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类 性情解讀:劉緒義讀春秋   》 第72節:江漢湯湯,問鼎中原唱大風(1)      劉緒義 Liu Xuyi

  9、江漢湯湯,問鼎中原唱大風
  天方授楚
  就在中原世界大戰緊張進行之際,在南方,一個被稱為蠻夷之邦的諸侯國正悄然崛起。這就是楚國。
  誰也沒料到,一個小小的蠻夷之邦最終在中原大地掀起了問鼎巨波,春秋的歷史近一半是由楚史寫成的。
  楚國原是江漢流域的一個小諸侯國,春秋以後,楚國迅速發展,成為占據南中國半壁江山的一個大諸侯國。楚國又被稱為"荊楚"、"荊蠻"。"楚"就是荊棘之意。荊棘則有堅韌、頑強和多刺之義。楚國的淵源有兩種說法。一說楚王族的祖先出自中原的顓頊高陽氏。楚國貴族屈原也自稱"帝高陽之苗裔"。顓頊高陽氏的活動範圍大致在現在的河南濮陽,也就是古代的帝丘。高陽生稱,稱生捲章,捲章生重黎。重黎是帝嚳高辛氏的火正,據說能光融天下,因被稱為祝融。
  在夏王朝時期,祝融發展成夏的一個同盟部落,活動在中原,後又分化出8個部落,俗稱"祝融八姓",其中一支芈姓,始祖季連,季連是祝融之弟吳回(後繼任火正)的第六子,就是楚人的先祖。商湯滅夏後,季連這一支不得不從中原南遷江漢、荊山,與當地土著融合。
  另一說楚國是九黎、三苗的後裔。九黎是指以蚩尤為首的九大東夷部族,司馬遷認為,蚩尤姜姓,炎帝之後。黃帝與蚩尤在涿鹿大戰,而以九黎的失敗告終。有戰神之稱的蚩尤被殺。蚩尤的死,有三種不同的說法,一說黃帝使應竜殺蚩尤,一說黃帝使女魃殺蚩尤,一說黃帝受玄女之兵符殺蚩尤。蚩尤死後,東夷九黎集團隨之瓦解。一部分族人便退至南方江漢流域,經過數百年的發展,建立起一個新的部族,後來稱之為"三苗"。梁啓超先生說:"三苗九黎,一族兩名。"韋昭曰:"三苗,九黎之後。"
  那麽,一說是黃帝之後,一說是蚩尤之後,上述兩種不同的說法,哪一種說法更接近真實呢?應該說,上古這些史實與傳說隨着年代的久遠,已難以分辨誰是誰非。我認為,楚國本身就是一個復雜的組合體,它既有黃帝後裔,也有蚩尤後裔,還有更多的土著後裔。
  楚國與三苗的關係淵源還有許多的記載可以證明。史載,堯帝徵討三苗的戰爭就發生在丹水流域,即河南西南部和河南、湖北交界的之處。此次戰役大約就是堯舜禹與三苗之戰的開始。堯擊敗三苗,三苗又一次嚮南遷徙。《史記·五帝本紀》曰:"三苗在江淮荊州數為亂……放歡兜於崇山,以變南蠻;遷三苗於三危。"
  童書業先生等認為楚人有可能本是東方種族,是在東徵期間被周人硬遷至西方湖北去的。郭沫若先生在《中國古代社會研究》一書中就認為"楚本蠻夷,亦即淮夷",在《殷周青銅器銘文考釋》、《金文叢考》等書中又明確認定楚人即"熊盈族"。熊盈當即鬻熊,盈、鬻一聲之轉。熊盈族為周人所壓迫,始南下至江,為江所阻,復西上至鄂。按此說淮夷和楚人是同一族源。淮、徐、荊、舒等南方種族常連言,故為同族。
  蚩尤部落後裔嚮南遷,雖不載之於經傳,但民間都有傳說。苗族普遍存在長時間遠距離遷徙的傳說歷史。如黔東南有苗族史詩《楓木歌》,說苗族始祖薑央(炎)是從楓樹樹心中生出來的。苗族學者聯繫《山海經·大荒南經》記:"有宋山者,有木生山上,名曰楓木。楓木,蚩尤所棄其桎梏,是謂楓木",論證苗族為蚩尤之裔。《苗族簡史》還載:"川南、黔西北一帶有蚩尤廟,受到苗族人民的供奉"。從楓木中生出苗族始祖之傳說,實涵蚩尤再世之象徵意義。另《帝王世紀》載炎帝神農氏崩葬長沙茶鄉。茶鄉即今湖南茶陵縣,在湘贛邊界羅霄山脈西側。古三苗居地亦曾及於湘贛間。據《史記·吳起列傳》記:"昔三苗之居,左洞庭,右彭蠡"。洞庭即今日洞庭湖,彭蠡即今鄱陽湖。因此,三苗極可能是從神農氏之裔,或即蚩尤(農部落)之遺裔發展而來的遊耕農部落群。被稱為信史的《尚書·呂刑》也將蚩尤與苗民相提並論:"蚩尤惟始作亂,延及平民。罔不寇賊鴟義,姦宄奪攘矯虔。苗民弗用靈,製以刑"。
  當苗民溯湘江而上進入蒼梧之際,舜的反映絲毫不比他的前任堯遜色,親自帶領人馬御驾親徵,殺嚮蒼梧。三苗之衆在退無可退的局面下奮起反擊,舜倉皇之下遭到慘敗,自己也因此而死。《史記》言"舜崩蒼梧之野"。《淮南子·修務訓》直接了當:"舜徵三苗,道死蒼梧。"蒼梧就是現在的湖南永州,以前稱零陵。
  《古史傳說》載:夏禹繼任後也嚮三苗發動戰爭,而正當此時,洪水汜濫,三苗提出配合夏禹治水,以期免除戰爭。三苗在配合禹治水工程中是作出了貢獻的,否則如此大的治水工程,如果沒有三苗的參加,單憑夏禹之力,就算有三頭六臂,也難以疏通洪水,平貫九州。但三苗終歸是華夏集團的心腹大患。夏禹治水成功後立刻徵剿三苗。典籍記載,這次徵剿三苗之戰,三苗遭到了慘重的傷亡。《墨子·非攻下》雲:"昔者三苗大亂,天命殛之,日妖宵出,雨血三朝.竜生於廟,犬哭於市,夏有冰,地圻及泉,五穀變化,民乃大振,高陽乃命玄宮,禹親把天之瑞令以徵有苗,四電誘祗。有神人面鳥身,若瑾以待,鐿矢有苗之祥,苗師大亂,後乃遂幾。"《竹書紀年》也載:"三苗將亡,天雨血,夏有冰,地圻及泉,青竜生於廟,日夜出,晝日不出。"《金匱》又云:"三苗之時,三月不見日。"
  此類記載雖然有些誇張,但形容三苗地區遭夏禹剿滅時戰爭的殘酷。血流遍地,幾無人煙,故竜(蛇)出於曠野,犬哭於市郊。三苗就此衰微,但是,三苗並沒有就此滅亡,後來逐漸與南遷之楚人融合。梁啓超認為﹐三苗的苗就是蠻﹐係一音之轉﹐堯舜時稱三苗﹐春秋時稱蠻。《六韜》說:"堯伐有苗於丹水之浦"﹐《呂氏春秋?召類》則說為"堯戰丹水以服南蠻"。可見三苗又被稱為南蠻。至於三苗與現在的苗族是否有關,學者們也有分歧。一說三苗就是現在的苗族;一說二者之間沒有關係。
  有文獻記載三苗"惟作五虐之刑"﹐最早發明了刑罰,王桐齡先生在《中國民族史》中說:"當時苗族文化,相當發達,第一發明刑法;第二發明武器;第三發明宗教。後來漢族所用之五刑,兵器及甲胄,而信奉之鬼神教,大抵皆苗所創,而漢族因襲者"。宋文炳先生在《中國民族史》一書中也寫到:"苗夷文化,在現代似無可稱述,惟於上古時期,極為發達,影響漢族亦很大。"可見苗蠻文化並不落後。楚人南遷後融合了三苗這一支血脈,逐漸得以發展壯大。"楚",這一稱號大約出現在商王朝時期。《竹書紀年》載:"商師徵有洛,剋之。遂徵荊,荊降。"《詩經·商頌·殷武》載:"撻彼殷武,奮伐荊楚,深入其阻,裒荊之旅。"在商王朝最強盛的武丁時期,楚人被徵服。這時的楚人作為殷商的一個方國附庸存在,至商末,楚人在首領鬻熊的率領下,背棄商王,與周聯合。《史記周本紀》載,"伯夷、叔齊在孤竹,聞西伯善養老,盍往歸之。太顛、閎夭、散宜生、鬻子,辛甲大夫之徒皆往歸之。"這裏的西伯就是周文王,鬻子就是楚人領袖鬻熊。《史記·楚世傢》雲:"周文王之時,季連之苗裔曰鬻熊。鬻熊子事文王,蚤(早)卒。"後來周成王"舉文、武勤勞這後嗣"時,因楚祖鬻熊有功於文王,就楚人的故地封熊繹以子男之田,芈姓,居丹陽。這裏說的"有功"應該說是鬻熊參與了滅商,有史載鬻熊頗有學識,故而稱鬻子,還做過周文王的老師。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為不刊之言,著將來之法(1)第2節:為不刊之言,著將來之法(2)
第3節:為不刊之言,著將來之法(3)第4節:為不刊之言,著將來之法(4)
第5節:為不刊之言,著將來之法(5)第6節:為不刊之言,著將來之法(6)
第7節:為不刊之言,著將來之法(7)第8節:一個謠言,一個女人,一臺烽火(1)
第9節:一個謠言,一個女人,一臺烽火(2)第10節:一個謠言,一個女人,一臺烽火(3)
第11節:一個謠言,一個女人,一臺烽火(4)第12節:一個謠言,一個女人,一臺烽火(5)
第13節:平王東遷,歷史不可承受之變(1)第14節:平王東遷,歷史不可承受之變(2)
第15節:平王東遷,歷史不可承受之變(3)第16節:平王東遷,歷史不可承受之變(4)
第17節:平王東遷,歷史不可承受之變(5)第18節:平王東遷,歷史不可承受之變(6)
第19節:平王東遷,歷史不可承受之變(7)第20節:平王東遷,歷史不可承受之變(8)
第21節:平王東遷,歷史不可承受之變(9)第22節:莽夫當國,歷史不可承受之纍(1)
第23節:莽夫當國,歷史不可承受之纍(2)第24節:莽夫當國,歷史不可承受之纍(3)
第   [I]   [II]   III   [IV]   [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