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说评论 》 從數據看水滸 》
第70節:發展期:城頭變換大王旗(2)
何釤 He Shan
此次是宋江入夥梁山之後的首次發號施令。從中可以看出幾個要點來:
一、此時宋江儼然是衆頭領之主。儘管晁蓋晁天王還在場,但宋江一說要殺黃文炳報仇,衆將便齊聲應道:"當以死嚮前。正要驅除這等贓濫姦惡之人,與哥哥報仇雪恨。當效死力!"這是赤裸裸地表忠心啊。
二、此時此刻,晁派與宋派將領,仍然是親密無間的合作期。可以看到,兩派都是混船搭乘,沒有明顯的分界。應該說,當時的梁山確實是有派係,但是大夥兒也是一心鬧革命,暫時還沒有大的革命路綫的分歧和個人恩怨,因此此時晁宋之爭並不明顯。
三、預先派出江面巡邏並且最後捉住黃文炳的,是宋江在揭陽鎮認識的兩位水軍牛人李俊和張順。阮氏三雄也是頂尖的水軍頭領,不過此時不派三阮出戰也是正常的,畢竟對地形不熟悉,作戰效果要打一個折扣。但是如果預先知道最後將是這兩個宋江的親信捉住黃文炳的話,那麽宋江有將功勞往自傢兄弟頭上攬的嫌疑。
四、地位平等問題,還是一個大問題。地位高的還是地位高,如晁蓋、宋江、花榮同坐一船(旗艦),而前去偵察、潛伏的,以及搞後勤的,大多是日後排名靠後的頭領。
宋江正式上梁山:聚義廳兩側的新舊對峙
智取無為軍之後,由於遠離梁山革命根據地,此次作戰屬於襲擾戰,必須迅速撤退,否則將面對江州大批軍隊的包圍。雖然說此次出戰的頭領和嘍囉比官軍們強得上百倍,但遠離根據地,就像魚兒離開了水一樣,短時間內還能蹦躂打幾下,時間一久,自然不行了,所以要撤回梁山才能確保安全。這就是流寇和有根據地的革命軍隊的區別。
本次有序地分兵撤退,是宋江的分配,總頭領人數還是智取無為軍的三十員頭領。撤退時的序列如下:
* 通訊員:朱貴、宋萬("先叫朱貴和宋萬先回山寨裏報知",自然是通訊員)
* 頭一起:晁蓋、宋江、花榮、戴宗、李逵
* 第二起:劉唐、杜遷、石勇、薛永、侯健
* 第三起:李俊、李立、呂方、郭盛、童威、童猛
* 第四起:黃信、張順、張橫、阮傢三兄弟
* 第五起:燕順、王英、穆弘、穆春、鄭天壽、白勝。
這一次分兵,又有得分析的了。
朱貴和宋萬看來地位實在是太低,衹能是個供人差使的命。前者打無為軍,兩人都沒有上場立功的機會,此番又衹能做通訊員回梁山去報信。
頭一起中,就是晁蓋、宋江及宋派嫡係頭領。此時,宋派頭領無論在人數還是實力上都遠遠超過晁蓋一派,但我想,晁蓋應該還不會太有感覺。在後四起中,晁派與宋派將領混編行軍。
如果此時晁蓋對宋江的咄咄逼人之勢還不是很有感覺的話,那麽在回傢的路上發生的一件意外,必然會導致晁蓋心裏有一些想法。
那便是行軍至黃門山時,歐鵬、蔣敬、馬麟、陶宗旺四人劫道,裝模作樣亮出傢夥要留下宋江。此時晁蓋如臨大敵,"晁蓋、戴宗,各執朴刀",可是宋江一通姓名,對方的態度立刻就來了一個一百八十度大轉彎,說,"俺弟兄四個,衹聞山東及時雨宋公明大名,想殺也不能夠見面……"好一句"衹聞山東及時雨",不知此時的帶頭大哥晁蓋聽見此句,心中作何感想?
等回到梁山上,宋江假惺惺地讓晁蓋坐了第一把金交椅之後,自己坐了第二把金交椅。吳用、公孫勝分列三、四。
關於此次讓位,是有一些說法的。
按照晁蓋的意思,這個大概是"禪讓"的一種。所謂"禪讓",就是掌握最高權力的人,主動將權位讓給他人,代表着上古的聖賢政治。
從黃門山衆匪對晁蓋和宋江區別對待的態度來看,如果晁蓋不是傻子的話,應該能明白自己的地位已經受到了一定的挑戰,但宋江此時無論是對晁蓋還是對梁山革命集團都是沒有過錯的,不存在擅權專政等把柄,所以晁蓋無法對宋江發難。這樣,晁蓋就出了這招心理測試題,以試探宋江對頭把金交椅的態度,不過宋江倒是很大義凜然地推辭掉了,晁蓋還是當一把手,自己呢,就當二把手吧。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选集】梁山好漢 |
|
|
第1節:水滸傳究竟是一部什麽書(1) | 第2節:水滸傳究竟是一部什麽書(2) | 第3節:水滸傳之初體驗(1) | 第4節:水滸傳之初體驗(2) | 第5節:他們,為什麽上梁山?(1) | 第6節:他們,為什麽上梁山?(2) | 第7節:他們,為什麽上梁山?(3) | 第8節:他們,為什麽上梁山?(4) | 第9節:他們,為什麽上梁山?(5) | 第10節:說說梁山衆將的革命領路人(1) | 第11節:說說梁山衆將的革命領路人(2) | 第12節:說說梁山衆將的革命領路人(3) | 第13節:說說梁山衆將的革命領路人(4) | 第14節:說說梁山衆將的革命領路人(5) | 第15節:細數梁山好漢的階級成分(1) | 第16節:細數梁山好漢的階級成分(2) | 第17節:細數梁山好漢的階級成分(3) | 第18節:細數梁山好漢的階級成分(4) | 第19節:細數梁山好漢的階級成分(5) | 第20節:梁山衆將的學歷兼革命意志(1) | 第21節:梁山衆將的學歷兼革命意志(2) | 第22節:梁山衆將的學歷兼革命意志(3) | 第23節:梁山衆將的學歷兼革命意志(4) | 第24節:梁山衆將的學歷兼革命意志(5) | |
| 第 [I] II [III] [I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