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 台湾现代民歌三十年:遥远的乡愁   》 第72节:第五章 乡愁(2)      Gong Lu

  除了政治上的干预,人才的断层也是台语流行歌曲式微的原因之一。
  一直到乡土民族主义兴起,配合传统民谣的发掘(如陈达的《思想起》),在1970年代后期,一些早期的闽南语流行歌曲才以"乡土民谣"的乡愁形象渐渐受到重视。
  "唱一段思想起,唱一段唐山谣,走不尽的坎坷路,恰如祖先的步履。抱一支老月琴,三两声不成调,老歌手琴音犹在,独不见恒春的传奇"--这首由成名于民歌运动时期的赖西安作词、苏来作曲并由郑怡首唱的《月琴》是向台语乐坛极富传奇色彩的歌手陈达致意的作品。陈达1905年出生在恒春,身上有四分之一的原住民血统,他从小没有受过任何教育,却学会了乡里流传的恒春调。16岁时,陈达开始背着月琴在恒春游唱。
  一向致力于台湾传统歌谣发掘的陈达,曾到处寻访台湾各地方的民间音乐,并归纳整理这些民间的音乐作品。此后他也开始自己的音乐创作,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思想起》。
  《思想起》以"念歌"形式,叙述三百年前唐山过台湾的拓荒史,成为1980年代后期"新台湾民歌"的创作源头。但在民歌运动时期,陈达的音乐是视为民间素人音乐或中国乡土音乐的一支来呈现,并未引起人们更多的关注。
  陈达在1970年代曾两次去台北,第一次树立了文化标本的地位,第二次却被当作浪人关进了游民收容所(陈明章《下午的一出戏》唱片文案)。1981年4月11日,陈达因车祸不治身亡。一个拯救文化流失的"陈达时代"就此宣告结束。
  台湾民谣学者同时也是民歌手的简上仁曾经说:陈达天生注定是个悲观人物,甚至过世也是被车撞死的。
  1970年代台语歌手的命运可以用凄惨来形容。1977年6月12日,29岁的台语歌手叶启田,因在台南包场演出引来黑道勒索,双方冲突下,叶启田伙同数名青少年,将向他勒索的谢松竹、谢清达两兄弟打成一死一伤。之后,他曾逃亡多时,为了生活偶尔演出,后在台湾被捕。这一事件也充分反映出当时台语歌手的生活侧面。
  1980年代初期洪荣宏的《一支小雨伞》,江蕙的《惜别的海岸》、《你要忍耐》,沈文程的《心事谁人知》,陈小云的《舞》,叶启田的《爱拼才会赢》,郭金发的《行船的人》曾经掀起一股热潮,成为国语流行音乐外的新兴势力。但这并不意味着台语歌曲已成为主流,在1986年解严之前,主流媒体依然限制台语歌曲的传播,这也造就了1980年代台语歌曲的一种新的传播方式--夜市走唱与餐厅秀的表演。随着录像机的普及,餐厅秀开始发行录像带,使得台语流行音乐得以开辟另一个传播渠道。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   
第1节:推荐序一 唤起民歌时代的心中梦想第2节:推荐序二 唱过一个时代第3节:推荐序三 民歌,啊!民歌!
第4节:推荐序四 回到少年中国的路第5节:推荐序五 岛屿的宽度第6节:跋 给孤独的孩子们
第7节:自序 永远的未央歌(1)第8节:自序 永远的未央歌(2)第9节:前言 反省的年代(1)
第10节:前言 反省的年代(2)第11节:前言 反省的年代(3)第12节:第一章 往事(1)
第13节:第一章 往事(2)第14节:第一章 往事(3)第15节:第一章 往事(4)
第16节:第一章 往事(5)第17节:第一章 往事(6)第18节:第一章 往事(7)
第19节:第一章 往事(8)第20节:第二章 盛开(1)第21节:第二章 盛开(2)
第22节:第二章 盛开(3)第23节:第二章 盛开(4)第24节:第二章 盛开(5)
No.   [I]   [II]   III   [IV]   Page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