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书评论 國學智慧與當下生活:百傢講壇   》 孫立群:呂不韋、李斯的人生之路(7)      張曉傑 Zhang Xiaojie

  縱觀呂不韋的一生,他沒有在治國的大政方針上出現失誤,是從政的高手;卻在情感的小圈子裏喪失理性、迷失方向,導致身敗名裂,令人深思。
  下篇:李斯的人生之路
  一,“倉鼠一嘆”
  戰國末年,秦國(後來是秦朝)出現了一位傑出的政治傢、軍事傢和文學家,他就是李斯。李斯在秦從政近40年,從做捨人開始,一步步爬上了秦國丞相的高位,他幫助秦國完成了滅六國、統一中國的大業,是秦朝的開國功臣。贏政稱皇帝後,他又幫助秦製定了鞏固統一的各項制度和措施,是秦始皇手下最重要、功勞最大的謀臣。但是,他的一生又有很不光彩的地方,尤其在他晚年,屈從趙高,參與了宮廷政變;助紂為虐,幫助秦二世推行暴政,最後被殺,落得了身敗名裂,極其可悲的下場。李斯和呂不韋相比,同樣起自社會下層,同樣在政府擔任要職,又同樣晚節不保,下場悲慘,他們的人生之路為什麽如此相似?這真是一個值得研究的問題。
  不僅如此,李斯還有許多讓人捉摸不透的地方,有不少謎團值得破解。比如,李斯為什麽從開國的英雄變為禍國的罪人?這一點,他超過了呂不韋,甚至比呂不韋走得更遠,呂不韋並沒有參與宮廷政變,也沒有做那麽多壞事。再比如,李斯的內心深處究竟隱藏着什麽?他的性格有哪些特徵?在中國歷史上,像李斯這樣的人有什麽典型意義?我們今天瞭解李斯、剖析李斯能得到有益的啓示嗎?
  李斯字通古,大約生於公元前280年,死於公元前208年,上蔡(今河南上蔡縣西南)人。上蔡在戰國屬於楚國管轄。與傢富千金的呂不韋相比,李斯傢境貧寒,他出身上蔡“閭巷布衣”之傢,年輕時為郡小吏,低微的社會地位使他下决心改變自己的處境。司馬遷在《史記·李斯列傳》一開始就講述了李斯“倉鼠一嘆”的故事。
  在李斯辦公處附近的厠所裏,常有一些老鼠跑來跑去,這些老鼠又髒又臭,每天吃髒東西,見到有人或狗走來時,就受到驚嚇趕忙逃跑。後來李斯又走進糧倉,看到倉庫裏的老鼠,吃的是囤積的糧食,住在大屋子裏,不怕風雨,不用擔心人或狗的驚擾,養得又肥又大。李斯見到同是老鼠,卻是兩種境遇:一種又臭又髒,很狼狽;一種又肥又大,很舒坦。李斯由老鼠想到了人,想到了自己,於是嘆息道:“人之賢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處耳!”意思是一個人有出息還是沒出息,就如同老鼠一樣,是由自己所處的環境决定的。李斯對老鼠的感嘆,可稱為“老鼠哲學”。
  如何看待李斯的話呢?
  此話有反傳統的味道。中國古代有一種傳統思想,認為“君子固窮”“安貧守賤”,即滿足自己的處境,貌似清高,實則缺乏進取心、上進心。李斯認為,凡是有出息的人就要身居高位,享受舒適的生活。這種思想在一定條件下可以使自己不滿足現狀,激勵自己努力奮鬥,不斷進取。從這個角度看,此話有一定道理。不過,李斯把自己的志嚮與倉鼠相比,想當一隻坐食倉粟的大老鼠,品位實在不高。
  一般說來,人們希望成竜,如望子成竜、望女成鳳,哪裏會有人想當老鼠?誰願意用老鼠比喻自己?但是司馬遷在《史記·李斯列傳》中,一開頭僅用了15個字介紹李斯:“李斯者,楚上蔡人也。年少時,為郡小吏。”然後就寫下了李斯羨慕倉鼠的故事,這絶非偶然,司馬遷的用意是十分明顯,在司馬遷眼中,別人立志救國救民,李斯則想當一隻坐食倉粟的大老鼠,足吃足喝。顯然,司馬遷是在全面考察了李斯之後,認為李斯的一生就是以“老鼠哲學”支配自己的行動,就像老鼠那樣善於鑽營,善於保存自己。李斯最後落得身敗名裂的悲慘下場,與他狹隘個人主義和極端自私自利思想有直接的關係。
  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李斯决定進入政壇。他不是富翁,不能像呂不韋那樣花錢搞政治投機,他先去拜師學藝,增長本領,於是,他辭去了郡小吏的職務,來到齊國的蘭陵(今山東蒼山蘭陵鎮),拜著名的思想傢荀子為師。
  與李斯同時嚮荀子求學的還有韓非。李斯究竟嚮荀子學什麽呢,《史記·李斯列傳》記載,“乃從荀卿學帝王之術”。所謂帝王之術,就是君主如何治理天下的辦法。李斯學習用功,收效很大,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完成了學業,為後來從政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选集】百傢講壇
於丹:儒道相濟——構築人格兩岸(1)於丹:儒道相濟——構築人格兩岸(2)
於丹:儒道相濟——構築人格兩岸(3)於丹:儒道相濟——構築人格兩岸(4)
於丹:儒道相濟——構築人格兩岸(5)於丹:儒道相濟——構築人格兩岸(6)
於丹:儒道相濟——構築人格兩岸(7)於丹:儒道相濟——構築人格兩岸(8)
於丹:儒道相濟——構築人格兩岸(9)錢遜:儒學的當代價值(1)
錢遜:儒學的當代價值(2)錢遜:儒學的當代價值(3)
錢遜:儒學的當代價值(4)錢遜:儒學的當代價值(5)
錢遜:儒學的當代價值(6)錢遜:儒學的當代價值(7)
錢遜:儒學的當代價值(8)錢遜:儒學的當代價值(9)
錢遜:儒學的當代價值(10)錢遜:儒學的當代價值(11)
姚淦銘:老子智慧與人生成功(1)姚淦銘:老子智慧與人生成功(2)
姚淦銘:老子智慧與人生成功(3)姚淦銘:老子智慧與人生成功(4)
第   [I]   II   [III]   [I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