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评传 大江健三郎口述自传   》 第72节:女性成为主角的八十年代(4)      大江健三郎 Kenzaburō Ōe    许金龙 Xu Jinlong

  如果说起日本这个国家的同时代作家,也有像安部公房、古井由吉那样让我心怀敬意的作家。不过,安部的情况略有不同,刚才我也说过,我更看重与研究者朋友的交往,我说的是与日本文学多少有些距离的研究者朋友。至于同外国的诗人、作家们的交往,由于我不时前往国外短期旅居并与他们一起工作,逐渐亲近起来的人反倒比较多。在开始这种交往的最初阶段,一九七七年的研讨会对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交往之一。创建了"垮掉的一代"之文化的诗人爱伦·金斯堡①从美国本土来到了那里。由于是两个作家或诗人共居一个房间,因此而亲近起来的,是来自西萨摩亚的作家阿尔伯特·汶特②。他出身于一个拥有欧洲血统且富有知识教养的家庭,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作家,蕴涵着太平洋诸岛当地人的那种民俗学要素。我与非洲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剧作家沃雷·索因卡③也是在那里认识的,后来成为常年交往的朋友。
  --我认为,对于美国社会中的男女关系以及女权运动的高涨,您是最先直接觉察到的。有关这一切的理解也好不谐调感觉也罢,这两者在您的作品里都有所表现。您最近的作品《愁容童子》中出现了研究日本文学的美国女学者罗兹,我觉得,直至您对罗兹的描写为止,这其中还是存在着一以贯之的距离感。与此同时,我还认为,日本女性如果成为您的描写对象的话,您是不会如此的,无论取材以及观察的深度还是无情的程度(笑)。
  研讨会需要连续三周甚至四周都在同一个场所生活和讨论,或是反复召开两三天会议。第一次到夏威夷的时候,有华裔女作家马克辛·洪·金斯顿①。此外,还有名叫三好将夫②,从日本前往美国定居的出色的文学理论家。我经常出席以其为中心的会议。他很看重作为女权运动优秀论客的那些女性,比如曾翻译雅克·德里达③、她本人身为理论家也引起诸多关注的盖娅特丽·查克拉沃蒂·斯皮瓦克④。以她为核心的那些作为理论家且观点有趣,就为人而言又显得从容自信并且面带阴翳、话语中还含带些微幽默的女性,被三好介绍给了我。由于是借助英语进行交流,大家就像是大学里的同学一般交谈。有时,会因为彼此深处的问题相互重合,也会出现相互深入评论的现象。我觉得,正是从如此邂逅相识的女性学者、诗人和小说家那里,接受了各种女性形象。
  --一九八九年,在《人生的亲戚》里,女性第一次作为主角出现在了大江小说之中。此人是仓木玛利惠,这是一个易于联想到"沉郁的玛利亚" ①的名字。叙述者"我"的儿子往返于养护学校,她则是我儿子一个同学的母亲,曾遭遇两个身有残疾的儿子一同自杀的、难以想象的悲剧。虽然她是一位精力过剩、搅得周围人都不得安宁的那种深思型女强人,但是去了墨西哥之后,则在农场里投身于奉献活动。总之,这是敢想敢干的、信心十足的女性的故事。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第1节:以蓄满泪水的双眼为耳 文/铁凝(1)第2节:以蓄满泪水的双眼为耳 文/铁凝(2)
第3节:以蓄满泪水的双眼为耳 文/铁凝(3)第4节:多余的序言 文/莫言
第5节:作家生活五十周年来临之际第6节:孩童时代发现的语言世界(1)
第7节:孩童时代发现的语言世界(2)第8节:孩童时代发现的语言世界(3)
第9节:孩童时代发现的语言世界(4)第10节:孩童时代发现的语言世界(5)
第11节:孩童时代发现的语言世界(6)第12节:与伊丹十三的邂逅(1)
第13节:与伊丹十三的邂逅(2)第14节:与伊丹十三的邂逅(3)
第15节:与伊丹十三的邂逅(4)第16节:立志要当小说家(1)
第17节:立志要当小说家(2)第18节:与渡边一夫先生的交流(1)
第19节:与渡边一夫先生的交流(2)第20节:与渡边一夫先生的交流(3)
第21节:获得芥川奖的时候(1)第22节:获得芥川奖的时候(2)
第23节:获得芥川奖的时候(3)第24节:获得芥川奖的时候(4)
第   [I]   [II]   III   [IV]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