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笔记杂录 》 侯鯖錄 》
侯鯖錄捲第七
趙令畤 Zhao Lingzhi
瀋存中括,元豐中入翰林為學士,有《開元樂》詞四首,裕陵賞愛之。詞雲:“鸛鵲樓頭日暖,蓬萊殿裏花香。草緑煙迷步輦,天高日近竜床。”“樓上正臨宮外,人間不見仙傢。寒食輕煙薄霧,滿城明月梨花。”“按舞驪山影裏,回鑾渭水光中。玉笛一天明月,翠華滿陌東風。”“殿後春旗簇仗,樓前禦隊穿花。一片紅雲鬧處,外人遙認官傢。”
欄楯,王逸註云:“縱曰欄,橫曰楯。”《楯間子》曰:“櫺,欄楯,殿上臨邊之飾,亦以防人墜墮,今言鈎欄是也。”沙門玄應撰。
唐杭州缺刺史,欲陳李遠為守,宣宗曰:“遠詩云:‘青山不厭千杯酒,白日唯消一局棋。’如此安能治民!”此繆陋之甚也。使纔臣治郡有餘暇,鈴閣弈棋,未害為政,豈特一詩中言棋,便謂不能治民?有以見宣宗之度未宏遠耳。
比來士大夫藉人之書,不錄不讀不還,便為己有,又欲使人之無本。潁州一士子,九經各有數十部,皆有題記,是謂藉諸人之書不還者,每炫本多。餘不欲言,未嘗不歸戒兒曹也。
陳叔易,崇寧中為宋喬年薦得官入館,晁以道有詩云:“處士何人為作牙,盡攜猿鶴到京華。新禾滿地秋風起,六六峰前衹一傢。”未久,以道亦為勢人所引入京,適得書,寄此詩來,予次韻曰:“聞道諸公置齒牙,買韉賣屐趁年華。太平起隱無遺策,空盡嵩陽處士傢。”始者以道叔易皆居嵩陽,誓不出仕雲。
《傳載》曰:僧淡然者為詩曰:“到處自鑿井,不能飲常流。”與孟郊、退之為洛下之遊,退之作《嘲淡然鼾睡》詩是也。
唐劉從諫死,其子稹請襲位,未許,發兵擾河內,朝廷命檢校右僕射王茂元專徵。會茂元卒,遣檢校太尉王宰都統驍卒,檢校右僕射石雄為副。未即進討,武宗切於成功,遣內養崔神召丞相李衛公於便殿,曰:“此賊使朕鬢眉陡白。諸將不肯殺戮,卿等可為作製馭奏來,朕坐此以待。”衛公至中書,召御史中丞李回,宣上旨,請公以行。命回為催陣使,發自右銀臺門,五十四道邸吏,戎車導引至近驛,觀者傾京師。公至蒲東刀荒嶺,都統王宰、其副石雄,鞬腰帕首,俯伏道左拜謁。公總轡受禮,顧左右,喚當直令史處分,責破賊限狀來。二將揮汗,通六十日內請收潞州城,違限請行軍令。五十八日,潞州送稹首請降,官軍入上黨,拜同中書侍郎平章事。回即驛坊李相也。
老種太尉師道預知金人反覆,上進二詩,多為張六太尉者收藏不達,已備言大金連結情狀,後果叛盟。詩曰:“外塞鬍兒裏黨臣,勾連數衆赴京城。團團闊闊孤平寨,不識皇傢王氣星。”又云:“飛蛾視火殘生滅,燕逐群鷹命不存。從今一掃鬍兵盡,萬年不敢正南行。”後金人奔突犯闕,皆如其言。初與折可存立殊勳,後欲擊賊,不用其言,氣憤而卒。
崇寧中,特奏名狀元徐通瓊林宴罷,作詩曰:“白發青衫晚得官,瓊林頓覺酒腸寬。平康夜過無人問,留得宮花醒後看。”亦十二年前進士也。
近歲林棣縣虞候張坦,暴酷嗜利,卒死瘞城外月餘,夜夜叫呼。村人報其傢,謂復生。妻子輩開掘視之,身化巨蛇,頭尚人也。取之置荊囤中。他日體寒,要厚被。日食肉二斤許,酒一鬥。復能人言,時召故舊,喻以禍福,以邀酒食,至費竭所蓄傢産之後乃入山。唯幼子及婦能飼之。後數月,頭亦蛇矣,漸不能人言。《太平廣記》中載人化為虎多矣,未見生化為蛇也。瞿元化說。
歐陽文忠公晚年最喜陳知默詩,雲:“恨不多記,但記其兩聯,一云‘平地風煙橫白鳥,半山雲木捲蒼藤’;一云‘雲埋山麓藏秋雨,葉落林梢帶晚風。’”
傅欽之作中丞,言劉仲馮,一日貢父逢之,曰:“小侄何過,緻起臺章?”鐵之慚雲:“也衹三平二滿文字。”貢父熟視,笑曰:“七上八下人才。”
張安道少年謫滁州,道遇一僧捨,入門悵然,便悟前生曾作寺僧,手寫《楞伽經》四捲。問其徒,具言有老僧平生誦此經,自書者猶匣在屋梁上。取視之,筆跡宛然,與今生一同。遂托東坡書此經,施錢入金山寺,了元長老刻板印施,坡作後序,詳言之矣。及坡作杭倅,遊壽星院,入門便悟曾到,能言其院後堂殿山石處,作詩記之。乃知性慈慧者必是大修行中來,非一世薫習所致。
先伯父洋州侯,有文學名於嘉祐、治平間。有《落花》詩云:“緑珠樓下堪惆悵,宋玉墻頭又別離。”又《禦溝》詩云:“一條橫截紅塵斷,幾麯遙通紫禁深。”
長安慈恩寺僧,見數女仙夜吟,詩云:“黃子陂頭好月明,忘卻華筵到曉行。煙收山低翠黛橫,折得荷花遠恨生。”僧出揖之,化為白鵠飛去。明日,又題雲:“湖水團團夜如鏡,碧樹紅花相掩映。北斗闌幹曉柄移,有似佳期常不定。”
孫莘老形貌古奇,熙寧中論事不合責出,世謂沒興孔夫子。孔宗翰,宣聖之後,氣質肥厚,劉貢父目之孔於傢小二郎。元祐中,二人俱為侍郎,二部爭事於殿門外幄次中,劉貢父過而謂曰:“吾黨之直者異於是。”坐中有悟之者,大笑。
滕元發少居鄉裏寺中修業。一日,烹寺犬食之,僧笑曰:“能作《滕先生偷狗賦》,即不申理。”其破題雲:“僧惟不淨,狗也宜偷。餅餌引來,猶掉續貂之尾;索綯牽去,難回顧兔之頭。”又云:“既欲思於實腹,遂乃設於空喉。”即日傳播諸郡。空喉,取狗器也。
劉原父再娶,歐公戲作二詩云:“仙傢千歲亦何長,人世空驚日月忙。洞裏桃花莫相笑,劉郎今是老劉郎。”又云:“文章落筆有誰先?坐上詩成海外傳。明日京都應紙貴,開簾卻扇有新篇。”
潁妓曹蘇哥,往歲與悅己者密約相從,而其母禁之至苦,不勝鬱悒。以盛春美最,邀同約者聯騎出城,登高塚,相對慟哭。既而酣飲。諸客聞之,賞其曠絶於流輩。晏元獻聞之,為戲題絶句云:“蘇哥風味逼天真,恐是文君嚮上人。何日九原芳草緑,大傢攜酒哭青春。”
黃魯直戲作《貴耳賤目謎》雲:“驢耳對軒軒,爭酬價十千。眈眈兩虎視,不直一文錢。”
梅詢侍讀嘗從真宗東封,因卜命於嶽神,夢三牛鬥於庭,有稱相公通謁者,雖異之而不曉其兆。既而得濠梁守,州廨有三石牛。後呂許公夷簡以殿中丞來倅,詢見之,疑若所夢謁者,於是委遇至厚。不數年,許公大拜,梅為發運使,按部至濠上,作詩寄許公雲:“十五年前忝一麾,公餘嘗得預言詩。玉階步武為霖早,雲路風波得志遲。浴鳳池深春蕩蕩,觀魚臺古草離離。重來故老休相問,請揭紗籠看舊碑。”
張子野年八十五,尚聞買妾,陳述古作杭守,東坡作倅,述古令東坡作詩云:“錦裏先生自笑狂,莫欺九尺鬢毛蒼。詩人老去鶯鶯在,公子歸來燕燕忙。柱下相君猶有齒,江南刺史已無腸。平生謬作安昌客,略遣彭宣到後堂。”詩人謂張籍;公子謂張祜;柱下,張蒼;安昌,張禹:皆使姓張事。
文思使,或云量銘雲:“時文思索。”或說殿名,聚工巧於其側,因名之曰文思使院。
東坡先生召試直言極諫科時,答《刑賞忠厚之至論》,有雲“臯陶曰殺之三,堯曰宥之三”,諸主文皆不知其出處。及入謝日,引過詣兩製幕次,歐公問其出處,東坡笑曰:“想當然爾。”數公大笑。
世以鮑昭字明遠,讀李義山詩云:“嫩割周顒韭,肥烹鮑照葵。”乃知名照,非昭也。
唐明皇時,孫逖集中有《壽王瑁妃楊氏廢為道士製》,此可見太真妃真壽王妃也。李商隱詩云:“驪岫飛泉泛暖香,九竜呵護玉蓮房。平明每幸長生殿,不從金輿惟壽王。”又云:“竜墀賜酒敞雲屏,羯鼓聲高衆樂停。夜半宴歸宮漏永,薛王沉醉壽王醒。”書此事也。
唐李義山《樊南甲乙四六集序》雲:“四六之名,六博格五,四數六甲之取乙。”
《周禮》:“閹十人。”鄭玄曰:“閹,真氣藏者,今謂之宦人也。主閑門戶,故閹之。”
東坡先生嘗愛梅聖俞《和宋次道紫宸早朝》詩,雲:“陸生聲譽在雲間,來預簪裾謁帝顔。冠劍有容夔與契,文章全盛馬兼班。眈眈玉宇竜纏棟,靄靄金鋪獸嚙環。卻出常朝殿前過,戟衣風動自相攀。”
天福中,楊凝式風子筆墨高妙,洛陽寺有題壁。李建中亦有書名,嘗題其旁雲:“杉鬆倒澗雪霜幹,屋壁麝煤風雨寒。我亦平生有書癖,一回入寺一回看。”
濠守侯德裕侍郎,藏東坡一帖雲:杭州營籍周韶,多蓄奇茗。嘗與君謨鬥,勝之。韶又知作詩,子容過杭,述古飲之,韶泣求落籍。子容曰:“可作一絶。”韶援筆立成,曰:“隴上巢空歲月驚,忍看回首自梳翎。開籠若放雪衣女,長念觀音般若經。”韶時有服,衣白,一座嗟嘆,遂落籍。同輩皆有詩送之,二人者最善,鬍楚雲:“淡妝輕素鵝翎紅,移入朱欄便不同。應笑西園桃與李,強勻顔色待秋風。”竜靚雲:“桃花流水本無塵,一落人間幾度春。解佩暫酬交甫意,濯纓還作武陵人。”固知杭人多慧也。
王立之雲:“老杜傢諱閑,而詩中有‘翩翩戲蝶過閑幔’,或云恐傳者謬。又有‘泛愛憐霜鬢,留歡卜夜閑’。餘以為皆當以閑為正,臨文恐不自諱也。”迂叟李國老雲:“餘讀《新唐書》,方知杜甫父名閑,檢杜詩,果無‘閑’字。唯蜀本舊杜詩二十捲內《寒食》詩云:‘鄰傢閑不違。’後見王琪本作‘問不違’。又云:‘曾閃朱旗北斗閑。’後見趙仁約說薛嚮傢本作‘北斗殷’。由是言之,甫不用‘閑’字,明矣。”
東坡在維揚設客十餘人,皆一時名士,米元章在焉。酒半,元章忽起立雲:“少事白吾丈:世人皆以芾為顛,願質之。”坡雲:“吾從衆。”坐客皆笑。
東坡論瀋傳師書云:“傳師雖學二王筆法,後欲破之自立,乃傷變主者也。近世人多學傳師,又不至,但有小人跳籬驀圈,腳手令人可憎。世人皆學,何哉?”
東坡雲:“白公晚年詩極高妙。”餘請其妙處,坡雲:“如‘風生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此少時不到也。”
東坡雲:荊公暮年詩始有合處。五字最勝,二韻小詩次之,七言詩終有晚唐氣味。如平甫七字,復為佳耳。
晉人論三教同異,曰:“將無同。”曾問東坡,坡雲:“古人以將為初,是初無同,豈復有異耶?”後以此旨觀古人用初字意,皆通於此義。
《宗鏡》中有《古德環同見異頌》一首雲:“於一端嚴淫女身,出傢耽欲及餓狗。以前塵無决定相,三者分別各不同。”
東坡老人在昌化,嘗負大瓢行歌於田間,有老婦年七十,謂坡雲:“內翰昔日富貴,一場春夢。”坡然之。裏人呼此媼為春夢婆。坡被酒獨行,遍至子云諸黎之捨,作詩云:“符老風情老奈何,朱顔減盡鬢絲多。投梭每睏東鄰女,換扇唯逢春夢婆。”是日,老符秀纔言換扇事。東坡雲:世言柳耆卿麯俗,非也。如《八聲甘州》雲:“霜風凄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此語於詩句,不減唐人高處。
晁無咎言:晏叔原不蹈襲人語,而風調閑雅,自是一傢。如:“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自可知此人不生在三傢村中也。
荊公雲:古之歌者,皆先有詞,後有聲,故曰:“詩言志,歌永言,聲依永,律和聲。”如今先撰腔子,後填詞,卻是永依聲也。
世言盧絳病,夢一白衣婦人啖以甘蔗,為歌《菩薩蠻》詞,曰:“後相見於固子陂。”其詞末句云:“眉黛遠山攢,芭蕉生暮寒。”此詞人俱能道之。而楊大年《談苑》中末句不同,雲:“獨自憑闌幹,衣襟生暮寒。”不知孰是。予嘗謂“芭蕉生暮寒”妙甚,與“衣襟”大段相遠,大年必不如此道也。
李邦直黃門在政府時,夜夢作《春詞》雲:“楊花落,燕子橫穿朱閣。苦恨春醪如水薄,閑愁無處著。緑野帶江山落角,桃葉參差殘萼。歷歷危檣沙外泊,東風晚來惡。”
秦少遊、賀方回相繼以歌詞知名。少遊有詞雲:“醉臥古藤陰下,了不知南北。”其後遷謫,卒於藤州光華亭上。方回亦有詞雲:“當年曾到王陵鋪,鼓角秋風,千歲遼東,回首人間萬事空。”後卒於北門,門外有王陵鋪雲。
東坡雲:《梁史》:劉凝之為人認所著屐,即與之。後得所失屐,復還之,不肯取。又:瀋麟士亦為鄰人認所著屐,麟士笑曰:“是卿屐耶?”即與之。後得所失屐,麟士笑曰:“非卿屐耶?”復受之。士大夫處世當如麟士,不當如凝之也。
契丹天柞文妃喜文墨,嘗作史詩以諷諫雲:“丞相朝來劍佩鳴,千官側目寂無聲。養成寇盜謀將及,害盡忠良諫不行。親戚盡連藩屏翰,私門潛蓄爪牙兵。可憐二世秦天子,猶嚮官中望太平。”文妃被誅後,其子晉王誦經受誅,母子俱賢也。
東坡守杭州時,有縣官貪而無恥,欲黜之,凂張父政解其事。公厲聲曰:“古之學者為己,其斯人耶!”張問其故,“掌政名曰有司,掌教名曰儒臣,有司惟欲得之於己,儒官惟欲成就於人。”聞者笑倒。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侯鯖錄捲第一 | 侯鯖錄捲第二 | 侯鯖錄捲第三 | 侯鯖錄捲第四 | 侯鯖錄捲第五 | 侯鯖錄捲第六 | 侯鯖錄捲第七 | 侯鯖錄捲第八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