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体育运动 》 从雅典到北京 》
第70节:都灵(2)
戴维·米勒 D.W.Miller
新的评分制度引起了多方的争论。国际滑冰联合会对新配置的电脑记分牌十分满意,它让裁判们无记名打分,并从12位裁判中随机选出9位的分数,同时让每一个技术动作的评分独立开来,然后再把分值按照动作难度的等级以及参赛者动作完成的质量分配好。有些人,例如在1980年普莱西德湖奥运会中夺冠的英国人罗宾o卡曾斯(Robin Cousins)认为,运动员的创造力因对专业技巧的过分强调而受到束缚,但大多数人都觉得这个评分机制降低了花样滑冰长期以来评分的难度。在法国裁判玛丽o蕾娜o勒o古涅(Marie-Reine Le Gougne)被控受贿的四年前,对评分制度问题的讨论就已经达到了顶峰。在某种程度上说,裁判们暗中勾结的状况日益严重,而勒o古涅的做法无疑是自掘坟墓,自然成了替罪羊。在这次滑冰界大革命中,另外一名牺牲者就是国际滑冰联合会技术委员会前主席莎莉o斯特普尔福德,盐湖城冬奥会上她在裁判席上与勒o古涅拥抱,后来被撤职并永远地被逐出了滑冰界。
普鲁申科的胜利实至名归,振奋人心,但女子滑冰比赛的结果却让人惊讶和失望。普鲁申科的同胞伊琳娜o斯鲁茨卡娅(Irina Slutskaya)曾7次获得欧洲冠军和两次世界冠军,俄罗斯似乎要横扫花样滑冰的所有金牌--双人滑和冰上舞蹈金牌已被收入囊中。然而,这位27岁的冰上女皇却未能如愿,只得到铜牌。在短节目结束后位列第二的她,被美国的萨莎o科恩(Sasha Cohen)超过,而冠军则由优雅的荒川静香(Shizuka Arakawa)夺得。这是她首次为日本赢得花样滑冰冠军,她的独特或许在于她拥有大学文凭,又或许是她的年龄:24岁的她是近年来世界冠军中年纪最大的一位,夺冠两年后就要退役了。荒川静香认为帕瓦罗蒂在歌剧《图兰朵》开幕典礼上的歌唱是对她命运的呼唤,她自由滑的伴奏曲即选自《图兰朵》中普契尼的小提琴幻想曲。即使没有把连续两次三周跳的高难动作编入舞步中,她的表演依然惊世骇俗。她的教练是俄罗斯的尼克莱o莫罗佐夫,他们共同研究过评分制度,认为旋转和盘旋这两个动作是获胜的关键,以致科恩和斯鲁茨卡娅均不能与她匹敌。而被美国人认为是关颖珊接班人的17岁选手艾米莉o休斯,不负众望获得第七名。
新评分体系的不足之处再次受到抨击,导火线是中国双人滑选手张丹和张昊,他们在最后一个项目比赛中摔了一跤,让比赛中断了4分钟却仍然获得银牌。他们的表演刚开始了半分钟多一点儿,张昊把同伴抛到空中,但张丹没有把握好旋转时间,重重地摔在冰面上导致膝盖扭伤。一片慌乱后,他们被允许暂停两分钟,用以疗伤并重新开始。当他们完成比赛后,很多人认为,他们已经没有机会排在塔季扬娜o托特米扬尼娜(Tatiana Totmianina)和马克西姆o马里宁(Maxim Marinin)之后获得银牌了。然而,他们不仅稳得亚军,而且成绩是个人历史上最高的。裁判解释道,那个抛转的动作只占所有动作的十九分之一,而他们另外18个动作的完成质量除俄罗斯运动员外,能与其他所有对手匹敌,甚至超越其他对手。至于那一跤,他们仅因此失去了一分,所以他们仍然是亚军得主。反对的声音主要针对比赛中断4分钟的事实,但对张丹来说,重新站起来继续比赛需要惊人的勇气,就像1996年奥运会中美国体操选手克里o斯特鲁格(Kerri Strug)那样。虽然对4分钟的比赛中断有争议,但国际滑冰联合会强调,裁判的裁决是正确的。
另一争议关乎排名第六的两个德国人阿莉安娜o萨维琴科(Aliona Savchenko)和罗宾o斯佐尔科维(Robin Szolkowy)以及他们的教练尹戈o施托伊尔(Ingo Steuer)。据传,前东德人施托伊尔是秘密警察组织的情报人员。德国奥林匹克委员会曾对162名教练和官员进行调查,施托伊尔是3名嫌疑人之一,提审后他便去了都灵。由于政治舆论压力太大,这对双人滑组合的发挥完全失去了水准。普鲁申科夺冠后,塔季扬娜o纳夫卡(Tatiana Navka)和罗曼o克斯托马洛夫(Roman Kostomarov)在冰上舞蹈项目中为俄罗斯的花样滑冰比赛增添了第三枚金牌。即使他们的表现没有达到其巅峰状态,但其成绩足以证明他们比银牌得主美国的塔尼斯o贝尔宾(Tanith Belbin)和本杰明o阿戈斯托(Benjamin Agosto)更胜一筹。来自乌克兰的叶莲娜o格鲁希娜(Elena Grushina)和鲁斯兰o冈察洛夫(Ruslan Goncharov)获得了?牌。
高山男子滑雪速降项目的结果往往出人意料,都灵冬奥会再次证明了这一点。法国选手安托瓦内o德内里亚兹(Antoine Deneriaz)在该领域的排名为第三十名,然而,从塞斯特雷高山滑下来时,却以0.7秒的优势击败了夺冠热门奥地利选手迈克尔o沃尔霍夫(Michael Walchhofer)。一年前,德内里亚兹曾因十字韧带受伤,躺在担架上,他发誓要在未来的冬奥会上有所作为,现在他做到了。德内里亚兹意外夺冠,足以与8年前其同胞克雷捷(Jean-Luc Cretier)摘金所带来的震惊程度相匹敌。他在最后的速滑赛中速度最快,而沃尔霍夫的速滑比较平稳,被德内里亚兹成功地超越。来自瑞士的布鲁诺o科宁(Bruno Kernen)获得?牌,而那位出色的、夺冠呼声很高的美国选手伯德o米勒(Bode Miller)由于比赛前一晚外出酗酒,只得到第五名。在此之前,米勒就已被国家体育协会警告,禁止赛前酗酒。
王承教等 编译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节:何振梁序言 | 第2节:中文版序言 | 第3节:罗格序言 | 第4节:初创(1) | 第5节:初创(2) | 第6节:初创(3) | 第7节:来自希腊的导师(1) | 第8节:来自希腊的导师(2) | 第9节:雅典(1) | 第10节:雅典(2) | 第11节:雅典(3) | 第12节:远见家(1) | 第13节:远见家(2) | 第14节:巴黎(1) | 第15节:巴黎(2) | 第16节:冷战,热吵(1) | 第17节:冷战,热吵(2) | 第18节:冷战,热吵(3) | 第19节:普莱西德湖(1) | 第20节:普莱西德湖(2) | 第21节:莫斯科(1) | 第22节:莫斯科(2) | 第23节:莫斯科(3) | 第24节:改革(1) | |
| 第 [I] II [III] [IV]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