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 天變(中國歷代宮廷政變全景)   》 銅駝荊棘群魔舞--西晉的幾次宮廷政變(9)      張惠誠 Zhang Huicheng

  淮南王功敗垂成,司馬倫死裏逃生。這場變亂以後,趙王加快了奪權的步伐。先由孫秀出面,逼迫着晉惠帝加趙王九錫(傳說古代帝王尊禮大臣所給的九種器物。王莽篡漢前,先加九錫,後來魏晉南北朝掌政大臣奪取政權、建立新王朝前,都加九錫,成為例行公事),接着又導演了一嘲禪讓”的醜劇。
  為了製造輿論,孫秀指使牙門將趙奉到處散布說:“太祖宣皇帝(即司馬懿)在宮中顯靈了,叫趙王早些搬進西宮去。”當時趙王以東宮為相國府,稱晉惠帝的皇宮為西宮。搬進西宮,就是當皇帝的意思。散騎常侍、義陽王司馬威素來奉承趙王,趙王提升他為侍中,讓他從晉惠帝手中奪過玉璽,逼迫晉惠帝下了禪位的詔書。孫秀又指使尚書令滿奮將玉璽送給趙王。當時,宮城諸門全由趙王的親信把守,大街小巷布滿了趙王的軍隊。在趙王的淫威之下,文武百官哪敢說個不字!
  永寧元年(301年)正月初九,趙王司馬倫乘坐金壁輝煌的法駕(皇帝的車駕)進入皇宮,登上了皇帝的寶座。改元建始,大赦天下。晉惠帝被尊為太上皇,軟禁在金墉城。
  司馬倫稱帝以後,為了收買人心,瘋狂地濫封官爵。他規定:這一年地方上推舉的賢良、秀纔、孝廉,不經考試即可以做官;十六歲以上的太學生也都拜官;大赦之日在職的太守、縣令全部封侯;郡縣屬吏也全都晉級。甚至趙王一夥的傢奴、士卒,也有很多人得到爵位。由於濫封濫賞,府庫的儲備都用光了;封侯的人太多,鑄印來不及,就以白版代替。
  至於朝中的大臣,加官晉爵的就更多了。每逢朝會,宮殿裏總是擠的滿滿的。皇帝左右的侍中、散騎常侍等一級高官,魏晉時期一般衹設四人,司馬倫竟設了九十七人。按規定,這些人的帽子上都應該插有貂尾作裝飾。可是這樣的官太多了,尋不到那麽多貂尾,衹好用狗尾來代替,反正遠遠望去還不太能分出真假來。因而當時洛陽流傳着“貂不足,狗尾續”的民謠。“狗尾續貂”這個成語就是從這裏來的。
  趙王司馬倫登上了皇帝寶座,以為可以隨心所欲了,殊不知這一舉動引起了更大的戰亂。趙王稱帝纔一個多月,齊王司馬冏就首先發難。接着,成都王司馬穎、河間王司馬顒起兵響應。幾十萬人馬殺奔洛陽。趙王抵抗不住,被迫寫下退位詔書,百官又到金墉城迎回晉惠帝復位。這是四月七日的事,司馬倫前後僅作了一百天的皇帝便被趕下了臺。
  幾天後,朝廷送了一杯金屑酒給司馬倫,他知道這是“賜死”,一邊大哭,一邊大叫:“孫秀誤我!孫秀誤我0徘徊數次,終於端起酒杯,一飲而盡,倒地而死。他的傢屬和同黨也都被殺。
  後來,宮廷政變轉變為皇族間爭奪最高統治權的戰爭。戰亂由京城波及到地方,後來還有長沙王司馬乂、東海王司馬越參與混戰。“八王之亂”從此愈演愈烈。這場戰亂帶來了嚴重的社會災難,造成幾十萬人被殺,上百萬人流亡,北方一些繁華的地區和城市,都被摧毀殆荊直到光熙元年(306年),大權落在東海王司馬越手中,這場綿延十六年的戰亂纔告結束。不過,此時離西晉的滅亡已為期不遠了。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序言(1)序言(2)
目錄由一個玩笑引發的政變(1)
由一個玩笑引發的政變(2)由一個玩笑引發的政變(3)
毒美人禍亂邦國(1)毒美人禍亂邦國(2)
毒美人禍亂邦國(3)毒美人禍亂邦國(4)
熊掌難熟--楚商臣弒父奪位(1)熊掌難熟--楚商臣弒父奪位(2)
熊掌難熟--楚商臣弒父奪位(3)熊掌難熟--楚商臣弒父奪位(4)
魚腹藏劍--公子光謀權奪位刺王僚(1)魚腹藏劍--公子光謀權奪位刺王僚(2)
魚腹藏劍--公子光謀權奪位刺王僚(3)魚腹藏劍--公子光謀權奪位刺王僚(4)
魚腹藏劍--公子光謀權奪位刺王僚(5)魚腹藏劍--公子光謀權奪位刺王僚(6)
移花接木--楚李園獻妹奪權(1)移花接木--楚李園獻妹奪權(2)
移花接木--楚李園獻妹奪權(3)一本萬利--呂不韋竊國始末(1)
第   [I]   [II]   III   [IV]   [V]   [V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