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释家类 》 智空和尚講禪 》
第71節:動物選美
釋智空 Shi Zhikong
動物選美
森林裏的動物們準備進行選美大賽,很多動物都報名參賽。於是,森林之王獅子召集有關動物領導,討論如何組織這次選美比賽。
獅子說:“要選美了,咱們首先要製定出選美的標準———什麽是美。棕熊,先談談你的看法?”
棕熊說:“我認為,選美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必須慎重。我們評選的標準首先應該是身體健壯。身體健壯纔是美,就像我們熊的傢族,個個都是動物界的大力士,我們有一種力量美。”
麻雀說:“我不同意棕熊的看法。美麗的動物一定要有漂亮的外表,比如我們鳥類傢族中的孔雀,它的羽毛多美麗,氣質多優雅呀!”
螞蟻說:“我不同意你們的看法,內在的美,纔是最美。”
啄木鳥說:“你們的理解都有偏差,最美麗的動物應該是對森林最有貢獻的動物。”
動物們你一言我一語,各執己見,爭論不休。
獅子看大傢爭了個半天也沒有一個統一的意見,就說道:“我看大傢對美的認識各有看法。咱們能不能綜合一下,把選美的標準定為:要有熊一樣的力量、孔雀般漂亮的外表,像螞蟻那樣勤勤懇懇,還要有啄木鳥的奉獻精神。按照這樣的標準來評選,一定能選出最美的動物。”
獅子說完後,動物們面面相覷,不知道說什麽好。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專長,但每個人都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公司主管在選拔人才上,不可能要求一個人具有全方面的技能和本領,衹有針對適合本部門發展的需要采製定一項明確的考核標準纔是最合理的。在進行人才選拔時,會碰到“人才選拔的標準是什麽”這個問題,其實這與動物選美是一樣的道理。人才選拔最終講的是適合自己需要,如果沒有一個明確的標準,就很難公平地評估人才發展方向。因此,公司主管在選拔人才上要有一個明確的考核標準,否則就很難選拔到合適的人才為自己所用了。
蝮蛇和夜鶯
黎明時,外出覓食的夜鶯還沒有歸來,它們的孩子也沒有醒來,孩子們都窩在巢裏酣然熟睡。
蝮蛇探聽到這些情況後,心裏可高興了。它私下琢磨着,怎樣才能盡快地把這些美味弄到自己的嘴裏。
這一天黎明,蝮蛇悄悄地往夜鶯的巢邊緩緩爬去。
正在此時,夜鶯嘴裏銜着小蟲子飛回來了。它看出了蝮蛇的企圖。夜鶯急了,它苦苦地哀求說:“請你不要再往前爬了,放過我的孩子吧。我願用我的歌聲來換它們的生命。我的歌聲勝過天國的音樂,你一定沒有聽過……”
夜鶯亮開嗓子唱了起來。它那泣血的歌聲,充滿了崇高的憂傷,既美妙又動聽,大森林因為有了它的歌聲,也顯得更加溫馨了。
蝮蛇這時卻張皇失措,猶豫不决,它停下來不再往前爬動了。夜鶯的歌聲確實太動聽了,甚至使蝮蛇牙齒裏的毒液也失去了效力。蝮蛇為了不受歌聲的迷惑,它用尾巴堵住耳朵,快速地溜回傢裏去了。
古人言:“天道酬勤,天道酬善。”這個意大利的故事,似乎也在宣揚這個道理。
所謂“天道酬善”,就是說一個人衹要有善心,辦善事,老天爺是會報答他的。就像夜鶯的母愛和善心,竟然連毒蛇都被感動了,連它牙齒裏的毒液也失去效力了。
看來,世界上的民風民俗,都有一個共同之處,那就是勸人去惡從善。中華民族是最推崇善的民族。孟子說:“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禮記》上說:“唯善以為寶。”
清代的程允升說得更直截了當:“為善則流芳百世,為惡則遺臭萬年。”
的確,如果地球上的每一個人都能存善心行善舉,人類的社會將會變得無限的美好。
瘋牛
一頭從牧人放牧的牛群中逃走的瘋公牛,給整個牧場造成了極大的混亂。許多牧人再也不敢帶領他們的牲口到牧場裏去放牧了,因為這衹巨大而野蠻的瘋牛常常會突然出現,在牧場上橫衝直撞,用它那堅硬無比的大角,撞翻攔路的一切東西,衝散牛群、羊群又撞傷牧人。
牧人們經過認真的觀察分析,掌握了這頭瘋牛的一個特點:它憎恨紅色,衹要一見到紅色的東西,就會發怒,並不顧一切地用那堅硬的牛角去衝撞。於是牧人們想到了一個製服這頭瘋牛的好辦法。
這一天早晨,牧人們早早就來到了牧場,他們用一塊紅布圍在一棵大樹的粗樹幹上,然後分散躲藏在大樹附近的灌木叢中,靜靜地等候瘋牛的出現。
過了一會兒,那頭氣勢洶洶的瘋牛終於出現在牧場,衹見它瞪着血紅的雙眼,四處張望,鼻子裏噴着熱氣的樣子可怕極了。
突然,它發現了捆在樹幹上的紅布,似乎有一股無名之火涌上心頭,它瘋狂地嚮大樹衝過去,低下它那高大的頭顱,狠命地觸撞樹幹,那氣勢一次比一次更兇狠,把大樹撞得東搖西晃。最後,它那堅硬而有力的牛角也牢牢地插進了樹幹。瘋牛使盡了全身的力氣,拼命地掙紮着,想把牛角從樹幹中拔出來。可惜它撞樹時使勁太狠,那對一尺多長的大角,齊齊地插人樹幹中,它使盡了吃奶的力氣,始終無濟於事。當它筋疲力盡之時,牧人們便從四面八方衝了出來,用預先準備好的粗繩索,把它捆了個結結實實。
這頭兇狠的瘋牛,終於成了人們的囚犯。
這個故事告訴人們,對待強大而兇狠的敵人,不可強攻,衹能智取。側面地告誡人們對於挫折,不可一味地蠻幹,而應想出好辦法纔不至於臣服在睏難面前。
故事中的那頭瘋牛,力氣大得驚人,而且野蠻兇狠,鬧得整個牧場上人心惶惶,成了牧人的心腹之患。於是牧人們群策群力,在一棵大樹上捆上一塊紅布,引誘它上當。瘋牛果然上當了,它見到了樹幹上包的紅布,怒氣橫生,沒命地衝撞大樹,結果堅硬的牛角插入樹於之中,拔也拔不出來,被牧民們用粗繩捆住了。
當人們在生活中遇上像瘋牛那樣既強大,又蠻橫不講理的人,千萬不要死命硬拼,而應當開動腦筋,使用計謀,來個“四兩撥千斤”。
飛出籠子的金尾雉
兩衹雉雞,一隻金尾,一隻紅尾,它們同年同月同日出生在一個巢裏,又被同一個獵人捉回傢,關在同一個鳥籠裏。
獵人傢的鳥籠小得可憐,但金尾雉每天堅持在籠中操習動作,把一雙翅膀練得強勁有力。
紅尾雉卻天天飽食終日,把身體養得臃腫不堪。
金尾雉規勸道:“咱們都是鳥類,是鳥類就應該學會飛行的本領啊!”
“飛行?”紅尾雉冷笑一聲,“關在籠子裏,往哪兒飛?還是趁早死了那條心吧!免得白費勁。”
金尾雉無奈地搖搖頭,自己扇動着翅膀繼續操練。紅尾雉則又垂下眼簾,獨自舒舒服服地曬太陽。
有一天,調皮地小貓把鳥籠打開了,金尾雉憑着一對強勁有力地翅膀,迅速衝出鳥籠,飛回了山林。而紅尾雉卻飛不動,仍被關進了鳥籠。
要想不錯過稍縱即逝的機會,必須具備抓住機會的本領。否則,即使機會來臨,也會白白地錯過。
機會的確是成功的催化劑,一個優秀的領導者憑藉機會可以更快地達到目標,但是如果離開了勤奮、勇氣、知識的儲備和良好的心理素質,光有機會這一種因素也是不行的。而要想獲取這些良好的品質,就離不開長期的鍛煉和磨礪。可以說,人的一生的命運就是由一串的機遇連接而成的,自己的一生是否精彩,關鍵在於自己是否具有抓住機會的本領。
幸運之神會光顧世界上的每一個人,但如果發現這個人並沒有準備好就迎接她時,她就會從大門裏走進來,然後從窗子裏飛出去。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節:序:禪,妙不可言(1) | 第2節:序:禪,妙不可言(2) | 第3節:序:禪,妙不可言(3) | 第4節:序:禪,妙不可言(4) | 第5節:盲人點燈 | 第6節:不幸的騾子 | 第7節:不願說話的長頸鹿 | 第8節:聰明的狐狸 | 第9節:得勝的鬥雞 | 第10節:火焰和木柴 | 第11節:好為人師的老山羊 | 第12節:葡萄樹和老樹 | 第13節:鵜鶘 | 第14節:自私的驢 | 第15節:楊樹 | 第16節:言行不一的樵夫 | 第17節:相遇 | 第18節:小孩買油 | 第19節:痛苦和安逸的蚌 | 第20節:屎殼郎的報復 | 第21節:桃樹 | 第22節:石頭和道路 | 第23節:獅子的反思 | 第24節:跳蚤和綿羊皮 | |
| 第 [I] II [III] [IV] [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