六心居",是由六個人合夥經營的,後因有人說六個心眼做不好生意,故改為"六必居"。實際上"六必"是趙掌櫃根據老傢臨汾釀製名酒(著名的汾酒)六項必須做到的要求,應用到製作醬菜業務上來,故稱為"六必居"醬菜園。所謂"六必"就是:一是慄稻必齊(釀酒用各種糧食品種必須齊全),二是蛐孽必實(蛐酒用的蛐子必須無假),三是湛之必潔(用具器皿必須清潔衛生),四是陶瓷必莨(酒罐子必須良好),五是火候必得(必須掌握好火候),六是水泉必香(必須用水質好的泉水)。釀酒與製醬和醬菜有不少共同處,六必居醬菜園按照釀製好酒的要求,"應用於醬和醬菜的製作上,不愧是經營有方。六必居醬菜,食後贊不絶口。六必居經銷自製的醬菜,豐富多彩且色香味俱佳,尤以甜蜜八寶瓜、甜醬黑菜、甜醬八寶菜、甜醬黃瓜、甜醬甘露、甜醬白菜、甜醬瓜、白糖蒜、雜香菜、小醬蘿蔔、佛手吃瘩、稀黃醬、鋪林醬油等博統醬製品和釀造品最為膾炙人口,行銷全國。這些傳統産品色澤鮮亮、醬味濃郁、脆嫩清香、鹹甜適度且按不同産地詵料,故在清代被列為宮廷御用品,由朝廷賞賜紅纓帽和黃馬褂,作為進宮送貨的服飾與標志。民國二十四年,六必居之醬菜參加了在青島舉辦的鐵路沿綫出産貨品展覽會,榮獲優等奬。其後又赴日本名古屋參展,以特製罐頭醬菜及幹黃醬、鋪林醬油等展品嬴得好評。一九四五年秋,蔣介石飛抵北平,旋在中南海設宴,點名要六必居醬菜,食後贊不絶口。傳作義、溫壽泉、侯少白等軍界要人亦曾令六必居送醬菜至其私邸。
六必居自創業以來一嚮不用"三爺"--即少爺、姑爺、舅爺,以免其不聽使喚而影響全局--此其成功之道也。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節:乾隆賜匾"都一處"(1) | 第2節:乾隆賜匾"都一處"(2) | 第3節:便宜坊和全聚德 | 第4節:仿膳話當年 | 第5節:竜袍、活魚宴、聽鸝館 | 第6節:歷史悠久緻美齋 | 第7節:譽滿京華泰豐樓 | 第8節:萃華樓的雞湯菜 | 第9節:悠久美味話水餃 | 第10節:"八大樓"外又一樓 | 第11節:"八大堂"中惠豐堂 | 第12節:柳泉居與砂鍋居(1) | 第13節:柳泉居與砂鍋居(2) | 第14節:譚傢菜名重京華 | 第15節:阮元與"滿漢全席" | 第16節:恭王府畔"厲傢菜" | 第17節:"教席"之首兩益軒 | 第18節:東來順如何發跡?(1) | 第19節:東來順如何發跡?(2) | 第20節:銀錠橋畔"烤肉季" | 第21節:"清真烤肉宛"滄桑 | 第22節:譽滿京華"爆肚王" | 第23節:津門"天下第一坊" | 第24節:難忘的中立園飯館(1) | |
| 第 [I] [II] III [I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