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类 讀論語心得全集   》 第72節:論語心得(72)      劉廣宇 Liu Anyu

  君子重質,不以貌取
  天下之事,最難的莫過於識人辨人,即使是聖智如孔子,在這方面也曾犯下了嚴重的錯誤。
  曾經有一個叫澹臺滅明的武城人,字子羽,他的年齡比孔子小39歲,求學到孔子門下,想侍奉孔子。
  可是當時孔子拿眼一看,頓時皺起了眉頭。因為這個澹臺滅明長相是十二萬分的醜陋,不僅貌醜,而且他的體型也七扭八歪不端正。所以孔子當即斷定,這個澹臺滅明沒什麽大的出息,不過人傢既然求上門來了,他想學什麽那就隨便教他點吧,但讓他隨在身邊侍候,這就免了吧。就這樣,澹臺滅明因為貌醜的原因,最終失去了侍奉孔子的機會,他在孔子這裏學習了一段時間之後,就回去了。
  但是離開孔子之後,澹臺滅明卻腳踏實地的切身實踐孔子的仁德理念,他處事光明正大,不存偏私,寬諒別人因為人性的缺陷所帶來的過失,卻對自己的品德嚴格要求,不是為了公事的話,從來不登公卿大夫的門。他一直遊歷到長江,傳授孔子的仁德思想,許多年輕人慕名而來,奉他為老師,嚮他悉心求教。而澹臺滅明卻要求自己更加嚴格,無論他從別人那裏得到什麽,或是給予別人些什麽,又或者是他離棄某一個人,願意趨就某一個人,都是從堂堂的德政出發,達到了完美無缺的程度。
  澹臺滅明修心養性,傳布仁德的名聲,很快在四方諸侯之間傳開了,願意追隨他的門人弟子,超過了300人。這就是“以貌取人,失之子羽”的來歷。
  “以貌取人,失之子羽”,這是一代聖人孔子不小心犯下的錯誤,並因此而得到的教訓。所以人們在對待人和事物的時候,不可僅僅盯住眼前的這麽一點點表象,因為它衹反映了這個人或者這件事的外在狀態。人們要懂得美麗的白天鵝是從醜小鴨變來的,美麗的蝴蝶是從醜陋的蛹變來的,不要以貌取人,應該將目光放得長遠一些,對人和事從本質上進行分析、判斷,衹有掌握了這種能力,纔可能做出正確的、符合自己利益的决策,否則就要犯急功近利的錯誤。
  唐玄宗時,裴寬曾在潤州地方官手下做事。當時潤州刺史韋詵正在為女兒挑選丈夫,很久也沒有遇到合適的。一天,他在傢裏休息,登樓遠望,看見花園裏有個人往土堆裏埋東西,於是嚮傢人打聽那是誰,傢人去打聽了一下,回來報告說:“是裴寬。他為人清廉,不願意接受人傢的賄賂,生怕玷污了自己的傢門。有人送給他一大塊鹿肉幹,放下東西就走了,他沒法退還給那個人,又不敢自欺欺人,所以就把它埋起來了。”韋詵聽了,對裴寬的人品贊嘆不已,决定把女兒許配給他。
  結婚那天,韋詵讓女兒躲到帷帳後面偷偷看裴寬。裴寬又高又瘦,穿着一件碧緑的衣服,人們都取笑他,叫他“碧鸛”。韋詵的女兒也很不滿意,韋詵嚴肅地說:“父母愛惜自己的女兒,一定要讓她嫁給賢良的公侯做妻子,怎麽能夠以貌取人呢?”果然,裴寬不負嶽父的重望,後來當上了禮部尚書,很有聲望。
  要學會識人,要透過表象認識其本質。韋詵選中了裴寬,他不以衣貌取人,不以貧富取人,是因為從裴寬埋肉幹的行為看出他清正廉潔的人品,由此斷定裴寬以後必定能夠飛黃騰達,而後來裴寬當上了禮部尚書的事實,也證明了他的識人方法果然沒有錯。
  再舉一例:
  三國時期,龐統隱居在江東,魯肅慧眼識英才,周瑜死後,他就嚮孫權極力推薦龐統。可是孫權見龐統“濃眉掀鼻,黑面短髯,形容古怪”,心裏十分不喜歡,又嫌龐統出言不遜,輕視周瑜,便拒而不用,輕易地將他放走了。於是,魯肅衹好把他推薦給了劉備。龐統雖然早死,但是從當事人對他的評價,以及他生前所做的事來看,他確實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孫權因為以貌取人,就失去了這樣一個人才,不能不說是很大的遺憾。
  而司馬懿則比孫權聰明多了。他任用的名將鄧艾在小時候就常常被人瞧不起。鄧艾從小是個孤兒,做過放牛娃,犯有口吃的毛病,說起話來結結巴巴,常常憋得臉紅脖子粗。像他那樣的人想要做官是沒有什麽指望的。但是他從小喜歡武藝,愛看兵書,每見高山大河、形勢險要的地方,他總要指指點點。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卻被司馬懿看中了,並做了尚書郎。後來,鄧艾帶兵消滅了蜀國,打破了“三分天下”的格局。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論語心得(1)第2節:論語心得(2)第3節:論語心得(3)第4節:論語心得(4)
第5節:論語心得(5)第6節:論語心得(6)第7節:論語心得(7)第8節:論語心得(8)
第9節:論語心得(9)第10節:論語心得(10)第11節:論語心得(11)第12節:論語心得(12)
第13節:論語心得(13)第14節:論語心得(14)第15節:論語心得(15)第16節:論語心得(16)
第17節:論語心得(17)第18節:論語心得(18)第19節:論語心得(19)第20節:論語心得(20)
第21節:論語心得(21)第22節:論語心得(22)第23節:論語心得(23)第24節:論語心得(24)
第   [I]   [II]   III   [I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