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理类 》 讀史方輿紀要 》
捲五十七
顧祖禹 Gu Zuyu
◎陝西六
◇延安府東至山西黃河界二百五十裏,東南至山西吉州二百九十裏,南至西安府耀州六百六十裏,西至慶陽府四百五十裏,北至榆林衛六百三十裏。自府治至京師二千二百裏,至南京四千八百四十裏,至布政司七百四十裏。
《禹貢》雍州地。春秋時白翟所居。秦屬上郡。漢初屬翟國,尋屬上郡。後漢亦為上郡地。晉為雍州塞外地。後魏延昌二年,置東夏州。西魏改為延州取延水為名。隋初因之。大業初,改為延安郡。唐復為延州。天寶初,亦曰延安郡。乾元初,復為延州。中和三年,置保塞軍節度。光化初,改曰寧塞軍。朱梁改為忠義軍。後唐曰彰武軍。宋仍曰延州亦曰延安郡彰武軍。元四年,升為延安府。金因之亦曰彰武軍。元改延安路。明初復曰延安府,領州三,縣十六。今仍曰延安府。
府東帶黃河,北控靈夏,為形勝之地。戰國時,魏人入上郡於秦,而秦益強《史記》:梁襄王七年,魏盡入上郡於秦。《正義》:丹、坊、、延北至圁陰,魏上郡地也。秦惠文君六年,魏納陰晉,八年納河西地,十年又納上郡十五縣,而河西濱河之地盡矣。漢逐匈奴,開朔方,恆自上郡而北。蓋其地外控︹索,內藩畿輔。上郡驚,則關中之患已在肩背間矣。晉失其馭,並、雍之間,遂成戎藪,歷數百年而患未息。唐自貞觀以後,開拓益廣,延州之患絶少。及党項蠢動於前,回鶻、吐蕃猖蹶於後,延綏嘗岌岌多事矣。廣明召變,四方幅裂,藩鎮交訌,延及五季,延綏嘗為爭遂之也《五代史》:梁開平四年,李茂貞合、涇二鎮兵,攻夏州帥李仁福,請兵於晉。晉遣周德威自振武將兵會之。朱全忠西援仁福,聞晉兵在綏銀磧中,遣將李遇等自延趣銀夏,邀其歸路。宋以西夏憑陵,置重鎮於延州,往往選將屯兵,與諸路相聲援。王庶曰:延安,五路襟喉也。金人之窺關陝也,恆自山西渡河,亟犯延安,延安陷則南侵三輔,如建瓴而下矣。嗚呼!涓涓不絶,將成江河。以延綏之境,密邇雄邊,控臨秦晉,一旦有事,此國傢救焚拯溺之時,乃猶以泄泄處之,安得不為滔天之禍哉!
膚施縣附郭。戰國時為趙地。趙惠文王二年,主父滅中山,遷其王於膚施,即此。秦置縣,屬上郡。漢為上郡治。曹魏時廢。後魏復置,屬襄樂郡。西魏時廢。隋大業三年,復置縣,為延安郡治。唐、宋時,州郡皆治此。今編戶二十七裏。
○延安城在府東五裏。《宋志》:延安有東西二城,其中限以深淵。五代漢天福十二年,彰武軍亂,攻其帥周密。密保東城,衆推州將高允權為留後,據西城,是也。宋嘉定十四年,蒙古將木華黎攻金延安。延安將合達軍於城東,木華黎潛令軍士伏於城東兩𠔌中,誘金兵來追,伏發,大敗之。合達入城固守。木華黎以城池堅深,猝不可拔,乃南攻坊,留軍圍之。瀋括曰:延安有五城。說者謂舊有東西二城,夾河對立,高萬典郡,始展南北東三關城。按杜甫詩:五城何迢迢,迢迢隔河水。是天寶中已有五城也。今舊址已廢。城周九裏有奇,有東南北三門,即故城改築。
金明城府西北百裏。杜佑曰:古高奴也。項羽封董翳為翟王,都高奴。漢為縣,屬上郡。文帝三年,匈奴入居河南地,侵盜上郡。遣丞相灌嬰發車騎詣高奴,擊之。匈奴走出塞,上自甘泉之高奴,因幸太原。後漢亦為高奴縣。晉廢。後魏太平真君十年,置廣洛縣於此。十二年,置金明郡治焉。隋初,郡廢,改縣曰金明,屬延州。隋末廢。唐武德二年,置北武州,領開遠、金義、崇德、永定、安義凡五縣。旋復析膚施地置金明縣。貞觀二年,廢北武州,以開遠等五縣俱省入,仍屬延州。宋初因之。熙寧五年,廢為金明寨。又永豐廢縣,在府西。後魏太平真君十三年,置永豐、啓明二縣,屬金明郡。隋俱廢入金明縣。
豐林城在府東三十五裏。亦漢膚施縣地。後魏僑置廣武縣於此。太和初,兼置遍城郡。西魏末,柔然寇廣武,李弼擊卻之。隋初郡廢。開皇十八年,改為豐林縣,屬延州。唐武德四年,僑置雲州,又析置雲中、榆林、竜泉三縣。八年,廢州,以竜泉縣並入臨真,以雲中、榆林並入豐林,仍屬延州。宋初因之。熙寧五年,省為豐林鎮,屬膚施縣。杜佑曰:豐林,漢朔方臨河縣地。似誤。
延水城府東北百十裏。西魏置安人縣,屬安寧郡。隋開皇初,郡廢,改安人為吉萬縣,屬綏州。大業初,廢。唐武德二年,分延川縣地置西和州,領安人、修文、桑原三縣。貞觀二年,廢州及修文、桑原二縣,入安人縣,屬北基州。八年,又廢北基州入延川縣。二十三年,改安人縣為弘風縣。神竜元年,又改為延水縣,屬延州。宋初因之。熙寧八年,省入延川縣,為延水鎮。
門山城府東南百八十裏。《志》雲:宇文周時,分雲岩、汾川二縣地,置門山縣。隋大業初,省入汾川縣,屬延州。唐武德三年,復置門山縣,治宋斯保,屬丹州。總章二年,移治庫利川。宋仍屬延州。金因之。元廢入宜川縣。舊《志》:門山廢縣在宜川縣西七十裏。雲岩、汾川,今俱見宜川縣。
三城在府東南。《志》雲:魏晉間所置,為戍守處。晉鹹和九年,北羌王薄勾大等侵擾北地、馮翊。石虎使其將郭敖、石斌等擊破之。勾大奔馬蘭山,郭敖乘勝逐北,為羌所敗。斌收軍保三城。又元興中,姚興欲以三城朔方雜裔配赫連勃勃守高平,不果。義熙三年,時勃勃以朔方叛秦,攻秦三城以北諸戍,悉拔之。既而勃勃取關中,置朔州牧,鎮三城,即此。魏收《志》:遍城郡廣武縣有三城。是也。馬蘭山,見耀州同官縣。
○嘉嶺山在府城東南,形勢高峻。又城東北有清涼山。上有屍毗岩及萬佛、石仙等洞,又有鷲峰、定甲等泉。《寰宇記》:郡城據山,四面甚險。謂此也。元木華黎伏兵於城東兩𠔌,即此二山雲。
伏竜山府北五裏。《郡國志》:上郡之名山也。又五竜山,在府北十裏,山下有帝原水。《漢志》:宣帝從方士言,祠五竜山帝原水。即此。山北又有一峰,高數百丈,峭如碧簪,名碧簪山,一名虎頭山。
重覆山在縣東南,近廢門山縣,以山形重疊而名。杜佑曰:門山縣有門山。《名勝志》雲:山形如門,略容車馬,東至宜川縣僅十裏。○牡丹山,在府南四十裏,多産牡丹,名曰花原頭。
○延水在府城東門外。源出安塞縣西北蘆關嶺,東南流經此,又流經延長縣,入黃河,一名濯筋水。《志》雲:府南門外有南河,流入濯筋水。
清化水府東四十裏地有嘉泉,水源出焉,東流入延水。又清水,在府西北廢金明縣境,流經老人𠔌,俗呼老人水,下流亦合於延水。○烏耶水,《志》雲:出府東北烏耶𠔌。又竜尾水,出府北之竜尾溪,下流俱入於延水。
延利渠在府城南。舊時灌註城市,復穿城而出,溢為柳湖,入於延水。○五竜泉,在府城東北,從石罅中涌出,匯而為池。《水經註》:五竜山有牧竜川,多産駿馬。即此池也。
○金明寨在府西北。本金明縣地。宋天聖中,置寨於此,以禦西夏。慶歷初,趙元昊寇金明寨,轉破寧夏寨,進陷豐州。寧夏寨,蓋在夏州境內。《宋志》:金明縣有金明寨。《通志》雲:今府治西有金明驛,又有榆林、魚河二驛。
安塞縣府西北四十裏。東至青澗縣二百四十裏。本漢高奴縣地。後魏為廣洛縣地。唐為金明縣地。宋置安塞堡。元升為縣,屬延安府。明因之。今縣城周三裏有奇,編戶二十裏。
○敷政城縣西南百二十裏。後魏置因城縣,屬上郡。後周廢,尋復置,屬延州。隋因之。《舊唐書》:武德二年,移因城縣,治金城鎮,改為金城縣。又於界內置永州,領金城、洛盤、新昌、土追四縣。貞觀四年,移永州於洛源縣。八年,廢洛盤等三縣入金城,屬延州。天寶元年,改金城為敷政縣。宋因之。元廢。今為敷政巡司。○石門城,在縣西。後魏置,屬上郡。魏收《志》:上郡領石門、因城二縣,後周廢入因城。
○天澤山在縣東五裏。上有天澤泉。又竜安山,在縣西一裏。狀如臥竜,因名。○靈臺山,在縣北五裏。巨石高險,舊建雲臺觀於其上。又三追山,在廢敷政縣北一裏。土石相雜,上有三塚,遙望如追,因名。
○洛水在縣西七十裏。上流自慶陽府流入府境,經保安縣西南,流入縣界。至城下又南流入甘泉縣境。詳大川洛水。○延水,在縣北百裏,東南流,入膚施縣界。
西川水在縣東南。自保安縣境流入界,至縣東南二十裏,會小平川,入膚施縣境,合於延水。又縣西北九十裏有洧水及背水,皆東流註於延水。○金明川,在縣北五十裏。《寰宇記》:自蕃界來入縣境,西過而南流,至膚施縣界,合於延水。
○蘆關在縣北百七十裏。有東西二城基址,亦曰蘆子關。唐杜甫詩:延州秦北戶,關防猶可倚;焉得一萬人,驅疾塞蘆子。謂此也。蔡夢弼雲:去延州百八十裏有土門山,兩崖峙立如門,形若葫蘆,故謂之蘆子。後唐長興四年,李彝超以夏州拒命。詔樂彥稠等討之,進屯蘆關。彝超遣党項抄掠糧運及攻具,官軍自蘆關退保金明。趙《聚米圖經》曰:蘆關在延州塞門寨北十五裏,自蘆關南入塞門,謂之金明路。舊有蘆關寨,宋至道中,廢。元豐四年,復為戍守之所。
塞門寨在縣北百五十裏。本蕃部舊寨。宋至道中,廢。元豐四年,復置。其東五十裏為殄羌寨。北九十裏為烏延口寨。陳執中曰:塞門至金明二百裏。宋時與安遠、承明等寨,屢為夏人所陷。熙寧二年,夏人請納安遠、塞門二寨以易綏州。二寨之北,舊有三十六堡,以長城嶺為界。時詔邊臣定二寨地界,夏人不從,遂不果易。元豐二年,收復塞門寨,始為內地。《宋志》雲:塞門寨,南至安塞堡四十裏。似謬。○招安寨,縣西北五十裏。宋龐籍知延州,命部將狄青築招安寨於橋子𠔌旁,以斷夏寇出入之路,即此。後為招安驛。
萬安寨在縣北。亦謂之萬安鎮。又東有三川口,《舊志》以為宜川、延川、洛川之口也。宋康定初,趙元昊寇延州之保安軍,破金明寨。又破安遠、寨門、永平諸寨,乘勝至延州城下。諸將劉平、石元孫等自慶州趣土門,復倍道而前,至萬安鎮。又進至三川口西十裏止營,與延州相聞。復東行五裏,與賊遇。賊涉水為陳,擊卻之,轉戰三日,賊退還水東。平保西南山,立七柵自固。賊自山四出合擊,平等敗沒。即此處也。土門,即蘆子關矣。○平羌寨,縣東三十五裏。宋置。本名剋鬍山寨。紹聖四年,更名。金廢。
甘泉縣府西南九十裏。北至安塞縣百二十裏,南至州九十五裏。漢上郡雕陰縣地。隋為洛交縣地。唐武德初,析置伏陸縣。天寶初,改為甘泉縣,屬州。宋改屬延安府。今縣城周三裏有奇,編戶二十三裏。
○雕陰城縣南四十裏。戰國時魏地。周顯王三十六年,秦犀首伐魏,取雕陰。《史記》:梁襄王五年,秦敗我竜賈軍四萬五千於雕陰。是也。漢置縣。三國魏時縣廢。舊《志》雲:雕陰城在州北三十裏。《括地志》:雕陰故城在洛交縣北三十裏。
臨真城在縣東北百七十裏。漢高奴縣地。或云即漢上郡之定陽縣。後漢因之。晉省。後魏大安中,置臨真縣,屬定陽郡。西魏又置神水郡及真川縣。後周廢郡。隋大業初,又以真川縣並入臨真。唐初,屬東夏州。貞觀二年,改屬延州。宋因之。元廢。其南又有竜泉廢縣,唐武德四年析置,八年並入臨真縣。
黑城縣東百七十裏,當庫利川口。相傳赫連勃勃所置。緣山坡為城,崎嶇不正,俗名黑城。後魏孝昌二年,源子邕奉詔討賊,自東夏州進平黑城,遂率衆南出。賊帥康維摩守鋸𠔌,斷棠橋。子邕擊破之。又破契官斤於楊氏堡,復破賊於赤沃堡,遂解白水之圍。鋸𠔌及楊氏等堡,應在今洛川、宜川等境。
○伏陸山在縣治東北。唐以此山名縣。又雕陰山,在縣南二十裏。山多土穴,雕鷹所居。漢以此名縣。○勞山,在縣北二十裏。有大小二山。相傳宋狄青與夏人相拒,士卒疲睏,嘗憩於此,因名。
野豬峽在縣北四十五裏。山峽險窄,為戍守重地。《志》雲:甘泉當、延二州之中,為咽喉之所,而野豬峽尤當其要。嘉靖三十年,撫臣張珩議築堡於此,以遏虜南入之衝。
○洛河在縣治西。自安塞縣流經此,又南入州境。○伏陸水,在縣南二十裏。亦名阿伏斤水。阿伏斤,夷名也。《志》雲:以水源隱伏川陸,故兼有伏陸之名。下流入於洛河。
庫利川在縣東北。川側土田沃衍,五穀豐饒,羌人稱貯舊𠔌為庫利,因以名川。○甘泉,在縣南五裏。出岩𠔌中,飛流激射,厥味甘美。隋煬帝嘗經此,飲而甘之,唐因以名縣。
○撫安驛《通志》雲:在縣治西北,明初置。
安定縣府北百九十裏。南至安塞縣百六十裏。本唐延川縣地。宋康定五年,於延州城馬蹄川築安定堡。金因之。元改置縣。今縣城周五裏有奇,編戶九裏。
○丹頭城在縣東南。宋置丹頭寨於此。金因之。元至元初,改置丹頭縣,屬延安府。四年,仍並入安定。○禦謀城,在縣西北百裏。宋崇寧三年,賜名禦謀。金廢。又縣北有製戎城,宋崇寧中置。本名天降山新城。政和八年,賜名製戎。《通志》:縣西北八十裏有洛城,洪武中所築。
○二郎山在縣南一裏。雙峰並立,因名。又鴉鴿山,在縣南四十裏,林木蔚然。又南二十裏曰神木山。山中有古樹千株,樵采不敢入。○滴溜山,在縣北百裏。泉出岩石間,因名。黑水出於此。
○潘陵川縣南八十裏。源出鴉鴿山,南流入於延水。○黑水,在縣北百裏。舊置黑水堡,因水以名。宋元豐五年,種諤遣麯珍攻黑水安定堡,與夏人遇,敗之。又金人以李顯忠為蘇尾九族都巡司使,駐兵黑水堡,是也。又白水亦在縣北,源出分水嶺。宋置白水堡於此。下流合於黑水。又東至延川縣境,合於吐延川。
○威羌寨在縣北七十裏。宋元符初築。又北七十裏曰蘆移堡。《宋志》:蘆移堡西南至禦謀城三十五裏,元豐中置。○竜安寨,在縣西南八十裏。宋慶歷初,龐籍知延州,命狄青築招安寨,周美取承平寨,王信築竜安寨,悉復所亡地,築十一城,是也。宣和二年,改竜安曰德安寨。
保安縣府西北百八十裏。本名栲栳城,以旁有栲栳𠔌而名。唐鹹亨間,嘗置禁軍於此。貞元中,改為永康鎮。宋升為保安軍。金改軍為縣,復置州治焉。元州廢,以縣屬延安府。縣城周九裏有奇,今八裏有奇,編戶八裏。
○金湯城在縣西北百裏。宋置金湯寨。元豐五年,延將麯珍敗夏人於金湯,是也。元符二年,改為金湯城,為控禦夏人之所。明成化中,套賊入犯,此亦為戍守要地。其西四十裏曰白豹城,入慶陽府境。○通慶城,在縣西北百六十裏。亦宋置,為延戍守要地。其西三十裏,即慶陽府境之鎮安城也。又鐵鞭城,在縣西北百餘裏。《志》雲:宋時所築,為榆林之之險。又北有鎖地、五穀等城,亦宋置。
○九吾山縣西五十裏。上有湫,歲旱不竭。《志》雲:縣西一裏有候雨山。旁有石室。天將雨,則此山煙霧四塞,人以為候。○唐毛山,在縣西北,近榆林之寧塞營。近代官軍敗賊於此。又石樓臺山,在縣南七十裏。以山岩層疊而名。
艾蒿嶺在縣東六十裏。即子午嶺之異名也。綿亙於延慶兩郡間,幾數百裏雲。
○洛河在縣西南。自慶陽府廢洛源縣流經此,又東南入安塞縣境。○吃莫河,源出蕃部吃莫川。東南流,至城西十六裏,又南入於洛河。其水淺隘,不勝船筏。
三岔溝縣北九十裏。又縣西南四十裏有紫馬溝,涸溢不時,水漲則註於吃莫河,通於洛河。
○石堡塞在縣北。本蕃寨。宋初置城於此。至道中廢。《宋志》:寨旁有洑流,一名臧底河。夏人近河築城,為要害必爭之所。政和五年,知慶州姚古剋其城,建威德軍,尋復為寨。金廢。
順寧寨縣北四十裏。西至金湯城九十裏。宋為戍守要地。紹興四年,夏趙乾順入寇延,西自順寧、招安寨,東自黑水、安定,中自塞門、竜安、金明以南,二百裏間相繼不絶。至延州北五裏,陷金明寨而去。蓋諸寨皆延州要衝也。《通志》:洪武中,嘗設順寧巡司於此。○德靖寨,在縣西八十裏。亦宋置。寶元初,趙元昊入寇,與諸酋約,先攻延,欲自德靖、塞門寨、赤城路三道並入,是也。赤城,見平涼府崇信縣。
園林堡縣東四十裏。宋置。今縣東九十裏有園林驛,因舊堡以名也。又縣東北有平戎堡。《宋志》雲:堡南去園林堡五十裏。本名杏子河東山。紹聖四年,賜名平戎。亦曰平戎寨。金廢。○鐮刀寨,在縣南。宋慶歷四年,趙元昊請以栲栳、鐮刀、南安、承平故地,及他邊境蕃漢所居,乞畫中為界處也。栲栳,即今縣城矣。
石門鎮在縣西。嘉靖三十年,撫臣張珩言:保安縣西河川有石門鎮及石門子,北接榆林、寧塞、靜邊諸營堡,為戎羌闌入之路,宜各築一城,增兵戍守,是也。○聖人道,在縣東七裏。《志》雲:從番界末傢族來,經縣境一百五裏,入廢敷政縣界。即赫連勃勃起自夏臺入長安,芟平山𠔌所開道也。俗訛為聖人道。
宜川縣府東南二百八十裏。西至州百七十五裏,東至山西吉州百六十五裏。古孟門河西之地。苻秦時為三堡鎮。西魏置義川縣,又置汾州及義川郡,尋改州為丹州。後周改縣為丹陽郡。開皇初,郡廢,復改縣曰義川。大業初,州廢,縣屬延安郡。義寧初,復置丹陽郡。唐武德元年,改為丹州。天寶初,改為鹹寧郡。乾元初,復為丹州。宋太平興國初,改縣曰宜川,而丹州如故。元廢州,以縣屬延安路。今縣城周四裏有奇,編戶二十三裏。
○丹陽城在縣東北二十九裏。亦曰丹州城。《志》雲:苻秦時三堡鎮也。西魏大統三年,割、延二州地置汾州,理三堡鎮。廢帝改為丹州,因丹陽川為名。唐永徽中,移縣於赤石川口,其城遂廢。
汾川城在縣東七十裏。西魏置安平縣。後周改曰汾川。隋蜀延州。唐屬丹州。劉句曰:隋縣治土壁堡,唐開元二十二年移今治雲。宋熙寧三年,省入宜川。○鹹寧城,在縣東百裏。後魏置永寧縣。西魏改為太平縣。隋開皇中,改曰鹹寧,屬延州。唐屬丹州。劉句《志》:隋縣治白水川,唐景竜二年移治長鬆川雲。宋太平興國中,廢入宜川。
雲岩城在縣西北七十裏。西魏置,兼置樂川郡治焉。隋初,郡廢,縣屬丹州。大業初,縣廢。唐武德初,復置雲岩縣,屬丹州,理回城堡。鹹亨四年,復移治於此。宋熙寧七年,又廢為雲岩鎮。
○安樂山在縣南十裏。《志》雲:昔人嘗屯軍於此。又晉師山,在縣西南百裏,與州分界。○雲岩山,在縣北八十裏。山形重疊如雲,舊雲岩縣以此名。又庫利山,在縣西百裏,與甘泉縣之廢臨真縣接界。
孟門山在縣東南二十裏。山勢綿延,與吉州孟門山參差相接。《志》雲:山當黃河中流,有石扼束,俗謂之石。相傳即《禹貢》鑿石導流處也。○盤古山,在縣東南百二十裏。山勢紆回,翼帶河濱。
○黃河在縣東八十裏。其上流自榆林衛而南流,經葭州、綏德二州之境,又南歷青澗、延川及延長縣而入縣境,與山西平陽府吉州分界,又南流入同州韓城縣界,府境東面之險也。詳見大川黃河及川瀆異同。
銀川水在縣西南十裏。流繞縣城,又東註於黃河。又汾川水,在縣北八十裏,自甘泉縣流入境。又澤徑河,在縣北百裏。俱流入於黃河。
丹陽川在縣西南。蒲川水自州洛川縣來,流入丹陽川。川口有赤石,因曰赤石川。又庫川,在縣西北二十裏。川南為漢,北為蕃。蕃漢人於此締香火。蕃人謂香火為庫也。其下流,俱註於黃河。○玉蓮池,在縣北。《志》雲:池廣數千頃,為一方之勝。今湮。
○烏仁關在縣東八十裏。下臨黃河岸,與山西吉州對境。《唐志》:丹州有烏仁關。《一統志》雲:金置,元廢。誤也。
延川縣府東北二百裏。東至山西永和縣百裏,北至青澗縣五十裏。亦漢膚施縣地。西魏置文安縣,兼置文安郡。隋開皇初,郡廢,改縣為延川,取界內吐延川為名,屬延州。唐因之。今縣城周四裏,編戶九裏。
○義門城在縣西。唐武德二年,置義門縣,兼置南平州治焉。四年,州縣俱並入延川。
○青眉山在縣西北六十裏。後魏時,有土蕃青眉族居此,因名。又西北二十裏,有玉皇山。《志》雲:縣西一裏有西山,舊為烽火之所。
禪梯嶺在縣西南。嘉靖三十年,撫臣張珩言,保安縣石門鎮、甘泉縣野豬峽與延川縣禪梯嶺,俱為套寇深入之路,比他鎮為獨重,可各築一城守之。是也。
○黃河在縣東四十五裏。自清澗縣流入境,又南入延長縣界。《志》雲:縣東北六十裏有漩窩渡。又有延水關渡,在縣東南七十裏。清水渡,在縣東南八十裏。皆黃河津濟處。
吐延川在城北。一名哥基川。鬍語亦謂之濯筋水。《寰宇記》:吐延川與骨鬍川,俱自綏德來,流入於黃河。
青澗水在縣東城下。自清澗縣流入,又東北流入於吐延川。《志》雲:縣東北有柏岔溝、五竜川,縣西有王傢溝、唐傢坌溝,縣南有王林溝、沙泉溝,縣北有土𠔌坌溝、滔水川,縣西北有紫溝及社樹平溝,俱流入於延川。○石油井,在縣北九十裏。井出石油,六月取之塗瘡疾,即愈。舊《志》:高奴縣出脂水。是也。或謂之石液雲。
○永和關縣東北四十裏。宋置關於此。路通綏德,前據山險,下臨黃河,西戎嘗盤據其間,為戍守要地。縣北又有順安、白草等寨,俱宋景中置。元符二年,廢。○文安驛,在縣西五十裏,為延綏往來之通道。
延長縣府東百五十裏。東至山西大寧縣百裏,西北至延川縣五十裏。本膚施縣地。西魏置廣安縣。隋改延安縣,屬延州。唐初,置北連州於此。貞觀二年,州廢,縣仍屬延州。廣德二年,改為延長縣。今縣城周四裏有奇,編戶十裏。
○義鄉城在縣西南。西魏置義鄉縣。隋大業中,廢入延安縣。唐初,復置,又析置齊明縣,俱屬北連州。貞觀二年,俱廢入延安縣。
○屏山在縣治南。以形似名。下有翟水,水面出油,可以燃燈。又氵敕玉岩,在縣治東軒豁,可容百人。泉出如練,流入城東鴛鴦渚,謂之城東河。
九連山在縣西十五裏。山有九峰,相連不斷。又高奴山,在縣北二十裏。上有古寨。○獨戰山,在縣東北六十裏。其山險峻,一人拒守,可以當千。有交口川繞其下。又髑髏山,在縣東六十裏。相傳古戰鬥之所。下有川,經獨戰山東,入黃河。
○黃河在縣東三十五裏。自延川縣流入,與山西永和縣接界,又南入宜川縣界。縣境之水,俱流入焉。○延水,在縣南。自膚施縣東流經縣界,又南入於河。
○甘𠔌驛在縣西七十裏。東至府城,此為中道。《通志》作於𠔌驛。
青澗縣府東北二百三十五裏。北至綏德州百二十裏。本名寬州壘。宋康定初,種世衡以壘當寇衝,右可固延安之勢,左可致河東之粟,北可圖銀夏之舊,請即廢壘築之。城成,賜名青澗。金大定二十二年,升為縣,屬綏德州。元因之。明嘉靖四十一年,改今屬。縣城周三裏,編戶十裏。
○綏平廢縣縣西百裏。本宋之綏平寨。宣和末置。李顯忠初仕金,破紅巾寇乞即羅義於綏平,是也。金末置為縣。元省入懷寧。○懷寧廢縣,縣北七十裏,本宋之懷寧寨。金初因之,尋置為縣。元以綏平縣省入,尋又省入青澗縣。
○草塢山在縣城北。又城西有筆架山,縣憑以為固。○官山,在縣北五十裏。萬山旋繞,二川縈流,通往來官道。又吐𠔌嶺,在縣北二十裏,高險為縣之望。
○黃河在縣東百裏。自綏德州流經此,有郭宗渡為津濟處。又南入延川縣境。
無定河縣東北八十裏。自綏德州流入境,又東南流入黃河。○青澗河,在縣城西。自安定縣流入境,又東南流入延川縣,流合吐延川入於黃河。
東河在縣城東。發源縣北官山苜蓿嶺。又縣西有西河,發源烽臺川,俱流註於青澗河。宋種世衡城青澗,開營田二千頃,資東西二河為灌溉雲。
石井在縣治西。宋種世衡所鑿。世衡城青澗,處險無泉,鑿地十五丈,遇石。世衡命屑石一畚,酬百金,卒得泉。明正德間,邊患告急。縣令趙輅恐石井不足用,更鑿一井,引東河水,自城下穿入。今謂之新井。
○永平寨縣西七十裏。宋置。《宋志》:縣東七十裏為永寧關。○石嘴岔驛,縣北七十裏。路通綏德。《通志》:縣東南有奢延驛。
附見:
延安衛在府城內。洪武二年建,轄千戶所五。又塞門守禦百戶所,在安塞縣北百五十裏,洪武十二年建。安定守禦百戶所,在安定縣治北,洪武二年建。保安守禦百戶所,在保安縣治南,洪武十二年建。俱屬延安衛。
州府南百八十裏。南至西安府耀州三百九十裏,西至慶陽府寧州二百十裏,西北至慶陽府三百三十裏。
春秋時白翟地。秦屬上郡。漢為上郡及左馮翊地。後漢亦屬上郡。三國魏虛其地。晉因之。後魏置東秦州,後為北華州。西魏改為敷州。隋初因之。大業三年,改為城郡。尋又改上郡。唐初改為州貞觀二年,置都督府,尋又改為大都督府。天寶初,曰洛交郡。乾元初,復為州。建中初,坊節度治於此,亦曰渭北節度。中和三年,改為保大軍。宋仍曰州亦曰洛交郡保大軍。慶歷初,置康定軍於此。金亦曰州復改置保大軍。元仍舊以州治洛交縣省入,屬延安路。明因之,仍曰州編戶五十一裏,領縣三。今仍曰州。
州接壤延綏,藩屏三輔,為渭北之襟要。唐乾元以後,嘗置重兵於此,與、寧、涇、原諸鎮相為唇齒。宋范仲淹曰:延密邇靈夏,為西羌必繇之地。因請建州城,為康定軍,增築堡寨,備禦始密。南宋初,金人嘗自山西乘冰渡河,陷延,然後南破潼關,殘毀三輔。州當南北之衝,亦關中之重地也。
○洛交廢縣今州治。本漢雕陰縣地。西魏為三川縣地。隋開皇三年,析置洛交縣為敷州治。唐、宋皆因之。元廢。今州有內城,周二裏餘,外城周十裏餘。皆因故址修築。
三川城州南六十裏。苻秦置長城縣。西魏改為三川縣。唐因之。宋廢為三川鎮。今為三川驛。又利仁廢縣,亦在州南。後魏置。西魏省入三川縣。○直羅城,在州西百二十裏。《志》雲:以城枕羅水而名。後魏築城於此。唐武德三年,分三川洛交置直羅縣,屬州。宋因之。元廢。又有直羅關,路通環慶,唐太宗徵突厥所開也。今設直羅巡司。
長城州西南四裏。戰國時,秦魏分界處。《寰宇記》雲秦蒙恬所築,誤也。又高奴城,今延安府之金明城也。孔穎達雲:高奴在州境。《寰宇記》雲在州東五裏,似未可據。
○龜山在州城西。城南四裏又有櫻桃山,上多櫻桃樹。又有梅柯嶺,在州西北三裏。舊時嶺有古梅。又大回嶺,在州南十裏。登之可以回望州城,因名。○壽峰山,在州南百二十裏,南接耀州同官縣境。
馬尾崖州南百二十裏。高數十丈,岩畔水流,遙望如馬尾,因名。或云,即馬翅𠔌也。宋紹興中,李永奇謀南歸。金人賊殺之於此。
葦𠔌在州南三十裏。𠔌中多葭葦。其水東南流,合於三川水。一名聖佛𠔌。又州西北百裏有破羅𠔌。其水為羅水,東合於葦𠔌水。
○洛水在城東。自甘泉縣流入境,至城下,水流衝激,州城數被其患。唐麟德二年,州大水,壞居人廬捨,即洛水也。又南為三川水,流入洛川縣界。○三川水,在州南六十裏。慶陽府之華池水、黑水流經此,會於洛水,因名。西魏時,置三川縣以此,亦謂之洛交水。
江傢川在州西百三十裏。又有餘樂川,俱經廢直羅縣界,東南流入於洛水。
○竜益鎮州西百四十裏。今置驛於此。自鎮而東,為州西七十裏之北村驛,自鎮而南六十裏,為慶陽府合水縣境之邵莊驛。《通志》:今州治西南有城驛。又州西七十裏有張村驛。
洛川縣州東六十裏。東至宜川縣百二十裏。漢縣地,屬左馮翊。後魏為敷城縣地。後周置洛川縣,屬敷州。隋因之。今縣城二裏有奇,編戶六十裏。
○城廢縣在縣東南七十裏。本漢縣。後漢廢。東晉時,苻秦置敷城縣。姚襄遣其從兄蘭略地敷城,是也。亦謂之敷陸。大元十二年,秦苻纂與後秦相持,自涇陽退屯敷陸。即此。後魏仍為敷城縣。魏主燾神三年,夏主赫連定攻魏城,後又兼置敷城郡。隋初,郡廢。大業初,改曰城。唐屬坊州。唐末,李茂貞置翟州於此。朱梁開平三年,翟州降於朱全忠,改為禧州。宋廢州,以縣屬州。金因之。元省入洛川縣。今縣南百二十裏,有城巡司。縣亦有城驛。
定陽城在縣北。漢為定陽縣,屬上郡。應劭曰:在定水之陽,因名。後漢仍為上郡屬縣。魏廢。苻秦時,復置定陽縣。晉義熙六年,夏王勃勃遣兵拔後秦之定陽,是也。後魏敷城郡領定陽縣。鬍氏曰:廢縣在城縣界。
○雄兒山縣東五十裏。又東二十裏為聖公山,皆昔時據險拒賊處。又有黃竜山,在縣南百三十裏。
爛柯山縣東北七十裏。山有黃梁水出焉,西南流入洛。○界頭山,縣東南百五十裏。與同州澄城縣分界,因名。
○洛水縣西南五十裏。自州境流入。唐開元十五年,洛水溢入城,平地丈餘,死者無算,是也。又南入中部縣境。
仙宮河在縣南。下流入洛。《志》雲:縣東北有開撫川河,西北有廂西河,俱繇宜川縣界來,註於洛。又縣南百二十裏有聿津河,自同州韓城縣界來,西流入洛。
中部縣州南百四十裏。西至州三百二十裏,東南至同州二百七十裏。漢左馮翊翟道縣地。姚秦置中部縣、後魏置中部郡於此。隋初,改為內部郡。開皇三年,郡廢,改縣為內部縣,屬敷州。唐武德二年,置坊州,治中部縣。《志》雲:後周天和七年,唐世祖作牧州,於州界內置馬坊。武德二年,因置坊州於此,復改為中部縣。天寶初,改為中部郡。乾元初,復故。又坊節度初治此。宋亦曰坊州。金因之。元廢州,以縣屬州。今城周四裏,編戶二十四裏。
○翟道城縣西北四十裏,漢縣治此。後漢省。後魏置狄道縣,屬中部郡。後周廢。又直路城,在縣西北二百裏。漢縣,屬北地郡。後漢廢。
杏城在縣東南百十裏。相傳漢將韓鬍嘗於此伐杏木為柵,以拒北狄。晉因之,置杏城鎮。升平初,姚襄將圖關中,自北屈進屯杏城。又興寧三年,匈奴右賢王曹寇秦杏城。秦主堅自將擊破之,因北巡朔方,撫諸鬍。苻生之弟幼,遂帥杏城之衆,乘虛襲長安。守將李威擊斬之。太元十一年,苻丕戰敗於襄陵,苻纂等帥其衆走保杏城。十二年,為姚萇所剋。十五年,故秦將魏揭飛攻後秦將姚方成於杏城,萇擊殺之。義熙七年,秦姚詳屯杏城,為赫連勃勃所逼,南奔大蘇。勃勃遣將追斬之。秦王興遣姚顯迎詳、弗及,遂屯杏城。十一年,勃勃攻杏城,拔之。後魏太平真君六年,盧水鬍蓋吳聚衆反於杏城。明年,魏將乙拔等討斬之。太和十五年,置東秦州於杏城。尋改為北華州,領中部敷、城二郡。西魏亦為敷州治。隋徙州治於洛交。宋白曰:隋自杏城移州治五交城。魏收《志》澄城縣有杏城,蓋與澄城接境也。北屈,見山西吉州。襄陵,今山西平陽府屬縣。○和寧城,在故杏城東南。晉太元十二年,秦苻纂屯敷陸。秦馮翊太守蘭櫝帥衆自頻陽入和寧,與纂謀攻長安,即此城也。
貳城在縣西北。苻秦時貳縣城也。晉興寧三年,苻堅以匈奴曹轂死,分其部落。自貳城以西,以其子璽為輅川侯,貳城以東,以其子寅為力川侯。隆安初,鮮卑薛勃據貳城以叛,姚興自將擊平之。義熙五年,姚興擊夏王勃勃至貳城,為勃勃所敗。六年,勃勃南略安定,徙其民於貳城,既而秦復取之。十年,妖賊李弘等屯於貳城,興自將擊平之。宋元嘉四年,魏將娥清等攻夏,拔其貳城,是也。鬍氏曰:貳縣城,當在杏城西北、平涼東南。又縣有石保、長城二廢縣,皆後魏置,屬中部郡。後周廢。
○橋山在縣治北。亦曰子午山,亦曰子午嶺。自慶陽府境,綿亙於延安西境,其南麓跨於縣界。《志》雲:沮水至縣北,穿山而過,因以橋名。相傳黃帝葬衣冠於此。漢武巡行朔方,還祭黃帝於橋山。王莽更名上陵也。詳見前名山橋山。○鳳凰山,在縣西一裏。亦即橋山之支阜矣。
石堂山在縣西北。一名翟道山。《周穆王傳》:天子命駕八駿之駟,造父為禦,南徵朔野,徑絶翟道,升於太行。即此。《水經註》:淺石川出翟道山,與泥𠔌水及南北二香水合流,入沮水。
○洛水縣東北三十五裏。自州界來,又南合於沮水,流入宜君縣境。《志》雲:縣東十裏有古川口,即沮洛交會處也。亦曰竜首川。○沮水,在縣西。《志》雲:子午嶺,在縣西二百裏。沮水出其下,東南流,入於洛。《水經註》:沮水自直路縣東南,徑燋石山,又東南流歷檀臺山,俗謂之檀臺水;屈而夾山西流,又西南徑宜君川,世謂之宜君水也。又縣西北七裏,有𠔌河水及子午水,流至葛傢川,與沮水合,亦謂之三河。
上善泉縣東北七裏。《唐志》:坊州州郭無水。開成二年,刺史張怡架水入城,以紓遠汲。四年,刺史崔駢復修之,民獲其利。
○彭沛堡在縣西北。彭沛,苻秦時盧水鬍也,立堡於貳縣,附於苻登。晉太元十二年,為姚萇所敗,奔杏城。此其故堡雲。○大蘇堡,在縣南,姚秦時戍守處也。晉義熙七年,赫連勃勃逼秦將姚詳於杏城,詳南奔大蘇。即此。《通志》今縣治北有翟道驛。
宜君縣州南二百十裏。東南至同官縣九十裏。本漢左馮翊礻殳礻羽縣地,有宜君川。苻秦時,因置宜君護軍。後魏太平真君七年,改置宜君縣,屬北地郡。尋置宜君郡。隋初廢郡,以縣屬京兆。義寧二年,置宜州。唐武德五年,臨幸焉。貞觀十七年,州縣俱廢。二十五年,復置縣,屬雍州。永徽二年,復廢入華原縣。竜朔三年,又置,屬坊州。中和二年,黃巢據長安。其黨尚讓攻官軍於宜君寨,不剋。宋亦曰宜君縣。元廢坊州,以縣屬州。今城周五裏有奇,編戶三十八裏。
○升平廢縣縣西北三十五裏。唐天寶十二載,分宜君縣置,屬中部郡。朱梁開平三年,岐王李茂貞遣梁降將劉知俊攻靈州,梁遣唐懷貞攻靜難軍。知俊還救,懷貞引還,至升平。知俊伏兵山口,懷貞至,大敗於此。宋初,仍屬坊州。熙寧初,省為鎮。地産礬,舊嘗置礬場。
○玉華山縣西南四十裏。唐太宗建玉華宮,以此山名。宋雍熙初,於此山獲一角獸,時以為麟。金於此置玉華鎮。○香山,在縣西北十裏。又縣治西有龜山。《志》雲:縣無城,因龜山之勢,築削為城,周五裏餘。是也。
太子山縣東南四十裏。世傳秦扶蘇築長城時所憩。又東南五十裏曰秦山。相傳秦王世民畋獵處。又縣西有駐鑾崖,亦唐太宗駐蹕處也。玉華川水出於此。
鳳凰𠔌縣西南五十裏。嘗有五色雀現於此。𠔌中有地九頃。貞觀二十一年,以翠微宮險隘,不能容百官,乃更築玉華宮於宜君之鳳凰𠔌。二十二年,幸玉華宮。永徽二年,廢為玉華寺。○蘭芝𠔌,在縣西五十裏。又縣東有大石盤𠔌。又清水𠔌,在縣南,近同官縣界。《隋志》宜君縣有清水𠔌,是也。唐武德四年,校獵於此。
○洛水縣東北八十裏。自中部縣流入,又南流,入同州白水縣界,亦謂之宜君水。《水經註》:宜君水又得黃水口,東南流,徑礻殳礻羽故城西。蓋洛水自白水縣西北境流入耀州境也。黃水,見州淳化縣。
慈烏水縣西四十裏。源出子午嶺,流經蘭芝𠔌。又石盤水,在縣東五十裏,流經大石盤𠔌。又縣東北有雷聲溝水,西南有姚麯川水,俱流註於洛水。
○玉華宮在鳳凰𠔌。《唐志》:縣有仁智宮,武德七年,嘗避暑於此。蓋玉華宮因仁智宮而增築也。《通志》:縣治東北有雲陽驛。
綏德州府東北三百六十裏。北至榆林鎮三百裏,東至山西永寧州二百五十裏,西至寧夏後衛五百七十裏。
春秋時白狄地。戰國時,屬魏,後屬秦,置上郡於此亦謂之上地。漢初,屬翟國,後亦為上郡。後漢因之。晉廢。後魏亦曰上郡。西魏置綏州,兼置安寧郡。隋初,郡廢。煬帝初,改為上州,尋廢州,置雕陰郡取漢雕陰縣地為名。唐復為綏州。天寶初,亦曰上郡。乾元初,復故。宋初,仍曰綏州,尋歿於西夏太平興國七年,李繼捧以綏州來降,其弟繼遷復叛。至道初,據有夏、綏、銀、宥、靜五州。熙寧二年收復,廢州為城,隸延州。元符二年,改為綏德軍。金曰綏德州。元因之。明亦曰綏德州編戶十裏,領縣一。今仍為綏德州。
州控扼高深,形勢雄勝,為延之門戶。自秦置上郡,而邊陲之患始遠。漢因其製,以斥逐匈奴,關輔日以完固。後漢虞詡所云,安定、北地、上郡,山川險隘,沃野千裏,土宜蓄牧者也。隋、唐以來,皆為藩衛重地。宋種諤復綏州,漸規橫山以西,功雖不成,而寇患益少。蓋橫山,朔方大磧也今延綏邊有山崖高峻,連延千裏,即橫山也。餘子俊鏟山為墻,即橫山故址。或以為橋山北麓雲。瀋括言:盡城橫山,瞰平夏,則彼不得絶磧為寇。種諤亦言:橫山延袤千裏,多馬宜稼,人物勁悍,善戰,且有監鐵之利,夏人恃以為生。其城壘皆控險,足以守禦。今興功當自銀州始,其次遷宥州,其次修夏州。三郡鼎峙,則橫山之地已囊括其中。又其次修????州,則橫山強兵戰馬山澤之利,盡歸中國。其勢居高,俯視興、靈,可以直覆其巢穴。會徐禧上言:城銀州不如城永樂。從之。而禧為夏人所敗。明自北人入套,州遂為極衝。成化中,餘子俊改築榆林衛,與州相為唇齒。嘉靖間,撫臣張子立言:綏德為石隰噤喉、延綏門戶,崇墉巨障,雄列其間,實山陝險厄之地。自榆林之備增,而綏德之防撤,近時邊患,數自米脂乘虛入犯綏德,宜急為防維之計。從之。於是邊患稍息。
○竜泉廢縣即州治。本漢膚施縣地。西魏置上縣,為安寧郡治。隋大業初,為雕陰郡治。《唐志》:隋郡治上縣。武德三年,於延州豐林縣置綏州。六年,又移州治延川縣。七年,移魏平縣。貞觀二年,平梁師都,移州治上縣。天寶元年,改為竜泉縣。《通典》:貞觀初,築州城,周四裏有奇,四面皆因石崖,甚險固。是也。宋為夏人所據,縣遂廢。鹹平四年,復築綏州城。既而沒於夏。治平四年,種諤復襲取之,遂城其地。熙寧二年,賜名綏德城。元豐七年,範純粹言,綏德城當寇衝,請立為軍。從之。金元時皆為州治。今城周八裏有奇,門四。
安寧城在縣東南。西魏置安寧縣,屬安寧郡。又有安人縣,亦西魏置,屬安寧郡。隋初,郡廢,改安人縣曰吉萬。大業初,與安寧縣俱廢入上縣。又良鄉城,在州東。後周置,隋廢。○綏德廢縣,在州南。西魏大統十二年,以上郡南界丘尼𠔌置縣,屬綏州。隋因之。義寧初,廢。唐武德二年,復置。六年,又分置雲州,領信義、淳義二縣,兼置竜州,領風鄉、義梁二縣。貞觀二年,二州及縣俱廢入綏德。唐末,縣廢。金亦置綏德縣。元省入州。
延福城在州東北。西魏置延陵縣。隋開皇中,改曰延福。《通典》:縣城三面因崖,甚險。《唐志》:武德六年,置北吉州,領歸義、洛陽二縣。又置羅州,領石羅、開善、萬福三縣。又置匡州,領安定、源泉二縣。是年,梁師都以突厥寇匡州,即其地也。貞觀二年,三州及縣俱廢入延福。宋初縣廢。
魏平城在州西南百五十裏。後魏置魏平縣,又僑置朔方郡於此。後周廢郡。縣屬延州。隋因之。唐初,梁師都有其地,置魏州。武德二年,師都引突厥寇延州,為總管段德操所敗,逐北二百裏,破其魏州,是也。唐亦置魏州,領安故、安泉二縣。貞觀二年,州縣俱省入城平縣。○城平城,在州西南百七十裏。後魏神龜初,置城中縣。西魏屬綏州。隋避諱,改曰城平。唐武德二年,置南平州於此。又析縣地,僑置魏平縣屬焉。七年,於魏平城中置綏州。貞觀二年,廢南平州及魏平等縣,以城平縣屬綏州。唐末,縣廢。又大斌廢縣,亦在州西南。西魏置,又立安政郡治焉。隋初,郡廢。大業末,復省縣入魏平。唐武德七年,僑置於魏平城中。貞觀二年,復還舊治,仍屬綏州。永淳二年,稽鬍白鐵餘叛,據城平,進攻綏德、大斌二縣。發兵討平之,是也。唐末廢。又朔方、和政二縣,俱在州西南。後魏置,屬朔方郡。後周並入魏平縣。
開光城在州西北三十裏。西魏置開光縣,兼置開光郡。隋開皇初,郡廢,以縣屬綏州。唐貞觀八年,改屬拓州。十三年,拓州廢,改屬銀州。唐末廢。宋紹聖四年,收復。元符初,賜名開光堡。○開疆廢縣,在州西。西魏置縣,為撫寧郡治。隋郡廢,縣屬綏州。唐初,縣廢。
撫寧城在州西。西魏置撫寧郡及撫寧縣。隋郡廢,以縣屬綏州。唐屬銀州。宋為撫寧寨。雍熙二年,李繼遷自三族寨進攻撫寧,時田仁朗奉命討繼遷。喜曰:撫寧小而固,非浹旬所能破也。俟其睏,以大軍臨之耳。又熙寧五年,種諤遣將築撫寧故城。既而夏人來攻順寧寨,遂圍撫寧。折繼昌等擁兵細浮圖,去撫寧咫尺,不能救,遂陷。於是新築諸堡,次第皆沒於敵。瀋括曰:淳化中,李繼隆討李繼捧,馳入撫寧,遂襲夏州,擒繼捧。撫寧舊治無定河川中,數為寇所危。繼隆乃遷縣於滴水崖,在舊縣北十餘裏,皆石崖峭拔十餘丈,下臨無定水。今謂之兀城。熙寧中所治撫寧舊城耳。近《志》:撫寧城,在米脂西百四十裏。
義閤城州東六十裏。《宋志》:西去綏德軍四十裏,本夏人所置。宋元豐四年收復。六年,知延州劉昌祚以延邊面東,自義合西至德靜,綿亙七百裏,堡寨疏密不齊,烽燧不相應,乃立為定式,耕墾訓練,戰守屯戍,皆度強弱,分地望,圖山川形勢上之。即此義閤城也。金為義合寨,後升為縣,屬綏德州。元省。今為義合驛。德靜即保安縣德靖寨。
剋戎城在州西六十裏。本夏之細浮圖寨。宋元豐中,收復。紹聖中,賜今名。嘉定十四年,蒙古木華黎攻綏德破馬、剋戎兩寨。即此城也。又《宋志》:剋戎城南接撫寧寨雲。金人亦謂之剋戎寨。又臨夏城,在州西九十裏。本名羅岩𠔌嶺。宋元符初,築城,賜名臨夏。金亦為臨夏寨。元廢。
威戎城州西百三十裏。本名升平塔。宋紹聖四年,章粢於環慶築平夏城。呂惠卿在延,亦復宥州,築威戎、威羌二城。於是夏人不復振。此即威戎城。平夏,見慶陽府。威羌,見前安定縣。
上郡城《括地志》:上郡故城,在上縣東南五十裏,戰國魏及秦上郡治也。秦太子扶蘇監蒙恬軍於上郡,即此。今州東一裏無定河東岸有朔方臺。相傳扶蘇所築。又古長城,在州西十五裏,亦秦魏時分界處。《志》雲:州北又有長城,隋置。《隋書》:開皇三年,遣崔仲方於朔方靈武築長城,東距河,西至綏州,綿歷七百裏。此其故址雲。
嵯峨山在州城西南。其山層纍迭出,狀如鶻雕。《通典》雕山在郡西南,即此山也。又西南二裏有疏屬山,即《山海經》所稱“梏貳負之臣危於此”者。
鳳凰嶺在州東三十裏。又州東南有勃出嶺。《唐書》:武德初,崔仲方奉命於朔方郡築長城,東至黃河,西距綏州,南抵勃出嶺,綿歷七百餘裏以備邊。又開渠溉田,民獲其利甚溥雲。
○黃河在州東百二十裏。自吳堡縣流入境,與山西永寧州接界,有黃河渡,又南流入青澗縣境。
無定河在州城東。一名奢延水,一名圁水,亦曰銀水。圁,音同銀也。三蒼作圜。《地理志》:圜水出白土縣西,東流入河。今上流自神木、米脂縣界,東南流入州境。又南流入青澗縣,註於黃河。《史記》:晉文攘戎狄,居於河西、圁洛之間。圁,即無定河,洛,即洛川也。以潰沙急流,深淺不定,因名無定河。瀋括雲:嘗過無定河,活沙履之,百步皆動,如行幕上。或陷,則人馬車駝以百數無孑遺者。或以為即古之流沙。
大理水在州西北。亦自米脂縣來,下流入於無定河。宋治平四年,種諤復綏州,夜渡大理水,軍於州西。既而趙請規大理河川建堡,畫稼穡之地三十裏,以處降者。即此。○大力川,在州北二十五裏。州東南又有懷寧河,俱流註於無定河。
○魏平關在州西南,以近魏平廢縣而名。《唐志》綏州有魏平關,是也。○李廣寨,在州城東門外。《志》雲:漢李廣為上郡守,嘗屯兵於此,因名。
柳樹寨在州東北。又州東北有東村寨。《志》雲:州東北境有柏林、柳樹、高傢、東村等寨。今柏林、高傢,俱改屬榆林衛。○伯顔寨,在州北。又北有拜堂寨,《志》雲:州北有孤山、伯顔、雙山、拜堂、魚兒河等寨。今孤山、雙山、魚兒河寨,俱改屬榆林衛。
土門寨在州西北。又西有麻河寨。又大兔鶻寨,在麻河寨西。《志》雲:州西有土門、響水、麻河、大兔鶻、波羅寺五寨。今響水、波羅寺寨,俱改屬榆林。
靜難鎮在州西境。唐武德九年,梁師都寇陷靜難鎮,即其地也。又州境有海末、窟兒、臨川、定遠、馬欄、中山等一十六堡,俱宋置。今州境堡寨,蓋大抵皆仍宋址雲。《通志》:今州東百四十裏有官菜園渡口巡司。又州城內有青陽驛。
米脂縣州北八十裏。東北至葭州百四十裏。漢西河郡圁陰縣地。唐為米脂川。宋寶元中,置米脂寨。元豐中,改為城,屬綏德軍。金仍為米脂寨,尋置縣。元因之。今縣城周五裏有奇,編戶十三裏。
○銀州城縣西北百八十裏。趙《聚米圖經》:銀州南至綏州百六十裏,西至夏州二百裏。秦上郡地。漢為圁陰縣地,後沒於戎。宇文周保定二年,於縣置銀城防。三年,改置銀州。相傳其旁有𠔌,嘗牧驄馬於此。土語謂驄馬為乞銀,州因以名。州治儒林縣。杜佑曰:苻秦置驄馬城,即今銀州城。隋大業初,州廢,縣屬綏州。唐貞觀二年,梁師都復置銀州,治儒林縣。天寶初,曰銀川郡。乾元初,復曰銀州。貞元二年,吐蕃取????夏州,又寇銀州。州素無城,吏民皆潰,轉陷麟州。元和十一年,度支????鐵使言:銀川水甘草豐,請置銀川監。開成二年,銀州刺史劉源言:銀川水草乏,恆徙牧綏州境。今綏南二百裏,四隅險絶,四路不能通,以數千人守要,畜牧無足患,乃以隸銀川監。宋至道二年,割其地畀趙保吉。熙寧三年收復,尋棄不守。元豐四年,種諤議規橫山以西,謂興功當自銀州始。因復取其地。旋為夏人所陷。崇寧四年,復得之,仍置銀州。五年,廢為銀川城。金為銀川寨,尋廢。
永樂城縣西百五十裏,北距故銀州二十五裏。其地接宥州、附橫山,宋時為夏人必爭之處。城東西皆重岡復嶺,路僅可通車馬。宋元豐五年,種諤議城銀州。徐禧上言:銀州雖據明堂無定川之會,而故城東南,已為河水所吞。其西北又阻天塹,不如永樂形勢險扼。詔從其請,於永樂川築銀州新城,賜名銀川寨。城雖據險,然中無井泉,惟城連無定河,浸灌之餘,可以給食。夏人度河來攻,據其水寨,城中大睏,遂為所陷。
嗣武城縣西北五十裏。本名兀城。宋熙寧五年,韓縫使種諤取橫山,諤自青澗出師取兀,城之,賜名嗣武城。既而夏人陷撫寧諸城,兀兵勢尚完,諤不能禦,兀復為敵所陷。金人亦為嗣武城,尋升為縣。元省入米脂。
圜陰城在縣西北。漢縣,屬西河郡。顔師古曰:圜,本作圁,以在圁水陰也。又有圜陽縣,亦屬西河郡,以在圁水之陽而名。
靜邊城在廢銀州西南。唐貞觀以後,吐蕃浸盛,党項、拓跋諸部畏逼,請內徙。詔慶州置靜邊軍州處之。《五代志》:靜邊州都督蓋置於銀州界。至德後,廢。五代時,改置靜州。漢乾初,以靜州隸定難軍。即此城也。
○峰子山在縣西十裏。縣西南二十裏,又有高梁山。又相連山,在縣西八十裏。縣東七十裏,又有石佛山。
○無定河在縣西。東南流,入綏德州界。《輿地廣記》:唐立銀州,東北有無定河,即圁水也。宋元豐四年,種諤出綏德城以攻米脂,敗夏人於無定川,遂剋之。即此。又米脂水,在縣治東南。《志》雲:地沃宜粟,米汁如脂,因名。西流入無定河。
大理水縣西百裏。又有小理水,俱流入綏德州。下流入無定河。《志》雲:縣西又有馬鬍𠔌水、飲馬河、撫寧𠔌水、磨石溝、背千川,俱流入於無定河。○明堂川,在縣西北。宋元豐五年,延將麯珍敗夏人於此。其水亦入於無定河。又流金堰,在縣南。正德中築,引山水灌田,民獲其利。
○銀州關縣西九十裏。上有古城,亦曰銀城關。成化七年,餘子俊言:延綏西路舊守土門、大兔鶻等堡,並未守鐵鞭、鎖地、五、黑城子、銀城關等城,俱宋時防守夏人所築,山勢險,水泉便近。今所守懷遠、威武等堡,既無險可守,又取水太遠。宜以漸修補鐵鞭等城,且於銀州關隔河總要處,添築一堡,移內地魚河堡官軍守之;又於米脂以北,直抵榆林、順川、大路,量其遠近,添築小堡以備警急。從之。鐵鞭城,見保安縣。懷遠、威武二堡,俱見榆林衛響水堡下。魚河堡,亦見榆林衛。
三族寨在縣西。宋雍熙二年,李繼遷叛,誘殺綏州團練使曹光實,襲據銀州,圍三族寨。寨將折遇乜附之,乘勝進攻撫寧寨,是也。○暖泉寨,在縣東四十裏。宋置,地有溫泉,因名。《志》雲:暖泉水,在縣東七十裏,東流入葭州境。
悉利寨在廢銀州北。宋雍熙二年,王亻先等討李繼遷,出銀州北,破悉利諸寨。入濁輪川,又敗之。濁輪川,見神木縣。○賞逋嶺寨,在縣境。宋熙寧五年,種諤進築永樂川、賞逋嶺二寨,分遣將築撫寧故城。又分荒堆三泉、吐渾川、開光嶺、葭蘆川四寨與河東路修築,各相去四十餘裏。未幾,夏人圍撫寧,新築諸寨復入於敵。葭蘆川,即今葭州。
清邊塞在嗣武城東二十裏。城西二十裏為鎮邊寨。又竜泉寨,在嗣武城北二十裏。亦謂之通泉塞。又北八裏有中山堡。俱宋置戍守處也。○碎金鎮,在縣東北四十裏,為自縣達榆林之道。《通志》:今縣西有銀川驛。
附見:
綏德衛在州城內。洪武六年建,轄千戶所五。
葭州府東北五百八十裏。東北至山西保德州二百二十裏,西北至榆林鎮一百八十裏,南至綏德州一百七十裏。
秦屬上郡。漢屬西河郡。西魏屬開光郡。後周屬中鄉郡。隋廢郡,屬綏州。唐屬銀州。宋為葭蘆川寨初沒於西夏,元豐五年收復,屬石州。元符二年,升晉寧軍。金初,屬汾州。大定二十二年,升軍為晉寧州。明年,改為葭州。興定二年,改隸延安府。元因之。明亦曰葭州編戶八裏,領縣三。今仍曰葭州。
州襟帶黃河,翼蔽延慶。夾河而戰,或左或右,皆可以得志。宋人議繇此以搗西夏。金人嘗用此以睏關中。蓋出奇製勝,州其犄角之資也。
○真鄉廢縣今州治。本漢圁陰縣地。後周中鄉縣,屬中鄉郡。隋改曰真鄉,屬綏州。唐武德二年,置真州於此。六年,梁師都寇真州,即真鄉矣。州尋廢,縣屬銀州。宋縣廢。元豐中,置葭蘆川寨,尋為晉寧軍治。金為葭州治。金末,又增置葭蘆縣於郭內。元省。今州城周二裏有奇,惟南北二門。
○白雲山在州南五裏。又南五裏曰橫嶺,以嶺橫若屏風也。又南四十裏為檀傢坪。其地濱河,有檀姓者居此,因名。又南十裏為艾蒿坪,即子午嶺之北垂矣。《志》雲:山多艾蒿、蒙茸,因名。
西嶺在州西五裏葭蘆河傍,山勢逶迤。宋將韓義敗夏人於葭蘆西嶺,即此。又州北五裏有峰特出,曰第一峰。
雙湖峪在州西北。其間有窯寨六十餘所。近代皆為賊藪。官軍討之,處處垛截。賊遁走至關山嶺,官軍追而殲之。關山嶺,或云亦在州境。
箭塢州西三十裏。地多竹箭,因名。其相接者,又有桃園子塢,以地多桃樹而名。又鞦韆塢,在州東北百裏。兩山之頂,大樹架其中為路,行者若鞦韆下過雲。
○黃河州東一裏。自神木縣流入,又南入吳堡縣界。河之東岸,即山西興縣境也。《宋志》:州東五裏有剋狐寨,在河東岸。建炎二年,金人渡河犯晉寧,南侵丹州。即其處也。
葭蘆河州西五裏。中多葭蘆,因名。宋人傍河立寨,曰葭蘆川寨。或謂之西川。近時官軍敗賊於此。
真鄉川在州東城下。繇沙漠界來,下流合葭蘆河。城下有渡,曰桃花渡。○白草窪,在州西四十裏。窪多蓄水,亦曰天池。
○神泉寨在州西二十五裏。地名榆林川。宋元苻初置寨。又西南二十五裏為烏竜寨,亦元苻二年所置也。《志》雲:烏竜寨西南至米脂縣暖泉寨三十裏。
通秦寨州西北二十裏。本名升羅嶺。東至黃河二十九裏。宋元符二年置寨。又北二十七裏有通秦堡,亦宋元符中置。《元志》:金末,嘗置通秦縣,至元二年廢入葭州。○寧河寨,在州西北八十五裏,地名窟薛嶺。其相近者,有寧河堡,地名哥崖嶺。俱宋元符二年築。又有靖川堡,在寧河寨北十四裏。
三交堡在州西。地名三交川嶺,與神泉寨相接。宋元符初築。
西板橋在州西五裏。跨葭蘆河,上眺危峰,下瞰深溝,亦險隘處也。《通志》:州西北五十裏通秦堡,下有舊稅課司,乃前代蕃、漢互市處。
吳堡縣州南八十裏。西南至綏德州百六十裏。本唐石州定鬍縣地。宋置吳堡寨。金升為縣。元省,尋復置,屬葭州。今縣城周一裏有奇,編戶三裏。
○寨西山在縣西一裏。又縣南十裏有竜鳳山,以山勢回翔而名。
○黃河在縣東一裏。自葭州流入,又南入綏德州境。縣南二十裏為菜園渡,東過黃河,即山西興縣界也。
清河溝縣西二十裏。黃河水渾,而此水獨清,因名。有清河溝橋跨其上,東流入黃河
○河西驛在縣南十裏。山陝往來,多取途於此。
神木縣州東北百二十裏。西至榆林鎮二百三十五裏。舊為勝州地。唐天寶初,割連𠔌、銀城二縣地,置新秦縣,為麟州治。是年,改州為新秦郡。乾元初,復為麟州。宋乾德初,移治吳兒堡。五年,升建寧軍。端拱初,改鎮西軍。金為神木寨。元初,於此置雲州。至元六年,改為神木縣,屬葭州。今縣城周四裏有奇,編戶五裏。
○麟州城縣北四十裏。唐天寶初,置新秦縣於此,為麟州治。今縣本名吳兒堡。相傳赫連勃勃陷長安,以所獲吳人置城於此,因名。宋移麟州治焉。《通典》:漢武徙貧人於關以西及朔方以南,謂之新秦中。縣名蓋本此。《五代史》:河東兵趣夏州者,必自麟府至河西。《九域志》:麟州西至夏州三百五十裏,西南至銀州一百八十裏。綏州西至夏州四百裏,皆翰海及無定河川之地,所謂銀夏磧中者也。
連𠔌廢縣縣北五十裏。隋為連𠔌鎮,屬勝州。唐貞觀八年,升為縣。開元九年,並州長史張說出合河關,掩擊叛寇於銀城連𠔌,大破之。即此。天寶初,改屬麟州。宋因之。政和四年,廢入新秦縣。合河關,今見山西興縣。
銀城廢縣縣南四十裏。後魏時置石城縣,屬上郡。後周曰銀城防,旋置銀城縣。隋屬綏州。唐貞觀四年,縣屬銀州。八年,屬勝州。天寶初,又改屬麟州。宋亦為銀城縣。政和四年,廢。《志》雲:縣東三裏有雲州故城。元初,置州治於此。
○竜眼山在縣治東。上有二穴,穿透如眼,因名。又東五裏有香爐山,以形如鼎峙也。
○黃河在縣南十裏。自府𠔌縣西南流入界,又南流入葭州境。《志》雲:山西自河麯至蒲津,千五百裏。俱鄰陝西,河最狹,而於神木渡河為尤易。
濁輪川在縣西北。宋雍熙二年,王亻先出銀州,破李繼遷,悉利諸寨,入濁輪川,斬賊首五千級。繼遷遁去。即此。或曰,即麯源川也。今其水自河套來,東南流入於黃河。又屈野川,在縣西南百五十裏。宋嘗置堡於此,曰屈野川堡。其下流,亦入於大河。
柴溝在縣西。天順中,延綏被寇,神木官軍敗之於此。又縣有紫陌溝。成化中,寇入神木堡,乘勝犯紫陌溝,是也。
駱駝堰在縣西北百裏。《唐志》:開元九年,叛鬍及党項攻銀城連𠔌。張說出合河關掩擊破之,追至駱駝堰。寇走入鐵建山。說安集党項,置麟州以鎮撫之。即今縣也。或曰,堰蓋近榆林之奢延水。鐵建山,見榆林之鐵山。
○太和寨在縣西五十五裏。地名太和𠔌,宋元符二年置寨。《元志》:金末,嘗升太和寨為縣。至元六年,廢入神木縣。南至彌川寨三十裏。寨北三十裏為清水𠔌。又北二十裏為太和堡,亦是時所置也。
彌川寨縣西南八十裏。本名彌勒川。宋元符二年築。東至河四十裏。又西十五裏為彌川堡,地名小紅崖,亦是時所築。其南十五裏,即葭州寧河寨矣。《元志》:金末嘗置彌川縣於此。至元六年,省入葭州。
神堂寨在縣北。宋元豐五年,夏人寇麟州神堂寨,知州訾虎擊卻之。即此。又北有靜羌寨。○鎮川寨,在縣西南。《宋志》:嘉四年,詔廢麟州諸寨,惟鎮川寨不廢。是也。又大寧堡,在縣西。其相近者又有鎮川肅定、通津、蘭幹等堡,俱宋置。
府𠔌縣州東北三百四十裏。東南渡河至山西保德州不及一裏,西至神木縣一百二十裏。隋勝州榆林縣地。唐為嵐州之府𠔌鎮。五代晉王存勖天七年,升為府𠔌縣。八年,建為府州,以控蕃界。晉初,沒於契丹。開運初,府州刺史折從遠舉州內附。後漢初,升為永安軍,兼領勝州及沿河五鎮。乾三年,仍為府州,還屬河東節度。周顯德初,復置永安軍。宋因之,兼置麟府路軍馬司於此。崇寧初,改為靖康軍。政和五年,賜郡名曰滎河。元仍曰府州,尋改為府𠔌縣,屬葭州。今縣城周五裏有奇,編戶四裏。
○寧豐城在縣西北蘿泊川。《宋志》雲:慶歷初,趙元昊攻陷豐州。嘉七年,於府州蘿泊川地置豐州。政和五年,賜郡名曰寧豐,領永安、保寧二寨。金廢。○震威城,在縣北,地名鐵爐川堆。宋宣和六年,置城於此。金廢。又芭州城,在縣東北九十裏。元初置州,屬山西大原路。至元初,省入保德州,蓋在今縣境。《通志》:縣東北五十裏有固城,與清水營相近。清水營,在縣北六十裏。今見榆林衛。
○五竜山在縣城東。有五峰突起,如伏虎然,一名五虎山。○水塞山,縣北十五裏。兩川夾流,山峙川中,因名。又縣北二十裏有陶傢山,縣東五十裏有梁傢山,俱以二姓所居名。《通志》雲:縣東北百裏有紫城岩,直接大漠。
○黃河在縣東百步。自榆林鎮南流入縣境,又自城南折而西流,入神木縣界。河之東南岸,即山西河麯縣也。縣境又有子河汊。宋至道元年,契丹將韓德威誘党項等族自振武入寇府州,刺史折禦卿邀敗之於此。
清水川縣北十五裏。自沙漠界來,東流註於河。邊方騎士,賴以給飲。明成化中,王復請移府𠔌堡於芭州舊城。邊臣盧祥言,芭州城水泉枯涸,清水川正當衝要,水草可資,可立城堡。即此。
○寧遠寨在縣西南。《宋史》:鹹平六年,於府州西寒嶺置寨,賜名寧遠。又寧邊寨,在縣西。《宋志》:縣境又有安豐、寧府等寨,寧川、寧疆、靖安、西安等堡。
東勝堡在縣東。《宋史》:慶歷中,張亢為並代都今,轄管麟府軍馬,以府州東焦山有石岩穴,為築東勝堡;下城傍有蔬畦,為築金城堡;州北沙坑有水泉,為築安定堡,置兵守之。戰於兔毛川,賊大潰。不逾月,築清塞、百勝、中侯、建寧、鎮川五堡,麟州之路始通。又嘉四年,詔廢府州諸堡寨,惟留中候、百勝、清塞三堡雲。
建寧堡縣西北七十裏。宋康定中,趙元昊寇麟府,議者請棄河外,保合河津。仁宗不許。麟府將張亢敗賊於琉璃堡、柏子寨、兔毛川諸處,築建寧等五堡,河外始安。琉璃堡,或云亦在縣境。《元志》:金置建寧縣,屬葭州。元並入府𠔌縣。
附見:
鎮羌守禦千戶所在神木縣治西。正德二年建,隸陝西都司。
◇慶陽府東至延安府州三百三十裏,南至西安府州二百七十裏,西南至鳳翔府三百五十裏,西至平京府三百裏,西北至寧夏衛七百七十裏。自府治至布政司五百七十裏,至江南江寧府三千六百裏,至京師三千七百裏。
《禹貢》雍州地,周之先不所居亦曰北豳。春秋時,為義渠戎國。秦滅義渠,以其地屬北地郡。漢初屬雍國,後仍屬北地郡。後漢因之。晉為雍州徼外地。西魏置朔州。後周廢。隋開皇十六年,置慶州宋白曰:隋初,置合川鎮於此。大業初,改弘化郡。唐復為慶州武德六年,置總管府。七年,改都督府。自是常置都督府於此。天寶初,曰安化郡。至德初,曰順化郡。乾元初,復為慶州唐末,李茂貞升為安定軍。五代梁,改武靜軍。宋仍曰慶州亦曰安化郡。治平以後,環慶路治此。政和七年,升慶陽軍節度。宣和七年,又改為慶陽府。金、元因之金初,改軍名曰安國。後又改曰定安。又皇統二年,置慶原路總管治於此。元仍為慶陽府。明亦曰慶陽府,領州一、縣四。今仍曰慶陽府。
府南衛關輔,北禦羌戎,秦置北地郡以隔閡匈奴,漢人所謂緣邊諸郡也。其地山川險阻,風俗勁勇。漢武拓境開邊,北地良傢子奏功嘗最。晉棄其地,關輔日以多事。及氐羌運終,赫連奮臂,馮陵之禍,多在斯土。豈非以嶺塞高,下臨三輔,有建瓴之勢歟賈耽曰:慶州以北,地形曼衍,直抵沙漠,寇入最易?唐時以寧為重鎮。宋亦以環慶為極衝。每西北發難,控扼之備未嘗不在慶州也。宋太宗時,何亮嘗言,環慶至靈武幾千裏,居絶域之外,請於其間築溥樂、耀德二城,以通河西糧運。不果。繼而夏人發難,郡首被其禍。明自河套有事,花馬池嘗為重地。敵入靈、韋,掠環、慶,犯平、固,皆以花馬池為捷徑。故恆以重兵駐守。又西為小????池,則慶陽至寧夏之要道也《輿程記》:府北百六十五裏為木鉢遞運所,又四十五裏為環縣。環縣北行二百二十裏而至小????池,又一百七十裏至靈州。自靈州渡河,又百裏而至寧夏。繇慶陽環縣而北,無居民,亦無樹木,水草皆絶少,至靈州始有之。中間地勢荒瘠,屯戍者每患無所資以為固。此慶陽之患,比他郡為倍亟也。夫慶陽有警,而寧以南,禍切剝膚矣。形援可或緩哉!
安化縣附郭。漢北地郡鬱郅縣地。後漢廢。隋為合水縣。唐武德六年,移弘化縣與合水並為州治。是年,改合水為合川。貞觀元年,省合川入弘化。神竜元年,改曰安化。宋因之。元省。明初,復置。今編戶三十二裏。
○鬱郅城在府城東,當白馬嶺兩川交口。漢置縣於此,《水經註》謂之尉李城,音訛也。《通典》曰:即古不城。《續通典》:不城在郡城東南三裏。郡城今名尉李城,亦曰不城,城周七裏有奇。又合川城,在今府城西南。隋開皇十六年,置合水縣於此,為慶州治。唐武德六年,改為合川縣。貞觀元年,省入弘化。今府城,即唐慶州城也。明屢經修築。周七裏有奇,門四:東安遠,南永春,西平定,北德勝。負山阻水,屹然險固。
延慶城府東北三十裏。本漢鬱郅縣地。後魏嘗置延慶縣,旋廢。劉句曰:唐武德六年,分合水縣置白馬縣。天寶元年,改為延慶縣。寶歷初,廢。○歸德城,在府東北百裏,漢縣,屬北地郡。後漢更始初,封岑彭為歸德侯,是也。尋廢。後魏復置歸德縣。西魏置恆州於此。後周廢州。隋開皇初,縣屬慶州。唐初,廢。
洛源城府東北二百七十裏。本漢歸德縣地。隋大業初,置洛源縣。十二年,為鬍賊所破,遂廢。唐貞觀二年,復置。四年,於延州金城縣,移北永州治此。八年,州廢,縣仍屬慶州。宋廢為洛源堡。金城,見延安府安塞縣廢敷政城。○懷安城,在府東北百八十裏。《通典》:本隋柳𠔌城。武德六年,置縣。《唐志》:開元十年,括逃戶連党項蕃落置。又有芳池州都督府,寄理懷安縣界,管小州十,曰靜、獯、王、濮、林、尹、位、長、寶、寧並党項野利氏種落。至德以後,芳池州廢。宋並廢縣為懷安鎮,屬安化縣。《金志》:合水縣有懷安鎮。今為懷安巡司。
彭原城府西南八十裏。本漢彭陽縣地,屬安定郡。後漢靈帝時,以北地郡富平縣寄治此。後魏亦為富平縣,屬西北地郡。後周縣廢。隋為彭原縣地。唐武德元年,於寧州彭原置彭州,州旋廢。宋改彭原為彭陽,屬原州,又分置彭原縣,屬寧州。熙寧二年,又改隸慶州。金亦屬慶陽府。元廢。○同川城,在府西八十裏。《唐志》:隋義寧二年,分寧州彭原縣地置三泉縣,治故三泉城。武德三年,移治同川城,改為同川縣,屬慶州。寶歷初,廢。
參城在府西北。漢安定郡屬縣。讀廉。《漢志》註:王騎都尉治此。後漢屬北地郡。順帝安漢中,燒何種羌據參,護羌校尉趙衝等擊破之。是也。魏晉間,縣廢。○周城,在府南百二十裏。後魏置東縣,屬趙平郡。後周改曰周,尋廢。隋開皇二年,遣虞慶則屯弘化以備突厥,行軍總管達奚長孺別道出擊,與突厥遇於周,力戰得脫。即此城也。
白豹城府西北百九十裏。宋時為西夏地。范仲淹建議取之。《宋史》:康定元年,韓琦使任福攻白豹城,部分諸將,王懷政攻其西,斷神樹峴來路。範全攻其東,斷金湯之路。談嘉震攻其北,斷葉市之路。王慶、石全攻其南,武英入城門鬥敵。福以大將駐於城下策應,遂剋之。是也。城東四十裏接金湯城,今見延安府保安縣。《通志》白豹城在府東七十裏,似誤。
大順城府西北百五十裏。《宋史》:城本名馬鋪寨,當後橋川口,在夏人腹中。慶歷元年,范仲淹知慶州,謂延安西、慶陽東、中有金湯、白豹、後橋三寨,取可攻之地,其在於此。因以計城後橋川賜名大順,大順成而白豹、金湯皆不敢犯,自是寇患益少。又治平三年,夏人寇大順城,為宋軍所敗,徒寇柔遠,又退屯金湯。《金志》安化有白豹、大順二城。元廢。
定邊城府北二百六十裏。宋元苻二年置。尋建定邊軍,領定邊一縣。金皇統六年,以其地賜夏人。尋廢為定邊寨,屬環州。元因之。今有官軍及巡司戍守。○鎮安城,在府東北三百裏。宋置。《志》雲:城東三十裏接延路之通慶城。金廢。又府境有安定廢州。《唐志》:安定州都督府寄在慶州界。管小州七,曰黨州、橋州、烏州、西戎州、野利州、米州、還州。又有安化州都督府,亦寄在慶州界。管小州七,曰永利州、威州、旭州、莫州、西滄州、儒州、琮州,俱党項部落也。趙《聚米圖經》:党項在慶州者,號東山部;在夏州者,號平夏部;在靈、????以南山𠔌中者,號南山部。至德以後,羈屬諸州俱廢。
○景山府西百裏。山綿延深遠,中多奇木怪石及獐鹿猿猱之屬。又太白山,在府北百五十裏。黑水河發源於此。又有斬斷山,在府城南三裏。
寡婦山在府北。《五代舊史》:慶州北十五裏有寡婦山,蕃部野雞族居焉。周廣順二年反,命環慶二州及府州帥折從阮討平之。或云寡婦山,即射姑山也。《續漢書》:射姑山在北地郡。順帝時,且凍羌叛,徵西將軍馬賢與戰於射姑山,敗沒。
包山在府北。五代周廣順三年,党項為慶州將所擾,野雞等族因拒命,詔寧二州兵擊之。寧州刺史張建武敗野雞族,乘勝戕虐別部。殺牛等族誘建武軍過包山度險,共擊之,建武大敗。
馬嶺在府北二十五裏。一名箭嶺。左右有川,相傳漢畜牧地也。舊多居民,有果實猿鳥,岩洞幽邃,莫窮所止。唐置馬嶺縣,蓋以山名。
烏嶺在府西北。或云即青山也。一云烏嶺。西北有青山。後漢建武二十一年,安定屬國鬍叛,屯聚青山。遣將兵長史陳討平之。又晉泰始七年,鮮卑樹機能、北地鬍共圍涼州刺史牽弘於青山,弘敗沒。《續漢志》:北地參屬國都尉治有青山。謝沉《書》:屬國降羌鬍數千人居山田蓄。嶺蓋郡境之大山也。
節義峰在府西北。宋景元年,慶州柔遠寨番將攻夏人後橋諸堡,破之。夏人旋寇慶州,以報後橋之役,伏兵節義峰,擒宋將齊宗矩。即此。
大昌原在府南。宋紹定元年,蒙古入大昌原,金將完顔陳和尚大敗之。二年,蒙古入大昌原,金將移剌蒲阿敗之,慶陽圍解。《金志》寧州平定縣有大昌鎮。原蓋接寧州東南也。
○洛河在府東北二百五十裏。源出合水縣白於山,東北流,經廢洛源縣,又東入延安府保安縣境。一云洛川南經尉李城東北,合馬領水,號白馬水。似誤。今詳見大川洛水。
東河在府城東。來自沙漠。至城北,合懷安川及靈溝水,南流至合水縣界,為馬蓮河。又西河,在府城西。來自環縣。流經城下,合楊集澗水、𠔌溝、下馬汀諸水,繇西轉南而會於東河。《志》雲:府北三十裏有下馬汀。水濱地平,經行者多憩於此,因名。蓋即東西兩河之濱也。
黑水河府西百二十裏。源出太白山。西南流,入環縣境,復折而南,經府西,又東南流,入寧州境。會於九竜川,復分流而東南,入州長武縣界,下流合於涇河。《志》雲:府南有蒲川水,流合於黑水河。
北岔河在府東七十裏。來自白豹寨。南流至合水縣,會於建水。又三合水,在府西南百三十裏,亦東流至合水縣,入馬蓮河。又府東北二百裏有白塔水,亦南流入合水縣界,會於建水。
白馬川府西百二十裏。南流註於東河。又府北五十裏有靈溝水,下流亦入於東河。○白豹川,在府北二百裏,與境內西陽川、洪水川合,東南流,入延安府保安縣之洛河。
大樂澗在府南五十裏。東流入寧州界,會於九竜川。又西澳,在府西。近代官軍敗賊於此。府境又有桑落壩,亦官軍敗賊處。
牛圈府西北三百餘裏。四旁皆石磧,中有圈瀦水,人馬給飲。宋時夏人入寇,章置毒於此,夏人飲者輒斃。又鵝池,在府治東,暗通西河。宋慶歷中,經略使王瀎所鑿。《一統志》雲:經略使施昌言所瀎也。
○驛馬關府西南九十裏。唐置。與鎮原縣接界。興元初,Г敗走,自涇州北趣驛馬關。寧州刺史夏侯英拒之,是也。明初,張良臣據慶陽未下,徐達攻之。元將王保保遣兵陷原州,為慶陽聲援。徐達等議以關當原州之衝,今先據關以扼之,賊計無復施矣。於是遣馮宗異等守關,又分兵備靈州、州、彭原以遏其奔突。慶陽旋下。今有驛馬關驛,兼設巡司戍守。
橫山寨府北二百三十裏。宋元符初築。其東六十裏接東𠔌寨,其西七十裏為寧羌寨,其南三十裏為通塞堡,北三十裏則定邊軍也。金廢。○綏遠寨,在橫山寨北十五裏。本名駱駝巷。其北三十裏有神堂寨,南十四裏有雞嘴堡,其東二十裏接定邊軍。宋元符初所置。又觀化堡,在雞嘴堡西二十裏。又南二十裏為通化堡。以上俱宋置。金廢。又威邊寨,在橫山寨東三十五裏,亦宋置。金廢。
柔遠寨府西北百四十裏。北距白豹城五十裏,東北至大順城四十裏。宋仁宗時,夏人入寇,巡簡楊承吉拒戰於此。又范仲淹城大順,引兵至柔遠,版築皆具。是也。金亦為柔遠寨。元廢。○懷威寨,府東北二百七十裏。其西四十裏為矜戎堡,其南二十裏為威寧寨,其東十五裏即延路之通慶城也。《宋志》:威寧寨,在定邊軍東十五裏。本名衡傢堡。政和六年展築,改名威寧。金時俱廢。
東𠔌寨在白豹城西三十裏。又安疆寨,在白豹城東南四十裏。勝羌寨,在白豹城北五十裏。宋時與金湯、柔遠諸寨,並為控扼要地。金仍置安疆寨。元廢。
天固堡在彭原廢縣南。隋開皇中所置。以天然險固而名。○鬧訛堡,在府北三百裏。宋熙寧中,夏人築鬧訛堡。慶州兵擊之,敗還。
荔原堡府東北二百五十裏。宋治平四年,蔡挺所築。熙寧三年,夏人來攻,不能陷而去。金仍為荔原堡。元廢。《金志》:荔原堡,西白豹城,南七十五裏有第二將營。《一統志》:府東百二十裏有第二將城,宋置。謬甚。○九陽堡,在鎮安城西二十裏。又有麥川堡,在鎮安南十裏。又南二十裏為威遠堡。府境又有金村、定戎等堡,俱宋置。金廢。《通志》:今府治北有弘化驛。
合水縣府東七十裏。東至延安府甘泉縣二百六十裏,東南至州中部縣二百五十裏。漢北地郡歸德縣地。西魏為華池縣地。隋末為合水縣地。唐武德六年,分合水置蟠交縣。天寶初,改蟠交曰合水。五代周省入樂蟠縣。宋熙寧四年,復置,屬慶州。今縣城周三裏有奇,編戶十八裏。
○樂蟠城縣西南七十裏。後魏時為彭陽縣之落蟠城。西魏置蔚州於此。後周廢。隋義寧初,分合水縣置樂蟠縣。唐因之,屬慶州。宋熙寧四年,省為鎮。《通典》:漢北地郡略畔道故城,在樂蟠縣東北五裏。又安定郡月氏道故城,在樂蟠縣北。
華池城在縣東北百二十裏。漢歸德縣地。西魏置華池縣。後周廢。隋仁壽初,置華池縣,屬慶州。大業末,屬於梁師都。武德三年,梁師都將劉以城來降,因置林州。五年,梁師都將辛獠引突厥寇林州,是也。貞觀元年,州廢,縣仍屬慶州。宋初因之。熙寧中,廢為華池鎮。七年,改為華池寨。其相近者,又有東西二華池寨。金因之。元廢。今設華池巡司於此。○庫多汗城,宋白曰:在華池城東北二裏。隋置華池縣,蓋治於此。
弘化城在縣西南。後周時,置長城鎮。隋初為弘化縣。開皇二年,遣虞敬則屯弘化,以備突厥,是也。十八年,置弘州。大業初,州廢。唐初武德六年,移縣入慶州城,為附郭縣。又弘德廢縣,在州北。隋大業初置。唐廢。
○子午山縣東五十裏。亦曰子午嶺,即橋山也。沮水源出於此。亦謂之橋門,又名翟道山。一名雞山,有烏雞水出焉,北註於洛。詳見名山橋山。
白於山《寰宇記》:在縣北二十裏。一名女郎山。洛水出焉。《山海經》:白於山,洛水出其陽,東流以註於渭。是也。又有南山,在縣治南一裏,皆子午山之支阜矣。○長厚原,在縣西南七十裏。又縣西九十裏有漢城原。
○建水在縣治東。源出子午山,西南流。府東境之九坌河流合焉,謂之合水。西南流入馬蓮河。《地理志》:華池縣有二淵。二川合流,因名。即此水也。○馬蓮河,在縣西南四十裏。自安化縣流入境,合冉傢河,南流入直寧縣界,又南會於九竜川。
華池水縣東北七十裏。自延安府保安縣流入境。合豹子川、平戎川、苗村溝諸水,流入延安府州界。華池縣因以名。○玉梅川,在縣東,與延鳩川俱出子午山,東流入華池水。又鳳川,在縣東北,源出子午山,亦東流入華池水。
平戎川在縣東北。源出延安府保安縣界,南流入華池水。唐貞元二年,吐蕃尚結贊入寇岐隴,尋自寧慶北去,軍於合水之北。寧帥韓遊瑰遣將夜擊其營,敗之。吐蕃來追,遊環陳於平川,潛使人鼓於西山,寇驚遁。即平戎川也。○清水溝,在縣治南。源出縣西田傢裏,南流入合水。
○鳳川寨縣東北五十裏。亦曰鳳川鎮。宋范仲淹所置。又平戎寨,在縣東北八十裏,近平戎川。亦范仲淹所置。○崇岡鎮,在縣西北。唐武德八年,突厥寇原州,入大震關。將還,弘州總管宇文歆邀擊之於崇岡鎮,大破之。
宋莊驛縣東六十裏。又東南七十裏為邵莊驛,東達州之通道也。《通志》:邵莊驛在縣東百裏。又縣西六十裏為華池驛。又宋莊驛亦在縣西。似誤。
環縣府西北二百裏。北至寧夏衛靈州所五百裏。漢北地郡富平縣地。後魏為靈武郡地。後周為懷遠郡懷遠縣地。隋開皇三年,郡廢,縣屬靈州。唐置方渠縣,屬慶州。此為方渠縣地。五代晉天福四年,移置威州於方渠縣。周廣順二年,改曰環州。顯德四年,降為通遠軍。宋淳化五年,復置環州,治通遠縣,亦曰通遠軍。金因之。元以通遠縣省入州。明改州為縣。今城周五裏有奇,編戶四裏。
○通遠廢縣即今治。本方渠縣地。五代晉置通遠縣。宋為環州附郭縣。元省。
方渠城在縣南七十裏。本漢縣,屬北地郡。後漢廢。隋為慶州馬嶺縣地。唐景竜元年,分置方渠縣。貞元十三年,以方渠當吐蕃要路,命寧帥楊朝晟城之。元和十四年,吐蕃寇慶州,營於方渠。即此。五代晉徙威州治此。宋省為方渠寨,屬通遠縣。
馬嶺城縣南一百三十裏。漢置馬領縣,為北地郡治。師古曰:有川形似馬領,因名。杜佑曰:漢舊牧地也。後漢縣廢。隋大業初,置馬領縣,治天傢堡。唐初因之。貞觀八年,移理新城。或云:縣西有馬嶺坂,縣因以名。後廢。貞元十三年,楊朝晟築方渠三城。引還,吐蕃追之至馬領。朝晟拒卻之,遂城其地。五代晉末,廢為馬嶺鎮。《金人疆域圖》通遠縣有馬嶺鎮,是也。
烏侖城縣北三十裏。宋置烏侖寨,以烏侖山而名,為戍守要地。金為烏侖寨。元因之。今亦設兵防衛於此。其城東面圮於環河。○需源城,在縣北四十裏。宋置。其城北面圮於環河。又洪德城,在縣北六十裏。宋置。鹹平六年,趙保吉入寇洪德寨,是也。熙寧中,章遣折可破夏人於洪德城。即此。
木波城縣南四十五裏。唐為木波堡。貞元九年,楊朝晟為寧州刺史,詔城????州。朝晟分統士馬屯木波堡。十三年,城其地。亦謂之木波鎮。後又升為縣。《五代史》:石晉置威州於方渠縣,割慶州馬領、木波二縣隸之。是也。縣旋廢。《金志》通遠縣有木波鎮。
安邊城縣西北百二十裏。本名徐丁臺。宋崇寧初,築城於此,賜名安邊。金亦曰安邊寨。元廢。○細腰城,在縣西。《宋史》:種世衡知環州。環、原之間,明珠、滅臧、康奴三族最大。其北有二川,交通西界。慶歷五年,范仲淹議築細腰城斷其路,命世衡董其事。城成,自環州改隸原州。即此城也。
興平城縣東北八十裏。地名灰傢嘴。灰,一作炭。宋元符初,築城於此,賜名興平。金亦為興平堡。又縣北有清遠城。宋元豐四年,高遵裕伐夏,出環慶,復清遠軍,是也。
麯子城縣南九十裏。今為麯子驛。又縣南百五十裏有靈城,今為靈驛。二城俱永樂初徵西將軍何福所築。《通志》:縣北九十裏有紅城兒,成化八年所修也。《一統志》:今縣北三裏有秦長城,秦蒙恬所築。宋白曰:方渠縣北一裏有長城。
○烏侖山縣北三十裏。山甚高峻,頂闊根狹,難於登陟,為險要之所。又縣北境有木盤山。唐開元九年,方渠降支康願子反,掠牧馬,西涉河出塞。張說擊擒之於木盤山。或曰,山蓋在榆林西境。○尖山,在縣東百裏。其山高聳,因名。又縣南九十裏有天池原。
青岡峽在縣北。亦曰青岡嶺。唐開元四年,單於副都護張知運,擊突厥叛戶於青岡嶺,兵敗,為所擒。又後唐天成四年,朔方節度使唐福赴鎮,至方渠。羌戎出兵邀福。福擊走之。至青岡峽,遇吐蕃野利、大蟲二族,大破之,遂至靈州。宋至道二年,李繼隆等討李繼遷於平夏,分道並進,期抵烏白池。時繼隆應出環州,違命繇青岡峽,與慶州路將範廷召合兵趣平夏,行十日,無所見而還。鬍氏曰:自方渠橐駝路出青岡峽,過旱海至靈州。趙《聚米圖經》:環州弘德寨有歸德、青剛兩川。歸德川在弘德東,透入????州。青剛川在洪德西北,本靈州大路。自此過美利寨,入浦樂河,至耀德清邊鎮入靈州。自過美利寨後,漸入平夏,經旱海中難得水泉,是也。烏白池,即寧夏後衛之????池。浦樂河,在寧夏靈州所。
板𠔌在縣南。唐大歷十二年,吐蕃入寇,軍於原州北長澤澗,進破方渠,入板𠔌。郭子儀遣將李懷光救卻之。又石臺𠔌,在方渠廢縣界。唐貞元十三年,楊朝晟築方渠三城,發軍次石臺𠔌。蓋慶州之要道也。
○環河縣北七十裏。源出青岡峽。亦曰環江。流經縣城西,委麯環抱,石橋交跨,小港分流,南入安化縣界,而為西河。
黑水河縣南百裏。自府境西南流經此,復折而南,入府西界。《通志》:黑水出縣西百五十裏牛傢山,流經縣南,入氵水。
鹹河在方渠廢縣境。《唐志》:鹹河從土橋、歸德川、同傢𠔌三處發源,鹹苦不可食。又有甜河,在城西三裏。從蕃部鼻傢族北界來,供人飲食,亦曰甜水溝。流註環河。又石泉河,在縣南五裏,亦流註環河。
合道川縣西八十裏。東流註於環河。○七裏溝,在縣東七裏。鴛鴦溝,在縣西十八裏。水波溝,在縣南四十裏。又佛堂溝,在縣西九十五裏。俱流入環河。
葫蘆泉《志》雲:在環縣西。鎮戎之東北,舊有蕃部居此。范仲淹曰:葫蘆泉一帶蕃部與明滅臧相接,一處城寨平定,更圖一處,實為據守之策。是也。又應聖泉,在方渠廢縣。唐貞元十三年,楊朝晟請城方渠三城。從之。師次方渠,乏水,有青蛇降岩下走,視其跡,水從而流,築防環之,遂為停淵。詔名其泉曰應聖。
○清平關在縣西北百十裏。其地舊名之字平。宋元符初,築為關。今有清平驛,在縣西北六十五裏。《輿程記》:縣北六十裏曰清平驛,又北六十裏為山城驛,驛皆有倉。又九十裏接寧夏界之萌城驛,為往來通道,套寇入犯之衝也。《宋志》:縣有竜平關,元符二年置。
安化寨縣東七十裏。又縣東北有安塞寨。又定邊、平遠、安邊等寨,俱在縣境,皆宋置。○羅溝堡,在縣東北百四十裏。其南二十裏即綏遠寨也。又堡南四十裏為阿原堡,四十五裏為朱臺堡,皆宋政和三年置。金廢。
木瓜堡縣東北百十裏。宋置。金因之。《志》雲:旁有木瓜山,因名。明正德四年,寇入花馬池,總兵馬昂與亦孛耒戰於木瓜山諸處,頗有斬獲。即此。其西五十裏為歸德堡,亦宋置。金因之。元廢。○通歸堡,在縣東北七十裏。西至興平城三十餘裏。又流井堡,在興平城西北四十裏。定戎堡,在清平關南十裏,東至歸德堡三十裏。俱宋置,金廢。
惠丁堡縣東北九十裏。其西三十裏為麝香堡。其南三十五裏即安塞寨也。俱宋置。金廢。《宋志》:惠丁堡東南至寧羌寨四十裏。
百傢堡在縣南廢馬嶺縣旁。唐武德七年,慶州都督楊文反,進陷寧州,驅掠吏民,出據百傢堡,即此。後廢。又縣西有肅遠寨。宋鹹平六年,賜環州本名乾川新寨曰肅遠寨,是也。元符以後,改屬鎮戎軍。蓋其地與鎮原縣接界。○靈武臺,在縣東北三裏。《志》雲:舊屬靈武境內,相傳唐肅宗即立於此。恐誤。《通志》:今縣北六十裏有紅德城倉。又縣治南有靈武驛。
附見:
慶陽衛在府城內。洪武四年建。又守禦環縣千戶所,在環縣城內。本慶陽衛前千戶所守禦於此,與衛同置。
寧州府南百五十裏。南至西安府州百四十三裏,東北至延安府州二百十裏,西至平涼府涇州百七十裏。
古公劉邑。春秋為義渠戎國。秦屬北地郡。漢為北地郡及上郡地。後漢兼屬安定郡。晉亦為北地郡。後魏初,亦屬北地郡。皇興二年,置華州。太和十一年,改班州。十四年,改州。二十年,又改豳州,兼置趙興等郡。西魏始曰寧州。後周亦置趙興郡。隋開皇初,郡廢。大業初,改寧州為豳州,旋又改北地郡。唐復曰寧州。天寶初,亦曰彭原郡。乾元初,復故。宋仍曰寧州亦為彭原郡。宣和初,賜軍號曰興寧。金因之《金志》:皇統二年,降為興寧軍。又為西寧州。天德二年,復曰寧州。元仍曰寧州,以州治安定縣省入。明初,改屬慶陽府,亦曰寧州編戶四十八裏,領縣一。今仍曰寧州。
州連絡關隴,襟帶岐,川𠔌高深,地形險固。嶺北有事,州每當其衝。秦並義渠,漸啓榆中之塞;唐保豳寧,卒挫吐蕃之鋒。《志》所稱易守而難犯者歟?
○定安廢縣今州治。秦義渠縣地。漢為北地郡泥陽縣地。後漢因之。晉亦為泥陽縣地。後魏太平真君二年,始置定安縣,屬趙興郡。西魏為寧州治。隋以後,州郡皆治焉。金大定七年,更為安定縣。元初因之,至元七年,廢。今城周三裏有奇,門四。
義渠城在州西北。春秋時為義渠國。秦厲公十六年,伐義渠,獲其王。惠文君十一年,縣義渠。漢置義渠道,屬北地郡。後漢建武六年,馮異進軍義渠,擊破盧芳將賈覽及匈奴於此。縣尋廢。晉鹹和四年,劉胤攻長安,石虎馳救,大破胤於義渠。即此城也。《一統志》:州治西為公劉邑,秦時為義渠國雲。
泥陽城在州東南五十裏。本秦邑。漢初,酈商破雍將蘇駔軍於泥陽。即此。漢亦曰泥陽縣,屬北地郡。後漢因之。晉為郡治。後魏仍屬北地郡,後廢。杜佑曰:即今之定平城。是也。
襄樂城州東六十裏。漢曰襄洛縣,屬上郡。後漢廢。後魏置縣曰襄樂,兼置襄樂郡。西魏又置燕州於此。後周州郡俱廢,以縣屬寧州。隋唐因之。宋亦屬寧州。建炎二年,金人陷延安,麯端以涇原軍駐淳化,而遣其將吳復華州,尋自之三水與會於襄樂。即此。金亦屬寧州。元至元七年,廢。淳化三水,今州屬縣。《通志》:今州東北六十裏有襄樂巡司。
定平城州南六十裏。本定安縣地。唐武德二年,析置定平縣,屬州,尋屬寧州。貞元中,以神策軍分屯京畿。定平其一也,謂之定平鎮。大中間,置衍州於此。五代梁開平三年,遣康懷貞等侵李茂貞,剋寧州及衍州,降慶州,遊兵侵掠至涇州境內,是也。後周顯德五年,廢衍州為定平鎮,隸州。宋初,為定平縣,屬寧州。政和七年,改屬州。金屬寧州。元省。又有廢歸義縣,唐武德二年析定安縣置。貞觀十七年,廢入定平縣。
大城在州城東。,讀曰要。漢縣,屬北地郡。東漢初,鄧禹別攻上郡諸縣,徵兵引𠔌,歸至大要,是也。縣尋廢。《金志》真寧縣有要關鎮。或以為即古大要城。○弋居城,在州南。漢縣,屬北地郡。後漢因之。晉廢,尋復置。後魏因之,仍屬北地郡。後周廢。
○橫嶺州東百裏,即子午山之別阜。嶺北即真寧縣。《漢志》註所云橋山在陽周南也。又安定岩,在州西五十裏。岩壑如黛,石可鎸硯。○彭池原,在州北。《唐書》:寧州有彭池。《金志》彭原縣有彭池原。原蓋因地而名。晉太元十一年,苻丕遣鄧景據彭池,擊姚萇於長安。鬍氏曰:此彭池當作氵彪池,非寧州之彭池也。
○九竜川州東百二十裏。一名九陵川,以川中有堆阜凡九似陵也。自橫嶺流至州西南,合奢延川,又南流入涇河。其水清瑩,即真寧河矣。亦曰寧江,又曰寧河。
奢延川州東百裏。一名大延川。自橫嶺流至襄樂故城,又西流,繞至城南,合九竜川。《唐志》:長安三年,寧州大雨,水漂二千余家,溺死千餘人。蓋即諸川溢流也。○珊瑚川,在州西十五裏,下流亦會九竜川。一云珊瑚𠔌水,東南至邑入洛。邑,今見州三水縣。
黑水河在州西北。自府境流入,至州南,會於九竜川。復分流而東南出,入州長武縣界,合於涇水。○白羊水,在州東百裏。一名白𠔌川。源出白羊溪,流經橫嶺西北,入奢延川。
○政平驛州東南六十裏。、寧往來之通道也。又彭原驛,《通志》雲在州南。州東又有交城鎮,金天德二年置。
真寧縣州東百裏。西北至府城二百裏。漢上郡陽周縣地。後魏置泥陽、護涉二護軍,後為陽周縣。隋改為羅川縣,屬寧州。唐天寶初,獲玉真人像於此,因改為真寧。今縣城周二裏有奇,編戶二十一裏。
○陽周城縣北三十五裏。本秦縣,屬上郡。始皇死,鬍亥矯詔賜蒙恬死。恬不肯死,使者以屬吏,係之陽周。《史記》:陳餘與章邯書:蒙恬為秦將,北逐匈奴,開榆中地數千裏,竟斬陽周。是也。漢亦為陽周縣。後漢廢。後魏復置陽周縣。太平真君二年,置趙興郡治焉。西魏又置顯州於此。後周州郡俱廢。隋開皇中,並入羅川縣。《唐史》:會昌以後,回鶻敗散。乾符二年,其餘衆始還至羅川,遣使貢獻。此羅川,蓋塞外回鶻舊地。鬍氏以為即陽周,誤也。
泥源城在縣東北。《漢志》註:泥陽有泥水,出鬱郅北蠻中。城蓋近泥水上流而名也。魏收曰:陽周有泥陽城。即此矣。晉太元十二年,姚萇攻苻師奴於敷陸,軍於泥源。是也。敷陸,見州洛川縣。
○撫琴山在縣治南。山畔有洞,風來作聲,仿佛若琴韻,因名。又縣東二十裏有羅山。《寰宇記》:羅川水出羅山下,隋以此名縣。其西南為舊寧陽城,有大陵、小陵二水,至城南合流。《詩》:夾其皇澗。註云:即陵水矣。
雕嶺縣東五十裏。綿延高聳,亦即子午山之別阜矣。上有秦時馳道,今有雕嶺巡司,在縣東百裏。
○馬蓮河在縣西。自合水縣流入,下流會於九竜川。又縣南有大陵、小陵二水,即九竜川之上源矣。《通志》:縣南十裏有真寧河,源出橫嶺,西流入寧州界。
於莊溝在縣東二十裏。其水南流,入州、淳化縣,會於清水。又要册湫,在縣東六十裏橋山之尾。周圍九畝,上有竜祠。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敘寧都魏禧 | 敘南昌彭士望 | 總敘一 | 總敘二 | 總敘三 | 凡例二十六則 | 目次 | 歷代州域形勢紀要序 | 捲一 | 捲二 | 捲三 | 捲四 | 捲五 | 捲六 | 捲七 | 捲八 | 捲九 | 北直方輿紀要序 | 捲十 | 捲十一 | 捲十二 | 捲十三 | 捲十四 | 捲十五 | |
|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