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魔志怪 三寶太監西洋記   》 第七十回鳳仙斬金角大仙 國師點大仙本相      羅懋登 Luo Maodeng

  詩曰:為愛仙人間世英,幾從仙籍識仙名。
  金章未得元來面,石室甘頤太古情。
  黃鶴幾番尋故侶,白雲隨處訂新盟。
  鹿皮俄見飛仙影,底事隨風羽翰輕。
  卻說鹿皮大仙跑下山來,摸着葫蘆就吹。吹上一口氣,即時間突出一把傘來,喝聲道:“變!”一會兒,一把傘就變有一丈多高,七尺來闊,罩在半空之中,天日都不見影,劃喇一聲響,落將下來,實指望把南朝這些將官,這些軍馬,一過兒都撈翻上去。哪曉得黃鳳仙又有些妙處。怎麽妙處?起眼一瞧,瞧着是把傘,他不慌不忙,說道:“我兒流,你敢把這個傘來撐我老娘哩!”輕輕的伸起衹手,頭上取下一根簪兒,名字叫做搜地虎。照地上一摔,也喝聲道:“變!”一會兒,就成一個文筆峰,約有萬丈之高,拄天拄地,把個傘就撐得定定的。鹿皮大仙看見個傘不得下來,卻又扭轉身子,把衣服一抖。即時間,就變做一隻無大不大的山鹿。原來那件衣服,卻是一張鹿皮,故此抖一抖,就是一隻山鹿。變成了鹿之時,衹見呼的一聲響,一跳跳到黃鳳仙的頭上來。黃鳳仙看見他來得狠,一手就收起那個搜地虎,照着他一搠。這一搠又不曾搠得鹿倒,恰好的那把傘又掉將下來,黃鳳仙也衹得土囤而行。可憐這一夥南兵摸頭不着,無處逃生,一傘就收有百十多個在裏面。
  鹿皮大仙不勝之喜,提着個傘,望山上徑跑。唐狀元高叫道:“那妖道哪裏去?”趕嚮前去,狠是一槍。王應襲高叫道:“番狗哪裏去?”趕嚮前去,狠是一標。雷遊擊高叫道:“賊奴哪裏走?”趕嚮前去,狠是一鏟。
  鹿皮大仙衹作不知,嚮山上徑跑。跑進洞裏面,連聲叫道:“師兄!師兄!你都來也。”金角大仙說道:“你今日這等喜孜孜,想是得勝而回。”銀角大仙道:“師弟,你拿出那個女將來,我把這個六陽首級還你。”鹿皮大仙道:“師兄,軍中無戲言。你的六陽首級,坐得衹怕有些不穩當哩!銀角大仙說道:“大丈夫一言既出,駟馬難追。你既是拿得女將來,我怎麽又和你反悔!”金角大仙說道:“口說無憑,拿出來便見。你且拿出來再處。”鹿皮大仙歡天喜地取出個傘來,喝聲道:“變!”那把傘一會兒就變得有一丈來多長,尺來多闊。又喝聲道:“開!”把個傘一會兒騰空而起,漸漸的張開。那兩位師兄擡頭一看,衹見南朝那一幹軍士,一陣風颳下十數多個來;又一陣風,又颳下十數多個來;颳來颳去,吊來吊去,共有百十多個;衹是不見黃鳳仙。
  銀角大仙說道:“擋刀的倒有這些,衹是那個女將卻不曾看見在那裏。”鹿皮大仙說道:“分明收在傘裏,怎麽不見下來?想必是他有些怕死,躲在傘肚裏不肯下來。”一會兒,一陣風呼的一聲響,沒有個甚麽人下來。一會兒,又一陣風呼的一聲響,又沒有個甚麽人下來。鹿皮大仙說道:“這個賊婢是有些作怪,待我取下傘來,看他再躲到哪裏去!把手一招,那個傘一轂碌掉將下來,細細的查點一番,哪裏有個女將在裏面!銀角大仙說道:“師弟哩,今番衹怕你的六陽首級有些不穩當哩!
  鹿皮大仙看見賭輸了,就撒起賴來,說道:“我分明拿住了他,想是二師兄放得他去了,故意的要我認輸。銀角大仙說道:“誰見我放他去了?”鹿皮大仙說道:“先前同着這一幹的軍土,都在遮天蓋地,有則俱有,無則俱無,豈有有軍士,又沒有女將之理?”銀角大仙說道:“那女將變化如神,出沒似鬼,你哪裏拿得他住哩!”鹿皮大仙說道:“偏你就曉得他變化如神,出沒似鬼,卻不是你放了他?”銀角大仙說道:“沒有。”一個賴說道:“放了。”一個說道:“沒有。”師兄師弟爭做一團兒。金角大仙說道:“你們兩個都不消爭的。三師弟沒有拿住得女將,不算做全贏,二師弟的六陽首級不須取下。拿住了許多軍馬,又不算做全輸,三師弟的六陽首級也不須取下。彼此都取一個和罷。”鹿皮大仙自知理虧,唯唯就是。衹有銀角大仙說道:“師弟不當如此欺我。”金角大仙說道:“你也不消這等多怪少饒,待我明日出陣,擒住那個婦人,解了二位師弟之忿罷!
  到了明日,南兵又在山腳之下襬成了陣勢。金角大仙騎了一隻金絲犬,飛奔而來。黃鳳仙看見金角大仙,正是仇人相見,分外眼紅,照頭就還他一錦纏頭。-刀口金角大仙一時躲閃不及,一黏黏着錦纏頭上,一轂碌跌下金絲犬來。黃鳳仙衹說跌他下來,卻好就中取事。哪曉得金角大仙手裏拿着一桿三股托天叉,步碾而來,掄得就是個鳥飛兔走。一隻金絲犬又古怪,張開一嘴的狗牙,露出四衹狗爪,奔嚮前來,就像個虎竄狼奔。黃鳳仙反吃它一嚇,實時取下了夜夜雙來,左來右架,右來左支;人來人架,犬來犬支。架了一會,支了一會。金角大仙呼的一聲響,就是一口法水噴將過來。黃鳳仙沒奈何得,取出月月紅來,馬前十展,那口法水也又落空。法水未了,金綫犬吠的一聲響,一跳跳到頭上來。黃鳳仙復手一刀。這一刀不至緊,早已把個尾巴上的毛劈下來一大堆。金絲犬護疼,迎風一擺,起在半天雲裏去了。
  金角大仙看見自己不奈人何,金絲犬又不得力,一手掣過一口刀,頸脖子着實一磨,磨下一個頭,滿天飛,好耍子,不過悠悠揚揚,盤盤旋旋。過了一會,那個頭一片的法水噴將下來。黃鳳仙連忙的取出個月月紅,遮天遮地的晃着。這一陣法水來得兇,饒是個月月紅晃着,十個中間,還有一兩個擋着他的。擋着他的,就骨軟筋酥,眠在地上,如醉如癡,一時間扛擡不及。
  不覺的金烏西墜,玉兔東升。南陣上還有好些昏迷着的,都吃那些毛頭毛腦的番兵一虧,撈進洞裏。金角大仙一個頭,又鬥在個身子上,跨了金絲犬,走進洞門,不勝之喜,說道:“今日這一場殺,雖不曾拿住那個婦人,卻也挫了他許多銳氣,拿了他許多軍士,算做是我全贏。”一邊吩咐辦下酒席,自己賞功。一邊吩咐把這兩日拿住的南兵,都送到安樂窩裏,和前日那個黑臉,打夥兒受些快活。吩咐已畢,佈置停當,金角大仙暢飲三杯。銀角大仙說道:“明日出陣之時,我兩個都來幫你,包你就拿住那個婦人。”金角大仙一團的英氣,哪裏肯服些輸,說道:“我今番拿不住那婦人,誓不回山!”舉起一杯酒來,照地一奠:“若不全勝,誓不回山!與此酒同。大小山神都來鑒察!”這也莫非是金角大仙數合該盡,黃鳳仙的功合該成。
  到了明日,臨陣之時,更不打話,一手一口刀,一手磨下一個頭。那個頭仍舊是滿天飛,仍舊是滿口法水,仍舊是擋着的骨軟筋酥。黃鳳仙抖擻精神,支支架架。這一日到晚,點水不漏下來。金角大仙沒奈黃鳳仙何,黃鳳仙卻也沒奈金角大仙何。天晚之時,各自收兵回陣。到了明日,又是現成腔調:一邊是一個光頭,滿天上噴下水來;一邊是一幅月月紅,遮天遮地的晃着。
  一連纏了三日,不見輸贏。黃鳳仙心上有些吃惱。唐狀元道:“夫人連日出陣,每有英勇,怎麽今日惱將起來?”黃鳳仙道:“非幹我吃惱。衹是這等樣兒遷延歲月,不得成功,何日是了!”唐狀元道:“依我愚見,那賊道衹是些妖邪術法,不如還去求教天師或國師,纔有個結果。若衹是吃惱,也徒然無補。”黃鳳仙道:“狀元之言有理。我和你兩個同去。”
  道猶未了,衹見天師、國師和元帥都在元帥帳上,談論軍務。唐狀元直入,行一個禮。天師笑一笑兒,說道:“唐狀元此來為夫人求計。”唐狀元道:“非為夫人,遠為朝廷,近為元帥。”天師道:“狀元恕罪,前言戲之耳。”唐狀元卻把個金角大仙的始末緣由,細說了一遍。天師道:“邪不能勝正,偽不能勝真。衹求國師老爺一言足矣!貧道其實未能。”國師道:“貧僧衹曉得看經念佛,這殺人的事哪裏得知。”唐狀元道:“這不是殺人的事。衹是金角大仙頭在一處就會飛,身子在一處又不動,一會兒,頭又鬥在身子上半點不差。這卻都不是些術法?衹求二位老爺指教一番,教他的頭鬥不上他的身子,就完結了他的帳。”國師道:“這個不難。既是他的身子在一邊,你明日把本《金剛經》放在他的頸脖子上,他就安鬥不成。”唐狀元道:“承教了!功成之日,再來拜謝老爺。”躬身而出,走到外面,把《金剛經》的事告訴黃鳳仙。黃鳳仙道:“焉有此理!一本《金剛經》哪裏會顯甚麽神通?”唐狀元道:“國師自來不打誑語,不可不信。”黃鳳仙道:“既是如此,明日且試一遭。倘不靈應,再來不遲。”唐狀元道:“你明日和他爭鬥之時,待我們悄悄的放上一本經,兩不相照,他一時卻就提防不來。”黃鳳仙大喜,說道:“仰仗朝廷洪福,近賴元帥虎威。此計一成,勝於十萬之師遠矣!計議已定。
  到了明日之時,金角大仙一擁而來,撇下了金絲犬,除下了金角頭,一會兒就在天上,一會兒就噴出水來。黃鳳仙道:“你這賊道,今番纔認得我老娘的手段哩!金角大仙道:“你這幾日,還有幾個毛將官來相護。今日之間,衹身獨自而來,那些毛將官也害怕了。你這等一個蠢婦人,豈識得我仙傢的妙用?”金角大仙衹說是仙傢的妙用,哪曉得唐狀元站在一邊還有個妙用。道猶未了,衹見金角大仙飛起了頭,一任的法水噴將下來,黃鳳仙一任的月月紅照將上來。兩傢子正在好處,金角大仙哪裏又顧個文身?
  卻說唐狀元拿了一本《金剛經》,找着他文身,衹見他頸顙脖子上一股白氣衝出來。唐狀元也不管他氣不氣,白不白,連忙的把那《金剛經》放在上面。放了這《金剛經》不至緊,一會兒就不見了文身,就變成一個土堆在那裏。一會兒土堆又長起來,一尺就一丈,一丈就十丈,就變成一個大山在那裏。唐狀元心裏想道:“我夫人還不準信,原來佛力廣無邊。國師之教不當耍子!”道猶未了,一騎馬徑出陣前,手裏拿着那桿滾竜槍,照東一指。一聲鑼響,南陣上將轉兵回。
  金角大仙看見黃鳳仙跑下陣,衹說他心中懼怕,連忙的跌下頭來,卻尋身子鬥着,哪裏有個身子?沒奈何,頭衹在半天之上,旋旋轉轉,慌慌張張,左找右找,左找不見,右找不見。找了一會,不見個身子,叫將起來。左叫右叫,左叫不見,右叫不見。叫了一會,又不見個身子,越發激得沒奈何,哭將起來。左哭右哭,左哭不見,右哭不見。沒奈何,哭了一會又叫,叫了一會又哭。
  唐狀元叫聲道:“夫人,好去撈着他的頭來哩!”黃鳳仙帶轉了馬,取出個錦纏頭來,照上一撇。雖然打不着身子,眼睛珠兒卻在頭上,好不快捷,一起又起在半天之上,哪裏撈得他住?黃鳳仙叫聲道:“賊道,你今番沒有了文身,還做得甚麽好漢!”金角大仙說道:“你藏了我的文身,你叫我怎麽結果?”黃鳳仙道:“你今番再駡人麽?”金角大仙說道:“我如今有口沒喉嚨,再駡得哪個?”黃鳳仙道:“你今番再殺人麽?”金角大仙說道:“我如今眼看得,手動不得,再殺得哪個?”黃鳳仙道:“你今番現計算麽?”金角大仙道:“我如今有口沒心,再算計得哪個?”黃鳳仙道:“你今番挪移人麽?”金角大仙道:“我如今曉得,腳走不得,再挪移得哪個?”黃鳳仙道:“你番再強似人麽?”金角大仙說道:“我如今有上梢沒下梢,再強似得哪個?”
  道猶未了,衹見一個金絲犬三跳兩跳,跳將來,呲開一張嘴,就講起話來,說道:“主人公,主人公!你怎麽弄得這等一個濕東鬆?”金角大仙說道:“我如今是這等有上稍來沒下稍,怎麽是好?”金絲犬說道:“主人公,你若是不嫌棄時,我的文身情願讓與你罷!”金角大仙想了一會,連說道:“做不得,做不得!”金絲犬說道:“怎麽做不得?”金角大仙道:“我在玄門之中走這一遭,已自像個狼群狗黨。再真個披了你的皮,卻把甚麽嘴臉看見三淨老兒?”
  道猶未了,黃鳳仙一手一張兩面刀,呼的一聲響,一刀金角大仙,一刀金絲犬。殺翻了這兩個對頭。你看黃鳳仙,喜孜孜,鞭敲金鐙響;笑盈盈,人唱凱歌聲,騾馬而歸。進了營門之內,把兩個屍首擺列着在階前,上帳去見元帥。
  元帥道:“階前是哪個的屍首?”黃鳳仙道:“一個是金角大仙,一個是金絲犬。”元帥道:“那有頭有尾、有手有腳的是哪個?那有頭沒尾、沒手沒腳的是哪個?”黃鳳仙道:“有頭沒尾、沒手沒腳的是金角大仙。那有頭有尾、有手有腳的是金絲犬。”二位元帥嗄上一聲,說道:“原來這個誅斬賊道,狗也不如。”
  道猶未了,旗牌官報說道:“天師、國師來拜。”相見禮畢,剛坐下,天師問道:“這個頭是哪個的?”元帥道:“今日黃鳳仙力戰成功,這個頭就是金角大仙的。”天師嘆上一聲,說道:“這畜生自稱金角大仙,今日做到這個田地,是我玄門之玷!”國師道:“阿彌陀佛!這個孽畜哪是你玄門中人?”天師道:“怎見得不是貧道玄門中人?”國師道:“你還不信來,我取過他的文身來你瞧着。”天師道:“國師肯見教時,貧道大幸。”國師道:“請過唐狀元來。”
  實時唐狀元帳前相見,國師道:“你拿的《金剛經》放在哪裏?”唐狀元道:“承國師老爺佛旨,已曾放在金角大仙的頸脖子上。”國師道:“其後何如?”唐狀元道:“放了《金剛經》之後,那個文身實時變成一個土堆。一會兒,又變成一個山嶺,故此金角大仙再沒去尋處。”國師道:“你還去取轉經來。”唐狀元道:“已經是個高山峻嶺,怎麽又得出來?”國師道:“這個不妨礙,你拿出手來。”唐狀元伸出衹手。國師拿起九環錫杖,寫個“土”字,放在他手掌心裏,吩咐道:“你仔細拿着這個字,一直走到山嶺之前,放開手掌來,你就望本營裏跑。”
  唐狀元遵命而行。走到山嶺之前,剛剛的放開個手掌心來,衹聽得劃喇一聲響,狠似天崩地塌一般。唐狀元領了國師嚴命,不敢有違,一徑望本營裏跑。未及看見元帥,衹見階下已自橫擔着一隻野牛,毛撐撐的。及至回覆元帥,衹見九環錫杖杖頭上橫擔着一本《金剛經》。唐狀元嚇得毛竦骨酥,不得作聲。天師道:“那野牛是哪裏來的?”國師道:“這野牛就是金角大仙的身子。”國師道:“頭也不是人的。”天師道:“見教一番如何?”國師道:“這個不難。”實時吩咐取過一碗無根水來。取過水來,照着那個頭一噴。衹一聲響,就變出一個牛頭來,兩衹長角金晃晃的。國師道:“這卻不是個金角大仙!這等一個畜生,混入玄門中,何足為玄門之玷!”天師滿口稱謝。二位元帥說道:“這個牛精自稱金角大仙,果真的有雙牛角。”衹因這個故事傳到如今,都駡人做牛鼻子道士,卻是有個來歷。卻說元帥請問國師:“這兩個屍首怎麽處?”國師道:“都宜以禮埋之。但金絲犬墳上竪一塊石碑,鎸着『義犬』兩個字。要見得人之不要不如狗。”後人感此,做一篇《病狗賦》,錄之為證。賦曰:狗病狗病由何苦?狗病衹因護傢主;晝夜不眠防賊來,賊聞狗聲不登戶;護得主人金與銀,護得主人命與身;一朝老來狗生病,卻將賣與屠狗人。狗見賣與屠人宰,聲叫人主全不睬;回頭又顧主人門,還有戀主心腸在。嗚呼!狗帶皮毛人帶血,狗行仁義人行殺。
  狗皮裏面有人心,人有獸心安可察?
  嗚呼!
  世上人情不如狗,人情不似狗情久。
  人見人貧漸漸疏,狗見人貧常相守。
  有錢莫交無義人,有飯且養看傢狗。
  元帥紀功頒賞,不在話下。
  卻說銀角大仙聽知金角大仙戰敗而死,嚇得如醉如癡,不省人事。鹿皮大仙再三勸解,說道:“死者不可復生,生者豈可尋死?我和你不如丟了這山頭,再到別處尋一個洞天福地,安閑自在去罷。”銀角大仙說道:“今日也說南船上有個金和尚、張道士,明日也說南船上有個金和尚、張道士,把這兩個人看作生鐵拐、活洞賓,不敢惹他。到今經半月有餘,不曾看見他兩個放得半個屁。倒反被這等一個潑婦人,連贏我們這些陣數,費了我們多少精神?用了我們多少計策?今日算到這個田地,我豈肯罷休罷了!況且殺兄之仇,不共日月!我明日定要與他决一個高低。”鹿皮大仙說道:“我們這如今又不是前番的譜子?怎麽不是前番的譜子?前番他初見我們之時,還衹說我是個上界真仙,縱有些小疑惑,終久不能自决。這如今撈翻了師兄,已自看得針穿紙過的。我和你又把舊譜子來行,衹怕就有差錯。”銀角大仙道:“這個話說得有理。”衹是我也曾經打慮過來。我如今有了個鬼神不測之機,翻天覆地之妙。”鹿皮大仙說道:“師兄,你試說出來,我聽一聽看。”銀角大仙說道:“隔墻須有耳,窗外豈無人?我這個神機妙算再不說出來,你明日衹看着就是。”鹿皮大仙說道:“惟願得:“眼觀旌旗捷,耳聽好消息。”
  到了明日,剛交到五鼓時候,銀角大仙披衣而起,站在山頭上,手裏拿着個如意鈎,望海裏一撇。這個鈎千變萬化,無不如意。銀角大仙意思要它變做個水怪,翻江攪海,打壞他的寶船。果真的變做一個千百千丈的大鰲魚,就在海中間攪起萬丈波濤,拍天雪浪。一霎時,衹見:日月昏螟,雷霆震怒。慘慘黯黯,數重雲霧罩定乾坤;凜凜冽冽,一陣猛風撼開山嶽。雪山萬丈,打着天,拍着太陽;銀燭千條,瀉平地,頓成滄海。鎮日間淅淅索索,劃劃喇喇,任是你寶船千號,少不得東倒西歪;滿眼裏傾傾動動,倥倥傯鍃,憑着他過海八仙,也不免手慌腳亂。巉巉崖崖,崎崎嶇嶇,有眼難開,嚇得個水神們縮頸坐時如鳳宿;嗶嗶剝剝,叮叮當當,有足難走,打得個水族們攢身聚處似泥蟠。雲霧障天,舉目不知天早晚;波濤浴日,要行難辨路高低。神光萬丈,閃閃爍爍,燦燦爛爛,恍疑五夜裏掣電爭明;殺氣千重,昏昏沉沉,陰陰深深,恰似三月間奇花亂吐。拂拂霏霏,不讓三更驟雨;轟轟劃劃,難逃九夏鳴雷。不知是陽侯神、靈胥神、馮夷神、海若神、天吾神、壬癸神,和誰鬥戰?衹應是涇川君、洞庭君、南海君、北海君、宮亭君、丹陽君,各顯威靈。正是:西風作惡實堪哀,萬丈潮頭劈面來。高似禹門三級浪,險如平地一聲雷。
  卻說四哨副都督看見這等萬丈的波濤,滔天的雪浪,都吃一大驚,都說道:“衹怕是天意有些甚麽差池?”一齊兒來見元帥,元帥道:“這一定又是那兩個殺不盡的道士使風作浪,唬嚇我們。”吩咐快去請國師來。國師道:“厚承呼喚,有甚麽指揮?”元帥道:“前日初到之時,承尊命說是海裏的風,船上的火,都在老爺身上。今日不幸,果是海裏生風作浪,望乞國師老爺不食前言。”國師道:“貧僧受命而來,何曾敢打半句誑語?今日之事,相煩二位元帥到貧僧千葉蓮臺之上,去看一會來,便見明白。”
  二位元帥不敢怠慢,一徑跟着國師,同到蓮臺頂上。起眼一瞧,衹見離船有十丈之遠,十丈之外,雪浪滔天,銀山吞日;十丈之內,水光萬頃,波濤不興。二位元帥問說道:“怎麽外面那樣兇險,裏面這等平靜?”國師道:“實不相瞞,貧僧看見那個妖道來使風作浪,是貧僧一道牒文,差下四個竜王,在十丈之外護持我們寶船,故此外面兇險,裏面就平靜。”二位元帥連聲稱謝,說道:“若不是佛爺爺神力扶持,卻不遠葬海魚之腹!”國師道:“若不是預先設法,這些寶船幾乎不保,還守得到元帥來呼喚貧僧麽?”元帥道:“這風浪到幾時纔寧靜?”國師道:“妖邪之術,小者三刻,大者三十刻。這個妖道盡成了氣候,今日風浪是寅時初刻起的,要到巳時初刻,纔得寧靜。”交了巳時,果真的風憩浪靜。四哨副都督並一切水軍都督,都來問安。二位元帥說道:“快叫軍政司備辦一席筵宴,與大小將官壓驚。”國師道:“阿彌陀佛!這還是些小驚,還有一個大驚在後面。且慢安排筵席。”
  不知是個甚麽大驚在後面?且聽下回分解?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一回盂蘭盆佛爺揭諦 補陀山菩薩會神第二回補陀山竜王獻寶 涌金門古佛投胎
第三回現化金員外之傢 投托古淨慈之寺第四回先削發欲除煩惱 後留須以表丈夫
第五回摩訶薩先自歸宗 迦摩阿後來復命第六回碧峰會衆生證果 武夷山佛祖降魔
第七回九環錫杖施威能 四路妖精皆掃盡第八回大明國太平天子 薄海外遐邇率賓
第九回張天師金階面主 茅真君玉璽進朝第十回張天師興道滅僧 金碧峰南來救難
第十一回白城隍執掌溧水 張天師怒發碧峰第十二回張天師單展傢門 金碧峰兩班賭勝
第十三回張天師壇依金殿 金碧峰水淹天門第十四回張天師倒埋碧峰 金碧峰先朝萬歲
第十五回碧峰圖西洋各國 朝廷選挂印將軍第十六回兵部官選將練師 教場中招軍買馬
第十七回寶船廠魯班助力 鐵錨廠真人施能第十八回金鑾殿大宴百官 三汊河親排鑾駕
第十九回白鱔精鬧紅江口 白竜精吵白竜江第二十回李海遭風遇猴精 三寶設壇祭海瀆
第二十一回軟水洋換將硬水 吸鐵嶺藉下天兵第二十二回天妃宮夜助天燈 張西塘先排陣勢
第二十三回小王良單戰番將 薑老星九口飛刀第二十四回唐狀元射殺老星 姜金定囤淹四將
第   [I]   II   [III]   [IV]   [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