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大川 登山途中的人生感悟:如果山知道   》 第7节:祈祷梅里      谢弥青 Xie Miqing

  祈祷梅里
  1991年1月4日,梅里雪山成了一座巨大的墓碑。
  17个人,无声无息地消失在太子雪山的怀抱里,没有给这个世界留下丝毫痕迹,留下的是一个痛苦的谜和无尽的思念。
  于是,等待便充满了父亲母亲妻子和孩子的每一天。
  一等便是7年,春来了又去,去了再回。
  父母的鬓边又添斑斑华发,妻子的眼角爬上缕缕皱纹;年幼的儿女带着等爸爸回家的执著企盼,一天天地长大。
  山,依旧在那里,登山者出发然后归来。
  八千米的辉煌被一再重写,处女峰的神话被不断打破。人类在登山,在读山,在更进一步了解山。
  梅里雪山,静卧在云南省迪庆州境内。这一带被许多探险家,人文学家,民俗学家,历史学家,地理学家考证为传说中的极乐世界"香格里拉"的所在地。
  关于香格里拉的传说,多少带有点梦想的色彩。然而在云南藏区,笃信藏传佛教的藏民们对于梅里雪山主峰卡格博峰的崇拜,则真真切切的是一份令人心动的虔诚。
  卡格博峰,海拔6740米,是云南省第一高峰,人称雪山太子,被列为藏传佛教中的八大神山之首。
  每年秋季,在卡格博山脚下崎岖的山路上,来自西藏,青海,四川,云南的转经者,会组成一条闭合的"人链"。在长达两三个月的转经途中,这条人链缓慢地蠕动着昭示着信徒们的执著和虔诚。
  即使是旁无杂念的拜谒,也未必能一睹"太子"的丰采。卡格博常年笼罩在神秘莫测的云雾之中,据说,只有受到神山青睐的人,才能面见"太子"真容。
  1989到1990年间,中、日联合登山队先后3次向卡格博发起冲击。1990年1月4日凌晨,17名中日登山队员神秘失踪。
  梅里山难是自建国以来,中国登山界所遭遇的人员损失最大的一次山难,中国登山队因之而失去了两位最优秀的登山队员。宋志义和孙维琦都是有着8000米以上高度经验的队员,并且二人的敬业精神是大家有口皆碑的。孙维琦曾4进梅里,对梅里雪山的攀登难度和潜在危险十分清楚。他的妻子在他遇难后整理其遗物时,发现了他前几次进山的日记,方才知道这座让丈夫魂牵梦萦的山有多么危险,可丈夫生前从未对自己提及,他所说的永远是对山的那份痴迷,对这个勇敢者的职业的挚爱。
  7年过去,花开花落,几度春秋。7年里的每一个日日夜夜,对于亲人和战友,梅里是一个谜,也是一段伤痛;是一份等待,也是一个希望。
  时光并没有冲淡思念和期待,它总象一个怀旧的老人,将最美好和最珍贵的记忆压在箱底。
  终于,7年的等待有了结果,他们回来了。
  1998年8月,当年失踪队员的部分遗物和遗骸由于冰川的流动和推移而被发现,谜底终于揭开了。阔别7年,两位烈士重又踏上了回家的路,和亲人团聚了。
  梅里将他们送还给了思念他们的人们,并真真切切地讲述了一个发生在深夜的故事:一场突如其来的雪崩覆盖了中日联合登山队的营地,17名队员全部罹难。
  在这个故事里,我们感觉到了他们的泪,他们的笑,他们的遗憾,他们的期望。
  7年来,梅里就像是登山的一个代名词,将登山所包含的神秘、悲壮与牺牲深深地蕴涵其间,即使是那些远离登山的普通百姓,提起梅里时都禁不住会流露出某种肃然和敬意。
  16岁的宋涛手捧父亲的骨灰,平静地面对摄象机镜头:"我一直觉得爸爸离我很近,我始终记得7年前妈妈对我说过的话,要作爸爸那样的男子汉。"
  孙维琦遇难那年他的一对双胞胎儿子才3岁,如今,已俨然是两个能代替父亲庇护妈妈的小男子汉了。他们穿着印有梅里雪山图案的T恤,郑重地宣布:"长大了也要作个登山队员。"做妈妈的含着泪笑了,当年也是这两个小家伙用稚嫩的小手替自己擦去眼泪:"妈妈不哭,等我们长大了,一定要去梅里雪山把爸爸找回来。"如今丈夫回来了,小哥俩却初衷不改。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资料来源】上海大学出版社
第1节:人与山相逢(1)第2节:人与山相逢(2)
第3节:回首余纯顺(1)第4节:回首余纯顺(2)
第5节:回首余纯顺(3)第6节:守望峰巅
第7节:祈祷梅里第8节:双子星与七大洲最高峰的激情对话(1)
第9节:双子星与七大洲最高峰的激情对话(2)第10节:双子星与七大洲最高峰的激情对话(3)
第11节:双子星与七大洲最高峰的激情对话(4)第12节:双子星与七大洲最高峰的激情对话(5)
第13节:双子星与七大洲最高峰的激情对话(6)第14节:双子星与七大洲最高峰的激情对话(7)
第15节:双子星与七大洲最高峰的激情对话(8)第16节:双子星与七大洲最高峰的激情对话(9)
第17节:双子星与七大洲最高峰的激情对话(10)第18节:天庭札记(1)
第19节:天庭札记(2)第20节:天庭札记(3)
第21节:喜马拉雅的金字塔(1)第22节:喜马拉雅的金字塔(2)
第23节:夏天的哲思第24节:走出喜马拉雅(1)
第   I   [II]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