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类 性情解读:刘绪义读春秋   》 第72节:江汉汤汤,问鼎中原唱大风(1)      Liu Xuyi

  9、江汉汤汤,问鼎中原唱大风
  天方授楚
  就在中原世界大战紧张进行之际,在南方,一个被称为蛮夷之邦的诸侯国正悄然崛起。这就是楚国。
  谁也没料到,一个小小的蛮夷之邦最终在中原大地掀起了问鼎巨波,春秋的历史近一半是由楚史写成的。
  楚国原是江汉流域的一个小诸侯国,春秋以后,楚国迅速发展,成为占据南中国半壁江山的一个大诸侯国。楚国又被称为"荆楚"、"荆蛮"。"楚"就是荆棘之意。荆棘则有坚韧、顽强和多刺之义。楚国的渊源有两种说法。一说楚王族的祖先出自中原的颛顼高阳氏。楚国贵族屈原也自称"帝高阳之苗裔"。颛顼高阳氏的活动范围大致在现在的河南濮阳,也就是古代的帝丘。高阳生称,称生卷章,卷章生重黎。重黎是帝喾高辛氏的火正,据说能光融天下,因被称为祝融。
  在夏王朝时期,祝融发展成夏的一个同盟部落,活动在中原,后又分化出8个部落,俗称"祝融八姓",其中一支芈姓,始祖季连,季连是祝融之弟吴回(后继任火正)的第六子,就是楚人的先祖。商汤灭夏后,季连这一支不得不从中原南迁江汉、荆山,与当地土著融合。
  另一说楚国是九黎、三苗的后裔。九黎是指以蚩尤为首的九大东夷部族,司马迁认为,蚩尤姜姓,炎帝之后。黄帝与蚩尤在涿鹿大战,而以九黎的失败告终。有战神之称的蚩尤被杀。蚩尤的死,有三种不同的说法,一说黄帝使应龙杀蚩尤,一说黄帝使女魃杀蚩尤,一说黄帝受玄女之兵符杀蚩尤。蚩尤死后,东夷九黎集团随之瓦解。一部分族人便退至南方江汉流域,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建立起一个新的部族,后来称之为"三苗"。梁启超先生说:"三苗九黎,一族两名。"韦昭曰:"三苗,九黎之后。"
  那么,一说是黄帝之后,一说是蚩尤之后,上述两种不同的说法,哪一种说法更接近真实呢?应该说,上古这些史实与传说随着年代的久远,已难以分辨谁是谁非。我认为,楚国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组合体,它既有黄帝后裔,也有蚩尤后裔,还有更多的土著后裔。
  楚国与三苗的关系渊源还有许多的记载可以证明。史载,尧帝征讨三苗的战争就发生在丹水流域,即河南西南部和河南、湖北交界的之处。此次战役大约就是尧舜禹与三苗之战的开始。尧击败三苗,三苗又一次向南迁徙。《史记·五帝本纪》曰:"三苗在江淮荆州数为乱……放欢兜于崇山,以变南蛮;迁三苗于三危。"
  童书业先生等认为楚人有可能本是东方种族,是在东征期间被周人硬迁至西方湖北去的。郭沫若先生在《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一书中就认为"楚本蛮夷,亦即淮夷",在《殷周青铜器铭文考释》、《金文丛考》等书中又明确认定楚人即"熊盈族"。熊盈当即鬻熊,盈、鬻一声之转。熊盈族为周人所压迫,始南下至江,为江所阻,复西上至鄂。按此说淮夷和楚人是同一族源。淮、徐、荆、舒等南方种族常连言,故为同族。
  蚩尤部落后裔向南迁,虽不载之于经传,但民间都有传说。苗族普遍存在长时间远距离迁徙的传说历史。如黔东南有苗族史诗《枫木歌》,说苗族始祖姜央(炎)是从枫树树心中生出来的。苗族学者联系《山海经·大荒南经》记:"有宋山者,有木生山上,名曰枫木。枫木,蚩尤所弃其桎梏,是谓枫木",论证苗族为蚩尤之裔。《苗族简史》还载:"川南、黔西北一带有蚩尤庙,受到苗族人民的供奉"。从枫木中生出苗族始祖之传说,实涵蚩尤再世之象征意义。另《帝王世纪》载炎帝神农氏崩葬长沙茶乡。茶乡即今湖南茶陵县,在湘赣边界罗霄山脉西侧。古三苗居地亦曾及于湘赣间。据《史记·吴起列传》记:"昔三苗之居,左洞庭,右彭蠡"。洞庭即今日洞庭湖,彭蠡即今鄱阳湖。因此,三苗极可能是从神农氏之裔,或即蚩尤(农部落)之遗裔发展而来的游耕农部落群。被称为信史的《尚书·吕刑》也将蚩尤与苗民相提并论:"蚩尤惟始作乱,延及平民。罔不寇贼鸱义,奸宄夺攘矫虔。苗民弗用灵,制以刑"。
  当苗民溯湘江而上进入苍梧之际,舜的反映丝毫不比他的前任尧逊色,亲自带领人马御驾亲征,杀向苍梧。三苗之众在退无可退的局面下奋起反击,舜仓皇之下遭到惨败,自己也因此而死。《史记》言"舜崩苍梧之野"。《淮南子·修务训》直接了当:"舜征三苗,道死苍梧。"苍梧就是现在的湖南永州,以前称零陵。
  《古史传说》载:夏禹继任后也向三苗发动战争,而正当此时,洪水汜滥,三苗提出配合夏禹治水,以期免除战争。三苗在配合禹治水工程中是作出了贡献的,否则如此大的治水工程,如果没有三苗的参加,单凭夏禹之力,就算有三头六臂,也难以疏通洪水,平贯九州。但三苗终归是华夏集团的心腹大患。夏禹治水成功后立刻征剿三苗。典籍记载,这次征剿三苗之战,三苗遭到了惨重的伤亡。《墨子·非攻下》云:"昔者三苗大乱,天命殛之,日妖宵出,雨血三朝.龙生于庙,犬哭于市,夏有冰,地圻及泉,五谷变化,民乃大振,高阳乃命玄宫,禹亲把天之瑞令以征有苗,四电诱祗。有神人面鸟身,若瑾以待,镱矢有苗之祥,苗师大乱,后乃遂几。"《竹书纪年》也载:"三苗将亡,天雨血,夏有冰,地圻及泉,青龙生于庙,日夜出,昼日不出。"《金匮》又云:"三苗之时,三月不见日。"
  此类记载虽然有些夸张,但形容三苗地区遭夏禹剿灭时战争的残酷。血流遍地,几无人烟,故龙(蛇)出于旷野,犬哭于市郊。三苗就此衰微,但是,三苗并没有就此灭亡,后来逐渐与南迁之楚人融合。梁启超认为﹐三苗的苗就是蛮﹐系一音之转﹐尧舜时称三苗﹐春秋时称蛮。《六韬》说:"尧伐有苗于丹水之浦"﹐《吕氏春秋?召类》则说为"尧战丹水以服南蛮"。可见三苗又被称为南蛮。至于三苗与现在的苗族是否有关,学者们也有分歧。一说三苗就是现在的苗族;一说二者之间没有关系。
  有文献记载三苗"惟作五虐之刑"﹐最早发明了刑罚,王桐龄先生在《中国民族史》中说:"当时苗族文化,相当发达,第一发明刑法;第二发明武器;第三发明宗教。后来汉族所用之五刑,兵器及甲胄,而信奉之鬼神教,大抵皆苗所创,而汉族因袭者"。宋文炳先生在《中国民族史》一书中也写到:"苗夷文化,在现代似无可称述,惟于上古时期,极为发达,影响汉族亦很大。"可见苗蛮文化并不落后。楚人南迁后融合了三苗这一支血脉,逐渐得以发展壮大。"楚",这一称号大约出现在商王朝时期。《竹书纪年》载:"商师征有洛,克之。遂征荆,荆降。"《诗经·商颂·殷武》载:"挞彼殷武,奋伐荆楚,深入其阻,裒荆之旅。"在商王朝最强盛的武丁时期,楚人被征服。这时的楚人作为殷商的一个方国附庸存在,至商末,楚人在首领鬻熊的率领下,背弃商王,与周联合。《史记周本纪》载,"伯夷、叔齐在孤竹,闻西伯善养老,盍往归之。太颠、闳夭、散宜生、鬻子,辛甲大夫之徒皆往归之。"这里的西伯就是周文王,鬻子就是楚人领袖鬻熊。《史记·楚世家》云:"周文王之时,季连之苗裔曰鬻熊。鬻熊子事文王,蚤(早)卒。"后来周成王"举文、武勤劳这后嗣"时,因楚祖鬻熊有功于文王,就楚人的故地封熊绎以子男之田,芈姓,居丹阳。这里说的"有功"应该说是鬻熊参与了灭商,有史载鬻熊颇有学识,故而称鬻子,还做过周文王的老师。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   
第1节:为不刊之言,著将来之法(1)第2节:为不刊之言,著将来之法(2)
第3节:为不刊之言,著将来之法(3)第4节:为不刊之言,著将来之法(4)
第5节:为不刊之言,著将来之法(5)第6节:为不刊之言,著将来之法(6)
第7节:为不刊之言,著将来之法(7)第8节:一个谣言,一个女人,一台烽火(1)
第9节:一个谣言,一个女人,一台烽火(2)第10节:一个谣言,一个女人,一台烽火(3)
第11节:一个谣言,一个女人,一台烽火(4)第12节:一个谣言,一个女人,一台烽火(5)
第13节:平王东迁,历史不可承受之变(1)第14节:平王东迁,历史不可承受之变(2)
第15节:平王东迁,历史不可承受之变(3)第16节:平王东迁,历史不可承受之变(4)
第17节:平王东迁,历史不可承受之变(5)第18节:平王东迁,历史不可承受之变(6)
第19节:平王东迁,历史不可承受之变(7)第20节:平王东迁,历史不可承受之变(8)
第21节:平王东迁,历史不可承受之变(9)第22节:莽夫当国,历史不可承受之累(1)
第23节:莽夫当国,历史不可承受之累(2)第24节:莽夫当国,历史不可承受之累(3)
No.   [I]   [II]   III   [IV]   [V]   Page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