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政 》 鬍錦濤執政理念初探:情係民生 》
第71節:第五章 思考與對策(16)
伍鴻亮 Wu Hongliang
第二,規範權力運行程序,解决權力濫用的問題。所謂程序,是指工作反復開展的一種機製和秩序,是實施有效監督的必要手段。權力運行如果缺乏程序的製約,就很容易偏離正確的軌道,導致權力濫用。當前,規範權力運行程序,一要積極探索權力運行法製化、程序化的途徑和辦法,製定規範、周全、嚴密的各種權力運行程序,使權力運行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序可行,盡可能壓縮權力自由裁量的空間;二要研究建立一套程序保障機製,使那些不按程序、濫用權力的行為能及早得到發現,及時得到糾正,及時受到懲處。
第三,建立權力公開運行機製,解决權力暗箱操作的問題。公開本身就是一種監督形式。把公開作為防止權力腐敗的對策之一,主要就是針對權力運行中"暗箱"操作的神秘化而提出的。一般來說,腐敗行為都是在暗地裏秘密進行的,所害怕的就是群衆,所畏懼的就是公開。因此,要抓緊研究建立重大事項信息公開制度,並通過公示製、聽政製、承諾製、質詢製等形式,努力構建民主、公開的權力運行機製,保證權力在陽光下運行,在公正的軌道上運行。
第四,建立用權行為責任追究機製,解决權力與責任不對等的問題。權責統一是規範用權行為的關鍵。衹有權力享用,而沒有權力風險,是滋生腐敗現象的根源。主要負責人擁有多大的權力,就必須承擔多大的責任。當前,一要抓緊建立健全用權行為責任製。要明確權力行為的責任主體和責任範圍,且每項責任都必須以個體承擔為基點。二要建立健全一套權力責任追究制度。要在明確權力責任主體的同時,依據權力責任的輕重大小,明確對失職主體的處罰尺度和辦法,並明確負責追究處罰的機構及權限。總之,要通過這兩項制度的落實,使主要負責人對自己行使權力的行為和結果真正負責,達到權力與責任的有機統一,真正扭轉衹行使權力不負責任的狀況。
結束語 實現人的全面發展:中國共産黨執政的永恆追求
社會的發展,歸根到底是人的發展。
人類自産生以來,無論是在茹毛飲血的洪荒時期,還是在篳路籃縷的進化階段;無論是在歌舞升平的盛世,還是在兵荒馬亂的末世,都一直在不停地設置着自己的理想目標,並不懈地追求和實現目標。正所謂,"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對於一個政黨來說,目標就是旗幟,就是方向。
中國共産黨從誕生的那一天起,就是以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代表身份走上歷史舞臺的,就是以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為奮鬥目標的。
江澤民同志在紀念中國共産黨成立80周年的重要講話中,不止一次地重申"人的全面發展"。他說:"我們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各項事業,我們進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於人民現實的物質文化生活需要,同時又要着眼於促進人民素質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這是馬剋思主義關於建設社會主義新社會的本質要求。我們要在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礎上,不斷推進人的全面發展。" 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通過的《决定》再次強調,要"始終把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黨和國傢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要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的目標:
首先,要追求物質文明的高度發展。發展的前提是生存,生存的基礎是物質。當人們還處於吃不飽、穿不暖、住不好、行不便的生活狀態時,當人們還是"物"的奴隸的時候,那是不可能奢談人的全面發展的。因此,衹有生産力的高度發展,衹有物質財富的源泉涌流,纔可以使人的全面發展得到基本的保證。
其次,要追求精神文明的高度發展。精神與物質,可以說是構成人的基本元素。毛澤東在青年時代,就嚮全社會發出了"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的吶喊。就現階段的形勢而言,造就千百萬"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紀律"的社會主義新人,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根本任務,也是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的關鍵。當前,我們面臨的主要危險在於"信仰危機",無論是黨員,還是一般群衆,都感到有些茫然。對此,青年毛澤東曾有幾段話說得很深刻:"欲動天下者,當動天下之心"。"當今之世,宜有大氣量人,從哲學倫理學入手,改造哲學,改造倫理學,根本上變換全國之思想"。"思想主人之心,道德範人之行,二者不潔,遍地皆污"。這段時間以來,我一直在琢磨這幾句話,我認為,中國共産黨應當以一種更大的氣魄,着力研究在物質生活日漸富足的今天,如何在全黨全社會確立起一種嶄新的倫理價值目標,防止黨員、群衆的精神世界被物質欲念逐漸掏空,而淪為物質享受的奴隸!我們應把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與馬剋思主義的精華結合起來,以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展觀和構建和諧社會的兩大戰略思想為指導,着力創造出一套順應時代潮流、符合黨情國情、符合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特點、具有中國特色的新的倫理價值體係,以動天下之心,以範天下之行。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節:導 論 "以人為本":中華政治文明的精華 | 第2節:第一章 溯源與回望(1) | 第3節:第一章 溯源與回望(2) | 第4節:第一章 溯源與回望(3) | 第5節:第一章 溯源與回望(4) | 第6節:第一章 溯源與回望(5) | 第7節:第一章 溯源與回望(6) | 第8節:第二章 內涵與特徵(1) | 第9節:第二章 內涵與特徵(2) | 第10節:第二章 內涵與特徵(3) | 第11節:第二章 內涵與特徵(4) | 第12節:第三章 探索與實踐(1) | 第13節:第三章 探索與實踐(2) | 第14節:第三章 探索與實踐(3) | 第15節:第三章 探索與實踐(4) | 第16節:第三章 探索與實踐(5) | 第17節:第三章 探索與實踐(6) | 第18節:第三章 探索與實踐(7) | 第19節:第三章 探索與實踐(8) | 第20節:第三章 探索與實踐(9) | 第21節:第三章 探索與實踐(10) | 第22節:第三章 探索與實踐(11) | 第23節:第三章 探索與實踐(12) | 第24節:第三章 探索與實踐(13) | |
| 第 [I] II [III] [I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