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者 移居臺灣的九大師   》 第7節:梁實秋:將西風帶進臺灣的浪漫幹將(6)      師永剛 Shi Yonggang

  所謂"業雅"指的即為龔業雅,她是梁實秋三妹梁亞紫在北京女師大的同學,湖南人,梁認識龔業雅是在程季淑之前,根據梁實秋的說法,龔業雅在北平念書時曾和三妹到梁傢玩,"全家人都很喜歡她"。還形容"業雅是我見過最男孩子性格的女性,爽快,長得明麗。非常能幹的,先後在四川、北平做商務編譯館的人事主任,管兩百多人,連傢屬六、七百人。很有能力,當年所有編譯館的事,從重慶回到南京,都是她一人處理的。她不是文才,是幹才。"
  重慶大轟炸後,梁實秋與龔業雅一傢合資買了間平房,因為沒有門牌,朋友不好找,郵差也不方便,就以龔業雅的"雅"為名,在山下路口釘了塊木牌寫上"雅捨",用的是龔業雅的名字。因此先有"雅捨",纔有後來的《雅捨小品》。抗戰後,梁實秋與龔業雅先後回北平。
  因國共內戰,梁實秋未及道別而匆匆離開北京,到了廣東纔寫信給龔業雅,龔業雅則回信埋怨他不該離開。梁實秋初抵臺灣後,兩人仍魚雁往返,直到兩岸斷絶郵電纔失去聯繫。文化大革命後,梁實秋托在美友人打聽,得到的卻是龔業雅的死訊,過世時六十九歲。梁實秋曾說,"這一生影響我最大的女人,一個是龔業雅,一個就是我太太程季淑"。
  據梁在晚年對這些情史時的解釋是,程季淑不僅原諒他與龔業雅的事,在美國發生意外去世前,程即常常因為高血壓突然暈倒,某天,她對梁實秋說,"我知道我不行了,我死後你要馬上結婚,這麽多年,最懂你的就是我。"
  1974年,梁實秋選在5月4日於異鄉安葬攜手相伴四十七年的老伴,梁給老友張佛千的信中說,他在"槐園"裏同時買了四塊地,預備留給自己、女兒梁文薔和女婿邱士耀一傢四口安葬在一起,"不教她在異鄉孤寂……內人一生忠厚,她把一生的精力、感情、時間,全部生命都奉獻給我了,我看着她突然捨我而去,幽冥永隔,我何以堪!""此後我當更加倍努力工作,以慰亡妻在天之靈。"
  老伴過世後,梁實秋也真有好一陣子藉由寫作寄托感情,他以深情的筆寫下《槐園夢憶》,紀錄四十七年夫妻的恩愛與患難,半年後,11月3日,老友遠東圖書公司老闆以校對《槐園夢憶》之名邀約,梁實秋獨自回臺看朋友,並安排新書出版。
  《槐園夢憶》流露的深情深深感動了讀者,尤其女性讀者,幾乎是一手翻書,一手持手帕拭淚,哭成淚人,這本新書立刻成為極轟動的暢銷散文。
  衹是書中"季淑沒有死,她仍然活在我的心中"等語猶在耳,1975年初的臺北文壇卻有耳語:梁教授可能要續弦,對象是已經轉入幕後的影歌星韓菁清。梁實秋回到美國後,有報紙謹慎地揭露了這則傳言,指"他的生活需要有人照顧",但又引述梁實秋朋友的話"梁實秋做事穩健,大概要經一番考慮,才能决定這樁婚事"。
  韓菁清本名韓德榮,為????商韓惠安之女,湖北黃陂人,在上海長大,取法詩經中的"其葉菁菁",以"菁清"當作藝名。由於傢境非常好,自幼學唱京劇,後來迷上周璇和姚莉的國語歌麯,十四歲瞞着傢人參加上海"百樂門"的招考歌星活動,一舉贏得榜首,1946 年又當選"歌唱皇后",成為上海灘名人。
  國共內戰,韓菁清隨傢人遷徙香港,父親希望她念書,送她到臺灣讀法律,韓菁清對法律沒興趣,又回到香港的萬國美專,一個機緣被新華影業公司看中,登上銀幕,演過《大衆情人》《一代歌後》《香格裏拉》等電影,也曾灌錄唱片,並出版過散文集。與梁實秋認識時,四十三歲的韓菁清正轉入幕後,在臺視學編導,兩人年紀相差近三十歲。
  作為一名紅星,韓菁清的感情路不順遂,情史且經常成為人們談論的話題,她曾因與一名男性主持人在傢中小坐五分鐘,即遭人誣指橫刀奪愛,所幸法院判决還她公道;最常被人提起的是她與曼𠔌盤𠔌銀行總裁相戀八年卻無疾而終。
  消息曝光後數天,傳媒引述韓菁清的談話,"跟梁教授很談得來,同在一起度耶誕及新年假期,而且梁教授去國之後經常來信,寫得很勤"。至於有多勤?韓菁清說,"有時候早晚各寫一封",顯示兩人有特殊情誼之說,並不衹是流言而已。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序 1949年後的背影第2節:梁實秋:將西風帶進臺灣的浪漫幹將(1)
第3節:梁實秋:將西風帶進臺灣的浪漫幹將(2)第4節:梁實秋:將西風帶進臺灣的浪漫幹將(3)
第5節:梁實秋:將西風帶進臺灣的浪漫幹將(4)第6節:梁實秋:將西風帶進臺灣的浪漫幹將(5)
第7節:梁實秋:將西風帶進臺灣的浪漫幹將(6)第8節:梁實秋:將西風帶進臺灣的浪漫幹將(7)
第9節:梁實秋:將西風帶進臺灣的浪漫幹將(8)第10節:梁實秋:將西風帶進臺灣的浪漫幹將(9)
第11節:梁實秋:將西風帶進臺灣的浪漫幹將(10)第12節:錢穆:為故國招魂的史學大師(1)
第13節:錢穆:為故國招魂的史學大師(2)第14節:錢穆:為故國招魂的史學大師(3)
第15節:錢穆:為故國招魂的史學大師(4)第16節:錢穆:為故國招魂的史學大師(5)
第17節:錢穆:為故國招魂的史學大師(6)第18節:錢穆:為故國招魂的史學大師(7)
第19節:錢穆:為故國招魂的史學大師(8)第20節:錢穆:為故國招魂的史學大師(9)
第21節:羅傢倫:被政治消磨去了五四光芒(1)第22節:羅傢倫:被政治消磨去了五四光芒(2)
第23節:羅傢倫:被政治消磨去了五四光芒(3)第24節:羅傢倫:被政治消磨去了五四光芒(4)
第   I   [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