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类 论语讲义   》 子路第十三(2)      李里 Li Li

  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樊迟向孔子请教种粮食。孔子说,要说种粮食,我不如老农。樊迟又请教种蔬菜。孔子说,要说种蔬菜,我不如老圃。种粮食叫稼,种蔬菜叫圃。樊迟知道孔子有学问,什么都会,所以就请教孔子种庄稼的事情。可是孔子没有回答他。樊迟离开以后,孔子才说:“小人哉!樊须也。”注意,这个“小人”并不是指的品德上有问题,而是指樊迟的问题问得小。孔子是从大处着眼,所以他说如果为政者好礼仪,老百姓没有不尊敬为政者的;为政者好义,百姓没有不服从他的;为政者重视诚信,老百姓没有不诚实的,这就是上行下效的道理。如果为政者能做到以上三点,四方的老百姓都背会着小孩来归顺你。“襁”就是背婴儿的背带。“襁负其子”就是用背带背着小孩。注意,孔子讲这段话的意思是要说明学习首先应学大道,把大道掌握了,其他的小技自然就明白了。道是本,技是末,有本自然就有末,只研究小技,那么就只能学一样会一样,不能一通百通,举一反三。道学好了,再学具体技术就非常容易了。治国之道都懂了,种庄稼之道也就在其中了。大道理套小道理,你把大道理弄明白了,小道理自然也就明白了。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这句话是孔子讲不能读死书的道理。孔子说,你把《诗经》三百篇都读熟了,但是交给你国家的政事你处理不了,让你出使到四方去做使臣,你却不能独立应答。“专”当“独”字讲。你诗读得再多,又有什么用呢?你《诗经》读得再多、再熟,读了后一点都不会用,话都不会说,有什么意义呢?诗本来是“本人情,该物理,可以验风俗之盛衰,见政治之得失”。可以通过观诗来看国家政治、经济各方面的情况。所以商周时候有采诗之制,通过诗来考察政治的得失。你把诗读了,却不能够了解政事,不能够致用,那你读得再多也是白读。所以学了诗是要能够真正地用。从这一句里面还可以看出一个深意,那就是《诗经》不只是文学,更重要的是经学,是经学因此可以解决社会生活中方方面面的问题,是可以用来治国平天下,可以经世致用的。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孔子说,你的身心正了,你自己修炼好了,你自己道德完善了,你不发命令,大家都会像你这样做。比如说,校长在这里拖地板了,大家自然就会跟着拖。你自己身心不正,再怎么发命令,大家也正不了。比如说,省长说要遵守交通规则,不要闯红灯,可是省长开着车带头横冲直撞,那么谁还遵守交通规则呢?孔子反复谈这个要正人先正己的道理,足见其重要。
  子曰:“鲁卫之政,兄弟也。”
  周天子建立周王朝以后,分封了七十二个诸侯,其中五十六个诸侯都姓姬,是周天子的弟兄、乡党、族人。鲁国、卫国的祖先都是周天子姬氏家族的弟兄,所以说“鲁卫之政,兄弟也”。因为鲁国是周公之后,而卫国是周公的兄弟康叔之后,两个国家也是弟兄,是同祖同宗的。孔子在卫国周游时,发现卫国的混乱也跟鲁国差不多了,所以发出深沉的感叹,叹两国曾经都是圣人教化的礼仪之邦,可现在又都衰乱不堪。鲁国是君不君,臣不臣,卫国是父不父,子不子,多么相似,感叹中流露了孔子的无奈与惋惜。也是孔子真实情感的记录,从中可以看出孔子的忧道忧国之心。
  子谓卫公子荆:“善居室,始有,曰:‘苟合矣’;少有,曰:‘苟完矣’;富有,曰:‘苟美矣’。”
  孔子说卫国的公子荆很善于治理家庭,刚刚有一点财产就说差不多了够了。“苟”表示差不多的意思。“少有”,稍稍富有的时候就说差不多完备了。“富有”,富有的时候就说差不多很完美了。这就是知足常乐。卫公子荆能够知足常乐,所以孔子很称赞,用了个“善”字,说他“善居室”。孔子也是用卫公子荆来对比当时卿大夫的奢侈之风。其实一切物质财产都是身外之物,能知足就能得到快乐,不知足反而心灵被外物所累,物欲反而成为人痛苦的根源。现代人被物质异化,人性泯灭,何谈快乐?如果人人皆能知足常乐,那么国家自然就安定和谐了。如果都说这不够那不够,互相争利,则正如孟子所说“上下交争利而国危矣”——大家都争权夺利,天下就危险了。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序一序二 深入浅出 微言大义(1)序二 深入浅出 微言大义(2)序三 读《〈论语〉讲义》
序论(1)序论(2)序论(3)学而第一(1)
学而第一(2)学而第一(3)学而第一(4)学而第一(5)
学而第一(6)学而第一(7)学而第一(8)学而第一(9)
学而第一(10)学而第一(11)学而第一(12)学而第一(13)
学而第一(14)为政第二(1)为政第二(2)为政第二(3)
第   [I]   [II]   III   [IV]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