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人事天,莫若啬①。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②,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③,长生久视之道。
①事天:事,读为顺,顺应于天。
啬,收藏,爱惜。劳健说:“啬者,收敛聚积之义。《说文》:‘啬,爱也。田夫谓之啬夫。’”
高亨亦引《说文》:“啬本收藏之义,衍为爱而不用之义。此啬字谓收藏其神形而不用,以归于无为也。”
②早服,异本作“蚤服”。服,王弼本作复。俞樾曰:按《困学纪闻》卷十引此文,两“服”字皆作“复”,且引司马公、朱文公说并云“不远而复”。又曰:“王弼本作‘早服’,而注云‘早服常也’,亦当为‘复’。”今按《韩非子·解老》曰:“夫能啬也,是从于道而服于理者也。众人离于患,陷于祸,犹未知退,而不服从道理。圣人虽未见祸患之形,虚无服从于道理,以称蚤服。”然则古本自是“服”字。早服,一解早复。朱熹谓:“能啬则不远而复,重积德者,先已有所积,后养以啬,是又加积之也。”
服,河上公本、傅本、景龙本、帛书《老子》乙本(甲本缺)等均如王本作“服”。《释文》、司马光本、吴澄本等作“复”。
《易经·复卦》:“复,其见天地之心乎?”注:“复者,反本之谓也。”
一解早服为服顺。所谓“从于道而服于理”也。高亨曰:“窃疑”服“下当有”道“字”,“早服道”与“重积德”句法相同,词义相因,“服道”即23章所云“从事于道”之意也。河上公注“早服”句:“早,先也;服,得也。夫独爱民财,爱精气,则能先得天道也。”又注“重积德”句云:“先得天道,是谓重积德于己也。”“无不克”,即无所不可。重,多也。
③有国,治国。苏辙说:“凡物方则割,廉则刿,直则肆,光则耀。唯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此所谓啬也。夫啬者,有而不用者也。”
是谓,严遵本、傅本、范本、帛书《老子》乙本(甲本缺)作“是以”。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