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义说部 英烈传   》 第七十一回 常遇春柳河弃世 元兵劫营士卒还      Guo Xun    Xu Wei

  崇朝边塞净胡氛,缓带春风更不群。
  铜柱祇今题马氏,长缨何必借终军。
  元戎幙府行休战,天子明堂坐策勋。
  麟阁崔嵬千古壮,功臣谈笑四方闻。
  却说使臣宣读诏书道:
  敕谕大元帅徐达:朕闻卿等屡次捷音,所向必克,此朕得所托也。不期元主,即今三路分兵,侵我边鄙。以丞相也速为南路元帅,领兵十万,从辽东侵蓟州;以孔兴同脱列伯为西路元帅,领兵十万,从云中攻雁门;以江文靖为中路元帅,领兵十万,攻居庸;三处最急。特令李文忠前到军中,副常遇春领兵十万,以挡三路之患。卿宜统率大兵,镇守山、陕二西沿边地方,以杜王保保入寇。特此诏示,甚勿羁迟。
  徐达得诏,即令常遇春为大元帅,李文忠为左元帅,郭英为右元帅,傅友德为前部先锋,朱亮祖为左翼先锋,吴祯为右翼先锋,华高、薛显、蔡迁、费聚、金朝兴、梅思祖、黄彬、赵庸、韩政、顾时、汪信、王志、周德兴、张龙十四员大将,率本部步兵十万,随行听遣即日出延安府进发。兵至潼关,常遇春谓诸将曰:“元兵三路来侵乃虎护九谷之势,我军先救何处为是?”李文忠曰:“孔兴与脱列伯二人进侵山西,有徐元帅沿边镇御,必无他患。今江文靖来攻居庸,那居庸是北平左辅,乃蓟镇所控,东至辽阳西至宣府,约有一千余里,中间古北口、石门寨、喜峰口、镇边城、黄花岭、八达岭俱极冲要,诚为紧急,兼之他进攻辽东,以为恢复北平之计,使我兵东西受敌,元帅宜领兵径抵居庸。若擒了江文靖,则余兵自然落胆。”常遇春依计,便整肃队伍从蒲州、河北一路来援居庸关,不题。
  且说元丞相也速领兵过蓟州、遵化、香河,前至通州正东十瑞安营。我们总管曹良臣镇守通州,闻知元兵大至,因与部将陈亨、张旭议道:“我兵止有三千,何以迎敌?还宜设计以破之。”因下令集民间驴、骡,不拘多少,身上缚草为人,穿戴衣甲,执着长鎗、大弓,依着树木,插立鲜明旗号,于十里外高原之上屯扎下;用妇女三百俱扮作男人,擂鼓敲锣,不住的吶喊。城头之上也一般装扮把守。陈亨可率精锐一千于大河左边埋伏。张旭可率精锐一千于大河右边埋伏。祇看林莽中高悬红灯为号,一齐发伏追击。曹良臣自率精兵二千,二十里外迎敌。再选居民壮丁五百,执着五色旗号按方而列,驻在城外深池之傍,中间设立高台,上缚草人,着了衣服虚张声势。众将得令依法而行。恰好也速大兵已到,良臣奋力来迎,自未至申,天色渐渐将晚,良臣拨马便走,那也速乘势赶来。一路高原之上,但见军马摇旗吶喊,远望竟有数十万之众驻扎不动。也速正在疑心,早见绿林中一盏红灯笼朗然高挂,两边伏兵不知多少,横冲直撞,真所谓:“兵在精而不在多,将在谋而不在勇。”左有陈亨,右有张旭,后有曹良臣,三千兵拚死攻击,杀得元兵四散奔溃。也速祇得领了败兵向辽东而走。曹良臣等祇是鼓噪赶来,直到蓟州而还。恰有元兵江文靖,领兵来攻居庸,也速幸得合兵一处。镇守居庸的原是都督孙兴祖,闻元兵合来侵犯,正要出兵迎敌,祇见哨子报有常遇春领兵十万,前来救应。不胜之喜。次日江文靖在锦州列阵搦战,常遇春自挺鎗相迎。未及五六合,把也速一鎗刺死。江文靖舍命而逃。遇春骤马追到,便活擒于马上。元兵踏死者不计其数,斩首一万六百七十余级。常遇春对着孙兴祖曰:“都督可仍镇此关,我们当提戈北往。”即日进发,出了大宁、兴和、开定,径至开平府十里外安营。
  开平守将乃元骁将孙伯奴与平章王鼎。他二人便出城拒敌。常遇春令左翼朱亮祖,右翼吴祯,三路分兵而进。郭英把王鼎活擒过来,送至军前枭首号令。逃脱了孙伯奴,遇春既取开平,遂进兵到柳河川安营。
  当晚遇春独坐营中,忽然得疾,精神甚是恍惚。帐前军校实时传与各营,众将都来问安。遇春曰:“某与诸公数年共事,期享太平,不意,今日在此地与诸公永诀。”众将惊问原故。遇春将生时老者的诗与前者五台山张三丰送来诗的事情,重新说了一遍,因曰:“‘先于和里贵,后向柳中亡。’我于和州得遇圣主,幸而所在成功,受了显爵,今兵至柳川,其亡可知。且病体十分沉重,诸公可为我料理身后之事。”驻在营中约莫半月,果然瞑目而逝。时年三十四岁。李文忠下令诸将且勿举哀,将衣衾、棺木备得齐整,殡殓了,即着金朝兴领兵三千保护灵枢而回。不一日,来到龙江驿。太祖闻得信息大惊,御制祭文,亲至驿中致祭,驾诣柩前拈香、敬酒、焚楮,长揖痛哭而还。且命葬于钟山草堂,追封翊运推诚宣德靖远功臣,开封仪同三司,上柱国、太保中书、右丞相、开平王。谥曰:忠武。配享太庙。长子常荫袭郑国公;次子常远袭开国公;三子常森袭武德侯。追赠祖考三代。
  却说孔兴、脱列伯二人,闻知常遇春身故,进攻大同甚急。太祖传旨李文忠为大元帅,汤和补左元帅,其余将佐仍旧供职,入救大同。李文忠领兵过云中,出雁门,次马邑地方,遇着元兵数千突至。文忠乘其不备挥兵一鼓而败之,捉了平章刘帖木儿及龙虎四大王。此时天大雨雪,文忠疑有伏兵,因令哨骑出入山谷查视彼卒往来。却见哨马回报:“我军前队已去敌五十里之地屯驻。”文忠与诸将商议,曰:“我军去敌五十里之遥,分明示之以弱。”即传令去敌五里阻水为营,乘晚而进。一边传与原守大同将帅汪兴祖得知,以便彼此攻杀。大兵驻扎纔定,忽见黑云一片压在营垒,宛如覆盖。文忠望了半晌对诸将曰:“有此云气,必主贼兵劫营。”传令傅友德率前军三万,张龙、周德兴二将接应朱亮祖率后军三万,王志、汪信二将接应;吴祯率左军三万,顾时、韩政二将接应;郭英率右军三万,赵庸、黄彬二将接应。俱北退五十里于白杨门四面埋伏。祇候晓星将落,东日将升,林中放震天雷为号,便发伏围剿元兵。汤和统军五万分作十营,如连珠相似,布列平坦地面,一路接应我军。但祇护行不必相杀。自领大队三万,秣马饷军,安住营寨坚立不动,祇待元兵来劫,便向北方且战且走。众将得令而去。将及三更,果然脱列伯领着元兵竟从西营杀入。李文忠挥兵北走,脱列伯驰兵赶来,路上早有十营军马相继救应。比及天明,前至白杨门,文忠大队人马都投深林中去。惟听轰天一声炮响,四下伏兵一齐杀出,密密的把元兵围住了厮杀。文忠立马于高原之上,着人高叫:“元兵中擒得脱列伯来降的从重加赏,决不食言。”须臾之间,果有本部将士缚着脱列伯来献。文忠即令军中取过白金五百两、彩绢二十疋,重赏来将。投降士卒计有二万多人。辎重、马匹不计其数。孔兴闻知信息,也解了大同之围。绥德部将乘机斩首,来到军前纳降。哨马星飞报于元主。元主晓得事都不济了,从此以后越发的往北而行,无复南向之心矣。西北一带地方悉皆平定。李文忠便班师驻于汴梁,差官奏捷。太祖看表大喜。祇见太史令刘基出班奏道:“臣观北兵今日势衰,不如乘此锐兵,四路穷追剿灭,庶几后无他患,古人云:‘除恶务尽,树德务滋。’伏惟陛下圣裁,以便诸将行事。”未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本节完)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   
第一回 元顺帝荒淫失政 地裂山崩倒太华第二回 开浚河毁拆民房 童谣石人一只眼
第三回 专朝政群奸致乱 脱脱计害芝麻李第四回 真明主应濠梁 皇觉寺太祖投生
第五回 牧牛童成群聚会 拜长老云昙为师第六回 伽蓝殿暗卜行藏 投母舅太祖安身
第七回 贩乌梅风留龙驾 太祖比试逞英雄第八回 郭光卿起义滁阳 永丰县英雄聚会
第九回 访徐达礼贤下士 攻三江破张家堡第十回 定滁和神武威扬 收铁冠计取和州
第十一回 兴隆会吴祯保驾 滁阳王得病归天第十二回 孙德崖计败身亡 巢湖军收俞通海
第十三回 牛渚渡元兵大败 太祖困天降大雨第十四回 常遇春采石擒王 陶安紫炁星降生
第十五回 陈也先投降行刺 取元兵设计得胜第十六回 定金陵黎庶安康 福寿自刎死尽忠
第十七回 古佛寺周颠指示 伯温曰猿献天书第十八回 刘伯温法遣猿还 孙炎领命访宋濂
第十九回 应征聘任人虚己 叶公龙泉救月狐第二十回 栋梁材同佐贤良 赵忠投降杀邓清
第二十一回 王参军生擒士德 元兵掘深坑丧命第二十二回 徐元帅被困牛塘 冯国用救回徐达
第二十三回 郭先锋活捉吴将 云龙攻取广德州第二十四回 赵打虎险受灾殃 二王毒酒害太祖
No.   [I]   II   [III]   [IV]   Page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