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散文 》 陽光八萬裏:2007年最具實力的散文集 》
第71節:西溪:水上的清行(3)
古清生 Gu Qingsheng
朱先生忽喊停船,循其鏡頭望去,岸上立着三衹白鷺,白鷺舉着超長的脖頸,警視着這邊,朱先生按過一次快門,白鷺就拍翅飛起,貼着緑蘆嚮遠處飛去。白鷺漸多,有五衹棲立,或七八衹棲立,其間也有灰鷺,感覺灰鷺纔是捕魚老手,實則白鷺也然。惟其潔色,以為不食。一條水綫飄來,同行者張琴忽然一聲驚叫:蛇!一條小水蛇,昂着一個可愛的橢圓小腦袋,優雅閑情地扭動着身子嚮彼岸橫渡,可見身上淺黃斑紋,它是很純潔的一種蛇。接下來,又不時看到水蛇,惟不再有驚叫。
南漳湖的水面闊起,朱先生稱此曰蘆葦蕩,或廉霞裏,遂叫停船。登上了岸,兩腳特別有力,挪步高處面南遠眺,但見北高峰由東至西,一道緑幛波伏綿亙,次第遠去。北高峰至西溪間,水與渚交雜,渚便是水中的小洲,或高或低,或大或小,皆緑意蔥鬱,渚緑水白。轉身嚮西、嚮北,皆水和水面上的緑渚,緑渚像被水浮托,或被水淹浸,一個緑渚接着一個緑渚,一直綿延至視野之外。人在此,就是在緑渚與水國之中了。隨着一片雲的疾行,遮了一片緑,那緑遂為深緑,一片深緑在闊大的緑野緩緩移動,近前之地,蘆葦茂密,柳絲拂搖,成群的鷺及其他涉禽類生物飛飛落落,緑葉過濾的清風徐來,生命便融入了緑野,融入了水,陽光瀑般瀉下,靜謐的世界,衹有近旁水底的生物發出咕咕的聲響。
就不覺想,何以要那個“秋雪聽蘆”?蘆蕩沐風卻也是一樣情緻,此風是緑的風,在西溪濕地上,在最透徹的時間,臨風漫步,今夕何夕?轉過身來,蔣先生已經牽綱扯網,朱先生架好了三角架,蔣先生叉立船頭,作一個180度的半身旋轉,手起網開,撒了一個滿圓,收網有三五條半尺長的魚,引起心中小小歡呼。若在船上煮了,那湯當是極鮮,蔣先生將魚放入池塘。
見了魚,始認西溪為真正活水。就想到那以硯研墨的舊時先生懸筆在宣紙上寫:西溪河道縱橫,山抱水合,局象宏闊,以秦亭山為源頭,西堪橋為埠,一水如帶,麯折幽邃,仙境天開,兩岸景物倒影溪中,西湖老和山以北由古蕩至留下十八裏,有秦亭山、法華山、安樂山與溪平行,故名沿山河也。墨濃了,想象空間就有些個虛,如是再加上“西溪探梅、秋雪聽蘆、狄蘆散花、廉霞泛月、秋雪八景、淇上初夏、雲棲麯水”等等,就泛墨俗,我等俗人自有俗念,以為西溪不設主題地漫遊為好,如探梅梅花落,聽蘆花未開,豈不自尋煩惱?至西溪,總歸要給心情解纜,任了心情在西溪的清幽裏悠遊,為高人逸士隱於西溪之理。魚是心情,心情是魚,魚遊也是我遊。
船往秋雪庵,就進入了水的迷宮,轉麯回還,忽有一魚躍至篷頂,高高跌下,濺了清涼的水至船上,感念這是一樣問候。再往前,渚上有人獨釣,清水無波,肥碩的桑葉緑着,遠方似有雷聲,細聽並不見。轉過一麯,渚上緑樹間現出三座三角形蘆庵,智者樂水,結庵者是智者麽?間離凡世以脫俗,當屬智行吧。西溪本就是隱逸之水,捕魚得魚,種菱得菱,播撤詩歌的種子,渚上就會生長詩意。史上有章白次的“西溪梅竹山莊”,馮夢偵的“西溪草堂”,劉符的“淇圓”,清代大詩人厲鶚選王傢塢為永恆歸宿,則鬱達夫也要筆錄一聯“春夢有時來枕畔,夕陽依舊上簾鈎”相贈。
秋雪庵宋時為大聖庵,明崇禎時陳眉公取唐人詩句“秋雪蒙釣船”之意更名秋雪庵,歷代修葺,今秋雪庵也人非物非,竹門外站着一條黃狗,代以迎客。棄船入庵,滿眼皆竹,便是庵棚也竹製,沒見住持,香客也無,庵堂懸有墨客之詞以及舊時庵堂畫像。衹有冷靜好像還如舊,返身見一老伯,開了齋房,遊人可在此食齋,原想嚮老伯討一碗水喝,但他聽不懂我的普通話。
時間裏一切可以建造,時間裏一切也可以抹平,人是社群動物,真正的隱士乃魚蟲花鳥,西溪曾有庵百餘間,今或蹤影皆無,或空庵以待,衹道是長河草木擁,空水可蕩舟,逝者已逝,來者復來,水靜渚靜雲靜,心還是有些時不靜,惟風清送爽時,竹葉發出沙沙喧響,就離了秋雪庵。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湖南人民出版社 |
|
|
第1節:我心中的梯田 | 第2節:惟有茗者留其名(1) | 第3節:惟有茗者留其名(2) | 第4節:秋椒小燒(1) | 第5節:秋椒小燒(2) | 第6節:黲子魚 | 第7節:味蕾上的故鄉 | 第8節:魚宜三吃(1) | 第9節:魚宜三吃(2) | 第10節:我敬愛的番薯 | 第11節:桑椹(1) | 第12節:桑椹(2) | 第13節:燕坐華榭 | 第14節:土魚的品味報告(1) | 第15節:土魚的品味報告(2) | 第16節:帶着魚去旅行(1) | 第17節:帶着魚去旅行(2) | 第18節:遙遠的地衣(1) | 第19節:遙遠的地衣(2) | 第20節:遙遠的地衣(3) | 第21節:遙遠的地衣(4) | 第22節:遙遠的地衣(5) | 第23節:遙遠的地衣(6) | 第24節:年酒 | |
| 第 [I] II [III] [IV] [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