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国风情 兩小深圳小子的火綫淘金:在死神腳下搵錢   》 不快樂的緑區生活:伊拉剋速度      劉磊 Liu Lei    帥學軍 Shuai Xuejun

  我於2003年4月8日到達巴格達,在巴格達整整一年,印象最深的就是伊拉剋人的工作速度。餐廳裝修之初,二樓按摩房的空調裝好了,沒電,所有門窗被房東拆走,簡直是一片狼藉。為此,“薩達姆”找了一批散工來打理,預付了工錢。一個月過去了,這群阿拉伯大哥連地面垃圾都沒有清理完。我實在忍不住,把他們辭退了。5月初,“薩達姆”重新找了人,繼續爛尾工程。
  我看着新工人,心痛地對他說:“‘老薩’,你預付了工錢,不是虧了嗎?”
  “老薩”眉頭一皺,“虧啥,他們還有工具在樓上呢!”
  這個“薩達姆”,原來打主意貪掉別人的裝修工具抵債,可誰也沒想到的是,等我們裝修好了,餐廳也開業了快一個月。等到6月中旬,餐廳突然來了一批不速之客——第一次裝修的伊拉剋施工隊跑來要工具了——估計“老薩”覺得拿人傢幾個破電鑽不好意思,並沒多說,讓他們拿走了,也沒提預付款的問題,提也白提。
  當然,這還不是最慢的——我清楚地記得,在我們的旁邊,一條雙車道寬的馬路之隔,就是澳大利亞大使館。這幢3層小樓的前身是薩達姆的辦公樓之一,十分漂亮,薩達姆倒臺時,曾經被伊拉剋城內的流氓無産者阿裏巴巴洗劫,後被澳大利亞大使館徵用。到巴格達的那天起,我就看到他們請了幾個阿拉伯人在三層樓的樓頂修建一個胸口高的掩體,等我離開巴格達時,已經整整一年,這個工事還沒有完工。
  餐廳門前的隔離墻施工同樣讓人觸目驚心,緑區內美軍設置的隔離墻,多是水泥廠事先做好的一塊塊預製墻,長寬高分別是2米×0.2米×3米,用的時候像一塊塊積木似的搭建起來。雖然高達三米,但是美國人並不放心,怕人越墻對付他們,於是找來兩個伊拉剋小工負責架設鐵絲網,具體說就是在墻頭打孔,把一根根鐵架擰上去。大概這兩位拿的是計時工資,反正這下我是見識了,兩個伊拉剋老大哥,從早到晚,整整8小時,衹在墻上擰上了6根架子。他們每在墻上鑽出一個眼,就從梯子上爬下來,在路邊坐下抽煙。你無法相信我看到什麽。他們居然從包裏摸出一個小小的酒精爐子和小水壺,一邊抽煙一邊燒水喝茶。這種速度,深圳的國貿大廈沒有百八十年是不可能完工的。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海天出版社
劉磊大事記引子整裝待發:騙來的簽證
整裝待發:前 瞻整裝待發:“班超”,我出發了在路上:追日之旅
在路上:約旦騙子(1)在路上:約旦騙子(2)在路上:滲透巴格達(1)
在路上:滲透巴格達(2)在路上:艱難着陸在火焰山在路上:王子之死
在路上:沒有薩達姆的日子黎明前的黑暗:戰地第一傢中餐廳黎明前的黑暗:無冕之王賴賬
黎明前的黑暗:爆炸,爆炸,爆炸黎明前的黑暗:信仰的力量(1)黎明前的黑暗:信仰的力量(2)
黎明前的黑暗:我的員工們黎明前的黑暗:尋歡記黎明前的黑暗:非政府組織
黎明前的黑暗:遭遇伊拉剋狙擊手殺出一片曙光:折戟拉希德殺出一片曙光:第二次握手(1)
第   [I]   II   [III]   [IV]   [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