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类 莊周的歡樂生活禪:人間莊子   》 第70節:取捨有道,內心安詳(4)      吳建雄 Wu Jianxiong

  明知對方要收買你的,肯定不要,這是"八不要"。當年西周興起時,孤竹國裏有兩位賢人,一個叫伯夷,一個叫叔齊,兩個人商量說:"聽說在西邊有個人很厲害的,像是得道了的,不如我們前去看看。"他們前往岐山之南,周武王聽說後,派弟弟姬旦前去拜見這兩位,說要增加俸祿二等,授予一等官職給他們。許諾完後,把牲血塗抹在盟書上,埋入地下,以此為證。
  伯夷、叔齊二人聽完,對看了一眼,冷笑道:"咦,真是奇怪啊!這不是我們原本所要的道,我們是高估他了。從前神農氏治理天下,按時祭祀,竭盡虔誠而從不祈求賜福;他對百姓忠實誠信,從不嚮他們索取什麽。百姓想參與政事就讓他們參與政事,神農氏從不趁別人的危難而自取成功,不會因為看到別人地位卑下就自以為高貴,不會因為趕巧碰上機遇而圖謀私利。現在啊,周人看見殷商政局動蕩,就藉機急速奪取統治天下的權力,崇尚謀略而獲利,憑藉武力威懾百姓,假意宰牲結盟表示誠信,假意宣揚德行取悅衆人,這些行為舉止是卑鄙的,是用推動禍亂的辦法替代已有的暴政,以惡治惡,沒什麽高明的。我聽說,上古時代的賢士遭逢治世絶不回避責任,遇上亂世不苟且偷生。如今天下昏暗,周人竟然也如此虛偽,可見世間的德行已經衰敗成什麽樣了!與其跟你們在一起身受污辱,還不如逃回深山老林裏呢!"之後,兩個人嚮北走來到了首陽山,不吃不喝,最後餓死在那裏。像伯夷、叔齊這樣的人,他們對於富貴,有機會得到也絶不會去獲取,可見其高尚的氣節和不同流俗。
  這裏有個對比:從前神農氏治理國傢完全是用個人行動去感動世人,讓大傢一起參與國傢建設,這是志同道合者的一個默契。如今的周人用的是下三濫手段,與神農氏相比醜陋而可恥。大的環境這麽糟糕,怎麽能受他的收買? 分明是別人要收買你,你還接受,不僅接受,還坐地起價,那可是把整個人都虧了。
  以上是講"八不要",下面再說說"六要"。
  "一要",愛江山更要愛民。民在,江山在。大王父居住在地,狄人經常來侵擾,無論送給他們獸皮和布帛、獵犬和駿馬,或是珠寶和玉器,狄人都不肯善罷甘休。狄人說他們最想得到的是這整塊土地。
  大王父對百姓感慨道:"和別人兄長一起住卻殺死了他弟弟,和別人父親住在一起卻殺死了他子女,我不忍心看到這些,大傢都去和狄人勉力一塊兒住吧!做我的臣民跟做狄人的臣民沒什麽不同,而這樣狄人就不會傷害你們了。跟着我沒出息,我不想為了爭奪土地而傷害這片土地所養育起來的百姓。"說完,他拄着拐杖離開了地。百姓卻因此愈加堅定了跟隨大王父的决心,他們人連人、車連車地追隨他。後來他們在岐山山腳下建立起一個新都城。
  大王父可謂是最看重生命的人了。真正珍視生命的人,就算富貴了,也不會貪戀俸養而傷害身體;就算貧賤了,也不會為追逐私利而拘纍形軀。當今惡俗的世人,居於高官顯位的,時刻擔憂自己會失去職位,見到丁點的利祿就輕率地賠上了性命,真是糊塗啊! 大王父帶着衆百姓遷移,在我想來那場面轟轟烈烈、動人心魄,有種英雄的魅力,大王父這樣的人才是真正的男人。真正的好男人肯定不是鹵莽衝動、好打好鬥,而是懂得照顧人,體諒人。他們的力量不在於傷害他人、無理取鬧,而在於保護身邊的人。要得江山先要愛民,得到江山更要愛民。
  "二要",人民要選擇一個畏懼群衆力量的人當國君。天下由千萬人民構成,天之子亦是人民之子,天子必定也要為民請命。
  越國歷史上接連三代國君被殺,王位傳到王子搜,他對此十分憂懼,跑到荒山野洞裏躲了起來。越人沒了國君,便四處找尋王子搜,追蹤來到洞穴。越人在洞外求王子搜出來,而王子搜不肯出洞;大傢沒轍,便燃燒艾草用煙薫洞,王子搜實在受不了,就從洞裏爬出來,看到衆人在洞口為他準備了君王的乘輿。王子搜無奈地扶着登車的繩索,仰天大哭道:"國君之位啊國君之位,怎麽就不能夠放過我啊!"要知道,王子搜並不是討厭做國君,而是害怕做了國君後會招來殺身的禍患。像王子搜這樣的人,不為國君之位而傷害生命的,正是越人要找的王。因為有先前可怕的歷史陰影,有前車之鑒,王子搜纔如此畏懼人民,他怕自己重蹈覆撤。這樣的人才是人民千呼萬喚的君王,他剛從刀刃上跑開,人民再次把他放到刀俎上,這樣的人做事會謹慎有度,人民才能安居樂業。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江蘇文藝出版社
第1節:無挂無礙,自在而精彩(1)第2節:無挂無礙,自在而精彩(2)第3節:無挂無礙,自在而精彩(3)
第4節:蝶舞翩躚幻亦真(1)第5節:蝶舞翩躚幻亦真(2)第6節:安時處順不為哀樂所睏(1)
第7節:安時處順不為哀樂所睏(2)第8節:行器物之用必遭損殺(1)第9節:行器物之用必遭損殺(2)
第10節:行器物之用必遭損殺(3)第11節:平常心是大智慧(1)第12節:平常心是大智慧(2)
第13節:平常心是大智慧(3)第14節:精神充盈即可坐忘名利生死(1)第15節:精神充盈即可坐忘名利生死(2)
第16節:精神充盈即可坐忘名利生死(3)第17節:不強加於人便是善待自己(1)第18節:不強加於人便是善待自己(2)
第19節:不強加於人便是善待自己(3)第20節:不強加於人便是善待自己(4)第21節:修剪矯作易傷身害命
第22節:管教而不能施暴(1)第23節:管教而不能施暴(2)第24節:智慧在紂即為虐
第   [I]   II   [III]   [I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