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 花間一壺酒   》 第7節:饑餓是最好的廚師      李零 Li Ling

  書已經多到看不完也大到讀不動了,這不是我的聳人聽聞,而是很多人的同感。一個人讀多少書就煩,古人和今人或許不一樣,但讀多了就煩,這是生理規律。
  現在的年輕人更好,一讀就煩,不煩的是電腦,"知本傢"的神話可謂鋪天蓋地。有人說人腦也像電腦,可以不斷擴展,升級換代,但再怎麽着,也還是有閱讀疲勞。
  我有個朋友說:饑餓是最好的廚師(德國諺語)。這是至理名言。電影《甲方乙方》就表現過這個至理名言。
  我想,和我年齡相仿的人,大概都體會過什麽叫饑餓,知道饑餓對我們的胃口有多大作用。插隊時,我可以一口氣吃八個饅頭;進城來盤過油肉,我能興奮好幾天,比孔子聞韶還帶勁兒。
  過去,我們的書和食物一樣匱乏,大書好像根本沒有,有也很少,套書,也是從《走嚮未來叢書》纔走嚮未來。那時的書,紙很黃,也很糙,字數多在十萬以下,而且幾乎都是單行本。
  但在我們眼裏,它們很美也很豐富。我們把一本書翻過來掉過去,一讀多少遍,津津有味,直到"韋編三絶"。那時的裝訂遠不如現在結實,頁角翻捲,紙張散開來的事是常有。
  饑餐渴飲,如狼吞虎咽,連骨頭渣都剩不下;刨根究底,如淺斟細酌,品出的東西比原作都多。嗨,那纔是真正的讀書,真正有滋有味的讀書。雖然,那時的書可能並沒有太多"滋味"。為此,我常抱怨上蒼:為什麽有肚子的時候,我們沒好吃喝;有好吃喝的時候,我們又沒肚子。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說校園政治第2節:給不合理制度"火上澆油"第3節:"博導"是國際醜聞
第4節:給少數人"錦上添花"第5節:書不是白菜第6節:渾身都是寶
第7節:饑餓是最好的廚師第8節:"經典化"就是為擺脫危險第9節:學校不是養雞場
第10節:校園目睹之怪現狀第11節:放下筷子駡娘第12節:大人有錢你有命
第13節:清官上面有皇帝第14節:發展不是沒頭蒼蠅第15節:犧牲大傢的學術生命
第16節:不說人話專說鬼話第17節:沒有學問,光點鈔票第18節:大國不學外語
第19節:"愚兵投險"的禦兵之術第20節:知恥近乎勇第21節:改革就會有犧牲
第22節:用不着妄自菲薄第23節:要講兼容並包第24節:馬年說伯樂
第   I   [II]   頁

評論 (0)