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书类 》 《論語》感悟 》
第70節:本色於丹(代後記) (22)
於丹 Yu Dan
張越:你這麽一個好玩、好鬧的自在的性格,現在你要把日程表排得滿滿的,按一個小時半個小時那麽計算着去見記者、接受采訪、做報告等等,我不知道這樣的人生對你自己來說是不是有點??
於丹:無奈,是吧?我覺得現在是這樣。可以說,一方面這種生活的節奏是我不喜歡的,但是另一方面,我覺得我現在單純地抱怨或者是停下來什麽事都不做了,那也是不現實的。
張越:好,最後我再替觀衆問兩個問題。這兩個問題涉及到私人生活,剛纔我們也已經說到孩子了。有一個觀衆稱你為女強人,她說,女強人於丹老師,您的愛人生活上會有壓力嗎?
於丹:如果說我愛人有壓力,那也不是因為現在纔有的。從他决定娶我的時候起,他就應該有壓力,因為我生活自理能力太差,所以他覺得一直對我負有責任。從那個時候到現在,這種壓力沒有多大改變。這個壓力不會因為我後來成為這個或那個什麽,再有所增加。
張越:你覺得現在的情況對他有睏擾嗎?
於丹:現在他頂多覺得我比過去更忙了,而且他跟我媽最擔心的可能就是我的身體。除此之外,我估計沒有什麽壓力,但是會有更多的心疼。
張越:下一個問題。請問於教授,聽說您現在的工作安排很緊張,作為孩子的媽媽,丈夫的妻子,您如何處理您的工作和家庭生活之間的關係。
於丹:我現在的辦法,就是把我的工作基本上像壓縮餅幹一樣往一塊兒壓縮,別人覺得這一天壓不出空,我可能會壓出好多,這樣壓縮打包以後,再去騰出來一些比較完整和鬆散的時間,跟我的傢人在一起。對我來講,這個時間表就是早上八點半我孩子出門以後我就可以密集地安排了,比較理想的情況就是我能夠在晚飯前回去,孩子也回來了,而且我能陪媽媽吃頓飯,那麽整個晚上的時間就會是自己的了。如果這還不行,退而求其次,那就爭取在孩子睡覺之前能回去。盡量別讓我兩頭見不着孩子,這是我一天時間表裏面的底綫。當然,這一天中間的時間,包括午飯的時候,都會被壓得很滿。
張越:時間不短了。現在我們用一個小朋友的問題,作為最後一個問題來結束今天的談話。這個小朋友是這麽說的,我看到你做講座,覺得你說話的時候,嘴裏面好像有兩塊糖,臉蛋鼓鼓的,好可愛哦。
於丹啊,你跟我們坦白,你是不是每次都在嘴裏塞上兩塊糖?
於丹:我倒覺得嘴裏不一定是含着兩塊糖,但是我希望我這一輩子心裏頭永遠含着一塊沒有化盡的糖,一直在化,一直在化。
張越:感謝於丹教授跟我們交談,也謝謝到場的各位觀衆和電視機前的觀衆朋友。2008年春節期間,於丹教授將在《百傢講壇》開講她的《〈論語〉感悟》,歡迎收看。好,謝謝於丹教授。
於丹:謝謝大傢,新年快樂。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節:孝敬之道(1) | 第2節:孝敬之道(2) | 第3節:孝敬之道(3) | 第4節:孝敬之道(4) | 第5節:孝敬之道(5) | 第6節:孝敬之道(6) | 第7節:孝敬之道(7) | 第8節:孝敬之道(8) | 第9節:孝敬之道(9) | 第10節:孝敬之道(10) | 第11節:孝敬之道(11) | 第12節:孝敬之道(12) | 第13節:孝敬之道(13) | 第14節:孝敬之道(14) | 第15節:智慧之道(1) | 第16節:智慧之道(2) | 第17節:智慧之道(3) | 第18節:智慧之道(4) | 第19節:智慧之道(5) | 第20節:智慧之道(6) | 第21節:智慧之道(7) | 第22節:智慧之道(8) | 第23節:智慧之道(9) | 第24節:智慧之道(10) | |
| 第 [I] II [I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