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家评传 》 母親楊沫 》
25.為雄縣農民王漢秋鳴冤(4)
老鬼 Lao Gui
劉秉彥立即給當時的省委書記程維高寫信:
維高同志:
轉來作傢楊沫同志的信。雖然時過景遷,麯折若幹年,但情況不會是假的。請批給有關部門去辦。1942年到1943年鼕,隱蔽活動,每人都有自己的保(堡)壘戶。她的情況,我也瞭解,特此證明。
握手
秉彥
8月30日
次日,劉秉彥給母親回信:
楊沫同志:
久疏問候,深以為歉。
我們都經過冀中的血與火的生活,彼此都有過共同的“江東父老”。那裏有多少沉冤未洗,難以推斷。關於給王以雲申訴情況的信,我已轉給了維高同志,成否,固不可定,當盡力一謀也。專此奉告,順問秋安。
秉彥
8月31日 石傢莊
程維高於9月10日批示省高院予以復查。1994年12月河北省高級人民法院終於正式宣判王漢秋無罪。
劉秉彥最先得知了這一消息,馬上把判决書寄給了哥哥青柯,青柯立即告訴了母親。80歲的母親得知後眉開眼笑,高興地說:太好了,真不容易呀!你趕快把情況告訴她們傢人!有關材料也都復印了給她們寄去一份。
河北高級人民法院刑事判决書
(1994)冀刑再終字第177號
原審被告人王漢秋,又名王雁來,男,判决時年四十六歲,高小文化,雄縣昝崗鄉東河崗村人。一九六○年六月病死於河北省第二監獄。
原審被告人王漢秋反攻倒算一案,雄縣人民法院一九五一年四月二十二日作出法刑字第70號刑事判决,以反攻倒算罪判處王漢秋死刑,剝奪公權終身。經原保定地區專署分院審核,判處死刑,緩期二年執行。本院於同年十月三日核準死刑,緩期二年執行,已發生法律效力。本院於一九五七年七月十一日以(57)刑一字第683號刑事裁定,對王漢秋減為有期徒刑十八年。被告之女王以雲以王漢秋抗日戰爭時期為我黨工作,土改前主動獻出土地,原判事實不符為由提出申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審理了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經再審查明:王漢秋在我國抗日戰爭時期熱愛祖國,曾掩護中共黨員及幹部多人。一九四三年主動將自己大部分土地分給村中農民,原判認定暗暗分散土地避免鬥爭不實。王漢秋謾駡幹部,說殺共産黨,打邢福祥屬實,但說殺共産黨是針對個別人而言,而且事出有因,當時已分別據情對王漢秋進行了處理,原判又定罪處刑不妥。被告王漢秋拆分房戶金秀花房上幾塊磚,砍分出的棗樹枝子兩個屬實,原判認定拆王亮房上磚三百多塊,在房上種瓜及強伐棗樹兩棵的事實查無證據,不能認定。
本院認為,被告人王漢秋在抗日戰爭時期對我黨做過有益工作,土改前主動獻出土地分給農民,土改中又被鬥挨打,産生了不滿情緒,有反攻倒算行為,但構不成犯罪。經本院審判委員會討論决定,判决如下:
一、撤銷雄縣人民法院一九五一年四月二十二日法刑字第70號刑事判决,本院一九五一年十月三日核準令及(57)刑一字第683號刑事裁定;
二、宣告被告人王漢秋無罪。
本判决為終審判决。
審判長 陳桂榮
審判員 段增雲
審判員 陳國精
一九九四年十二月十五日
書記員 趙長山
從1985年4月開始申訴算起,這起案子歷經9年零8個月。
2004年10月4日,筆者去雄縣采訪王漢秋的女兒王以雲,她現已81歲。老人對我說:
抗戰那陣,你爸媽常在我傢裏住。雄縣一帶一提你父親馬建民都知道。那時候特別殘酷,通八路是要殺頭的。當時在炕沿下有一地道口,情況緊急時,就鑽入地道;情況不緊急時,就讓老馬換上農民衣服,背上糞筐,由我爹給護送到安全地點。每次你父親來,我爹都要親自送老遠老遠。
判决書說他打人,完全是編的。人傢哥兒五個,年輕力壯,我爹單身一人,能打他們嗎?我爹是挨打的。其實,都是村幹部背後指使的。他如果不打我爹,就不給土地證。
唉,文革中可受罪大了……沒少挨打、遊街,非讓我承認是地主,不承認就打。揪頭髮,拳打腳踢。最後實在受不了,要跳井,讓孩子給拉住。我還喝過煤油和洋火盒上的皮兒(磷),幾次尋死……
說到這兒,81歲的王以雲嗚嗚地哭了。
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王漢秋也算是其中之一。在殘酷的抗日戰爭中,十分區有一些幹部經不住考驗,成為可恥叛徒。如白溝區委書記郭剛、板傢窩區委書記鄭秀田、毛公寺區委書記張國昌、永清縣縣長賈樹元等等都先後投敵叛變,瘋狂追捕自己的同志。而他王漢秋,一個小地主,卻比這些“共産黨員”還可靠,還有操守,還頂天立地,即使自己受了委屈也不背叛共産黨,投靠敵人。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長江文藝出版社 |
|
|
前記 | 1.缺少溫暖的傢(1) | 1.缺少溫暖的傢(2) | 2.抗婚與失業(1) | 2.抗婚與失業(2) | 3.與張中行相戀(1) | 3.與張中行相戀(2) | 4.兩人分手(1) | 4.兩人分手(2) | 5.共産黨員是好人(1) | 5.共産黨員是好人(2) | 6.與共産黨員馬建民結合(1) | 6.與共産黨員馬建民結合(2) | 7.戰火中錘煉(1) | 7.戰火中錘煉(2) | 7.戰火中錘煉(3) | 8.寫《青春之歌》前夕(1) | 8.寫《青春之歌》前夕(2) | 8.寫《青春之歌》前夕(3) | 9.動筆寫《青春之歌》(1) | 9.動筆寫《青春之歌》(2) | 10.《青春之歌》出版坎坷(1) | 10.《青春之歌》出版坎坷(2) | 10.《青春之歌》出版坎坷(3) | |
| 第 [I] II [III] [I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