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代 大宋帝國的滄海桑田:宋朝那些事兒   》 神仙之職      周膺 Zhou Ying

  不知怎麽搞的,宋太宗稱翰林學士為“神仙之職”。宋代翰林學士擁有草製詔敕之權,侍從皇帝左右以備顧問或參與謀議,有時也能保舉官員和知貢舉,間或也受皇帝臨時差遣充任使節等,有“內相”之稱。外人霧裏看花,對其有好的想象自不為怪。太宗則為劇中人,該知端底——當然,那可能是皇帝說的輕巧話。
  翰林學士的設置最早始於唐代,學士之名漢已有之。歷五代至宋而完全制度化。其後元、明、清各代,雖其職掌、地位時有變化,但沿置不廢。唐玄宗開元二十六年(738年)改翰林供奉為學士,並別置學士院於翰林院之南。這時的翰林學士與原來的翰林供奉一樣,不過是皇帝左右辭章之類的供奉者,無實際職掌。如李白雖稱翰林學士,但並未草製詔敕。唐肅宗至德(756—757年)以後,翰林學士有了草製詔敕的職權。不過唐代的翰林學士尚是差遣,不是正式官職。到宋代雖然職能差不多,卻定型為一種官職。據《宋會要輯稿·職官》六之五○載,學士院“掌製、誥、赦、敕、國書及宮禁所用之文詞”,其官有學士2人、待詔3人,吏有錄事1人、孔目官6人、表奏官8人、驅使官20人、守闕驅使官12人。我們常常把學士院與翰林院混為一談。翰林院主掌藝學供奉之事,設勾當官1人,以內省押班、都知充任。翰林院總天文、書藝、圖畫、醫官四局,有待詔、藝學、祗候、學生等官,無定員。這與學士院根本不同,遠沒有學士院重要。
  翰林學士還有“真假”之分。有許多翰林學士銜由他官兼領,其實並不治事,稱“帶館職”,也稱“貼職”。如太平興國八年(983年),“以翰林學士、中書捨人李穆知開封府”。慶歷六年(1046年),“右諫議大夫、權御史中丞張方平為翰林學士,權三司使”(《續資治通鑒長編》捲二四、一五九)。這是說李穆、張方平帶翰林學士的館職別領開封府、三司使。真正的翰林學士即專典內製的翰林學士,稱呼還得帶一個知製誥。這是從唐代沿用而來的。前面我們還提到了中書捨人。中書捨人和翰林學士一樣也有“真假”,真的中書捨人稱呼也得帶個知製誥。中書捨人是中書後省官,宰相僚屬。翰林學士、知製誥專典皇帝內製,中書捨人、知製誥掌政府外製,所以兩個知製誥又是不同的。
  翰林學士與翰林侍讀、侍講學士及諸殿閣學士也扯不到一起。侍讀之名始於東魏天平初年,侍講始於東漢。宋真宗鹹平二年(999年)始建翰林講、讀學士之職,神宗時省去學士之號,衹稱翰林侍讀、翰林侍講,後又衹稱侍讀、侍講。主要職責是為皇帝講讀經史,釋疑解難。這是個閑職,官品僅為正七品,而翰林學士為正三品,不可同日而語。宋代翰林講讀學士常由有學識的他官作為兼職充任。如司馬光曾以翰林學士兼侍讀學士。侍讀、侍講也可互兼。如王洙曾任翰林學士、翰林侍讀學士兼侍講學士、知製誥。殿學士主要有:觀文殿大學士、學士,資政殿大學士、學士,端明殿學士,等等,無實際職掌,侍從皇帝備顧問,為名譽職稱。但觀文殿大學士為從二品,資政殿大學士為正三品,其班秩均在翰林學士之上,很顯恩寵。王安石第一次拜相後,曾拜觀文殿大學士,蘇頌亦曾拜觀文殿大學士,韓維、呂公著、歐陽修等曾拜資政殿大學士。這些人地位極高。觀文殿大學士一般加給宰相,觀文殿學士,資政殿大學士、學士則加給罷政宰相以示恩幸。閣學士主要有天章閣學士、竜圖閣學士、寶文閣學士、顯謨閣學士等。其性質與殿學士相似,但地位較之為低。昭文館、史館、集賢院學士之設,按太宗、仁宗的說法是“育纔”。范仲淹解釋說,國傢開文館延天下英才,使之直秘廷,覽群書,以待顧問,以養器業,為大用之備。三館學士多封給宰相。
  唐玄宗時翰林學士之入選,沒有出身限製,亦不必經過正式的考試。唐德宗興元元年(784年)纔規定入院第一天考製、書、答三札,詩一首,後又加賦一首。第二天便可確定是否入眩宋代翰林學士一般都由知製誥升遷。因為其已熟知業務,所以不再考核。但宋代對翰林學士的要求是很高的,絶大多數為進士出身。翰林學士開始無定員,後來大致有一個定數,北宋多時六七人,南宋少時一二人。為首的稱翰林學士承旨,是翰林學士的“領班”,非由皇帝近侍重臣擔任不可。承旨的定員也變換不定,多數時期為一人或無。
  翰林學士在皇帝身側,又草製詔敕,看起來,既重要又清閑,所以士大夫都十分嚮往。學士院曾被稱為“人世之仙境”,宋太宗曾對宰相近臣說:“詞臣實神仙之職也。”這是當主子的不知奴才味。此等“不勝寒”之處,莫說不可多說半句話,多走半步路,即使那些“文山會海”也夠處理的。忙起來,如果對規矩不熟,是不大好工作的。草製詔敕須很講究行文措辭,萬一出了差錯就衹有吃不了兜着走。學士楊億起草答契丹書,有措辭未合真宗意,第二天便請求辭職。大中祥符八年(1016年),學士院草賜錢惟演詔,誤書“祭”為“癸”,結果孔目吏决杖,待詔贖銅十斤。(《宋會要輯稿·職官》六之四九)翰林學士李曠幹了30年,因勞頓思慮過度而成疾,他告誡兒子不可幹這行。要說好處,翰林學士可藉這點優勢得到提升。不過它絶非如神仙般可以超脫。這是一個不超脫之人奔前程的好崗位。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目錄序言蝴蝶夢裏傢國(1)序言蝴蝶夢裏傢國(2)900年前的現代化問題
《救荒活民書》紙幣與信用奇璞與良儈(1)奇璞與良儈(2)
開肆三萬傢(1)開肆三萬傢(2)粘在地上的商業皇傢外貿
官辦“公司”專業戶《耕織圖》畫金刺綉滿羅衣
南宋官窯竜井問茶(1)竜井問茶(2)宋學精神
理學為誰用官學私學(1)官學私學(2)選人考什麽纔(1)
第   [I]   II   [III]   [IV]   [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