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文学者 》 女兒眼中的父親——大師顧隨 》
第7節:第二章 講壇生涯(4)
顧之京 Gu Zhijing
1.轉2.流3.繞4.芳5.江6.甸7.宛
羨季回水連臭郭溝來
伯屏旋涌盤汲水泉回
仰秋連係依念我懷頻
原句是"江流宛轉繞芳甸"
於是我們的句子成了
郭水來回連臭溝(羨季)("郭"如改作"野"更妙。)
水涌迴旋盤汲泉(伯屏)
我係頻連依念懷(仰秋)
這回我的句子雖不甚雅,對的卻工--"來回"對"宛轉","臭溝"對"芳甸",真是巧極--所以我第一,然而大傢都笑的上不來氣了。仰秋的句子不成話,大傢益發笑不可仰。
……
"神仙對子"這種遊戲恐怕很少有人做了,父親的這一段記述或可使這種遊戲免於失傳。
五、一對青年詩人的齊魯暢遊
由於盧伯屏的介紹,1921年父親開始與當時同在北京大學就讀的盧伯屏的四弟盧季韶、同鄉馮至認識,並從此開始,結下了終生的友誼。1990年9月,為紀念我父親逝世三十周年,年逾八旬的馮至老伯特地撰寫了《懷念羨季》一文,其中深情地記述了他們之間早已無人知曉的早年的交往。文中說:"我和羨季由於對伯屏的信賴,很快就開始了頻繁的書信來往。"這些信"如泉水噴涌,又如細水長流","盡量把心裏想的、眼前看的、讀書獲得的告訴對方,對方也以此相報。"1924年父親和馮至二人在濟南和青島一同度過了四十天的暑假。馮至老伯在文中對這段詩一般的生活有詩一樣的記述:
1924年夏,羨季辭去濟南女一中的教職,接受青島新成立的膠澳中學的聘請。他邀我先到濟南然後一起去青島度夏。我約在6月22日到了濟南。那時濟南還是傢傢泉水,戶戶垂楊,《老殘遊記》裏描繪的風貌還沒有多大改變。我和羨季幾次大明湖上泛舟,歷下亭前賞雨,品嚐鮮嫩的蒲筍和某飯館(吉元樓?)院內活水養育的鮮魚,至今記憶猶新。我們於7月初到青島。我們這兩個土生土長的燕南趙北人第一次看見海,非常興奮。無論是海,是山,是花木園林以及一些建築,無處不是新鮮的。膠澳中學是歐戰前德國兵營舊址,坐落在如今的湛江大路,到海濱浴場要越過一座林木郁郁葱葱的小山。晴日我們去海濱遊泳,雨時在室內讀書談天。羨季從前寫詩,這時致力填詞,也讀西方的小說詩歌;我則寫詩,寫散文,寫不像戲劇的戲劇,雜亂無章,想到什麽就寫什麽。有時也沾染舊文人的習氣,我們出遊到太平山頂,在石壁上題詩,致使一年後羨季在一首《蝶戀花》前半闋裏寫:"一自故人從此去,詩酒登臨,都覺無情趣。怕見太平山上路,蒼苔蝕遍題詩處。"……
這段文字我不知讀了多少遍,時時憧憬着、嚮往着那人世間難得的友情之旅。我也曾想,當年暢遊於濟南青島湖畔海濱的兩位風華正茂的青年詩人,他們是不是想到了一千年前唐代大詩人李白、杜甫青年時期的齊魯漫遊呢?
自然,兩位青年詩人的心裏也不可能不塗上那個時代、社會的陰影。馮至老伯的文中又說:
那正是中國社會黑暗重重,許多青年人感到前途茫茫的時代。我們一方面沉浸於祖國詩詞裏優美而又憂傷的名句,一方面又像魯迅所說的"攝取來的異域的營養又是世紀末的果汁"。誠然,那時羨季閱讀的西方作傢,也正是魯迅這句話後邊列舉的那幾個名字:王爾德、波特萊爾、安特列夫。一些互相矛盾的思想交錯在頭腦裏,難以排解,更加上個人生活上遇到的閑是閑非,也增添煩惱。眼前暗淡無光,有時也鼓起勇氣,說幾句豪邁的壯語,既鼓勵朋友,也聊以自慰。羨季早期詞裏不少處反映着這種心態。
父輩們的這一段交往,真如馮至老伯文中所說:"其中一片深情仿佛還延續着2500年前《詩經·小雅》'嚶其鳴矣,求其友聲'的歌唱。"
[附記]
據書法傢歐陽中石先生回憶,我父親曾經嚮他說過,在詩歌創作上,青年時期曾與馮至有過一個很有意味的"約定",歐陽先生著文記述:"有一次先生給我談起了去麯阜(當為濟南、青島,父親未在麯阜任教過--京註)教書的事,說那是北大剛畢業時和馮至先生在一起……先生與馮至先生二位還有一個'約定',二人的詩都不含糊,為了遜讓,二人把舊體與新體分劃領域,各守一體,馮先生不再寫舊體,顧先生不再寫新體。"《衹能仰望夫子不敢忝作學生》,收入《顧隨先生百年誕辰紀念文集》。這一段往事,現在推斷,當即一對青年詩人濟南、青島漫遊時的事情;而且從現在存留下來的詩作看,父親此後確實沒有再創作過新詩。六、離"經"叛"道"的國文老師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中國工人出版社 |
|
|
第1節:第一章 求學之路(1) | 第2節:第一章 求學之路(2) | 第3節:第一章 求學之路(3) | 第4節:第二章 講壇生涯(1) | 第5節:第二章 講壇生涯(2) | 第6節:第二章 講壇生涯(3) | 第7節:第二章 講壇生涯(4) | 第8節:第二章 講壇生涯(5) | 第9節:第二章 講壇生涯(6) | 第10節:第二章 講壇生涯(7) | 第11節:第二章 講壇生涯(8) | 第12節:第二章 講壇生涯(9) | 第13節:第二章 講壇生涯(10) | 第14節:第二章 講壇生涯(11) | 第15節:第二章 講壇生涯(12) | 第16節:第二章 講壇生涯(13) | 第17節:第二章 講壇生涯(14) | 第18節:第二章 講壇生涯(15) | 第19節:第三章 渴望成為一個小說傢(1) | 第20節:第三章 渴望成為一個小說傢(2) | 第21節:第三章 渴望成為一個小說傢(3) | 第22節:第三章 渴望成為一個小說傢(4) | 第23節:第三章 渴望成為一個小說傢(5) | 第24節:第三章 渴望成為一個小說傢(6) | |
| 第 I [II] [I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