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评传 大唐詩人三部麯之:太白醉劍   》 第二十一章 金陵丐主舞竜鞭 鐘山太白示情義(2)      程韜光 Cheng Taoguang

  長者笑道:“不敢稱尊,我乃天下最賤人群之首,丐幫幫主元林。今遇李白,老夫實乃三生有幸!”
  李白道:“幫主義薄雲天,而又泰山崩於前而不驚,李白欽佩之至!”
  不料元林聞言,垂首哽咽道:“可惜!可嘆!昔日老夫尚可攜鞭進入皇城,近年來,老夫尚未抵長安,便被禦林衛橫竪趕出,數次險些被奪去此鞭。老夫已知此鞭無用,衹好隱姓埋名,浪跡市井,胡亂度日。”
  吳姬接道:“還不是姦佞當道,難見聖主真容。”
  李白垂首,無語。
  是夜,吳姬把盞,李白、元林歡暢痛飲,直至東方破曉。
  李白一連數日,由吳姬、元林作陪,遊歷金陵。古都金陵歷來有“竜盤虎踞、帝王之宅”之稱。昔日楚威王吞併江東,以此地有王氣,埋金人以鎮之,並置金陵邑。秦始皇東巡時,望金陵上空紫氣升騰,以為王氣,遂“鑿方山,斷長壟為瀆,入於江”,後人誤以此河為秦始皇所開,故名“秦淮”。金陵雖經隋末大火焚城,然其繁華再現:商賈雲集,車水馬竜;文人騷客,題詩放歌秦淮河畔,煙花街巷;王公貴族,日日宴飲,高樓聽麯,紙醉金迷。
  “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洲”。一派太平盛世之相!金陵繁華背後,暗流正涌。時值大唐泰山封禪,大小府衙四處搜羅奇花異草、怪石古木;達官貴人更是徹夜狂歡,揮金如土。李白想起帝王之師司馬楨之言:“唯恐財盡民窮,天下有變。”
  李白亦想藉大唐封禪之際,於金陵帝王之地尋找出仕報國之途,以展管、葛之術。數日裏,手捧行捲,卻是“十謁朱門九不開”!
  一日,李白獨自登上金陵鳳凰山。想起南朝劉宋元嘉年間,有鳳凰集於此山,世人於山上築臺記之,與黃鶴樓之傳說,何等相似。李白猛然想起曾與孟浩然之語:“做一首與崔顥《黃鶴樓》媲美之詩。”不由登上鳳凰臺,遠眺西北之長安,想起吳越爭霸、魏晉之風,何等悲壯、何等華麗,轉眼灰飛煙滅!千古興亡,百年悲笑,一時登覽!遂感慨萬千,詩思泉涌,李白望浩浩長江之水,放聲而歌:
  鳳凰臺上鳳凰遊,鳳去臺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李白題為《登金陵鳳凰臺》之詩,氣象壯麗,情境幽奇,意在其間,天然成韻。與崔顥之詩,工力悉敵。李白詩寓深意,又將報國無門之心情,淋漓宣泄……
  雖然秦淮河上到處傳唱李白之詩,歌伎互以能多誦李白之詩為榮,藉其詩歌以擡身價,然而,繁華金陵不屬於李白!
  繁華金陵不屬於李白!李白僅僅是一過客!打馬而過之匆匆過客!李白心中不由泛起酸楚!
  獨自徘徊秦淮河邊,躑躅於青石小巷……
  夜風漸起,吹起落葉,吹起李白單薄衣衫;月光明亮,照着流水,照着李白孤寒之心。李白穿過金陵之夜,獨自登臨西城高樓,眺望月下東南,茫茫不見,不由吟道:
  金陵夜寂涼風發,獨上高樓望吳越。
  白雲映水搖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
  月下沉吟久不歸,古來相接眼中稀。
  解道澄江淨如練,令人長憶謝玄暉。
  金陵西城高樓又名“孫楚樓”,因西晉詩人孫楚曾於此登高吟詠而得名。李白此詩筆觸所及,廣阔而悠遠,行文飄然而來,忽然而去,有天馬行空不可羈勒之勢,令人動容;月光之皎潔,雲天之渺茫,露珠之晶瑩,江水之明淨,更現金陵古城秋夜之靜寂。孤直、傲岸之李白不由喟嘆人世混濁,於此傾吐懷才不遇、知音寥落之情。回想金陵之際遇,李白月下伫立,輕聲嘆道:“吾雖喜金陵,而金陵註定不屬於李白!”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河南文藝出版社
前言序言:對李白及唐詩新的解讀(1)
序言:對李白及唐詩新的解讀(2)楔子
第一章 夢長庚李白降生 習詩劍才華初露(1)第一章 夢長庚李白降生 習詩劍才華初露(2)
第一章 夢長庚李白降生 習詩劍才華初露(3)第二章 讀典籍鐵杵磨針 拜名師匡山習藝(1)
第二章 讀典籍鐵杵磨針 拜名師匡山習藝(2)第二章 讀典籍鐵杵磨針 拜名師匡山習藝(3)
第二章 讀典籍鐵杵磨針 拜名師匡山習藝(4)第三章 入益州太白求仕 擾寶店巫教索圖(1)
第三章 入益州太白求仕 擾寶店巫教索圖(2)第三章 入益州太白求仕 擾寶店巫教索圖(3)
第三章 入益州太白求仕 擾寶店巫教索圖(4)第三章 入益州太白求仕 擾寶店巫教索圖(5)
第四章 論巫教智矯拔刀 臨佳境李白賦詩(1)第四章 論巫教智矯拔刀 臨佳境李白賦詩(2)
第四章 論巫教智矯拔刀 臨佳境李白賦詩(3)第五章 挫巫教名劍出世 入劍門太白醉劍(1)
第五章 挫巫教名劍出世 入劍門太白醉劍(2)第五章 挫巫教名劍出世 入劍門太白醉劍(3)
第五章 挫巫教名劍出世 入劍門太白醉劍(4)第六章 李白辭師逢桃紅 魂魄升天識太真(1)
第   [I]   [II]   III   [I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