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感悟 影響一生的心態修養書:處世智典   》 第70節:藏巧於拙(5)      方廣 Fang An

  後來,總統開始嚮他解釋自己為什麽要做那項决定,為什麽不能更改,這位議員並沒完全聽懂,但他在心理上已經完全服從總統了。他回去報告交涉結果時,衹是說:“夥計們,我忘了總統所說的是些什麽了,不過他是對的。”
  麥金利總統憑着他的自製力,在心理上打了一個勝仗。
  不成功人士喜歡僅僅為了爭論而爭論並挑起爭端,或者使其他人失去心理平衡。那些挑起爭端的人也許會想,此刻朋友們和同事們會對他們的機敏與智慧留下深刻的印象。美國衆議院著名發言人薩姆·雷伯說道:“如果你想與人融洽相處,那就多多附和別人吧。”他的意思不是說你必須同意別人所說的一切,而是說你不可能一方面無休止地激惱別人,而另一方面又指望別人來幫助你。結束了一天工作後的人們不喜歡把時間花費在無休止的爭論上。如果此刻你挑起爭端,他們會回避你,而你將會發現,你已被其他好爭辯的失敗者們所包圍。故事解讀:
  我們在遇到某些不講理的人時,如果不爭論也無關緊要,不存在大是大非的問題,那麽就“放對方一馬”算了。應用之道:
  生活中常會遇到一些專愛與人作對的人。對於那些與你唱反調的人,你一嚮采取何種態度呢?通常,大多數人所采取的態度是:嚮對方展開反駁。
  事實上,這種反駁是沒有什麽用處的。你之所以會對他展開反駁,乃是欲使他持有與自己相同的意見。
  從道理上講,對於那些與你唱反調的人,你或許應該大規模地展開反駁,以便把他們駁倒。不過,即使你做到了這個地步,其效果又如何呢?
  你必須冷靜思考的是你自己所希望的,並非徹底地去擊敗他,使他投降,而是欲使對方同意你的意見、看法,使他的觀點與你一致。
  凡是有人反對自己的意見,你往往會認為那個人嚮你挑戰了,甚至認為他瞧不起你。
  於是,你會更有力地鼓吹自己的想法及主張,藐視對方的想法及意見,並嗤之以鼻。
  當你與某人議論時,必須註意到一件事,那就是,在展開爭論時,切勿動感情地大嚷起來,或采取激烈的態度。
  為了說服對方,改變他的意見及行為,必須冷靜地把事實指示給他看,與他從容地交談。針對這個問題,美國某大學的兩位教授進行了一項實驗。
  這兩位教授耗費了7年的時間,調查了實際舉行過的種種爭論的實態,例如:夫婦間的吵架,店員之間的爭執,售貨員與顧客間的鬥嘴等,甚至還調查了聯合國的討論會。
  結果,他倆證明了凡是去攻擊對方自身的人,絶對無法在爭論方面獲勝。相反,能夠在尊重對方的人格方面動腦筋的人,則往往能夠改變對方的想法,甚至能夠按自己的想法操縱對方。
  從這件事,我們不難獲知:人們都有保護自己,避免被他人攻擊的強烈衝動。當你對他人說:“哪有那種荒謬透頂之事!”或者:“你的思想有問題”之時,那個人為了保全自己的面子,以及守住自己的立場,定會緊緊地閉起他的心扉。因而,與人展開議論之時,總是以采取冷靜的態度為妙。
  □ 兩棵樹
  農夫在地裏同時種了兩棵一樣大小的果樹苗。第一棵樹拼命地從地下吸收養料,儲備起來,滋潤每一個枝幹,積蓄力量,默默地盤算着怎樣完善自身,嚮上生長。另一棵樹也拼命地從地下吸收養料,凝聚起來,開始盤算着開花結果。
  第二年夏,第一棵樹便吐出了嫩芽,憋着勁嚮上長。另一棵樹剛吐出嫩葉,便迫不及待地擠出花蕾。
  第一棵樹目標明確,忍耐力強,很快就長得身材茁壯。另一棵樹每年都要開花結果,剛開始,着實讓農夫吃了一驚,非常欣賞它。但由於這棵樹還未成熟,便承擔開花結果的責任,纍得彎了腰,結的果實也酸澀難吃,還時常招來一群孩子石頭的襲擊。更有甚者,孩子會攀上它那瘦弱的身體,在掠奪果子的同時,損傷着它的自尊心和肢體。
  時光飛轉,終於有一天,那棵久不開花的壯樹輕鬆地吐出花蕾,由於養分充足,身體強壯,結出了又大又甜的果實。而此時那棵急於開花結果的樹卻成了枯木。農夫詫異地嘆了口氣,將那瘦小的枯木砍下,燒鍋用了。故事解讀: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西北大學出版社
第1節:有容乃大(1)第2節:有容乃大(2)第3節:有容乃大(3)第4節:有容乃大(4)
第5節:有容乃大(5)第6節:有容乃大(6)第7節:有容乃大(7)第8節:有容乃大(8)
第9節:有容乃大(9)第10節:有容乃大(10)第11節:人在江湖(1)第12節:人在江湖(2)
第13節:人在江湖(3)第14節:人在江湖(4)第15節:人在江湖(5)第16節:人在江湖(6)
第17節:人在江湖(7)第18節:人在江湖(8)第19節:人在江湖(9)第20節:協作共贏(1)
第21節:協作共贏(2)第22節:協作共贏(3)第23節:協作共贏(4)第24節:協作共贏(5)
第   [I]   II   [III]   [I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