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界精英 》 中国梦·唐骏正传 》
第7节:第一章 从名古屋到西雅图(4)
傅桦 Fu Hua
日本人找不出拒绝的理由。
唐骏接连唱了三首,每首都不低于92分,最高的那首96分。
"好!好!好!"服务生一次次鼓掌。
"求求你,别唱了,唐先生。我们给你们夫妇鞠躬。"
接下来,日本人呆不下去了,一个个找理由提前退席。结账时,老板告诉孙春兰,已有人抢先买了单。回到家里,夫妇俩笑弯了腰。
天下商战,什么最厉害?标准最厉害!从这天起,唐骏早早就明白了这个道理。不过,他还是有一点搞不懂:"为什么在家里测试时,你的打分总比我高,而今天晚上我的打分比你的高?"
孙春兰笑了:"你发请柬的时候我才琢磨出来的。你的打分器的大部分数据都是以我的测试结果来定的,所以无论你唱得多好,也只能得80分左右,而我无论怎么唱,总能保持92分以上。所以,我以你的嗓音、发声、感情色彩对软件重新做了调整,你今天不得历史最高分才怪呢!"
"我的天!"唐骏由衷赞叹。春兰总是悄悄地帮他锦上添花!
锦上添花的事还在后头呢!唱歌的时候,春兰出去展示了一下打分器,日本有家公司看到后,愿意出5万美元买下这项专利。
"专利?"唐骏突然清醒起来。当时唐骏还是一个穷学生,一无资金,二无市场。但早年买沙子的经历,让他明白一个道理:"货比三家不吃亏!我们去跑跑韩国的公司怎么样?" 唐骏的分析是:当时市场占有率最高的公司是日本的先锋公司,占市场份额的27%;第二名是三星公司,但只有2.3%的市场份额。"我跟老大合作,他当然不会理我。于是我就跟老二合作。"
唐骏找到了三星公司。他对这个发明,已经有了一个底线,那就是5万美元。三星公司对这个软件比较犹豫。当时,三星公司正走下坡路,对每一笔支出都很谨慎。但是,唐骏和春兰相信,只要不着急,一定可以卖出比这好的价钱。
第3节 我与比尔o盖茨的差距
日本并不是唐骏想要常住的地方,但是他还是努力学习,不断提升着自己的能力。如果没有日本的这段努力,唐骏一定不会有今天的成就。
之后,唐骏考上了美国一所学校攻读博士。两个人快乐地来到了阳光灿烂的加州。不久,唐骏获得了一个工作:软件工程师,年工资55000美元。
来到美国,唐骏第一感觉就是这儿非常适合做事情,1990年恰好是美国经济开始复苏、腾飞的时期,唐骏一边工作,一边读书。除此之外,惟的一想法就是自己创业、办公司。
"要知道美国那时的社会是让人充满了创业激情的社会,现在的中国也和那时的美国一样让人有创业的冲动。而我作为一名学生,也有创业的冲动。什么人应该创业?大学生说我想创业,即使摆地摊我也去创业,卖茶叶蛋我也去创业,但那不叫创业那叫为生,因为卖不掉你自己还可以吃掉。我们说的创业是一个事业,这个事业不在于大小。什么人应该创业?一是他有技术,哪怕技术很小但只要有创新,二是一种新的商业模式。"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节:序一 它让我重新思考自己的一生 | 第2节:序二 选择、坚守和放弃(1) | 第3节:序二 选择、坚守和放弃(2) | 第4节:第一章 从名古屋到西雅图(1) | 第5节:第一章 从名古屋到西雅图(2) | 第6节:第一章 从名古屋到西雅图(3) | 第7节:第一章 从名古屋到西雅图(4) | 第8节:第一章 从名古屋到西雅图(5) | 第9节:第一章 从名古屋到西雅图(6) | 第10节:第一章 从名古屋到西雅图(7) | 第11节:第一章 从名古屋到西雅图(8) | 第12节:第一章 从名古屋到西雅图(9) | 第13节:第一章 从名古屋到西雅图(10) | 第14节:第一章 从名古屋到西雅图(11) | 第15节:第一章 从名古屋到西雅图(12) | 第16节:第二章 微软学徒(1) | 第17节:第二章 微软学徒(2) | 第18节:第二章 微软学徒(3) | 第19节:第二章 微软学徒(4) | 第20节:第二章 微软学徒(5) | 第21节:第三章 改变微软的第七条军规(1) | 第22节:第三章 改变微软的第七条军规(2) | 第23节:第三章 改变微软的第七条军规(3) | 第24节:第三章 改变微软的第七条军规(4) | |
| 第 I [II] [III]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