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杂文 》 打死不做上海男人——上海男人怎么了? 》
“上海男人”在外地人心中的分量
秦林 Qin Lin
就性格而言,人有东西南北之分。当人们谈资地域人际的话题时,无论是褒是贬,总习惯以大城市人的生活习性来做这种谈资的内容,同时也少不了谈资者本意上所能诚纳的和所欲排斥的东西。一个地域的人评点另一个地域的人,无不是具有这番色彩。上海是位于中国东部最大的城市,照理应该代表东部人的性格,但人们似乎并不愿意这样认定。人们更习惯用“上海人”三个字来总括这座城市人在中国的独一无二的特征。至于是上海人不配“东西南北中”的称号,还是“东西南北中”不配上海人的称号?这个问题本来很无聊,但因为上海人身上具有许多让国人拎不清的迷,以至国人越拎不清便越想追根究底,于是才有了各种有关上海人话题的“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争论。而我的理解是:上海人本来就没有自身的特别的性格特征。无论是好还是坏,这里的人都数不上全国之最。就以男人为例吧:说他小气,我看他比不过福州的男人;说他精明,我看他比不过湖北的男人;说他随和,我看他比不过广东的男人;说他惜时,我看他比不过温州的男人。即使说原来还可略带些优越资本的洋气、时尚、斯文、财富之类,也在改革开放后近几年里后起之秀的一些沿海城市湮没了。但如上我所说的特征确确实实综合地反映在了上海男人身上,而且哪方面也不是很突出,于是“上海男人”在现在人们的心目中就只能剩下一个生活在现代化城市里的、但却是举重若轻的名字。 但是人们还是要谈论上海男人。为什么要谈论呢?依我分析,这可能与男人、女人都不怎么看得惯他们有关。而让上海男人最伤心的,也偏偏是人们对他们罗织以各种理由来说明他们不像男人的罪名。也确有此事:最近,一些国内媒体就引出了一个话题,叫:上海男人该不该像上海男人?当初我不知道提出这个话题人的用意何在,但当我发现许多上海人因此触动了敏感神精时,才体察到这个问题对上海男人的人格尊严来说是有多么的严重的沾污了。 不过话说回头,这个问题也只适用于上海男人,才具有可辩性。谁要是以同样的方式去问广东人,去问北方人,去问四川人,去问山东人,人家急不急先不说,想必提问题的人则要反遭人“你有毛病呀”之类的耻笑。为什么呢?因为在世人们概念里,各地方的男人身上的习性代表了这个地方水土与人文的风情,但人们把任何一个地方的男人谈论得再无边无岸,至少不会无聊到研究人家的性别属性的地步。而一谈起上海男人,如果不谈这个话题,似乎反而觉得没东西可研究了——这真不知该为谁的悲哀? 上海人尽管也可以说如此评点上海男人“无趣兼无畏(味),一点也不实惠,远不如去忙点别的事情”,可是对此耿耿于怀的却大有人在。比如有个叫马尚龙的先生,他在上海的一家报纸发表的一篇文章中就来了个很“女人气”的自嘲:“上海男人最听不得的话是,‘你怎么不像上海男人。’这是上海男人的高傲所在。”(①马尚龙:《我就是上海男人》)余后,马先生又大义凛然地自称“我就是上海男人”。马先生的“义举”从某种意义上说虽然为上海男人解了解气,但这种解气充其量也只是一吐为快,因为他终归还是没有把“全国人民”“同伐”上海男人的“嚣张”气焰给压下去。咳,也真难为马先生了! 将心比心地说,马先生“发急”也不是一点道理都没有的。记得我在很小的时候,我的一个老师(也是我父亲小时候的同学)就说过我“你不像你爸”,结果这个老师让我恨到小学毕业。在一个孩子心里,对“不像父亲”的评价能引起快感的只有一种可能:父亲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大坏蛋。与此同理,在一个本土的上海男人眼里,他的“上海”的名字就是由祖宗沿袭下来的,如果不像上海男人,岂不背叛了祖宗?想到此,我理解马尚龙先生了。后来我又读得惠民援引东方广播电台主持人晓林曾说的一段话,她说:“如果外地人说你不像上海男人,那么他是在恭维你,你应该受宠若惊才是。因为在人们的思维定式里,上海男人的标准形象是:小气、琐碎、矫情、娘娘腔。于是许多上海人为了赢得这么句美誉,就拼命在外地人面前表现豪爽。前几年晓林跟一拨北京人上高原,走黄河。一路上好像憋着两口气:走,跟你们一样;喝,跟你们一样。内蒙古草原上,在十几瓶鄂尔多斯二锅头的浇灌下,所有的北京哥儿们不幸倒下了,而他还在坑上连喝带唱。次日,北京哥们儿终于赐了他一句‘你不像上海人’。”(①申江服务导报:《 阿拉上海男人》 2001/08/09)晓林并没有接着往下说当上海人受到北京的哥们儿“不像上海男人”的夸奖后,心里作何感受? 我不知道人们所说的“不像上海男人”的上海男人应该像什么样的男人?我只能根据自己有限的理解力,对如上的“不像”琢磨出三种含义:一是明褒暗贬地说明上海的男人都不像社会所期待的男人;二是说明上海男人无论是缺点还是优点和其他地方的男人都没有可比性;三是替被上海男人排斥的广大外地人解气。无论从这三个层面的哪个层面来看,当“上海男人”作为一种符号出现在国人面前时,那种分量总是让人难以言表。如果说晓林前面的那番话表达的是第一层意思的话,那么马尚龙《我就是上海男人》式的自嘲则是第三层意思的最好表白。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资料来源】西苑出版社 |
|
|
序:呼唤真品文化批判 | 在国人怨忿声里簇起的东方之都 | 发端于清末民初的“文诟” | 三四十年代“海派男人”浮出水面 | 上海男人何以成为众矢之的 | 土著人与移民矛盾的形成 | “上海男人”在外地人心中的分量 | 你用什么招呼外地朋友 | “海派”版本的排外 | 国人为什么爱“爆”上海男人的笑 | 何必与“全国人民”“为敌” | 当小气已成惯性 | 琐碎难以长大志 | 有一种虚伪叫“惊艳” | “土鸡生的蛋洋鸡孵的鸡” | 审视“上海绅士” | 啥叫“新上海男人” | “走样的赞语”是褒还是贬 | 绝非空穴来风 | 说你“中性”你别急 | 怕什么莫过于怕老 | 讲卫生讲到洁癖 | 无畏的“嘴仗” | “小资”者“常乐” | |
| 第 I [II] [III]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