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杂史 》 揭秘清宮懸案:正說清朝十二帝 》
光緒帝載湉(2)
閻崇年 Yan Chongnian
慈禧一言定載湉(光緒)繼承皇位,這是對清朝皇室祖製的重大改變。太後懿旨召見列名者有29人之多,可謂空前。這說明非皇子入承大統,為大清首次,既示鄭重,又免物議。載湉繼承鹹豐為嗣皇帝,這實在是清朝皇儲嗣立的又一次大改製:
第一,慈禧改變皇位父死子繼的祖製。清太祖努爾哈赤死後由皇八子皇太極繼承皇位,皇太極死後由皇九子福臨(順治)繼承皇位,福臨死後由皇三子玄燁(康熙)繼承皇位,康
熙死後由皇四子胤禛(雍正)繼承皇位,雍正死後由皇四子弘歷(乾隆)繼承皇位,乾隆死後由皇十五子顒琰(嘉慶)繼承皇位,嘉慶死後由皇次子旻寧(道光)繼承皇位,道光死後由皇四子奕(鹹豐)繼承皇位,鹹豐死後由皇長子載淳繼承皇位,同治死後卻由堂弟載湉繼承皇位。
第二,慈禧改變皇位繼承程序的祖製。清太祖、太宗的遺位繼承人由滿洲貴族會議决定,順治、康熙用遺詔决定皇位繼承人,雍正創建秘密立儲制度,乾壟嘉慶、道光、鹹豐都是這樣繼位的,同治沒有兄弟,順利繼承皇位。但是,載湉繼承皇位,既不是滿洲貴族會議推舉,也不是用遺詔的形式决定,更不是秘密立儲,而是由皇太後“一言而定”,這是沒有先例的。
第三,慈禧改變幼帝由大臣輔政的祖製。幼帝繼承皇位,必有大臣輔政。順治6歲繼位,由鄭親王濟爾哈朗、睿親王多爾袞先為輔政王,後為攝政王;康熙8歲繼位,由索尼、蘇剋薩哈、遏必隆和鰲拜四大臣輔政;同治6歲繼位,先由贊襄政務八大臣,後由議政王奕輔政。但是,載湉4歲繼位,沒有輔政王、攝政王、輔政大臣、贊襄政務大臣、議政王輔政,而衹有皇太後垂簾聽政。載湉繼承鹹豐,即為鹹豐的嗣皇帝,這就為皇太後垂簾聽政提供了合乎儀規的輩份。如新皇帝繼承同治為嗣皇帝,則應由同治皇后垂簾聽政。因而,慈禧將皇權緊緊地抓在個人手中,達到了清朝極權體製的頂峰。至於奕,他與慈禧有聯合,也有衝突。到光緒十年(1884年),發生了“午門案”。事情的經過是:慈禧派宦官往娘傢送東西,事先敬事房沒有嚮守門護軍傳旨,護軍阻攔,太監不服,互相毆打。太監報告慈禧,慈禧要對值班護軍廷杖。有的書記載了奕同慈禧的精彩對話——奕說:“廷杖乃前朝虐政,不可效法。”慈禧說:“汝事事抗我,汝為誰乎?”奕說:“臣是宣宗第六子1慈禧說:“我革了你1奕說:“革了臣的王爵,革不了臣的皇子。”慈禧太後沒有辦法,衹好讓步。但慈禧從此加深了對奕的怨恨,後奕被解除軍機大臣職務。
慈禧立載湉繼承皇位,是鹹豐故去13年以來,慈禧在皇位繼承與親理朝政上,繼第一次垂簾聽政後的第二次改變祖製。這兩次改變祖製,其目的衹有一個:垂簾聽政,獨掌朝綱。
光緒入繼皇位後,從4歲到17歲的12年間,是他作為兒皇帝——少帝的時期。
光緒的少帝生活
載湉繼承皇位後,按照清朝皇室的“傢法”,小皇帝到了6歲,就要到上書房讀書,他自然也不例外。因為光緒年齡太小,母親又在醇親王府不能見面,衹好由他父親醇親王奕到宮裏幫助照顧。醇親王奕是一位知進退、明榮辱的人,也是深知慈禧的性格與為人的人。
先說醇親王奕在兒子做了皇帝之後,他做的幾件事情:
第一,上《豫杜妄論》的密奏。先講一個歷史故事:明朝武宗正德皇帝(朱厚照)死後無子,由他的堂弟朱厚熜(cōng,嘉靖)繼承皇位。嘉靖被從湖北安陸接到北京登上皇位後,演出了一嘲大禮儀”的鬧劇。正德的父親、嘉靖的父親應當怎樣稱謂?一些朝臣的意見是,“本生父曰興獻帝”、過繼父稱“皇伯父敬皇帝”;另一種意見則相反。何孟春等大臣136人彙聚在金水橋南跪伏,撼門大哭,聲震闕廷,長達兩個時辰。嘉靖帝大怒,命懲治220人,其中編修王相等180餘人遭到廷杖(因病創而死者17人),成為震動朝野的大事件。醇親王奕提出,將來如果有人以嘉靖之說奏進,就以此奏駁斥。慈禧將此密奏留中。後來吳大澂果然有此奏,慈禧便出示醇親王奕的密奏做回應。
第二,請求免去一切職務。醇親王奕的官職主要有:都統、御前大臣、領侍衛內大臣、管神機營事、管善捕營事、步軍統領、弘德殿行走等。他上奏“誠懇請罷一切職任”,說:“惟有哀懇矜全,許乞骸骨,為天地容一虛糜爵位之人,為宣宗成皇帝留一庸鈍無纔之子。”慈禧皇太後在奕請求下,命免除醇親王奕一切職務。他僅接受親王雙俸的待遇。光緒二年(1876年),光緒帝在毓慶宮入學,奕受命加以照料。
第三,日日敬敬慎慎,夜夜乾乾翼翼。奕住的正房名為“謙思堂”;書齋名為“退省齋”;幾案上擺放“欹(qī)器”,欹器是一種“巧器”,它的特點是:“虛則欹,中則正,滿則覆。”孔子曾命弟子將水註入欹器裏,結果正是如此。孔子嘆曰:“籲!惡有滿而不覆者哉1醇親王奕將“欹器”作為座右器,上有“滿招損,謙受益”的銘句。奕以“恭謹敬慎”四個字,作為待人處世的準則,更作為侍奉慈禧的圭臯。奕子女的房中,挂着他寫的治傢格言:
財也大,産也大,後來子孫禍也大。若問此理是若何?子孫錢多膽也大。天樣大事都不怕,不喪身傢不肯罷!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 序 | 天命汗努爾哈赤(1) | 天命汗努爾哈赤(2) | 天命汗努爾哈赤(3) | | 天命汗努爾哈赤(4) | 天命汗努爾哈赤(5) | 天命汗努爾哈赤(6) | 崇德帝皇太極(1) | | 崇德帝皇太極(2) | 崇德帝皇太極(3) | 崇德帝皇太極(4) | 崇德帝皇太極(5) | | 順治帝福臨(1) | 順治帝福臨(2) | 順治帝福臨(3) | 順治帝福臨(4) | | 順治帝福臨(5) | 順治帝福臨(6) | 康熙帝玄燁(1) | 康熙帝玄燁(2) | | 康熙帝玄燁(3) | 康熙帝玄燁(4) | 康熙帝玄燁(5) | 康熙帝玄燁(6) | |
| 第 [I] II [III] [IV] 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