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态人情 紅樓復夢   》 第六十九回 吊佳人香茶一盞 托義僕重任千金      陳少海 Chen Shaohai

  話說王夫人用過參湯,剛要問話,聽見鑼炮之聲,驚問道:“天亮了不成?”寶釵道:“已交寅刻,剛纔是孫大人祭後土放炮鼓樂,那位欽差大人早已宣過聖旨,念畢祭文,等安葬後,陳設禦祭。各位太太們都已起來梳洗。城裏的也有幾位剛到,等着各官到齊,就要安葬了。”王夫人笑道:“聽說起來,我倒睡了一夜,也該起來收拾纔是。”惜春道:“媽媽也纔梳洗完結,說等太太去同吃素面。”王夫人點頭,趕着起來,對他姐妹們道:“昨日給周姑娘奠酒,誰知很有應驗,今日下午無事,咱們都到他墳上去奠杯酒兒。”寶釵們答應,伺候太太梳洗、穿衣、吃丸藥。夢玉、修雲各姐妹們進來請安,還有各傢親戚奶奶、小姐們也來請安。
  王夫人收拾完畢,領着他們出來,同柏夫人、桂夫人、梅秋琴彼此問安。姐妹們坐下吃了點子素面,就去分陪送葬的親眷。聽見外面鑼聲喝道,各官府們先後到齊,城裏親友也都趕到,隨即內外擺設酒面。此時正交寅正,堪輿先生安金挂綫,諸事停當,連聲大炮,繼之以金鑼鞭炮,鼓樂聲應山𠔌,尚書業已安葬。堪輿先生定準山嚮安妥,纔轉到祝露那邊一樣熱鬧安葬。未曾設祭,先是柏夫人領着兒女、媳婦跪在墳前,嚎啕大哭,幾番昏暈,聲音皆啞。桂夫人、王夫人、梅秋琴同各傢太太們都拭淚苦勸。柏夫人哀慟迫切之至,恨不能以身相殉,悲不可解。寶釵見這光景,忙嚮夢玉們私相照會。寶釵領着夢玉、惜春、秋瑞、珍珠、芙蓉抱住柏夫人一齊大哭,求看兒女之面暫且釋哀。後面又是修雲、汝湘、九如、芳蕓、紫簫跪了一地,祝筠同桂夫人也跪下哭勸。柏夫人看見如此,含淚點頭,請祝筠夫婦起來,又將兒女、諸姐妹們吩咐丫頭、媳婦們都攙扶起來。這纔自用麻衣兜土,給尚書添上。然後兒女、媳婦都照着添過,纔是祝筠夫婦領着侄女、侄媳閤家眷屬挨次添土。
  完畢之後,土工一齊動手,立刻將土堆上。夢玉同着芳蕓、紫簫到祝露墳前哭拜添土。芳蕓、紫簫十分哀感迫切,慟哭失聲。
  柏夫人、桂夫人領着兒女們也來哭拜添土之後,勸住芳蕓、紫簫,叫他們跟着過來歇息。
  不多一會,尚書墳上擺設禦祭,那邊也擺上祭席,各官上香拜奠。這些大小親友挨次行禮,鬧了好大一會。外面完納,又是內裏太太們兩邊拜祭,將這幾個本傢孝眷勞頓不堪。祝筠外面要四下裏接待,幸虧梅白父子同鞠、鄭兩親傢,賈環、賈蘭叔侄,還有本傢的幾位幫着出力照應,所以還不十分吃力,也就當不起的勞睏,偷個空兒歇歇。這幾天因梅春同賈蘭叔侄們很相投契,諸事相得,祝筠心中歡喜,以此重托。王夫人也吩咐過他叔侄不用客氣。衹管諸事照應,就是賈府上跟來的傢人、小子,祝筠一樣派差伺候。真作了賈、祝二傢,不分彼此。
  且說內外帳房挨擠不開,各項人等收發領取。寶釵領着如意、婉春、秋雲、金鳳這幾個人,手口不定,應答不及。外面帳房更多轎馬夫役、各官跟役、執事營兵及一切雜項開發,都全虧辦事傢人們得力,各分行款,各人領辦,看去擠着一堆,並不一毫雜亂。甄寶玉聽見人贊寶釵們辦的妥當,他也更外各處周到,諸事盡心竭力。這會內外祭奠完畢,就趕忙擺設酒席,水陸並陳,極其豐盛。下午以後,各處散席,先是男客告辭上轎馬,祝筠領着夢玉跪送不了,接着太太們也相約上轎,留下汪、周、江、鄭幾傢至親太太、姑娘同本傢奶奶等着柏夫人們初八進城。當日客散,柏夫人勞乏過分,甚覺支持不住,衹得暫時歇息。珍珠們伺候一會,見太太熟睡,都抽身出來,另派幾個姑娘在床前陪伴。衆姐妹亦脫身來到客坐棚裏,聽着王夫人同鄭、汪各位親傢太太們說些閑話。
  王夫人忽然想起一事,對珍珠道:“橫竪這會兒閑着無事,知會寶釵姐姐,咱們到周姑娘墳上去燒個紙兒,帶着看看野景。”
  珍珠答應出去。夢玉道:“我也同去逛逛。”王夫人應允,吩咐伺候轎馬。周惠夫妻知道,趕忙進來叩謝,再三跪阻,不敢勞太太們大駕親奠。王夫人道:“我們要到接引庵去閑逛,帶着給孩子燒張紙,也不枉我疼他的一番情義。”周惠夫妻感激不盡,衹得出去伺候轎馬。桂夫人派幾個姑娘、嫂子們小心照應大太太,不許擅離左右。餘外有職事的各人,辦事休要混走。吩咐已畢,同着王夫人、各位太太、奶奶都往接引庵去逛。
  先到婉貞墳上,衆位太太見墳堆上已長滿青草,想起傷心,親為奠酒。王夫人對着墳堆說道:“姑娘日前親愛,朝夕相依,正擬貯嬌金屋,娛我暮年,不意魔障橫臨,紅顔夭折。青山黃土,瘞玉埋香,昨宵夢裏相逢,所言俱悉。今日會中人都在此間,一杯緻奠,望其欣饗。”王夫人拭淚祝贊。夢玉、寶釵、秋瑞諸姐妹又皆哭奠一番。周惠夫妻磕頭哭謝。
  王夫人們傷感之至,四面看了一會,同着各位太太到接引庵來。那些姑子們早已有信,裏外收拾打掃,焚上好香,都在山門外伺候迎接。太太們下轎,先至佛殿拈香,各處禮拜已畢,姑子們請到客堂去坐,致谢日前厚賜,並道簡褻。太太們也各致谢攪擾。
  小姑子送茶,寶釵見茶杯精雅,款式亦很古僕,對着太太道:“這兒有這好茶杯,很像那年櫳翠庵的風景。”王夫人嘆道:“也正是梅花時候,衹可憐妙玉遭了魔劫,杳無音信。”
  老姑子法喜道:“太太們若要問妙玉的下落,我很知道。”寶釵忙問:“怎麽你知道?他如今現在那兒?”法喜道:“說來話長。妙玉原是我的師侄,從小兒性情就怪,每日看經念佛之後,閉門靜坐,憑你是誰總對不上來,惹着他就要使氣。為着他,我師兄得罪了好些主顧人傢,真真慪死。又不知他俗傢是誰,他原是平空走來求着出傢的,問他也不肯說。正在沒法安置,遇着賈府裏辦小姑子進京伺候元妃娘娘拜經,纔將他送出山門。後來聽說甚好,得了櫳翠庵的方丈。咱們同他也從不往來,連個字角兒也沒有接他一個。後來聽說被強盜搶去了。誰知五年前,我在觀音山進香道兒上,見他坐在一棵老梅樹下,我問道:‘聽你被人搶去,怎麽又在這兒?’他說:‘我遭魔劫,壞了真元,還得再歷塵寰,了除情障纔歸幻境。我今日要復還本原,求師叔慈悲,收我皮骨,埋以淨土。數年之後依然見面,再報你掩埋的大恩。’指着梅樹說道:‘這是我來生名字。’說畢倒身在地,就咽了氣。真說也可憐,誰知他是個白色狐狸!我心中不忍,趕着叫跟去的老道就在梅樹根下深深開了個大坑,將他埋上。幸而無人瞧見,免被人偷去剝皮。不拘是誰,也不知他這樣的下落。”王夫人驚嘆道:“原來妙玉是個狐仙!當年相處如何知道。”珍珠對寶釵道:“這樣說起來,那天後樓上仙姐的話自然有因。真是輪回之道,其理難明。”
  寶釵笑道:“橫竪將來總有應驗,可見就是神仙,亦難逃劫數,何況咱們這些凡人。”
  法喜道:“天已快黑,又難得諸位太太們約齊了到荒庵來逛,隨便用點素齋罷。”汪太太道:“且等正月間來燒香再擾你的素齋,今日咱們都還有事,不能多坐。”鄭太太笑道:“走罷,再坐會子緣簿就要出現。”衆人一齊好笑。法喜道:“阿彌陀佛,庵裏那一件兒不是太太們施捨的,還敢再寫緣簿。師徒們吃的白白胖胖,外人總氣不過,咱們也全仗着各位太太的護法。”秋琴笑道:“怨不得聽說有人要拿你們去煉油,還不快些躲着。”衆人哄然大笑。桂夫人道:“咱們別盡着開心,回去瞧大姐姐不知可好些。”諸人都說:“甚是。”辭了那些姑子,仍俱回到新塋。柏夫人已睡起一會,總覺勞乏,見他們回來,問些閑話,晚飯之後俱各早為安歇。
  次日,諸人歇息一天。內外帳房各項領取歸帳,執事人等收拾陳設、鋪墊、燈彩、一切應用器皿,交代被褥,銷算總帳,整整忙了一日。初八一早,復山圓墳,上祭供飯。諸事完畢,寶釵、探春吩咐先發箱子及各樣板箱、桶簍,派傢人們押着先進城去,其餘交外帳房一並收拾。剩下花果茶點,各處按人分散。
  早飯之後,太太們都進城來,先到介壽堂請安。老太太將各人勞慰一番。拉着寶釵、探春十分奬贊。荊、朱兩姨娘也很為感謝。趙奶子、錢、宋兩奶子抱着慧哥同探春的定哥兒、閏姑娘,楊傢的抱着夢金,俱來請安道乏。王夫人同各位太太彼此接抱一會。夢玉們到承瑛堂請安。石夫人給寶釵、探春道謝慰勞。海珠們亦再三稱謝。擺過晚飯,各位至親太太同本傢的奶奶、姑娘俱各告辭傢去。
  王夫人們亦將息過數日,不覺已是十二月半,去封印不遠,來辭老太太,要回金陵料理年事。祝母同柏夫人們初意不肯放去,因想着多年回傢,頭一個年下,不能不去料理,定了十八起身回金陵。梅秋琴亦揀十八日娘兒夫妻回蘇州過年。連日兩宅裏設席謝勞餞行。探春、寶釵交代算帳,十分熱鬧。
  今且將王夫人領着寶釵、探春、珍珠、巧姑娘們回金陵,梅秋琴回姑蘇度歲,祝府守製閉靈之事暫且不敘。再說柳緒自從揚州與夢玉分手之後,又遇薛姨太太繼女結親一段事務。母子夫妻一路上受盡風波艱險。船中遇盜,真是九死一生,幸得包勇死力保全,得還鄉裏。先趕着辦完葬事,這纔修理房屋,買了百畝腴田,外有包勇經營,內有薛寶書主持傢務。柳主事是個清貧寒士,身後多變了個溫飽人傢。真個是:溪水漸生朱舫活,野梅半落緑苔香。
  柳太太有此佳兒、佳婦,絲毫不用操心,十分安樂。常對着兒子、媳婦道:“賈府恩情刻銘心骨,我傢世世子孫不可忘本,逢祭祀必禱之先靈傢廟。”這柳緒承歡膝下,頗稱孝順,與薛寶書伉債情深,相依形影,終朝無事,閉戶讀書,潛心經史。正值秋光清爽之時,稟過母親,帶着包勇亦常到名山古劑,漁捨樵林,隨心遊玩。
  這日,帶着包勇逛到一個村莊,見有好些人圍着說話,柳緒同包勇站在後面聽人說道:“這位新太守,不比前任的那位太守,你衹看他到任不久,地方諸事肅清、各樣整頓,百姓們誰不敬服?況且咱們村莊都臨着海口,就是新太爺不吩咐,咱們也得出力,何況親加面諭,必得要商量出一個善法纔是。”
  包勇忍不住上前問道:“列位在此說些什麽?”內中有個年老的說道:“新任太守桂太爺到任後,因聞海盜屢劫商船,甚不安靜,昨日親到臨海各莊,當面吩咐莊中挑選精勇會水的後生,十人一船,幫着兵役巡河捕盜。看莊之大小,定船之多寡,來往換班,巡環不絶,海面上自能安靜。因桂太守吩咐,咱們在這裏商議怎樣一個辦法。”包勇笑道:“這件事不是站着三言兩語就說得完的。尋個地方坐着再從長計議。”衆人都說:“甚是。”柳緒也要同去聽他們議論。
  衆人來到村外社公廟裏,問和尚藉些板凳,讓有年紀的幾位鄉長坐下。那些壯年後生站的站,蹲的蹲,各隨其便。柳緒在棵大槐樹下藉花而坐。聽那為首的是個候選縣左老楊說道:“這件事必得知會閤村,有情願不避艱險要去捕盜的後生,約個日子齊集至社公廟,商量妥當,擇日上船,分頭去捕。不知諸位意見何如?”有個錢老者說道:“也不用上船去找,衹要聽說那裏有盜賊,趕着駕船追去,還怕他跑到那裏去不成?”
  臺階上坐的老孫笑道:“等着咱們追去,那強盜早沒有了影兒。”
  有個姓李的說道:“自然到海裏去等着的為是。”衆人議論半日,毫無主意,那聽的人也都慢慢散去。
  包勇甚覺好笑,忍不住對他們說道:“我倒有個主意,必得如此辦法。”衆人道:“你說了,我們聽聽是個什麽主意。”
  包勇道:“咱們這村裏有一千多煙戶,其間有一大半都是財主人傢,誰肯去衝風冒險?那肯去的人自然都是些無産無業窮苦之人。況且那強盜幾次上岸打劫的,都是富戶,與窮人毫不相幹,他們吃了自傢的飯,給那些富戶人傢去拿強盜,情理上也說不過去。如今既是新太爺吩咐臨海各村派人隨同兵役捕盜,必得先同富戶們商量,捐出銀兩,議出一位至公無私、村中素來敬信之人,總司其事。然後選擇願去的後生,共是多少分作兩起,雇定漁船,衙門裏去具呈請領船上應用軍器。自上船起,每人每日是多少柴米小菜,俱要寬為預備。定以五日為期,回來換下一班去。還有一切風雨寒暑衣履俱得備辦,每月至期給他們工價,以便養各人父母妻子。必得如此辦理,不但諸人踴躍,亦且可以久遠,咱們村莊裏免海盜之患。我的主意如此,不知諸位以為何如?”那些老丈們都點頭贊道:“包大爺議論的很是。我們都想不到有這些為難之處。既是這樣說,明日就得請閤村富戶們公議,趕着湊齊銀兩,以便請人料理。自然你們柳府上也是少不了的。”包勇道:“咱們大爺年輕,諸樣都是太太作主,況且柳府上並非富戶,明日不便去議事。”老錢道:“不是這麽說,你主人雖非富戶,到底是個紳衿。咱們村裏除掉村南的張舉人,小紅廟的蕭舉人、陳翰林,東頭兒徐通政同你們柳傢這幾傢書香世族外,其餘都是有錢並不做官。這樣公議,豈可沒有一個鄉紳子弟們在坐?就不出錢,也得同來商議。”包勇問道:“大爺意下如何?”柳緒應道:“是咱們村中有益之事,理應去聽諸位鄉長公議。”衆人大樂,各去分頭邀請富戶。
  柳緒帶着包勇離了社公廟,繞着樹林由溪邊沿堤慢走,看那農夫們收割晚稻。包勇指道:“那橋邊一帶光景很像璉二爺造的萬緣橋一樣,就是少個碑亭。”柳緒點頭嘆道:“不知賈太太們安否?相隔萬裏,信息難通。還有鎮江祝大爺,那天分手之後,不知作何光景。我提起他們衹是要哭。不知是幾年上才能見面。”說着,止不住紛紛流淚。
  信腳剛到橋邊,見有四五個人騎着馬過了橋來。柳緒拭着淚將身閃開讓過牲口,慢慢踱上橋去。聽見背後有人招呼,柳緒們站住。回望見那些人勒馬站住,有一個像跟班的拉着馬走上橋來,口裏問道:“這位可是柳大爺?”包勇答道:“是柳大爺。你們是那兒來的?”那人道:“新任太守的大爺。”說着,趕忙下橋,走到馬前回話。原來馬上是桂堂領着傢人、小子,聽說甚喜,忙下牲口走上橋來。柳緒也搶着迎下橋去。桂堂雙手拉住叫道:“柳哥,咱們雖未見面,久欽風采,剛纔到府拜見伯母暨尊嫂夫人,送上賈、祝兩傢書信,坐談良久。知柳哥郊外閑遊,弟不能久待,正擬另日專誠奉訪,剛纔馬上瞧見尊範同從人光景很像包勇,是以問詢,幾乎當面錯過。”柳緒道:“原來是桂公祖的少君,有失迎候,負罪之至。但不知怎麽認得賈、祝兩傢,有煩寄信?”桂堂道:“此間難以立談,那邊是個廟宇,咱們且去坐談一會。”
  柳緒應允,領着衆人一同走到廟前,見匾上寫着”鐵佛寺“。柳緒們走進山門,老和尚領了徒弟們趕着出來迎接桂少爺,進方丈獻茶。桂堂將賈、祝兩傢之事大概說了一遍。柳緒聽說璉二哥出傢去了,不勝悲感,掩面飲泣。幸而賈太太們業已回南,又與夢玉朝夕相聚。聽說珍珠姐姐失足落江,不覺放聲大哭,真是悲恨交集,又感又嘆,說道:“若非公子光臨,何以知其詳細。”桂堂道:“柳哥再休要這樣稱呼。寶釵、珍珠兩姐同夢玉哥再三諄囑,叫我與柳哥訂為昆季,以領教益。咱們就在此神前一拜,省了多少客氣。”柳緒見桂堂和藹可親,情詞真切,衹得應允。吩咐包勇點了香燭,與桂堂拈香拜為昆季。
  柳緒年長為兄,兩人親愛異常。柳緒問些夢玉的近況。桂堂因天色已暮,趕忙辭別進城。柳緒再三相訂,彼此分手。
  不言桂堂進城一事。柳緒同着包勇急忙回到傢中,柳太太婆媳正在盼望,見他回來報怨幾句,隨將賈、祝、薛三傢書信叫他細看。柳緒先將與桂堂相遇,到廟裏拜盟之事稟過母親。
  婆媳們聽說十分歡喜,也將剛纔桂公子來傢相會敘談之事說了一遍。柳緒忙將寶釵、珍珠之信念了一遍,又將薛傢嶽母同夢玉之信開看,真是情現於紙。夢玉信尾上還有一詩,因高聲念道:送君何限意,一別竟無詞。
  但去不復問,我心君自知。
  柳緒念完,不勝悲感。柳太太道:“剛纔桂公子來定要請見,一會兒又找你不着,衹得同媳婦見他。誰知也同夢玉一樣親熱,並無一點貴公子的習氣。我聽說璉二哥出傢,珍姐姐掉下江去,由不得同媳婦哭起來。他也出了好些眼淚。賈太太們回南之後,他們在金陵同你丈母們住了幾天才起身來的。這書子、物件都是這三處寄來的,令人見物思人,更深寄念。他說一半天桂太守的夫人、小姐都要到咱們傢裏拜會。既是璉二哥的親傢,同咱們也是親眷一樣。”薛寶書道:“又是夢玉的丈人,自然玉兄弟一定再三囑托照應。咱們明日就去回拜,給桂太守請安纔是個道理。”柳緒道:“論理明日進城纔是道理,偏生村裏又有公議必須要到。”柳太太問:“是什麽公議?”
  柳緒將剛纔衆人所議之事說了一遍。寶書道:“既是鄉長們相訂,不去倒使不得,衹好後日一早進城。”柳太太道:“我們既知道珍姑娘落江身故,想他待咱們那番情義,令人可憐,要報也是不能,我打諒在鐵佛寺給他做三天道場,盡點窮心。”
  柳緒夫妻忙應道:“太太說的甚是。”母子們商量已定。
  次日早飯後,柳緒仍帶着包勇到社公廟來。村裏的父老、富戶、鄉長們俱早已到齊,商量已定,各量田地多寡,傢富厚薄捐銀多少。諸人就在公議簿上寫明數目。共湊了三千七百幾十兩。就少那總辦之人尚未議定,你提我讓,都不肯經手,有那願意的,衆人又不托心,議論雖多,總難其選。內中有位年高有德,閤村最為敬服的孔老人傢名叫孔紹洙,是個講禮君子。
  他見彼此推讓不了,因說:“諸位既不肯擔此重任,我倒有個主意,不知可還使得?”衆人齊聲答道:“孔老丈吩咐自然不錯,再無不妥之理。”孔紹洙道:“這個重任不但光收銀兩,叫衆人托信得過,還要是個在行人生發經營,用銀得當,一切雇募人工,製辦物件,應用應省,咱們全然摸不着頭腦。村中既捐出這項銀兩,也必須一勞而逸,從此安寧,這纔是個道理。若是托人不妥當,將銀花費,村中毫無益處,白費了新太守為民的苦心,衆親友捐資的高誼。所以這總辦之人,也不是可以推遜出來的。咱們這柳相公的祖老太爺就是我的好友,後來有他父親,從小兒就不多言多語,衹知道攻苦念書,閑暇無事就到我傢談談世務。我瞧着他做秀纔、舉孝廉、成進士做官。如今又見了他的兒子,又是這樣翩翩英俊,令人可愛。他傢是個世代讀書君子,自從他們回傢這幾個月,我瞧着舉止動作全是祖父傢風,我心中也很歡喜。他傢的這個包管傢也是個忠心義膽的人,我見他給主人料理葬事、修造房屋、經營産業,出力出心,絲毫不苟;還兼着一身本領,勇力過人,真是個草野丈夫。我聽說昨日是他的議論頗有規則,可見他胸中自有經濟。我的意見竟將這總理重任托包管傢去辦最為妥當。因他是柳宅管傢,不便出名,議單上寫明交與柳傢主僕,似乎很可使得,不知諸位以為何如?”柳緒不等衆人開口,趕忙說道:“柳緒年輕,包勇又是下人,如何能夠料理這些事務?斷不敢當此重任,求老丈另托人辦。”包勇說道:“我是下人,何敢經理?求諸位大爺們再從長商議。”衆人一齊道:“不用多說,孔老丈議論很是。咱們竟立了議單,各畫花押,所有捐項,各人送到柳宅。”諸人應允,也不管柳傢主僕依與不依,竟是孔紹洙出名立議,拉着柳緒主僕各畫了花押。柳緒道:“既蒙見委,自當令小僕竭心盡力,但諸事紛繁,倘有不周之處,還求諸長翁指教。”衆人又謙了一會,時已下午,就在那桂花樹下襬設立議公席,彼此暢飲,直到月上花梢而散。
  柳緒到傢,帶着包勇將孔老丈同各鄉長立議托辦之事稟了母親。柳太太道:“既是鄉鄰公議,自難推托,但你年幼無纔,不過居其名色,其重任全在包勇,很可放心,自能料理妥當。一切應辦之事,你不可混出主意。”柳緒唯唯答應。包勇道:“太太雖是這樣吩咐,但小的總要同大爺商量才能辦事。若光是包勇一人,倒要掣肘。太太衹管放心,不叫大爺落人褒貶。”
  柳太太點頭道:“諸事仗你斷,不可靠住大爺。”包勇答應出去,歇息一宵,晚景不提。
  次日早飯之後,柳緒辭過母親,帶小子得祿進城去謁見太守,主僕兩個騎着牲口款款慢行。正是晚稻登場,雁聲天際,那些莊傢男女都帶着豐收景象。不多會進了城門,衹見巷舞衢歌,士民樂業。來到太守轅門,下了牲口,就命得祿看着鞍馬,自傢走到號房裏,通了名姓,敘其來歷,遞上名帖、號禮。那位號房先生一面接着包兒,說道:“原來是柳老先生的相公,失敬了。前日府裏的少爺要到尊府去拜望,要看鄉紳名單,因敝同事們不知府上住處,就不寫住居何處。一會裏面查問出來,他們對答不出。太爺動氣,說道:‘有錢貢監職員開滿一單,將一位有名的鄉紳,連住處都不知道,算個什麽號房!’將值日的兩個敝同事每人打了三十板,聽說還要革役。今日尊駕來的正好,若是見着太爺,可以說個情兒,免他們革役,真是莫大的德行。咱們上這號缺,實在不是容易的。”柳緒道:“若是別事斷不敢預聞,既為捨間住處受屈,弟倒可以力求這個情分。”
  那人大喜,連忙招呼道:“奚老大,你們快來!”裏間屋內走出兩人,問道:“什麽?”這值日號房指着柳緒,將剛纔彼此的話說了一遍。那奚、魏兩先生歡喜之至,忙邀柳緒到屋裏坐下,倒茶致谢,說道:“若能保全,還要格外酬謝。”柳緒問那值日先生尊姓,那人答道:“姓佟”。柳緒道:“煩佟先生將名帖投進去罷。”老佟應道:“就去。怎麽相公不跟個尊管?”柳緒道:“有個小子得祿,在轅門看着牲口。”那先生笑道:“原來相公尚不知道,桂太爺下車以來政治肅清,十分風厲,真是宵小潛蹤,可以夜不閉戶。路上掉了東西無人肯拾,何況兩個大牲口拴在那裏,就餓死了也沒人去動的,盡可放心。我着人去叫尊管來,也好跟着進去。”柳緒拱手稱謝。
  老佟叫人去不多會,領着得祿進來伺候相公;拿着名帖一直來到宅門,見堂官杜大爺回明來歷。杜麻子道:“這是要見的,快請進來!”接了帖兒往裏去回。剛到二堂上,裏邊轉出一人,老杜瞧見大喜。不知那人是誰,且聽下回分解。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选集】紅樓一春夢
自序
凡例第一回 幻虛境册開因果 大觀園夢啓情緣
第二回 為恩情賈郎遊地獄 還孽債鳳姐說藏珠第三回 係朱繩美人夢覺 服靈藥慈母病痊
第四回 稽首蓮臺萬緣獨立 相逢萍水一諾千金第五回 賈郎君纏綿銷宿帳 祝夫人邂逅結因緣
第六回 釋冤仇一尊金佛 立心願兩粒明珠第七回 老庵主自言隱事 小郎君代說衷情
第八回 故作情濃心非惜玉 溫存杯酒意在埋金第九回 柳夫人感恩歸裏 賈郎君懺孽修橋
第十回 慶端陽夫妻分袂 敘傢事姑表聯姻第十一回 柏夫人船房繼女 張姑娘飛彈驚人
第十二回 皮老爺無心獲盜 祝公子有意鄰船第十三回 贈佩盟心緑楊城郭 淚痕留面風雨歸舟
第十四回 鬆節度平山奬婿 林小姐石匣埋真第十五回 俏郎君夢中逢醜婦 相思女紙上遇知音
第十六回 承瑛堂情悲叔侄 瓶花閣興掃癡婆第十七回 奉慈恩因悲定媳 消郎悶衆美聯芳
第十八回 金雀一枝催酒陣 銀鈎滿幅寫芳名第十九回 魏紫簫燈前鴛譜 周婉貞膝上蓮鈎
第二十回 俏姑娘甘心冷淡 冷小姐羞對荷花第二十一回 巧語說風情不妨畫卯 苦心嘗藥味慨試鸞刀
第   [I]   [II]   III   [IV]   [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