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书评论 》 国学智慧与当下生活:百家讲坛 》
孙立群:吕不韦、李斯的人生之路(7)
张晓杰 Zhang Xiaojie
纵观吕不韦的一生,他没有在治国的大政方针上出现失误,是从政的高手;却在情感的小圈子里丧失理性、迷失方向,导致身败名裂,令人深思。
下篇:李斯的人生之路
一,“仓鼠一叹”
战国末年,秦国(后来是秦朝)出现了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他就是李斯。李斯在秦从政近40年,从做舍人开始,一步步爬上了秦国丞相的高位,他帮助秦国完成了灭六国、统一中国的大业,是秦朝的开国功臣。赢政称皇帝后,他又帮助秦制定了巩固统一的各项制度和措施,是秦始皇手下最重要、功劳最大的谋臣。但是,他的一生又有很不光彩的地方,尤其在他晚年,屈从赵高,参与了宫廷政变;助纣为虐,帮助秦二世推行暴政,最后被杀,落得了身败名裂,极其可悲的下场。李斯和吕不韦相比,同样起自社会下层,同样在政府担任要职,又同样晚节不保,下场悲惨,他们的人生之路为什么如此相似?这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不仅如此,李斯还有许多让人捉摸不透的地方,有不少谜团值得破解。比如,李斯为什么从开国的英雄变为祸国的罪人?这一点,他超过了吕不韦,甚至比吕不韦走得更远,吕不韦并没有参与宫廷政变,也没有做那么多坏事。再比如,李斯的内心深处究竟隐藏着什么?他的性格有哪些特征?在中国历史上,像李斯这样的人有什么典型意义?我们今天了解李斯、剖析李斯能得到有益的启示吗?
李斯字通古,大约生于公元前280年,死于公元前208年,上蔡(今河南上蔡县西南)人。上蔡在战国属于楚国管辖。与家富千金的吕不韦相比,李斯家境贫寒,他出身上蔡“闾巷布衣”之家,年轻时为郡小吏,低微的社会地位使他下决心改变自己的处境。司马迁在《史记·李斯列传》一开始就讲述了李斯“仓鼠一叹”的故事。
在李斯办公处附近的厕所里,常有一些老鼠跑来跑去,这些老鼠又脏又臭,每天吃脏东西,见到有人或狗走来时,就受到惊吓赶忙逃跑。后来李斯又走进粮仓,看到仓库里的老鼠,吃的是囤积的粮食,住在大屋子里,不怕风雨,不用担心人或狗的惊扰,养得又肥又大。李斯见到同是老鼠,却是两种境遇:一种又臭又脏,很狼狈;一种又肥又大,很舒坦。李斯由老鼠想到了人,想到了自己,于是叹息道:“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意思是一个人有出息还是没出息,就如同老鼠一样,是由自己所处的环境决定的。李斯对老鼠的感叹,可称为“老鼠哲学”。
如何看待李斯的话呢?
此话有反传统的味道。中国古代有一种传统思想,认为“君子固穷”“安贫守贱”,即满足自己的处境,貌似清高,实则缺乏进取心、上进心。李斯认为,凡是有出息的人就要身居高位,享受舒适的生活。这种思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使自己不满足现状,激励自己努力奋斗,不断进取。从这个角度看,此话有一定道理。不过,李斯把自己的志向与仓鼠相比,想当一只坐食仓粟的大老鼠,品位实在不高。
一般说来,人们希望成龙,如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哪里会有人想当老鼠?谁愿意用老鼠比喻自己?但是司马迁在《史记·李斯列传》中,一开头仅用了15个字介绍李斯:“李斯者,楚上蔡人也。年少时,为郡小吏。”然后就写下了李斯羡慕仓鼠的故事,这绝非偶然,司马迁的用意是十分明显,在司马迁眼中,别人立志救国救民,李斯则想当一只坐食仓粟的大老鼠,足吃足喝。显然,司马迁是在全面考察了李斯之后,认为李斯的一生就是以“老鼠哲学”支配自己的行动,就像老鼠那样善于钻营,善于保存自己。李斯最后落得身败名裂的悲惨下场,与他狭隘个人主义和极端自私自利思想有直接的关系。
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李斯决定进入政坛。他不是富翁,不能像吕不韦那样花钱搞政治投机,他先去拜师学艺,增长本领,于是,他辞去了郡小吏的职务,来到齐国的兰陵(今山东苍山兰陵镇),拜著名的思想家荀子为师。
与李斯同时向荀子求学的还有韩非。李斯究竟向荀子学什么呢,《史记·李斯列传》记载,“乃从荀卿学帝王之术”。所谓帝王之术,就是君主如何治理天下的办法。李斯学习用功,收效很大,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完成了学业,为后来从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选集】百家讲坛 |
|
|
于丹:儒道相济——构筑人格两岸(1) | 于丹:儒道相济——构筑人格两岸(2) | 于丹:儒道相济——构筑人格两岸(3) | 于丹:儒道相济——构筑人格两岸(4) | 于丹:儒道相济——构筑人格两岸(5) | 于丹:儒道相济——构筑人格两岸(6) | 于丹:儒道相济——构筑人格两岸(7) | 于丹:儒道相济——构筑人格两岸(8) | 于丹:儒道相济——构筑人格两岸(9) | 钱逊:儒学的当代价值(1) | 钱逊:儒学的当代价值(2) | 钱逊:儒学的当代价值(3) | 钱逊:儒学的当代价值(4) | 钱逊:儒学的当代价值(5) | 钱逊:儒学的当代价值(6) | 钱逊:儒学的当代价值(7) | 钱逊:儒学的当代价值(8) | 钱逊:儒学的当代价值(9) | 钱逊:儒学的当代价值(10) | 钱逊:儒学的当代价值(11) | 姚淦铭:老子智慧与人生成功(1) | 姚淦铭:老子智慧与人生成功(2) | 姚淦铭:老子智慧与人生成功(3) | 姚淦铭:老子智慧与人生成功(4) | |
| 第 [I] II [III] [IV]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